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帝國有這麼多領土人口,拼數量也能碾壓德國,為什麼曾經打仗打得累?

光輝十萬


“大英帝國”累就累在了“面積”太大,管理成本太高,俄羅斯也存在著同樣的問題


792突擊步槍


曾經的英國號稱日不落帝國,在整個世界上有3000多萬平方公里的殖民地,人口眾多。如果光比領土和人口的話,大英帝國完全是碾壓德國的,但是在現代化戰爭中,打仗並不是靠這些東西。

由於英國有著眾多的殖民地,所以事實上英國的陸軍並不強,英國強就強在海軍上,海軍完全是世界第一,但是如果去比陸軍的話,英國就比德國法國等其他很多國家都要弱。而德國經過工業革命的發展,實力已經追上了,英國在歐洲排第一,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而已。而英國雖然是日不落帝國,但面臨的對手不光光是德國,還有其他國家對英國也有威脅。

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英國的海軍確實能夠碾壓德國,但是陸軍就不行了,所以還是不得不依靠法國俄國來打德國。但是德國的實力確實強悍,所以英國也不得不投入很大一部分陸軍,否則的話,法國在索姆河戰役的時候就扛不住了。一次大戰英法最後雖然勝利了,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同時讓隔岸關火的美國後來居上。

而到了二戰的時候,英國的實力更加衰弱,事實上到了這個時候,英國根本就不想再和德國打,面對德國咄咄逼人的氣勢,不停的做出讓步。只不過戰爭的發生是不以英國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英國最後被迫被拖入了二次大戰。在二次大戰中,英國幾乎損耗了全部的國力,在戰後已經無法成為世界老大了。

我是冰哥聊史論古今,期待您的關注與點評!


冰哥聊史論古今


應該說無論是一戰,還是二戰,只要是參戰國,對於哪個國家都不輕鬆。因為是兩大軍事集團的對壘,時間跨度大,動員軍隊多,消耗資源多,軍民傷亡大。就是大英帝國也不例外。

大英帝國在一戰前擁有殖民地200多萬平方公里,人口達一億。無論是一戰,還是二戰,各殖民地都出兵,出錢,支援宗主國打仗。英國本土也是耗盡人力物力,一戰時,在美國出兵參戰後,才結束戰爭。從1914年到1918年,打了4年,英國就感到筋疲力盡了。二戰的歐洲戰場,從1939年到1945年,英國打得更狼狽,被希特勒攆得從歐洲逃回英倫三島。前期靠著美國的租借物資死撐,後期美國直接參戰才擺平軸心國。二戰後的英國已淪為二流國家。

再看德國,德國是個後起的帝國主義國家,一戰敗後,海外殖民地被戰勝國瓜分了,生存空間小了。但德國國民素質高,生存能力強。他們恨透了《凡爾賽和約》,覺得是民族的恥辱,在希特勒的蠱惑下,發動了二戰,打到最後,連孩子老人都上戰場了,最後失敗了,國土成了廢墟。

所以說,大規模的戰爭,無論對於哪個國家來說都不輕鬆。忘戰必危,國雖大,好戰必亡。


皖北隱士


大英帝國統治的領土人口確實很多,但我們要注意,英國對殖民地的統治模式導致其並不能完全應用治下的所有領土與人口。在和平期間,廣袤的領土與人口意味著無盡的市場規模與勞動力,但在戰爭時期,這些優勢幾乎無法取得多大作用。

首先,英國的殖民地數量確實很多。但是,我們大家一個問題:小小的英倫三島的人口與政治影響力,真的能保證對殖民地進行強有力的統治麼?即使在現在的民族國家中,一條政令都難以百分之百的在基層得到完美的執行,更不要提統治者與被統治者在語言、文化、民族上都截然不同的大英帝國了。而且,在19世紀,英國的官僚體制雖然可堪稱那時世界上最完善、最專業的官僚體系,但仍然無法做到連現代官僚體制都難以做到的高效與準確。

既然行政能力無法對所有殖民地進行完全中央集權式的控制,英帝國選擇了更具靈活性的統治模式。19世紀後半葉,在南非、新西蘭、澳大利亞與加拿大,英國建立了自治領,這四個自治領與母國的關係較為淡薄,英國要求他們尊奉維多利亞女王為國家元首,也會對自治領派出總督。但是,這些自治領亦有自己的政府,他們不需要對英國議會負責,只需要對自己自治領的議會負責即可。也就是說,英國的政令無法干預自治領政府,在戰爭之中亦是如此。

一戰之中4個殖民領雖然也派兵參與了這場戰爭,但並非是在英國政府的強行要求之下,而是基於自治領政府的決定。實際上,唯有在印度事務上,英國才有比較強大的控制力。在印度官僚體系之中,位於頂點的是英國派出的總督,在其他殖民地總督只是個虛職,但在印度卻是實際的最高長官。與此同時,英國內閣之中的印度事務大臣也擁有對於一些印度事務的決定權,英國議會通過的法令亦可以決定印度的政治。在一戰之中,英國的主要海外兵源都來自於印度,大量印度人需要按照徵兵法令為英軍服役,併為英國流了很多血。但在一戰之後,印度人也因此要求更多的民族獨立。

所以英國的殖民地與人口看似廣闊無比,但在一戰之中,英國能完全利用的只有本土的人口與資源,對印度的控制力只是相對較高,大部分自治領並沒有100%的協助母國。這就導致英國的殖民地與人口並不能100%地轉化為軍事力量。因此在面對同盟國時,英國的軍事力量主要體現在海軍方面,但在其他方面並不佔優。

其次,英國的軍事體系適合進行殖民地戰爭,但難以適應一戰中的大規模拉鋸戰。在一戰之前英國的長美軍數量僅有區區10萬人,在一戰之中也僅僅是擴張到30萬而已,而法德等歐洲大國在一戰之前就有將近百萬的常備軍。常備軍規模上的重大差距是由各國不同的戰爭需要所決定的,對英國來說,本國利益集中在海洋與殖民地上,只要保障英國的海軍霸權,帝國體系以及英國的繁榮就可以維持,因此無需保持大規模常備軍。

重視海洋的戰略思想決定了一戰之前英國的殖民地戰爭戰術。英國往往利用自己的海上霸權隨心所欲地投放本土常備軍,即使常備軍人數很少,海軍的高機動性也可以使英軍在局部形成優勢,從而以少勝多。在殖民地戰爭之中,這種戰術效率和戰果都很高,但在面對一戰這樣的大型戰爭之中,這麼點兒常備軍人數很難形成優勢,因此在面對德國時,英國打的十分艱辛。


啟蒙時代的餘孽


當時的英國號稱日不落帝國。擁有全世界2000多萬的領土和4億的人口。但其中英國本土只有30多萬平方公里和不到7000萬的人口。這些殖民地的人民是不會為他們作戰的。而且英國又要抽出軍隊來管轄他們。除此之外,這些殖民地分佈廣散,資源運輸極為不便。還要隨時提防德國潛艇的襲擊。而相對於德國來說,德國通過三次對外戰爭,在一八八七一年完成了對國家的統一。在通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擁有歐洲第一的陸軍,以及8000多萬的人口。軍隊素質極高。而且工業基礎完善。德國民眾又空前團結。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英國的領土和人口占不到任何優勢。這也是德國敢挑起世界大戰的原因。其實一個國家的強大不在於它有多少領土和人口。而在於它的民族凝聚力。英國雖然領土和人口眾多。但那都是表象。在他所侵佔的殖民地中,有許多被英國奴役的殖民地對英國有很大的不滿,常常爆發民族起義。所以當時的英國只是外強中乾。


段友千里來相會


現在的眼光看,英倫三島,面積也不大,好像英國是個小國家,其實二戰前英國面積3000多萬平方公里,比蘇聯巔峰時期還大,人口比中國還多,資源應有盡有。

那為什麼英國不夠強,不能碾壓德國呢,可以對比美國。美國建國時只有13個州,人口,資源並無很耀眼的優勢,但後來在做西部大開發的時候,做了一個奠定美國日後發展地位的決定性決策,就是約定後續開發和加入的所有州要跟之前的13個州享有同等的地位,州之間沒有政治地位的區別,這個寫入了西部開發的宣言裡面。

簡單來說,美國的領土沒有殖民地和宗主之分,所有州同等地位。而英國則區分宗主和殖民地,殖民地之間也有地位區分。這樣英國無法整合龐大的領土,資源和人口,而美國卻可以。美國南北戰爭後,只用了不到30年經濟就超過英國位居世界第一,再用20年人均超過歐洲,總量超過英德之和


法眼大師


1.身大體虛

戰爭使英國經濟實力驟然大損,負債在經濟上已完全受制於國際強勢資本,曾經的情懷與現實的腰包嚴重不相符。

2.人窮志短

戰爭中英軍表現可謂差強人意,使得全體國民自豪感自信心受到沉重打擊,誰都可以看出,英國徹底開始衰落,民間各種自諷自嘲的段子在社會上廣為流傳,官方歡呼勝利的背後是沉重的困難,英吉利民族在大戰中,逐漸整體性陷入了意志消沉的黑洞。

3.帝國解體

大英帝國是一個殖民主義帝國,殖民地撐起了大英帝國。殖民地獨立運動本就焦頭爛額,自治領又離心離德,黑非洲鞭長不及馬尾,英語族系加澳新等也急於改換門庭,丟了強大本錢。

4.安於守成

英國人重傳統,即所謂的紳士之國,但凡重門第、講等級的上流社會,天生就是要把平民精英拒之門外,傲慢的優越感與自我陶醉的貴族意識帶來思維上的保守封閉,自高自大、技術守成的上層建築制定政策,無不以維護既得利益、現實利益、短期利益為著眼點,政府缺乏長遠規劃,民眾安於現狀,整個國家義無反顧的馳向了歷史發展的慢車道。


顫動的丹田


你應該看看將相和裡面的澠池會盟,秦王為了羞辱趙王,想方設法讓趙王鼓瑟,並且命令史官記下,藺相如請秦王為趙王擊否,秦王不允,藺相如對秦王說:“大王雖人多勢大,卻全然無用,因為臣止離大王五步之遙,今大王若不允諾臣下,臣下縱然一死,亦要與大王同赴黃泉之下矣”秦王無奈,乃擊否數下,藺相如令史官載入史冊,這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澠池之會。

現實中英國和德國的處境,和澠池之會上的秦王與藺相如處境差不多,都是咫尺之遙,英國縱然有3100萬平方公里的殖民地,數億人口,但是對近在咫尺的德國全然無用,因為德國可以直搗黃龍,德國的飛機大炮軍艦可以直接修理英國本土,這就像下象棋,一方即便是車馬炮俱全,但是對方只有一個子在老帥旁邊,他就很危險。


伊馨憐


英國佬的如意算盤是讓德三東線跟蘇聯懟,西線法國扛線,英國佬坐擁全球殖民地大發戰爭財,只是沒想到法國怒投,自能自己全力上陣了


我的人格魅力


大英帝國殖民地雖然遼闊,但是能打仗的只有本土軍隊啊。。。殖民地部隊只能噹噹地方警察。。。還得分兵監視他們。。。澳大利亞加拿大這樣的自治領其實有獨立外交政策,不一定能加入戰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