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与英特尔的主线转移到高性能CPU上,高性能CPU战争已经打响

自从华为经历前段时间“事故”后,华为与英特尔的关系就开始变得十分“微妙”,在多方原因的驱动之下,一场关于高性能CPU的大战即将被打响!

近几年,华为一直都在修炼内功,尤其是在手机端芯片领域,而麒麟芯片就是华为“技术自主”的最佳证明,但是在服务器芯片和AI芯片领域中,华为与巨头之间依旧存在着不少的差距,而为了稳住脚跟,华为除了宣布自己的备胎芯片之外,也需要抓紧进行产业的转型。

华为与英特尔的主线转移到高性能CPU上,高性能CPU战争已经打响

​当前不少的国内企业依旧是略显被动的,毕竟当前使用的计算框架以及软硬件等大都源自于美国,其中英特尔作为传统CPU市场的龙头老大,更是占据了服务器芯片市场近90%的份额。

根据英特尔公布的2019 Q4财报数据显示,服务器CPU等相关的产品在收入上增长了19%,成绩单可以说是十分亮眼,尤其是在x86 CPU上,英特尔也是时刻站在C位之席,所以华为想要挑战英特尔在服务器芯片中的市场地位,估计得冒着虎口拔牙的风险。

华为与英特尔的主线转移到高性能CPU上,高性能CPU战争已经打响

​不打无准备之仗一直都是华为的理念之一,而鲲鹏处理器就是华为“卧薪尝胆”之下的产物。早在去年1月份的时候,华为就正式向大家推出了鲲鹏920。据了解,鲲鹏920是一款正真自主研发的处理器,并且采用7nm工艺制程,能有效提升存储及各类加速器的性能。为了能够将鲲鹏成为华为旗下的秘密武器,当前华为也是投入了超过2万名的工程师,以助力和完善鲲鹏计算产业。

与此同时,华为也希望借助鲲鹏计算产业来完善生态,从关键行业开始试点,并且逐步扩展到全行业全场景之中,做到架构、芯片、整机、生态的全替代。毫不夸张的说,华为此举已经有正式向英特尔宣战的意味在其中了!

华为与英特尔的主线转移到高性能CPU上,高性能CPU战争已经打响

​而中兴事件也是给了国内市场更多的思考,当前国产替代需求表现的强劲,这也有助于华为华为Arm处理器的发展,预计未来中国计算终端设备市场规模接近4000亿元,服务器市场规模将达到1200亿元。

不过在数字经济和物联网的带动之下,英特尔和华为之间的竞争已然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想要撼动英特尔的市场地位,只能说“成也生态,败也生态”,华为当前也需要寻找更加可靠的合作伙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