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民营资本的宗族烙印:来自融资约束视角的证据

「学思」民营资本的宗族烙印:来自融资约束视角的证据

公众号内直接回复“融资约束”,可查阅文章全文。

原文标题:民营资本的宗族烙印:来自融资约束视角的证据

潘 越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

宁 博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

纪翔阁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戴亦一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内容摘要:本文使用中国明朝至1990年各个城市的族谱数据测度宗族文化,并构建中国民营上市企业的融资约束KZ指标,研究后发现,地区内的宗族文化越浓厚,民营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越小,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稳健。机制检验发现,信任、信息交互和道德规范是三条潜在的影响路径,并且在经历行业危机的冲击时,前述影响更明显。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在宗族文化浓厚的地区,更多宗族成员参与企业的股权融资,企业可以依托宗族从上下游获得更多商业信用,但并不能从正规的金融机构获取更多的信贷支持。并且发现,对于在当地拥有较大宗族势力以及在本地经营的企业家而言,宗族文化的影响更为明显,而人口流动带来的人口结构变迁会削弱宗族文化的影响。最后,在宗族文化浓厚的地区,企业的融资成本更低。

导论

「学思」民营资本的宗族烙印:来自融资约束视角的证据
「学思」民营资本的宗族烙印:来自融资约束视角的证据

结论

「学思」民营资本的宗族烙印:来自融资约束视角的证据
「学思」民营资本的宗族烙印:来自融资约束视角的证据

本文原文刊发于《经济研究》2019年7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