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的個人成長學習策略


疫情期間的個人成長學習策略

圖片


2019年流行一句話,說這是艱難的一年,但是又是未來十年最好的一年。最開始我不太理解,但是從現在1月的形勢來看,這個起手式的確有點重。不過從心理學的角度,人在認知事物的時候,總是默認趨勢會一直持續下去。


所以我們在看到形勢好轉的時候,會覺得會一直好下去,從而過於樂觀且高估自己。同時,我們在看到形勢下行的時候,也會認為會一直差下去,於是過去悲觀還會低估自己。/<font>


最近在讀《毛澤東選集》,深刻地感悟到,在大的形勢下認清行動方向,真的是很難得的能力。面對軍閥混戰、反革命勢力氣焰高漲、日本入侵、共產國際的指示等錯綜複雜的環境,毛澤東始終能把中國革命的主線梳理清楚,知道什麼時候應該注意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建立武裝力量,什麼時候又應該規避王明的左傾不搞冒進主義,知道什麼時候應該打游擊戰而不固執於兵力太弱的時候陣地作戰。這些認知來自於哪裡?來自於廣泛的調研,深入群眾,深入一線,瞭解最真實的情況。只有這樣,所有的革命動作,才不會變得過於主觀而犯錯,也不會變得過於悲觀而錯失機會。/<font>


我時常在想,我們能形成對自己所在的時代這樣清醒地判斷麼?按說,現在信息更發達,我們可以得到更多用於思考與分析的原始素材。但是挑戰也在於,有太多的人聲稱已經幫我們分析好,只要我們採納就可以。於是我們很多人放棄了用自己的腦子思考,以其他人的觀點代替自己的觀點。這樣做靠譜麼?/<font>


記得三四年前知識付費火熱的時候,就有很多自媒體抨擊拿著死工資的上班族,於是辭職搞知識創業做斜槓青年竟然成為流行。現在呢?現在自媒體又讓大家好好上班不要被裁員有一份工資才是最幸福的。所以你應該信什麼呢?三年前辭職創業,然後三年後再找一份工作?如果你在股市,你看到上漲,就竭盡全力去追逐;你看到下跌,就拼命逃走,那你會變成那個最能虧錢的人。/<font>


我們不應該只是因為別人比我們更成功就盲從他們說的話。當然那些更成功的人說的話更容易正確,因為他們有能量讓自己的話成為“自證的預言”。但是如果一個人很會逢場作戲的話,我們的生活常識會告訴我們,這種行為不太靠譜,你找不到這個人的原則與底線。其實也不能說是沒有底線,很多人的原則是哪裡有更多的錢賺,就要迎合這個更多的錢。但是以這個“賺更多的錢”為原則很不靠譜。以一個數值為原則,就意味著以後很有可能翻轉。就像一位員工只是因為工資高就跳槽,那對任意一位僱主來說,他都不會成為核心員工。這樣的員工,你可以通過漲薪挖過來,也意味著別人可以隨時用更高的薪水再挖過去。/<font>


對於個人成長,我們的策略和當前的經濟形勢有一定的影響,但是也不應該完全受到束縛。疫情期間,我們會比較容易通過環境的變化,明確自己的個人成長學習策略:/<font>


  1. 始終與潮流保持一定距離。在個人成長方面,潮流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你對於一個領域技能的理解,不會因為現在流行什麼,變得更容易。越是關於我們底層認知能力、知識體系、判斷能力這方面的技能,越是需要沉下心來慢慢做事情,慢慢進步與提升。只要我們把某個方向做深做透,那潮流的漲跌,總會有惠及我們的時候。
  2. 區分賺錢與個人成長。如果你要搞個人成長,有時候和賺錢關係不會很大。當然你如果個人成長了,可以更容易賺錢。另一個角度,如果你能賺錢,也會有所成長。但是要搞清楚,二者不是相關性很高的事情。我個人會比較牴觸“幫你成長”以及“幫你賺錢”的說法,這些一般用於商業宣傳,目的其實還是要賺你的錢。如果真的是要幫你成長,真相就是,成長也很難幫,只能靠薰陶,別人幫完了,自己要努力,自己要會造血。個人成長更多是通過下功夫讓自己腦子更清楚,而從人生長期來看,腦子更清楚的人,最後都不會差錢。有時候腦子不清楚的時候賺到一大筆錢,反而是件壞事。
  3. 如果有一份工作,就好好珍惜,愛崗敬業。相信在家隔離了十多天後,很多人都會意識到,工作帶給我們的意義。純粹地做好一份工作,不要期盼這份工作馬上能給我們帶來多少工資的提升,多講奉獻,少談索取。不要老想著自己是不是要出來創業,先認真做好自己的工作。做好了以後自然會有新想法。
  4. 經濟下行期做好個人財務開支管理,做好持續定投。越是剛剛工作的人,越要管好自己的開支。除了基本的生活開支,減少不必要的花銷。把那些買了有面子,買了生活品質會提高的東西,能減就減。我不是反對“提高生活品質”,我反對把任何自己想要花錢的慾望,都用一個“提高生活品質”的藉口為自己開脫。商業就是這樣忽悠消費者的。千萬不要月光,每個月一定要有節餘,節餘拿來做定投,可以定投一些好公司的股票(風險高),或者定投一些ETF(更可行)。如果你不會,那就自己去學。
  5. 下班後,不要躺屍,不要偷懶,讓忙碌成為自己生活的常態。如果我們越是怕累怕疼怕辛苦,就越容易悲觀消極沒事做,形成負面循環。如果我們一但發動自己,我們會發現自己越來越積極,越來越有幹勁,越來越不怕累。兩種生活狀態都取決於我們自己。這個時候,沒有人能幫助我們,只能靠我們自己,走出第一步。
  6. 不管取得了多好的成績,都不要飄,因為這和未來更多的成績比起來,都不值得一提。如果我們取得了一些成績,就到處宣揚,其實目的往往是為了吸引更多的人成為我們的客戶給我們錢。如果我們能看透這一點,把事情做透做到位,我們會從這種名利的無腦追求中解脫,真正純粹地投入一件事情的持續行動中。我們會停止無意義的相互誇耀與吹捧,我們會更自在,會更專注地做我們應該做的事情。到那個時候,你會發現,會有更多的人找到我們。如果我們做到這一點,我們會因為我們的純粹,被動獲得了更多的競爭優勢。
  7. 行情好,行情差,都是生活的一部分。當我們經歷了門庭若市,也經歷了門可羅雀,我們會對人性有更深刻的領悟,這種領悟才是我們最大的財富。而這樣的目的最終還是要讓我們過上更幸福、更充盈、更愉快的生活。這樣的生活最終才是我們個人成長與奮鬥的方向。而我們在奮鬥的過程中如果已經具備這樣的狀態,難道不是越努力越開心,越努力越幸運的正向循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