幾十塊的耳機和上千的耳機差別在哪兒?

PandaDpr


79 贊 踩 17評論
分享
舉報
鐵元素聲學08-30 16:05 關注

鐵哥來跟你嘮嘮

1、發聲單元的不同

目前比較常見的發聲單元是動圈、動鐵

動圈

幾十塊的耳機多是採用的動圈做為發聲單元,多是很微小動圈,也就是常見的5MM,6MM這樣。

上千的耳機多是採用16MM的動圈做為發聲單元,比如索尼的EXK。這裡要說明一下,同樣材質下發聲單元尺寸越大效果越好。

動鐵

十幾塊的動鐵耳機通常都是隻有一個動鐵在發聲,其他動鐵都是廢料件,也就是傳說中的“聽個響”。

上千元的動鐵耳機通常是婁氏正品的動鐵耳機,做了很多聲學測試和調音,已保證高中低音的協調。

2、音質!音質!音!質!

A、當你聽慣了辣雞耳機,再聽好耳機,你:“好像沒啥差別嘛”

"B、當你聽慣了好耳機,再聽辣雞耳機,你:“我次奧,什麼辣雞耳機”

3、線材

十幾元的耳機通常就是一根銅線

千元級的耳機通常是四芯、八芯銅銀混編

展開全部
11 贊 踩 評論
分享
舉報
小花花重複了 情感領域創作者12-02 14:20 關注

首答。

以我擁有的三副耳機為例,分別是iPhone7P 原裝有線耳機(官網售價229元),Bose QC20有線降噪耳機(官網售價2098元),B&O PLAY E8無線耳機(官網售價2298元)。將從外觀、聽感、使用體驗三個方面一一闡述。

一、外觀(本人攝影水平有限,圖片來自官網)

1、iPhone7P 原裝有線耳機


海之聲中央路驗配中心


額,這個我並沒有特別多的研究,既然都邀請我了那就說說我的一點感想吧!



\n本人以前是木耳(至少幾個月前還是),玩耳機也只是最近的事,將八算個微(偽)燒友。以前一直用的蘋果的小白,從前就很憧憬蘋果耳機的設計,所以覺得音質已經很屌了。大學期間玩過室友的beats麵條耳機、森海IE60、小饅頭、拜亞動力的一款頭戴(長相賊苛責,型號忘了),愛科技AKG K420,個人覺得和小白相比並沒有多少進步,價格還貴了不少。當時寢室有倆人就喜歡玩耳機,自稱發燒友,還專門買了“前端”,這時候想想這些耳機才算燒到哪兒呢?


\n引起我對耳機強烈興趣的是我一朋友的索尼MDR-1ADAC,拿到手就覺得這玩意兒做工還不錯,戴起來也挺舒服,聽了幾首歌~臥槽~這低頻!~臥槽~這音質!說實話,當時的我只能用倆字形容----驚豔!朋友也是對我一堆安利,晚上回到家坐地就上京東買了個1A(手動斜線),可能是當時的我有點衝動加上對什麼DAC和前端並沒有什麼概念,到手後一聽~臥槽~這低頻!~臥槽~這聲場!~唉!~總感覺有點不對勁啊?音質明顯不如朋友那個啊!接口貌似也不一樣?上網一查,臥槽!特麼買錯了!不過同時也瞭解了煲機和前端的相關知識,唉,吃一挫長一智嘛。打聽到好的前端可以把1A帶的飛起,坐地打電話給老弟要ipc,雖然他很不情願,但在我的各種威逼利誘下還是交出了珍藏多年的ipc。再插上一聽,嗯!很有味道!比手機直推好太多了,音色得到了不少改觀,聲場也感覺比手機推大些。(是不是腦放過度?)從此走上了“發燒”之路~



\n這個時候再回去聽小白,半個小時就叫苦連篇!網上查閱了不少信息,都說入耳式耳機音質普遍比不上頭戴式,這點我差點就信了!自從我遇到了三星S8的原裝耳機~



\n這個時候哈曼貌似被三星收了,AKG儼然成了三星的調教對象,所以S8配上AKG的耳機我一點都不意外,意外的是我那朋友居然買了個S8!然後他的1ADAC就再也沒看見過了。我還很見外的詢問他耳機的事,他聽完只哼了句“嘿嘿嘿”嚇得我一身刺弄,隨後轉手把這耳機遞給了我,我一瞅這耳機也挺稀奇,索性聽了一聽。........我勒個去啦!這音質,酸爽得簡直不敢相信啊!用手機推就有如此素質,又是一骨骼驚奇者,若打通任督二脈估計完爆我的1A也不是事(有可能只是我比較喜歡AKG的調音)。一打聽這耳機不單賣,但是為了這麼一個耳塞子買個S8也太□△了,網上賣的有可能是假貨,便就此作罷~



\n為了滿足日益膨脹的我,前幾天還是管不住自己的手又在網上拿下個IE80(手動滑稽)。聽說這耳機是耳機吧的吧黑,有聽說這耳機不煲夠300小時根本沒法聽,確實是實話,初聽感覺低頻有點轟頭,音質稍微有點糊,聲場也感覺打不開,現在正在積極煲機中~希望不要讓我失望。

要我說幾十塊的耳機和上千的耳機有啥區別?肯定有區別啊!花幾十塊聽個響和花一千塊聽個響先不說音質,怎麼想也得有點心理上的因素吧?若有機會也一定不要放棄好好試一試,若實在覺得沒有區別,那我只能說----真省錢啦!!!


PandaDpr


次的耳機插手機上動次打次聽一聽,好的耳機你會發現,不行音源不行,上無損,上試音碟,後來發現,前端不行,上磚,然後發現還是差點事,上了個功放,最後你發現耳機差回事,換了個好的,等到有一天發現自己心情變了,耳機適配的風格不能滿足自己設備又開始換一套,是的,我年薪過20萬愣是隻有縣城一套房子車子都木有,因為我外面玩耳機單反,家裡燒音響玩遊戲,看了一下淘寶的收藏夾及阿里巴巴的採購單我就知道今年又他媽得租車過年了。這玩意有癮,我曾經就七千塊錢花五千買了功放加音響,拮据了一個月。。。。。。對了中關村還有一套攢機的心願單八萬。。。這個年就這樣過去了。



夢夢家的大東


耳機是個非常有意思的東西,有便宜到淘寶9.9元包郵的,也有貴到幾千甚至上萬元一條的,我們通常會把便宜的叫作差耳機,把貴的稱為好耳機,那麼它們之間究竟有哪些差別呢?

首先引用一位知乎大佬的粗暴評論:

你聽慣了差耳機再聽好耳機,可能暗想:貴幾百上千元也不過如如此嘛。

但是你聽慣了好耳機再去聽差耳機,心中就會暗罵:臥槽,這尼碼也配稱為耳機?

簡單說一下評價一款耳機應當注意的幾個地方:

解析力:解析度是耳機的一個最基本的素質,耳機的解析度是分析的程度,簡單的說就是更高的解析度可以還原更多的細節信息,一般我們測試耳機解析度都是用大編制古典樂來鑑別的。

聲場:聲場是指發音源和耳朵之間形成的空間感,簡單的說就是在你戴上耳機後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好的現場感樂器和人聲從不同方位傳過來,你可以準確的分析出樂器和歌手的距離。而聲場大小也就代表著“空間”的廣闊程度,當然空間感也並非越大越好,應該是越自然越好。

三頻:指高、中、低三頻。一般的HIFI耳機很多三頻都是均衡的,也就是聽著最自然的感覺,也有一些風格化的耳機會突出某一頻段。比如突出高頻,在聽女聲輕音樂或者管絃樂能得到陶醉的音樂感;突出中頻,中頻通常指人聲,比如在聽男聲音樂是會有種很厚實的感覺;突出低頻,低頻也就是低音,主要是樂器聲,下潛好的耳機其低頻表現是立體的、腦袋是有“震感”的。

層次感:這裡的層次就不是三頻之間的層次了,而是指不同聲音之間的層次。大多數音樂都時由很多的樂器和人聲組成,起初起軌肯定是多軌的。而軌也就相當於層次,大部分情況是一種樂器一軌(一個層次),所以層次分明也就是指各種樂器聲是清晰分開的,你可以很輕易的分辨出哪個聲音對應的是哪種樂器。

所以啊,“好”的耳機應當是聲音分解析度好、三頻延展性好、層次感強、結像結實、定位準、聲場自然、有空間感、泛音豐富、最重要的是耐聽。

但這些一般都是我們消費者對“好”耳機的定義,可某些廠商可不這麼想,比起音質,它們更在意顏值,比如蘋果旗下的Beats和Bose品牌。


專門網


你是想知道行業內幕呢還是 只是想知道 差價在哪呢

那我就先說下差價 在哪裡


一圖上這款華為耳機為例大約售價40元,這款耳機也是大牌的耳機 和蘋果的耳機一百多的倒是差價在哪呢?

第一用料 這款耳機用的音量控制板是單層pcb從手感按鍵壽命 和麥克風的收音效果 都差於蘋果

蘋果耳機pcb是 三層 按鍵是兩層 硅米麥克風基本上算行業標杆了

這個零件差價應該在三四塊

第二是 研發 國產耳機基本上沒什麼研發費用,除了開模建模的費用 後期調音也是在外殼基礎上做出來的

蘋果耳機發布前 測試了3萬多人耳道才發佈了一款 沒有耳塞佩戴舒服而且隔音低音都非常好的耳機

之後國內大廠大牌相近模仿就是上面華為的耳機也是模仿蘋果的原型

蘋果算是這種耳機的開山鼻祖了


這也是最貴的研發費用了 ,國產為什麼價格會低這麼多就是因為研發費用省了不少!


進擊技術宅


鐵哥來跟你嘮嘮

1、發聲單元的不同

目前比較常見的發聲單元是動圈、動鐵

動圈

幾十塊的耳機多是採用的動圈做為發聲單元,多是很微小動圈,也就是常見的5MM,6MM這樣。

上千的耳機多是採用16MM的動圈做為發聲單元,比如索尼的EXK。這裡要說明一下,同樣材質下發聲單元尺寸越大效果越好。

動鐵

十幾塊的動鐵耳機通常都是隻有一個動鐵在發聲,其他動鐵都是廢料件,也就是傳說中的“聽個響”。

上千元的動鐵耳機通常是婁氏正品的動鐵耳機,做了很多聲學測試和調音,已保證高中低音的協調。


2、音質!音質!音!質!

A、當你聽慣了辣雞耳機,再聽好耳機,你:“好像沒啥差別嘛”

"B、當你聽慣了好耳機,再聽辣雞耳機,你:“我次奧,什麼辣雞耳機”


3、線材

十幾元的耳機通常就是一根銅線

千元級的耳機通常是四芯、八芯銅銀混編



鐵元素聲學


這個要從下面幾個方面簡單的說明一下:

1. 音質的清晰度,便宜的耳機聲音會比較糊,換句話說就是你聽音樂的時候各種樂器或者人聲分辨不是那麼清晰,好像人說話含糊不清的感覺。而高端耳機這方面做的就比較好,聲音非常清晰,各種樂器界限分明;

2. 低頻和高頻有區別。前面是行話,簡單的說就是便宜的耳機聽帶有重低音的音樂可能感受不到那種重低音的潛入感,或者含糊一片。而聽高音的時候聲音上不去甚至出現破音,無法還原真實的高音。而高端耳機這兩方面都會比較到位,低頻沉重有力,下潛有深度,直擊心扉;而高音嘹亮,富有衝擊力。

3. 動態的區別:動態也是個專業詞兒,簡單的說就是高端耳機你戴上後聽音樂會感覺聲音空間很大,各種樂器在這個空間內都能聽的清楚且悅耳,就好像自己在一個大的空間裡說話一樣,甚至感覺能聽到回聲(注意:有些音效例如混響也可以做到,但是這個和動態寬廣完全不是一回事兒)。而便宜的耳機聽起來感覺就像在一個小房間裡發聲是一樣的,甚至有收音機的感覺。

4. 聲場定位的區別。這個遊戲玩家可能馬上就能明白,好的耳機聲場定位準確,玩遊戲的時候子彈從哪邊打過來,風從哪邊吹過來你都能馬上感覺到,並且和遊戲畫面是一一對應的。如果欣賞音樂就是各種樂器的聲相(就是樂器的位置)好的耳機都能聽出來。例如:鋼琴在左側,大提琴在右側,架子鼓在後邊等等。便宜的耳機這些都糊到一起,你根本聽不出來。

5. 再有就是做工,品質,使用壽命等等的區別了。不過這些大部分人都能馬上分辨出來。我就不多細說了。

上面就是個人的觀點,可能還有一些沒有想到的,有感興趣的朋友也可以補充。


電音哦


作為數碼控很感謝能回答這個問題。一副好耳機不像我們想象中的那麼簡單,它需要精確的物理聲學設計和材料科學。它的震膜材料、面積、音圈導線直徑、口徑等等,都需要科學解決,才能打造一副完美的耳機。

上千元的耳機通常做工精細,外邊無毛刺,又有一定的韌性和應力。從線材上,摸著有彈性,比較厚實,這是因為有填充物,能提高線材的抗拉性,耳機插頭為了提高抗氧化,通常採用金屬鍍膜的方式防止氧化,鍍層平滑均勻。而差的耳機通常彈性較差,易發硬,容易斷。插頭最常見的是鍍鎳的。

音質方面是一個牽扯到人的心裡、生理和聽音環境等方面的複雜問題。好耳機的音質首先要均衡,就是即使是播放樂器眾多、複雜的音樂也要聲音沉穩,心情舒適。還要有足夠的保真度,能夠充分還原錄音現場的聲音。然後是高中低音有足夠的細節,都要恰到好處,即放出來的聲音是否優美,舒適度這一點也很重要哦。

最後我們通過試聽來判斷好耳機。上千元的好耳機聲音分離度高,三頻延展性要好,這樣聽到的聲音會真實自然。好耳機的解析好,讓你能聽到多種樂器的區別和細節。聲場比較大,可以聽聲辨位,聲音自然有立體感、層次感、空間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差耳機是完全體會不到的。

上千元的好耳機舒適度是很重要的,因為耳機就是為了聽歌的,耳機的佩戴舒適度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用戶體驗,你也不想戴一會耳朵就不舒服吧。還有好耳機都會進行低頻噪音和音質的調教,從而對聽力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

最後祝願大家都有一副屬於自己的耳機,為你帶來完美的音樂享受。





數碼不像雞


首答。

以我擁有的三副耳機為例,分別是iPhone7P 原裝有線耳機(官網售價229元),Bose QC20有線降噪耳機(官網售價2098元),B&O PLAY E8無線耳機(官網售價2298元)。將從外觀、聽感、使用體驗三個方面一一闡述。

一、外觀(本人攝影水平有限,圖片來自官網)

1、iPhone7P 原裝有線耳機

秉承蘋果產品一貫的外形傳統,簡潔輕便,右耳機線上的功能按鈕也做得很小,沒有一絲冗餘。是多數幾十元的耳機模仿的對象。缺點是白色的耳機線很容易沾染灰塵,需要經常擦拭。

2、Bose QC20有線降噪耳機

個人感覺Bose耳機類產品,工業風較重,這款QC20也如此。看完iPhone原裝耳機再來看QC20的第一感覺是有點“累贅”的感覺。

首先,接口處多了一個8.9 x 3.2 x 0.95 cm的一個長方體,這個長方體不是別的,正式QC20的核心技術——降噪器。

其次,功能按鈕做的也會比較大。

最後,我們可以發現QC20耳塞處比普通耳塞多了個白色硅膠,這是鯊魚鰭硅膠耳塞,原裝附帶三雙不同尺寸的鯊魚鰭硅膠耳塞。選擇合適大小的耳塞,戴上耳朵後,上方的月牙狀硅膠剛好可以貼合耳朵三角窩(應該是叫三角窩吧,如下圖),這樣之後耳機戴在耳朵上,就算去蹦極也是穩如老狗了,不用擔心會掉下來。不需要像普通耳機一樣,為了防止耳塞在運動中掉下來而不斷把耳機往裡塞,戴久了耳朵疼。同時,鯊魚鰭硅膠耳塞也起到一點的物理消噪作用。

3、B&O PLAY E8無線耳機

與QC20比起來,E8可謂是一絲不掛,除了耳機主體和硅膠耳塞,就沒有別的了。同樣作為無線耳機的Bose SoundSport Free側面還有按鈕,E8使用觸控操作,連按鈕也端走了。便攜充電盒,使用新西蘭小羊皮縫製,無論是精妙的手感還是輕巧的外形,都是無可挑剔的。

所以在外觀上,B&O PLAY E8以絕對的優勢取得第一名。

二、聽感

關於聽感,突然盪漾起來的作為一名理工科生的初心,本來想找三款耳機的參數,從音頻範圍、靈敏度、阻抗來對比,寫一個硬技術分析貼,無奈三款中,除了E8能給到完整的參數,另外兩款均未能查詢到。因此,只能暫且換一個角度,用我一貫不嚴謹的治學態度來分析對比了。

1、iPhone7P 原裝有線耳機

沒什麼特別想說的。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啊。當初聽蘋果的時候,不理解為什麼有耳機賣上千塊,當那天Bose QC20到我手之後,蘋果耳機就在抽屜裡,從此開始了它暗無天日的後半生。

2、Bose QC20有線降噪耳機

該怎麼形容呢,有了QC20,我這個手腳不協調的人,常常在聽歌時想手舞足蹈的跳上一段吧。低音是三款耳機中最出色的,對於我這種最常聽的是流行樂的人來說,這點特別重要。感受著歌曲中清晰的鼓聲,感覺那就是心跳的頻率。各種樂器,各種和聲不是糅合在一起,而是錯落有致的。這邊打幾個可能不大準確的比喻吧:類似於一直看2D電影,第一次看3D電影;類似於一直吃雙層抹茶,第一次吃抹茶千層。

更具細節,更加立體,更多想象。

而作為降噪耳機的Bose QC20,就不得不說說它強大的降噪功能。前面在講外觀時,跟大家講的降噪器,現在要隆重登場了。

中學物理教我們,聲音是物體振動產生的聲波。當你聽歌時,除了歌曲的聲音,周圍的聲音對你來說都是噪音。降噪器收集周圍環境的聲音,傳至控制器並進行實時運算,產生一種與噪音相位相反,振幅相同的聲波,與周圍環境的聲波疊加之後,就聽不見原先的噪音了。當然這邊的聽不見是相對的,並不是完全聽不見,至於聽到多少,就取決於降噪功能有多強大了。由於控制器實時運算需要一定的時間,產生相反聲波有一定的滯後,因此降噪功能對於持續而穩定的噪音效果比較明顯,比如行駛中的汽車發動機,而對於突然出現的短暫噪音,效果不明顯,比如有人在你聽音樂時,突然驚叫一聲,你是能聽得比較清楚的。

降噪這一強大而優秀的功能,決定了 QC20是長途出行的絕佳伴侶,如飛機上、動車上,公交車上,而當你在跑步、散步時,可以選擇關閉降噪功能,QC20會收斂鋒芒,像一款不降噪的耳機一樣,讓你不錯過汽車喇叭,熟人打招呼。

3、B&O PLAY E8無線耳機

題目“幾十塊的耳機和上千的耳機差別在哪兒”,按理說舉了Bose QC20,B&O PLAY E8我可以不用再提了,但上文說了,這款顏值第一,所以聽感上這邊就不說太多了。

所以,聽感上,Bose QC20是第一名。

三、使用體驗

1、iPhone7P 原裝有線耳機

不失為一副優秀的通話耳機,由於其良好的便攜性,放在包裡,不使用時感受不到它的存在,當某天,一個失戀的友人要找你哭訴的時候,一個焦慮的老母親要跟你講你某某同學都生二胎了的時候,你會體會到它的好的。

2、Bose QC20有線降噪耳機

是個好朋友。我一個普通人,一個不算開朗的人,一個朝九晚五的人,最放鬆的時刻,就是坐在一輛公交車上,坐在一輛BRT上,周圍熙熙攘攘,大家低頭看手機,我一人望著窗外,好像一副深謀遠慮的樣子,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一副遺世獨立的樣子,耳朵戴著QC20。缺點在於一定程度上感覺到有線帶來的束縛。Bose當然也有無線的降噪耳機,這邊以QC30為例,由於得帶降噪器,因此中間有一個粗壯的工業風連接線(或者叫連接杆),而由於這個杆不可摺疊,因此收納起來後是下圖這樣的。由於QC30不良好的便攜性,再給我一次機會,我還是選QC20。

3、B&O PLAY E8無線耳機

與QC20相比,因為無線,E8使用起來更有一種無拘無束的感覺,更加放飛自我。但低音不夠出色,聽搖滾時彷彿找不到節奏鼓點。但上文也說了,人家顏值第一,第一,第一。與QC20相比,E8既無降噪,聽感也略遜一籌,大概造價都花在顏值打造上了。

四、總結

幾十塊的耳機和幾千塊的耳機,差別在於哪裡,別人總結的終究是別人的。只有自己去體驗了才知道。這邊有個順序問題,一定是先聽幾十塊的——幾千的——再返回來聽幾十塊的,這樣,答案昭然若揭了。

最後附上本文的三個主角的證件照吧。以後如果有機會擁有了更高層次的耳機再來補充吧。


小花花重複了


  • 作為一個普通數碼愛好者,窮燒友,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幾十塊得耳機,上千的耳機,有差距嘛?那是必須要有的,差別在哪裡,通俗點講就是一分錢一分貨得道理。手機拍圖,晚上像素不好,請諒解!

  1. shure 215 2014年廣州實體購入 ,699元,聽導購說原線不耐用,又購買店裡日本seac線shure款,線比耳機都貴,先拿這個價位得耳機說一下我得聽感,se215算是比較平庸的,高頻一般般,中低頻突出。雖然會有人喜歡重低音,但是沒人會喜歡沒有高頻的聲音,更何況中低頻互相影響,導致聽感含糊不清,瞬態差,所以後面被我得SE535取代,自此淪落抽屜。
  2. 森海ie80 2016年購於京東,2399元,領了100優惠券,一直用原線,已經用壞2根,上邊奉獻了700元價位得耳機聽感,這裡在對ie80聽感做出我個人的觀點,因為一直用ie8,無聊逛論壇發現都在吹80,就下下狠心入手了,給我第一感覺就是比8要聲音亮麗,細節比8多一丟丟而已,但無ie8低頻下潛深,但是在聽古典時候,這個塞子充分發揮了效果,感覺就像曾經在星海音樂廳聽德國科隆西德廣播交響樂團那場了,樂器感覺就在身邊,解析力有驚人表現,但同樣換上shure215效果就大打折扣了,這就是耳塞之間所謂得差距吧
  3. 手機s8的配機耳塞,這個價格不高,只聽了一遍就扔抽屜裡了,不是拍照找出來,或許以為丟了,為了做這個評測,特意再聽一次,前端果8,最大音量,曲目渡口吧,沒什麼感覺,就是人聲細膩一點點,比起215差一點,換古典更是瞬間聲場發渾,控住不住的感覺,這就是對以上價格差耳機的簡單評測。
  4. 最後總結一下,千元以下就是聽個響,千萬不要發燒,為了聽多那一點點細節,可是荷包受累,我是王子數碼,真誠結交喜歡數碼的 喜歡音樂的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