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坐飛機還安全嗎?

飛機客艙裡空間狹窄、相對封閉,而且乘客眾多,如果有呼吸道傳染源,豈不是同機乘客都會"攤上大事"?

其實,大家多慮了。

疫情之下,坐飛機還安全嗎?

2020年1月30日,在國家衛健委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中國民用航空局飛行標準司司長朱濤解答了大家的擔心,他說:飛機在設計時已經考慮了運行過程中的通風要求。通常情況下飛機客艙每2-3分鐘將置換一次空氣,而且飛機通風系統主要使空氣上下流動,不是前後流動,這種循環方式可以降低病毒在飛機上擴散的可能性。

現在,我們來進一步瞭解客艙空氣調節系統是怎麼運轉的。

客艙內的空氣調節系統主要通過引氣系統、臭氧轉換器、空氣調節組件、再循環系統等組成。

1、引氣系統是通過發動機將外界新鮮空氣引進飛機,向客艙提供空氣。

2、臭氧轉換器將空氣中的臭氧分解掉。

3、空氣調節組件以合適的溫度、流速及壓力向客艙提供無菌、無塵的空氣。

4、客艙空氣的35%至50%會進入再循環系統,經過"高效微粒過濾"系統(Hepa)過濾後,形成潔淨空氣,重新進入客艙。Hepa與醫院器官移植、燒傷治療等關鍵病房所使用的空氣濾類似,其過濾效率遠遠高於其他運輸工具和辦公建築,現在大多數飛機都安裝此套系統。

那麼,航空公司會不會"為了節省小錢錢,而關閉再循環系統"呢?

→航空專家答覆:沒有必要。

因為,原客艙約40%的空氣將不能繼續投入再循環使用,也就意味著發動機引氣量要增加約60% ,這無形中加大了飛機發動機的工作負荷,時間長了,容易引起其他技術問題。

此外,民航為了預防新型冠狀病毒傳染,還針對機組成員和乘客出臺了監測體溫、佩戴口罩、艙內消毒、健康聲明等系列防護措施,來確保大家的健康。

那麼,在飛機還有沒有被傳染的可能性呢?

答案是:有,只是幾率很小。

因為飛沫的傳播雖被限制,但並不等於隔絕,依舊在少數幾排座位內存在散播的風險。特別是在同排和前後各三排座位的全部乘客以及在上述區域內提供客艙服務的乘務員風險較大。

疫情之下,坐飛機還安全嗎?

總的說來,為個人健康安全考慮,大家可減少非必要出行。

如果是必要出行,大家可以放下乘坐飛機的恐慌心理。但千萬別忘記佩戴口罩、咳嗽禮儀、手衛生等個人防護措施,將被傳染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點。



參考文獻:

1、《國際航空》雜誌2003年第7期,客艙空氣質量相當於手術室,再談乘坐飛機為什麼感染SARS的可能性很小(http://www.dsti.net/Information/ViewPoint/41450)

2、2003年中國民航總局公佈裝有客艙空氣高效過濾系統飛機型號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03/05/id/58569.shtml

3、2020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三版)關於交通工具密切接觸者的判定指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