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22為什麼不能復產?

Sam_DC無良


淘金客說:這其實更象是高技術產品生產組織和供應鏈管理的問題。恢復F-22的生產線不是件簡單的事,當然更重要的是,美國對國際形勢的判斷。先說個好笑的事,原本空軍準備採購近1000架左右F-22來替換F-15A、C型戰鬥機的,空軍還大肆宣揚F-22和普通F-15這樣的3代機可以達到1:50以上的交換比!結果國會老爺們沒被忽悠:請問空軍,這世界上哪裡有50000架F-15讓你們去打?!這下把空軍給徹底將住了:說F-22好吧,必然要削減數量;說它不好吧,國會老爺們也會問既然不好為啥還買?最後連番論戰,數量被削到了187架!這才真是搬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22年前的飛機

要恢復生產F-22,首先要回答一個問題:你打算怎樣恢復?完全照搬原樣嗎?你確定你真的需要一架22年前的戰鬥機嗎?是的,首架生產型F-22正是1997年試飛的。完全按那個標準去生產嗎?機載電腦的CPU還是用老款奔騰那個級別的?DSP、功率元件要不要換成現在用的?那時候芯片製程還是微米級的,最新的7納米試不試一下?AESA雷達那時候還是砷化鎵芯片,要不要換成氮化鎵?顯示器來看看F-35的大屏,價格還相當便宜,要不要?……

電子設備發展得快,機體材料呢?現在有彈性模量更高的碳纖維,要不要試一試?CARET進氣道結構有點複雜,DSI進氣道來一套嗎?F119發動機想不想增推一下?表面塗層易脫落,新工藝試不試?F-35的分佈式孔徑光電系統用戶評價蠻好,是不是也加一套?……

說這麼多其實只有一個意思:22年前的F-22(怎麼有點彆扭)其實是全面落後了,雖然性能不錯。恢復生產的話,你是不是要改一下?這樣那樣改一下,涉及的工作量非常驚人,不比研製新飛機差多少!費用當然是天文數字!而要到哪一年才能改完呢?改完再生產的時候是否還是先進?如下圖這樣的改進型,就是沒有費用遲遲動不了手。


原樣復產也很困難

從供應鏈的角度看,即使是完全按1997年的標準復產,也困難重重。因為飛機是龐大的系統,要恢復的可不僅僅是條組裝生產線的。F-119發動機是F-22獨一份的,生產線要恢復吧?前面說的那些設備,那些老式的電子設備要恢復吧?零部件比如座艙蓋、起落架、彈射座椅、武器掛架……生產線也要恢復吧?

即使只是組裝生產線,麻煩也不少。看看上圖的組裝現場,那些大大小小的各種模具、專用工裝(夾具、工具……等等),如果只是封存還好,取出來整修再投入使用;如果已經回收、銷燬,再重新制造,也是一筆大開銷!

更好的選擇

目前來說,重開F-22生產線絕不是好的選擇。如果有經費,首先是改進和翻修現有的F-22機隊,這樣可以快速提升戰鬥力,這方面先例不少,下圖空軍的A-10機隊就經過多次改進翻新,並沒有重新生產;其次是看看能否在現有產品如F-35的基礎上改出一款符合需求的型號,比如減掉對地功能及重量,強化對空能力,畢竟F-35生產線在那兒,可以快速投產;即使要重新生產F-22,也應該在改進後再繼續重開生產線,但這樣的例子在和平年代幾乎沒有。

最後的結論

無論是按原樣,還是按全新改進後的標準重開F-22的生產線,在如今戰爭威脅不大的時代是很不划算的!全新改進、重開生產線的時間和費用也不少,不如加快下一代戰鬥機的研發,慢不了多少時間!


史海淘金客


這得從需求和效益兩方面講起。

F-22的研發,起始於上世紀八十年代,針對的假想敵是蘇聯和華約組織。

然而,到了90年代初,F-22還沒成形,華約和蘇聯就相繼謝了幕。除南聯盟外,原華約各國紛紛著急的投奔了西方。而俄羅斯呢,國內經濟大崩潰,地區分裂主義勢力此起彼伏,論威脅性、國家實力,還是勁頭和鬥志,跟之前的蘇聯都沒法比,直接發生軍事對抗的可能性比較低;此時,咱們中國的軍力,其實白宮和五角大樓也沒太放眼裡。

很顯然,接下來的二十多年,美國插手的,要麼是諸如兩次伊拉克戰爭,這種“不對稱戰爭”,要麼就是局部反恐行動。

此情此景下,造價2.4億,維護成本極高的F-22,旨在打擊的是對方的“高價值”目標。然而,它實戰中的對手,往往都屬於“便宜貨”,拿昂貴的五代機跟二代、三代機格鬥,顯然是非常不划算的,“性價比”太低。

這種背景下,F-22產量被一削再削,到了2011年,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正式停產了F-22,連生產線都給直接拆掉,算是停了個徹底。

只是,沒幾年,中俄的“五代機”就相繼問世了.....

不過,現在的美國貌似也沒什麼著急恢復生產線,復產F-22的打算。

除了錢的問題,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F-22已經不太適合當今美軍的作戰需求了。

跟F-35比,F-22因為出來的早,信息系統要明顯落後,即便是進行升級改造,還面臨著軟件和系統難以兼容的問題。要想解決這個,得花一大筆經費,搭上大量時間和精力,有這麼費勁的功夫,不如好好完善一下F-35或者直接投資六代機。

畢竟,美國的軍費也得在國會批准的範圍內運作,預算就那麼多,搞了這個,就得耽誤那個,弄不好,還會招來一身埋怨。

還有F-22的塗裝,也屬於雞肋一般的存在。神秘的吸波塗層雖然效果明顯,但因其貼在機身外面的形式,非常容易脫落,適應能力也差。這導致,F-22只要起飛一回,隱身塗層就需要維護一次。收拾好後,還得停放在恆溫恆溼的專用機庫,小心伺候著。

像下圖,踩在F-22上,必須要帶好鞋套,輕輕的邁步。

受制於隱身塗層的嬌貴以及維護的複雜性,F-22平均每小時飛行成本高達5-6萬美元,而且,其出動率也很低,始終沒有達到過50%。

目前美國手頭還存著多架F-22,因為隱身塗裝大面積剝落,不好修復,一直在趴窩。

相比F-22,F-35的新塗裝的穩定性明顯更具優勢,也不需要恆溫恆溼的專用機庫,造價只有F-22的1/3—1/2,維護成本和時間也要低得多。

此外,從戰術的角度考慮,實際上,F-22已經不太適應新時代的作戰需求了,跟某些大國相抗衡,並沒有絕對的勝算。

客觀看,誕生較早的F-22,本身就是一種冷戰思維下的特定產物。屬於前線進攻性武器,原本想部署在歐洲地區,適合那種要塞遍佈的密集戰場,用來進行超視距空空格鬥,來奪取區域制空權的,因此,又被叫做“空優”戰機。

然而,蘇聯突然倒了,戰場從歐洲轉到了中東和亞太,補給線變長,戰場跨度更大。

這種情況下,美國的選擇是,要麼長途奔襲遠距離打擊,要麼就主打信息化、綜合化,搞五位一體的聯合打擊模式,沒有人再會花錢花精力去生產和維護一種純粹的空優“打手”。

相比之下,F-35的綜合性能要現實的多,對空也能從容對地。在許多複雜的戰場環境中,能肩負對敵方戰機進行截擊和對地發動轟炸等綜合任務。

雖說F-35是個單發戰機,續航能力也不如F-22,但F-35B具備垂直起降能力,可以作為艦載機,依靠電磁彈射起飛,很理想的彌補了其作戰半徑較短的缺陷。

此外,就是效益的考慮了。

很顯然,除非是二戰那種生死存亡意義的世界性大戰,全民可以節衣縮食的來“貢獻”軍費,不計成本的大搞武器生產;咱們現在處於整體和平、局部戰爭的時代,一國的軍備佈局,除了戰鬥力和威懾力外,也是非常要考慮經濟效益的。不然,軍費佔比太高,國內國外,都不好怎麼好交代,軍工的研發和生產也沒有可持續性,即,除了自己用外,還得通過貿易的形式,來獲得後續項目的研發資金。

(下圖為2017年數據)

因此,無論是對美國還是俄羅斯而言,只有維持一定規模的境外市場,才能保證軍費來源和本國軍工的循環發展,以便造出更具威懾力的大殺器。

比如,F-35,號稱通用性好,多功能綜合作戰能力強,加上“多國聯合”的研發形式,分攤成本比例大,這麼一來二去的,性價比也就相當高了。

當然,即便用來賺錢的外銷F-35,跟美國自用的不盡相同, 被看成所謂的“猴版”,但也引得各國擠破頭皮的“排隊買”,經濟效益自然很可觀了,屬於一個妥妥的創收項目。

而F-22呢,地球人都知道,F-22屬於絕不外傳的神秘武器,不能變現,造價高,一動就會大把大把的“燒錢”;加之,做為給某個“特定年月”量身打造的戰機,F-22缺乏對地攻擊能力,又不能上艦,已經不太適應當今戰爭的新變化了,留下一些作為威懾和“情懷”的象徵就可以了,沒太大必要再下本投資復產。

總之,對於實戰來講,無所謂什麼絕對“好”的裝備,只有合適的裝備,貴也不見得就會多給力,實用和性價比才屬於最終的考量。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美國F22恢復生產成本太高,效益太低了。無論是武器還是戰爭都是講效率,更是講效益的。因為F35是貨架產品,F22是專定產品,成本不可同日而語。

F22在恢復生產有什麼用?F35已經足夠了。因為世界範圍內的能夠和美國隱形戰鬥機相提並論的,只有中國的殲20。而殲20是不能出口的,只部署在中國境內,只有美國的F22和F35不進入中國境內,還是天下無敵。

再說了,即使F22恢復生產了,並不能壓制中國的殲20,還可能被中國殲20壓制,恢復的有什麼意義呢?不如把目標瞄準下一代戰鬥機。因為從恢復生產到出產成品至少5年,因為不只是設備的關係,還要包括人的培訓,形成熟手,這些都需要過程。

所以美國全力生產F35是最佳選擇,因為生產F35是賺錢的,而且大賺,而恢復生產F22肯定是賠錢的,因為不能賣,這樣的生意美國肯定不幹。

最重要的是,美國對現在的F22已經不太感興趣了,也就是說沒必要去重複過去,因為美國肯定有新的。如果中國處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也不會再開F22的生產線。


大志遠思想空間


F22戰鬥機是美國空軍的主力隱身戰鬥機,也是世界上第一款進入服役的第五代隱身戰鬥機。F22具備隱身、超音速巡航、超機動性、超視距作戰的能力,堪稱當今世界上性能最好的隱身戰鬥機。不過,也正因為如此,美國才會在生產187架F22後就關閉了生產線。近幾年,隨著蘇57、殲20等隱身戰機的出現,F22所面臨的壓力也越來越大,那麼F22為什麼不重新恢復生產呢?

(F22戰鬥機)

其實導致F22難以復產的原因並不複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最主要的問題就是錢。隨著國力的下滑,美軍越來越感到缺錢。2009年,美國決定只採購187架F22戰機,當最後一架F22於2011年製造完成後,美國人便拆除了生產線。雖然生產圖紙和資料都還在,但畢竟這麼多年過去了,當初的工人也都去幹別的了,其他配套設備也早被用來生產其他飛機了。如今,要把這些都恢復如初,那需要一大筆錢。一旦重開生產線,F22單機的價格肯定會更加高。F22的單價在2009年就達到了1.5億美金,復產後的單價極有可能會超過2億美金,這樣的價格美國人也吃不消。哪怕美國為降低成本開放F22的對外出口,恐怕也沒有幾個國家能買得起。

(F22戰鬥機的生產線)

其次,F22的航電和雷達設備大多是上世紀90年代的產品,一旦美國重啟生產線,F22勢必需要進行一系列的升級。在設計之初,F22主要用於執行空優任務,爭奪戰區制空權,其對地和對海攻擊能力都比較弱。因此,除了航電和雷達系統要進行升級外,恐怕還得增強它的多用途能力。畢竟最近幾場局部戰爭中,美軍的F22都沒有什麼空戰機會,反而承擔起了對地精確打擊任務,這難免有些大材小用。倘若真的要對F22進行升級的話,恐怕又得需要一大筆錢,而且短時間內也很難完成。

(F22戰機的航電系統)

(F22)

當年美國人關閉F22生產線並禁止其出口,為的就是保證在較長時間內,F22對其他國家的第三代戰機具備壓倒性的優勢,以此保證美國的絕對空中優勢。隨著蘇57、殲20的陸續服役,F22面對同代隱形戰機的時候,已經很難保持絕對的優勢。對美國來說,花費大量時間和金錢,又不能保持絕對優勢,這顯然不划算。與其如此,還不如將精力放到下一代戰機的研發上。

(蘇57戰鬥機)

(殲20戰鬥機)

綜合來看,重啟F22的生產線在現階段恐怕難以保證美軍絕對的空中優勢了,此舉似乎並非美國最好的選擇。隨著美國國力下滑,美軍現在將主要精力放在探索第六代戰機的發展模式,以及改進F35戰鬥機的身上。通過提高F35的戰力,以及研製第六代戰機來保證美軍未來的空中優勢。與復產F22相比,這恐怕才是美軍目前最現實的選擇了。

(F35戰鬥機)

(第六代戰鬥機概念圖)


戰情解碼


F-22戰鬥機總裝車間

F-22A“猛禽”戰鬥機是美國新一代主力戰機,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生產,1997年試飛,2005年底正式服役。但是這種先進的第5代戰鬥機生產了187架左右時就停產了,美國空軍官方給出的原理很多,有造價問題、有作戰需求問題、有采購計劃等問題。不管是什麼理由,這種先進的戰鬥機還是停產了,給了其他國家追趕的機會。

F-22戰鬥機總裝車間

F-22戰鬥機總裝車間

美國空軍當年決定停產F-22A,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們評估“猛禽”的地位領先,在電子識別、機動性、武器配備方面,估計在10年內無法被超越。但是,近年來世界第5代戰鬥機發展迅速,俄羅斯推出T-50,中國推出殲-20和殲-31兩款,印度還有FGFA戰鬥機,韓國和日本也分別有自己的第5代戰鬥機項目,甚至連印度尼西亞都躍躍欲試。

F-22戰鬥機總裝車間

美軍因此發現,F-22A的優勢面臨諸多挑戰,解放軍的殲-20是其一,俄羅斯的蘇-35BM也能形成挑戰,使F-22A擁有的至關重要的隱身性能優勢不復存在,這些足以導致世界現役各型戰機在對抗F-22A的戰鬥中不再處於下風。綜合上述考慮,美軍在去年宣佈復產F-22A戰鬥機,那麼,洛馬的生產能力如何呢?

F-35聯合攻擊機總裝車間

據軍事專家分析,由於目前F-22復產還沒有正式啟動,我們可以通過F-35聯合攻擊機進行分析,作為為美國及其同盟國未來最主要的第五代戰鬥機之一,“閃電II”具有強大的生產能力,以便滿足美國和其“小弟們”的迫切需要。在洛克西德-馬丁公司位於瑪麗埃塔工廠院內,有一座內部長達1.6公里的F-35聯合攻擊機總裝廠房。裡面整齊排列了大量正在組裝的F-35系列聯合攻擊機。

F-35聯合攻擊機總裝車間

看了這些照片,軍事專家們不禁驚呼,生產的密集程度非常讓人震撼。拍攝視頻圖像的當天,已經看到第100架F-35機體處於完工狀態,正在加裝航電系統。這種生產效率實在是讓人佩服。由此可以推論,美軍F-22復產可能根本不是問題,估計能夠輕鬆提供保證,目前需要的只是美軍方高層的決策,以及相應的資金問題。

F-35聯合攻擊機總裝車間


鐵桿軍迷


F-22“猛禽”戰鬥機是世界上第一款服役的第五代戰鬥機,第五代戰機有著高機動性能、低可探測度、高信息化的特點,目前世界上已經服役的第五代戰鬥機只有美國的F-22、F-35和中國的殲-20。五代機中服役最早的就是美國的F-22戰機了,早在2005年就正式服役了。

F-22的研發歷程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期,蘇聯正在研發新一代的米格-29戰機和蘇-27戰機,這讓美國倍感威脅,於是乎美國提出了“先進戰術戰鬥機”,用於取代當時現役的F-15戰機並且要與蘇聯的先進戰機相抗衡。對於這款戰機,美國當時還提出了3個要求,一是要求要有良好的隱身性能,而是具有超音速機動能力,三是要求具備短距離起飛能力。

最終參與競標的是YF-22和YF-23這兩款原型機,YF-23雖然具有更為優異的隱身性能,但是為此犧牲了不少其他性能。最終性能更為均衡的YF-22在競標中勝出,YF-22即為F-22戰機的原型機。

1991年,美國洛克西德公司得到了美國政府的訂單合同開始研發生產F-22戰機,第一架F-22戰機於1997年試飛成功,2005年開始進入美國空軍服役。

F-22為何停產了?

F-22是冷戰不計成本軍備競賽的產物,為了對抗新一代的蘇聯先進戰機不計代價在上面堆砌先進技術,這也導致了F-22成本極為高昂,一架F-22戰機就要花費2.9億美元。不僅如此,日常養護也是一筆很大的開銷,F-22平均飛行一小時就要花費6萬美元,並且還要修建專門的恆溫機庫來停放,因為F-22的隱身塗層耐受不了常規環境。

並且F-22立項之初是為了對付蘇聯的,但是還沒等F-22生產出來蘇聯就宣告解體了!這之後美國參加的科索沃戰爭,伊拉克戰爭等都是不對稱戰爭,美國具有絕對的優勢,這種情況下犯不著使用昂貴的F-22戰機參戰。直到2007年11月22日,F-22才第一次出動執行任務,但是也只是攔截俄羅斯Tu-95轟炸機這樣的“低烈度”任務。

造價實在是太昂貴了,再加上角力對手的消失,F-22的訂單一再消減,最終只生產了187架,2011年12月份,最後一架F-22製造下線後,F-22的生產線也隨即關閉。

F-22生產線還能重啟嗎?

F-22生產線關閉的年代,世界上擁有第五代戰機的國家只有美國一個。而到了現在,我國的殲-20入役,俄羅斯的蘇-57也緊隨其後,就隱形戰機方面世界不再是美國一家獨大了,這個時候美國又有人提出要恢復F-22的生產線,繼續生產F-22戰機。

但是美國人很快就打消了這個念頭了,F-22生產線不能重啟的最大一個原因就是錢!據美國空軍給國會的一份報告指出,如果要重啟生產線並生產194架F-22戰機,美國一共要花費503億美元的成本,其中重啟生產線就預計需要花費100億美元左右,而且以上這些還不包括人員的費用、使用新技術、培訓飛行員的費用。

在F-22上花這些錢還不如把錢投入到下一代飛機的研發之中,現階段對美國而言F-35基本夠用了。


鏟史官老李


誰說F22不能復產呢?只要戰爭一爆發,F22隱身戰鬥機的生產線就會重新啟動或者重新建立。因為只要戰爭一開始,什麼成本之類的因素都不再是制約F22的原因,打贏戰爭才是硬道理。

F22可以說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戰鬥機,具體的性能數據不多說,它是為數不多的美國禁止出口的戰鬥機之一,就是因為太先進,美國怕技術洩露。其它先進的戰鬥機,比如和它同屬五代隱身戰鬥機的F35,就至少會出口9個國家。



不過即使F22隱身戰鬥機如此先進,可是最終服役的總數只有187架,這和它同一代的F35超過1000架服役數量來說,相差太大。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因為成本太高了,和平時期,財大氣粗的美國也無力承擔。

所以優秀是需要成本的,F22全球獨一無二的優秀性能可以說就是美元堆出來的。它2005年的建造成本就超過了1.5億美元,換做今天,成本應該會超過2.5億美元,採購一架F22戰鬥機,都可以採購好幾架F35戰鬥機了。


這還只是它的建造成本,由於是隱身戰鬥機,F22的使用和維護成本也非常高,飛一次的費用是非隱身戰鬥機的十倍以上,可能它的整個服役週期的使用和維護費用,都要超過它的成本價了。

所以即使它再先進,也逃不過成本的魔咒。導致在2011年最後一架F22下線後,F22的生產線就關閉了。不過還是前面提到的,只要有戰爭發生,隱身戰鬥機消耗擴大,或者需要有更多數量的F22的時候,F22就會復產,就會重啟生產線。

而且隨著技術的更新,F22的建造成本和使用維護成本也會下降,導致F22也可以再繼續復產開啟生產線。所以說F22並不是不能復產,而是目前不需要。


資訊所長



如果F-35是一個狙擊手,打算從遠處與對手交戰,並且不被發現就逃跑,那麼美國最好的戰士就是F-22猛禽。 與F-35不同的是,F-22已經服役多年。許多在性能如最大速度、爬升率和機動性測試中,都超過F-35。像F-35一樣,F-22也配備了頂級的電子設備套件,雖然它缺乏一些F-35的先進技術,但F-22仍然可以對目標進行超視距攻擊,這將使大多數戰鬥機在威脅它之前就被摧毀。



唯一的問題是,在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只完成了最初訂單的一半多一點之後,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的政府取消了F-22計劃。隨著187架F-22戰鬥機和不到130架作戰飛機投入使用,美國空軍只收到了他們認為確保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好的空中優勢戰鬥機群所需的大約一半。當時,奧巴馬和其他人認為,與實力相近對手的戰爭已經成為過去,沒有對手意味著造過多F-22是浪費。


自2011年那項決定以來的幾年裡,國際事態發展證明削減猛禽計劃過於倉促,像蘇-57、殲-20這樣的五代機出現,對美國空軍形成了壓力。 雖然有些人認為美國不需要F-22,這要歸功於美國現有戰鬥機群的能力和一個功能齊全的F-35戰鬥機群,由於其速度、有效載荷和微小的雷達信號,F-22已經證明了其作為空中支援飛機的價值。

F-22自2011年生產停止以來,分配用於建造這些戰機的許多資產已經被重新分配給其他部門,或者乾脆拆除。為了啟動F-22生產,必須投入大量的初始投資,這可能會削減使用現有平臺的資金。 這帶來了另一個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儘管是地球上最先進的戰機之一,但F-22現在已經過時了。F-22基於一個幾十年前的平臺,俄羅斯的蘇-57或中國的殲-20已經能與之競爭,還有可能讓猛禽化為烏有。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據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9月17日發佈的題為《為何美國空軍不會採購F-15X或“新型”F-22“猛禽”戰鬥機》的文章稱,美國空軍沒有興趣採購波音公司先進的F-15X第四代戰鬥機,該戰鬥機是日益老化的F-15“鷹”式戰鬥機的最新改進型號。空軍也沒有任何計劃恢復洛克希德-馬丁公司F-22“猛禽”隱形戰鬥機的生產,無論是最初型號,還是配備了F-35戰鬥機航空電子設備的改進型號。相反,在繼續為未來的空中優勢任務探索下一代技術的同時,美國空軍的優先事項是儘可能生產更多的F-35,以提高其戰鬥機群中的五代機比例。

文章稱,9月5日,美國空軍部長希瑟·威爾遜在接受《防務新聞》採訪時說:“空軍目前80%的戰鬥機為四代機,20%為五代機。在我們被要求為之做準備的戰鬥中,更多的五代機能帶來巨大變化。我們認為要使比例各佔一半,這意味著不採購新型四代機,而是繼續提高五代機數量。”


圖為美國F-22戰鬥機

威爾遜說,同樣,升級F-22並重啟該戰機生產線也“不是我們目前考慮的事項”。

文章認為,這不應令任何人感到意外。美國空軍強烈抵制製造新型四代機的努力,如經過改進的F-16和F-15戰鬥機。因為空軍根本不相信這些飛機能夠應對未來數十年裡的戰場環境。雖然F-15和F-16都能使用隱形防區外發射武器打擊敵方目標,但這兩種第四代戰鬥機並不隱形,在面對S-400和“紅旗”-9這樣的先進敵方空防系統時生存能力堪憂。


圖為美國波音公司發佈的F-15X戰機宣傳視頻截圖

至於恢復生產F-22“猛禽”戰鬥機並將之升級,美國國會授權的研究報告顯示,重啟生產線將過於昂貴,且耗時太長。

這份空軍研究報告提及的成本包括:“恢復生產線、重建制造和供應商網絡並使之符合要求、採購交貨時間漫長的關鍵原材料、重新組建和培訓熟練的生產團隊、重新設計主要子系統的成本,以及政府成本。”


興業聚金


我先看了一些別人的觀點,大體上都是差不多的東西。我覺得原因可能不是那樣。f22是第一款四代機。它定義了四代機的標準。實際上當初研發四代機的時候,誰都不知道四代機該是什麼標準。於是在三代機標準的基礎上,設想四代機的標準。美國人覺得隱身一定要有,這是一個標準,應該有比三代機更好的戰場感知能力,應該有比三代機更好的機動性,應該有超音速巡航,湊成了所謂的4s標準,更重要的是技術上差不多也能做到。於是他們以這個標準造出了f22。實在講,f22滿足了設想中的所有標準。但是,4s的標準是否正確呢?當f22生產出來後,就可以驗證了。在此,絲毫不用懷疑f22的性能,但美國人也許發現,有些功能是花了大本錢但是實際使用中卻沒有想象中那麼有用。於是,在吸取了f22經驗後,f35進行了相應的調整。我們要注意,美國關閉f22生產線給人感覺非常倉促且急迫。如果是嫌貴,按理說應該是提高產量攤薄成本,或者低速生產維持現狀,要知道f22是一款備受矚目的明星戰機,美國的f14、f15,f16都產量可觀,唯獨f22早早的就停產了。這背後肯定不正常。我認為f22的停產肯定和f35有巨大的關係。f22的停產恰恰就在f35剛剛投產的時間。設想一下,當年測試f35的時候,如果是你,你會不會拿它和f22對抗一下呢?肯定會吧!結果是什麼?美國人沒說,但是我們卻看到f22的生產線在這個時候關閉了。這其實是用行動高速了你答案。我猜f22很可能敗的很慘。因此美國人感覺多造一架f22都不划算,所以痛快的關閉了其生產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