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中的“中國脊樑”,用行動點燃勝利的希望

2月2日,既普通又特殊的一天,傳出了讓億萬中國人民為之振奮的消息:武漢火神山醫院完工交付。目前該醫院已開始正式接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患者。這座只用10天時間平地崛起的醫院,讓我們再次見證了中國速度、中國效率。疫情當前,時間即是生命。每早建成一分鐘,便可降低一分傳染風險。

病魔無情人有情,在這場與時間賽跑的戰役中,社會各界都伸出“接力棒”競速奔跑。醫療物資就是這場戰役的“槍支”和“彈藥”。我們看到,大量醫療物資募集到當地公益慈善組織手中,又通過快遞企業的“綠色通道”,乘上鐵路、公路、航空等運輸工具發往戰疫一線,為一線醫療人員提供了堅強的保障。來自社會的關愛遠遠不止是醫療物資,雖然許多人離武漢很遠,但武漢當地居民的生活狀況依然牽動著無數人的心。比如,廣西鐵路發出支援武漢的冷鏈民生物資專列,為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帶去了補給,用溫暖點燃戰勝疫情的希望。

趨利避害是本能,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則是本事,更體現一種“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精神。這份讚譽,屬於馳援戰疫一線的白衣天使,屬於火神山醫院日夜不停的建設者,屬於及時將各類物資送達的鐵路職工、汽車司機……關鍵時刻,他們共同挺起“中國脊樑”。

今年春節,大多數省份都延長了假期,但仍有許多人放棄了團聚,堅守在崗位上。他們是來自城鄉公共事業運行及群眾生活必需等涉及國計民生的相關企業工作人員,他們的無私奉獻,為防護疫情的堅實堡壘添磚加瓦,他們同樣是“中國脊樑”,值得我們所有人致敬。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建造武漢火神山醫院的中國速度,證明了我們擁有戰勝疫情的強大力量,體現了我們共同戰勝困難的堅定決心。春天已到,歷經苦寒依舊傲然的梅花,定將帶著勝利的消息和沁人的花香一同到來。(彭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