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勝新冠肺炎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西藏流浪犬現象的啟示

2019年底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來勢洶洶,短短1個多月侵襲了中華大地。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們萬眾一心參加到這場疫情阻擊戰之中,湧現出無數讓人淚目的感人故事。14億人手拉手如同一個整體,我們有信心可以擊敗任何妖魔鬼怪。我們也有信心,能夠儘快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

但是,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又給我們上了一課。至少,它促使我們深刻反思人類的生存方式、人類與自然的關係,尤其是人類與動物的關係。敬畏意識、憂患意識應該長存於我們每個人心中。

這讓我想到2016年,我在西藏阿里參加駐村工作時發現的人與動物關係的一種複雜現象,我稱之為“流浪犬現象”。3年多過去了,雖然這一現象已經有了很大改觀,但我想,結合這次疫情,我們應該更深刻看到其中的問題,並儘快進一步採取綜合措施加以解決。

战胜新冠肺炎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西藏流浪犬现象的启示

圖為阿里牧區的一隻流浪犬 攝影:趙國棟

在西藏許多地方,尤其是高原農牧區,存在很多流浪犬,關鍵的原因在於農牧區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態文化。在西藏傳統文化中,人與犬的關係是友善的,犬看家護院,抵禦野獸襲擊並保護牛羊,而人們則為犬提供食物和住所港灣,為它們提供生存支持。這樣,很少幾隻流浪犬便會大量繁殖,而且對這種繁殖極少有人為干預。為了獲得足夠的食物,大量的流浪犬慢慢集聚到鄉鎮所在地或牧業點上,在旅遊鄉鎮數量更多。

大量的流浪犬帶來了一系列社會和環境問題,主要包括如下四個方面。

第一,流浪犬糞便帶來環境汙染。西藏生態環境既寶貴又脆弱,大量流浪犬的糞便對西藏生態環境帶來了嚴重挑戰。在農牧群眾聚居區和一些旅遊鄉鎮景點,流浪犬聚集的數量更多,相應的糞便汙染風險也更為嚴重。

第二,流浪犬糞便傳播疾病。在西藏農牧區有一種疾病,名叫“包蟲病”,也稱作“棘球蚴病”,這種病在高原地區人群的平均患病率為1.2%,局部可達12%以上,而且其中的泡型包蟲病會帶來較高的死亡率,被稱為“蟲癌”。被成蟲寄生的犬隻是主要傳染源,蟲卵大量存在犬的糞便中,排出體外後就會汙染水源、牧場、畜舍、土壤、食物等,帶來巨大的傳播風險。

第三,流浪犬對人身安全帶來威脅。在農牧區的鄉鎮,尤其是有旅遊景觀的或者是附近有旅遊景觀的鄉鎮,旅客以及在那裡做生意的群眾都比較多,大量的流浪犬聚焦在那些地方容易發生傷人事件,給人們的安全帶來威脅。

第四,直接削弱了西藏旅遊品牌的吸引力。生態旅遊業是西藏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產業,但是由流浪犬帶來的問題直接削弱了人們到西藏旅遊的動機,甚至削弱了西藏豐富文化的直接吸引力。給西藏旅遊產業的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战胜新冠肺炎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西藏流浪犬现象的启示

圖為瑪旁雍措溼地上的一隻流浪犬 攝影:趙國棟

針對這些問題,不能簡單地看到流浪犬問題本身,問題的解決也不只是如何控制流浪犬的數量問題,而是涉及如何進一步有效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做好生態環境保護,以及促進社會發展和動物福利等一系列問題。

第一,思路要從“治”到“用”。以前解決流浪犬的問題多是根據出現的問題採取手段降低流浪犬的數量,忽視了從生態環境與人民群眾的有機關係來看問題,也忽視了農牧區中人與犬的關係。因此,這種“治”的思維應該轉向“用”的思維,這就需要地方政府和生態環境部門深入研究,發揮更大的作用。

第二,紮實做好驅蟲工作。一方面,要定期認真開展包蟲病的篩查,做好對患病群眾的救治工作。另一方面,要對家養犬、收容犬和流浪犬進行全面的驅蟲,做到“犬犬投藥、月月驅蟲”,並及時清理犬隻的糞便,做好消毒、殺毒工作。

第三,實施嚴格的收容與絕育措施。拉薩市的流浪犬收容中心產生了極好的效果,有效推進了對流浪犬的人性化管理。可結合實際情況,在廣大農牧區有選擇性地增設“流浪犬溫馨之家”,加大收容力度,並設立流浪犬收容、飼養與管理生態崗位,以專項資金進行支持。同時,對收容的流浪犬進行必要的絕育措施。

第四,全方位做好宣傳引導。除當地政府和生態環境部門做好全面宣傳外,還要引進專業犬業組織,通過有效調動農牧民群眾,全面推進流浪犬的收容、疾病防治、傳染病防控等工作,做好文明養犬宣傳,,同時擴大對牧區犬文化以及犬文化產業的宣傳。

战胜新冠肺炎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西藏流浪犬现象的启示

圖為瑪旁雍措湖畔的一隻流浪犬(小黑) 攝影:趙國棟

第五,把西藏犬文化融入生態旅遊。這是流浪犬問題從“治”到“用”的關鍵。譬如可以結合當地犬文化將“流浪犬溫馨之家”打造成生態旅遊的一種特色景區,既宣傳了西藏獨特的動物文化,也體現了人文關懷以及動物福利的有效保障,並由此產生良性循環,產生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為“流浪犬溫馨之家”的持續有效運轉提供支持。

總之,人類與自然不是對立的,而是有機聯繫的,人與動物也不是對立的,他們應該是親密的夥伴關係。越早認識到這一點,越早採取有效行動,對人類的現在和未來越有益。(中國西藏網 文/趙國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