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擒获王世充和窦建德,为什么杀了窦建德放了王世充?

历史痴


窦建德和王世充都不是李世民杀的,而是李渊杀的。之所以窦建德被杀了,王世充被放了,一句话说的很明白,不恨杀人的恨帮刀的。



李世民最早跟王世充干仗,正在关键时刻,窦建德赶来劝架,其实就是想趁火打劫。要知道此战是李唐王朝的国运之战,如果李世民打不赢,不仅以后没有机会了,所以窦建德带了三十万大军对付强弩之末的李唐和王郑,这种行为是谁都不能忍的。



李世民把窦建德抓住,问他,我跟你无冤无仇,你为啥要跟我过不去?窦建德说,我就是上门来送死,省的你还得千里迢迢去找我。谄媚之情溢于言表,英雄气短不如狗熊。



王世充在窦建德被抓后依然跟李世民谈条件,只要饶自己一命才能投降。李世民答应了,所以把王世充和窦建德抓到长安后,窦建德很快被杀了,但是李渊兑现了李世民的承诺,没杀王世充,王世充没过几天就被李渊手下的人杀了。



其实李渊在杀对手方面是没有道理可讲的。硬气的杀,认怂的也杀。只要跟他过不去,只有死路一条。


唐风宋月


大家好,这里是南岭说史,以下是我的答案:

隋末唐初,中原大地卷起六十四路烟尘,各路英雄闪亮登场,成为中国历史上东汉末年分三国后又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在隋末群雄之中,涌现了三股较为势大兵强的政权,其中第一位是缔造大唐盛世的长安李渊政权,洛阳王世充郑政权以及雄踞河北的窦建德夏政权。

最终王世充和窦建德都为李唐所败,但二人之后结局却是大不相同,王世充投降李唐后免死流放,而窦建德却很不幸投降后直接被杀了。

为什么二人会有不同的结局呢?

历史存在巧合,但细究之下还是有些原因。

1、拥有隋朝最为正统的继承法统。

为什么窦建德一个世代务农出生的农民最终却有隋朝的继承法统呢?

“建德耕于田中”---《旧唐书》

这要从隋炀帝杨广的作死说起。隋炀帝杨广的继位方式其实和后来的唐朝李世民并无太大的区别,只是杨广失败了就得到一个不好的名声。

假使杨广不好大喜功,没有摸着石头过河慢慢来,不是步子迈太大也不会扯着蛋。

大业十二年,在各地烽烟四起的情况下,杨广仍然从洛阳前往江都玩乐,而这一去就踏上了不归路。两年后,杨广为一直宠信的宇文化及部将弑杀,窦建德趁此机会打着为杨广报仇的旗号,讨伐僭越称帝的宇文化及。宇文化及将少兵弱加上不得人心,很快就被窦建德打败。之后窦建德接纳了杨广皇后萧皇后及其隋朝旧臣,同时还接收了隋朝的传国八玺,以此继承了江都的隋朝王统。

汉末三国,袁绍之族帝袁术为什么得到传国玉玺就敢称帝,就是因为玉玺是最具法统的象征。

所以我认为,李唐和王郑都是在逼禅的情况下得以称帝,并没有传国之玺,从这一点上看,李唐需要斩断法统,以堵住他人的野心;

2、王世充和李渊曽同朝为官。

王世充本是胡人,父亲跟随他改嫁的祖母嫁到王氏,于是才改姓王。

“本姓支,西域胡人也。寓居新丰。祖支颓耨,早死。父收,随母嫁霸城王氏,因冒姓焉,仕至汴州长史。--《旧唐书》

到隋文帝开皇年间,更是升任兵部员外郎仪同三司。

“开皇中,以军功拜仪同,累转兵部员外郎。”--《旧唐书》

大业年间更是多次献媚于杨广,得到一个江都丞的职位。

而窦建德是什么地位的人呢?世代务农的农民而已。对于李唐而言,笼络地方士族肯定比杀一个掀起起义反抗朝廷的人要好得多。

3、窦建德太得人心。

窦建德其人并不是如《隋唐演义》中的为人,正史之中其为人还算不错,甚至在近两百年后的唐文宗年间,河北一带依然有百姓为窦建德建立庙宇祭祀供奉。

“建德义伏乡闾,盗据河朔,抚驭士卒,招集贤良。中绝世充,终斩化及,不杀徐盖,生还神通,沉机英断,靡不有初。”--《旧唐书》

房玄龄叔父曽赞窦建德“公逸气纵横,鹰扬河朔,引兰山之骁骑,驱易水之壮士,跨蹑燕齐,牢笼赵魏,好通戎夷,声振华夏。”

因此种种,窦建德败亡后大夏政权旧将很快聚集在窦建德知己好友刘黑闼的身边形成新的割据政权。刘黑闼短短半年就收复了原有的大夏统治地区,后成为李唐统一全国的道路上更为强劲的阻碍。

所以窦建德必须死,不死他的旧将会更大的野心,对李唐政权更为不利,将会有更多的战争。

4、触怒李世民。

唐高祖武德三年,李世民攻打王世充,窦建德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主动带兵联合王世充抵御李世民。

5、李世民承诺王世充投降不死。

李世民曾与王世充阵前对话:"四海之人皆承唐正朔,独公迷不复。东都士民来请师,陛下重违,我是以来。公若降,富贵可保;必拒我,勉之,无多言!"

之后王世充被俘虏到长安,唐高祖李渊列出王世充的罪名,王世充说道:"计臣罪不容诛,但秦王许臣以不死。"于是唐高祖只是把王世充家族流放蜀地,废为庶人而言。

以上就是我的答案,这里是南岭说史,希望答案有所帮助,谢谢。

PS:本文参照《旧唐书》、《新唐书》


南岭说史


建德-农民起义领袖

  窦建德(573年-621年8月2日),汉族,贝州漳南(今河北故城东北)人。世代务农,曾任里长,尚豪侠,为乡里敬重。

  大业七年,隋炀帝募兵征讨高句丽,窦建德在军中任二百人长。目睹兵民困苦,义愤不平,遂抗拒东征,并助同县人孙安祖率数百人入漳南东境高鸡泊,举兵抗隋。及后窦建德家人被隋军杀害,窦建德乃率部众二百人投清河人高士达的起事军队。先后击败魏刀儿、宇文化及、孟海公等,建立夏国,称雄河北。

  武德四年(621年)五月为救王世充,在虎牢关一役被李世民击败并被俘,同年七月十一日(即公元621年8月2日),被唐高祖处死于长安。

  中文名窦建德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贝州漳南(今河北故城东北)出生日期573年

  逝世日期621年职业割据诸侯、农民起义领袖主要成就领导河北农民起义,击杀薛世雄称雄河北,建立夏国攻灭宇文化及,恩抚人民


农村刘小妮


导语:

  • 窦建德是河北王,河北是中原最繁华的地带之一,也是人口最多的地方。所以窦建德在隋末军阀当中,是非常重要的。
  • 王世充是洛阳王,洛阳是隋朝的第二都城,占领洛阳相当于灭亡隋朝。王世充称霸中原,建立了郑国,是隋末军阀中实力相当雄厚的一位。

这两位都是隋朝末年著名的军阀,两人碰巧也拥有类似的命运,都是被李世民给击败的。可是两者的结局却有些不同。窦建德被李渊斩首,王世充却没有被判死刑,这是为什么呢?

01窦建德爱民如子,名声很好。

如果你是一个暴君,唐王朝灭了你的国家,或许还真的会留下你一条性命,毕竟你对唐王朝来说,一点威胁都没有。

可窦建德偏偏就不是暴君,他是一位爱民如子的好君主。这就让李渊有点为难了,本来打算饶你一命,可是你在民间的威望太高了,不杀你杀谁呢?

馀党欲立建德养子为主,善行曰:夏王平定河朔,士马精强,一朝被擒如此,岂非天命有所归也?不如委心请命,无为涂炭生人。遂以府库财物悉分士卒,各令散去。善行乃与建德右仆射裴矩、行台曹旦及建德妻率伪官属举山东之地,奉传国等八玺来降。七月,秦王俘建德至京师,斩于长安市,年四十九。自起军至灭,凡六岁,河北悉平。其年,刘黑闼复盗据山东。---《旧唐书》

而且当时窦建德虽然被抓了,可山东地区的势力并没有完全消除。窦建德的手下人,甚至打算要改立窦建德的儿子做皇帝。

  1. 这么一来,窦建德可就再次拥有了希望。为了彻底破灭这些人希望,唐王朝必须要当机立断,将窦建德斩首示众。因为唐王朝此刻是要占领整个北方的,窦建德是必须要消灭的一股重要力量。
  2. 光靠打已经不足以在最短时间里完成这一壮举了,此刻唐王朝希望窦建德的余部能够迅速归降。只要窦建德死了,这帮人可就彻底失去信心了。
  3. 强大的窦建德都不是唐王朝的对手,更何况群龙无首的这些将士们呢?他们抓获窦建德以后,立刻开始招降他的部下,顺利接手了河北、山东地区。

其实窦建德是李世民以外得到的一个战利品,他本来是打算进攻王世充,而窦建德是前来帮助王世充解围的。结果一不小心,李世民就顺带着把窦建德给灭了,反倒是王世充站在城墙上看着城底下成为俘虏的窦建德,两眼泪汪汪。

窦建德就是这么一个讲义气的汉子,可是唐王朝不允许有这么牛的人存在。所以名声好能力强的窦建德,只能是被杀的命运了。

02王世充众叛亲离,早就被李渊瞧不起了。

当时号称三足鼎立,分别是李唐王朝、窦建德以及王世充。其他小诸侯就没什么实力了,所以说任何两方都不愿意看着某一方独自强大起来。

于是当李世民进攻王世充的时候,王世充向窦建德求救,窦建德想都没有想,就答应了下来。不仅如此,他几乎是倾巢而出,这股子劲儿的确是比较少见的。

世充从此不复敢出,但婴城自守,以待建德之援。三月,秦王擒建德并王琬、长孙安世等于武牢,回至东都城下以示之,且遣安世入城,使言败状。世充惶惑,不知所为,将溃围而出,南走襄阳,谋于诸将,皆不答,乃率其将吏诣军门请降。于是收其府库,颁赐将士。世充黄门侍郎薛德音以文檄不逊,先诛之,次收世充党与段达、杨注、单雄信、杨公卿、郭士衡、郭什柱、董浚、张童仁、朱粲等十余人,皆戮于洛渚之上。---《旧唐书》

王世充到底值不值得救呢?其实完全不值得。因为这家伙根本就不适合做一个合格的君主,他本身实力强大,攻占富庶的洛阳以后,成为了地方上的土皇帝。

  • 好歹也算是一方诸侯,可是他却嫉妒自己的手下人,因为手下人比他有本事,所以各种被他排挤,这就有点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了。
  • 人家好歹是给你打工的,你一个当老板的,居然嫉妒帮你赚钱的人才?还能有道理可以讲吗?所以一帮人才全都相继离开了王世充。

李唐王朝是认准了这个时机,恰逢王世充那边有几位大将投靠了李唐,李世民也得知了王世充的虚实,所以这是灭掉王世充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这个时候的李渊,目光早就已经不在王世充身上,他知道灭掉王世充只是时间问题。这次王世充就算没有被灭,他对李渊一统天下的影响,其实也极为有限了。

所以说当王世充出城投降后,李渊并没有赐死王世充,而是准备将他流放。不过王世充运气不是很好,还没开始流放,就被报杀父之仇的独孤修德给派人杀掉了。

03窦建德是战败被俘,王世充是主动投降。

这里还要提及一个军事常识,一般在战场上被对手击败并且被俘虏的,都没有什么好下场。毕竟人家是凭本事把你给抓了的,一点毛病都没有。

可是如果你怎么都收拾不了一个对手,这个对手突然之间主动投降的话,那么你就要考虑一下了,怎么将这件事的利益扩大到最大。

因为当时除了王世充和窦建德外,还要不少小诸侯并没有被平定。王世充主动投降的时候,李世民也曾经答应过不会杀他。

王乃盛相侵轶,远入吾地,三崤之道,千里馈粮,以此出师,未见其可”。太宗谓曰:“四海之内,皆承正朔,唯公执迷,独阻声教。东都士庶,亟请王师,关中义勇,感恩致力。至尊重违众愿,有斯吊伐。若转祸来降,则富贵可保;如欲相抗,无假多言”。世充无以报。---《旧唐书》

理由很简单,王世充放弃抵抗,所以换取了活命。只要按照王世充的做法,世上这些诸侯都可以活命。

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李唐王朝在一统天下的道路上,又往前迈进了一步。他们想要以王世充作为一个好榜样,尽早结束这场无休止的战争。

而窦建德是前来帮助王世充,却被李世民击败的反面教材。如果双方正在作战,你胆敢帮助李唐王朝的对手,那就是窦建德的下场。即使你是一方诸侯,那也会身首异处。

总结:李世民这两场战役,打出了自己的风采。

虽说王世充和窦建德都是当世豪杰,可惜他们遇上了百年一遇的大才李世民。李世民在李唐王朝一统天下的道路上,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尤其是在这两场战役当中,李世民的军事水平,几乎达到了巅峰。所以他是有资本去跟自己的大哥争夺皇位的。

  1. 如果李世民没什么功劳,只是普通皇子,那么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毕竟纯粹因为你的野心,差点就酿成了天下大乱的局面。
  2. 可是李世民偏偏还就是一个对李唐王朝有创建之功的人才,他这么卖力,当然是想要为自己打工。你看哪家公司的伙计会比老板还要上心的呢?老板要对自己的公司负责,而伙计只需要对自己的薪水负责就可以了。
  3. 李世民付出了老板的心血,却只能得到普通工人的工资,他心里自然是不平衡的。这两场战役的胜利,彻底宣告了李世民有资格正式参与夺嫡。

不过我认为李世民的功绩也仅限于此,至于李渊当年造反的时候,压根就没有李世民什么主导作用,那些应该是老李自己杜撰出来的。


江湖小晓生


作为一个领导者,尤其是古代的皇室成员,在面对一些重大事件的处理时,是具有相当大的智慧的,比如李渊与李世民在擒获窦建德与王世充之后对双方的处理方式,就是十分值得我们后人仔细思索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其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人生智慧,不妨让我继续为你详细分析,也许你会恍然大悟。


一、两人对李唐影响程度不同

在隋朝末年,天下一片混乱,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之后,其中几方势力比较明显,分别就是李唐李渊家族势力,还有河北王窦建德与洛阳王王世充,三方势力形成一种三足鼎立的局面,不管任何一方的衰弱,都会导致整个局面失衡。

就在这个时候,李渊派出李世民,想要去对远在洛阳建立郑国的王世充进行攻击,为何首先就选择王世充呢?主要原因就在于王世充这个老板为人比较糟糕,不太具备一个领导者的基本素质,不仅管理不善,还对手下贤才产生嫉妒,以至于手下很多贤能之人投靠李唐。

李唐看到这一切,当然明白王世充这个家伙如今已经人心涣散,此时不去收拾他,更待何时呢?于是李世民带领军队前往洛阳去收拾王世充。王世充得知消息后十分担心害怕,迅速寻求窦建德的支援。

世充从此不复敢出,但婴城自守,以待建德之援。三月,秦王擒建德并王琬、长孙安世等于武牢,回至东都城下以示之,且遣安世入城,使言败状。—《旧唐书》

窦建德可是一个有远见的主儿,他知道只要洛阳的王世充被消灭,李唐的势力将会一家独大,到时候自己也会吃不了兜着走,与其等到那个时候,还不如现在去帮助王世充,这样一来一切就会更好的发展。

鉴于此,窦建德倾其所有兵力去支援王世充,可是王世充却并没有全力以赴来和窦建德一起攻打李世民,或者说李世民自己实在是太厉害,一不小心就将窦建德擒获,让窦建德成为自己阶下囚,王世充眼看自己的队友已经被俘,深知这场战争是时候结束了,于是率领部队投降李世民。

世充惶惑,不知所为,将溃围而出,南走襄阳,谋于诸将,皆不答,乃率其将吏诣军门请降。—《旧唐书》

窦建德这个仗义的家伙被李世民擒获之后,经过慎重考虑,李渊决定直接处死窦建德,而王世充则被李渊赦免,只是将其流放,两人之所以有这样的结局,最主要原因就在于窦建德这个人德才兼备,十分得民心,即使窦建德已经被俘,他的手下并没有迅速撤离,而是继续支持窦建德儿子为王,想要重新与李唐对抗。

馀党欲立建德养子为主,善行曰:夏王平定河朔,士马精强,一朝被擒如此,岂非天命有所归也?不如委心请命,无为涂炭生人。遂以府库财物悉分士卒,各令散去。—《旧唐书》

有这样一个对手,李渊自然是十分害怕的,倘若不杀窦建德,估计李渊根本睡不着觉,后患无穷,所以李渊自然很快将其处决,以绝后患,这才是最好的方式。

至于王世充呢,前边已经说过,这个家伙是众叛亲离,不管他有没有在世,对于李唐而言,影响都不大,所以李渊自然不需要杀他,放他一马何尝不是最好的,何况他天下到处都是仇人,还没有来得及流放,就被仇人杀死。


二、两人被擒获方式不同

根据上边整个战事的经过,我们不难发现,其实窦建德是主动去支援王世充,从而被李世民在战场上擒获的,自古以来,短兵相见,胜者为王败者寇,既然窦建德失败了,面对他的很大程度上就是死亡,基本没有例外。

而王世充呢,他是主动投降的,这样一个角色,就显得有些尴尬,要是李渊将其杀死,多少有些不合适,可是要是不杀他,李渊又觉得实在心里不舒服,好在李渊以及李世民心里都明白,王世充这样的角色,留着他也活不久。


三、杀鸡儆猴,以儆效尤

窦建德是主动支援王世充被擒获,李唐将其严厉处决,在很大程度上而言,起到一种杀鸡儆猴的效果,可以借此机会向天下其余与李唐作对的人宣布,只要像窦建德一样与自己作对的人,后果就是这样。

我想天下英豪看到窦建德的结局,一定会十分担心,对李唐雄厚的实力心知肚明,断然不会再与李唐作对,这样一来李唐收复天下就变得简单很多了。


反观之,王世充主动投降,也是一个不错的示范,李唐不杀王世充,也是在向天下人宣布,李唐是十分友好的,对于那些主动投降示好的人,一定会好好友好相处,这样一来很多还在徘徊观望的人就会主动投靠李唐,对于李唐的下一步统一江山简直就是得来全不费工夫啊。


结语

普通人在面对一些事情时考虑的东西与皇室考虑自然是不一样的,何况当时天下一片混乱,要是李唐不及时处理这件事情,后果究竟会怎样,根本就没有一个底,只有妥善处理好这件事情,后来的江山统一才会水到渠成!



嗔痴历史观


简单分析了几个原因:

第一:窦建德是农民出生,平时不摆架子亲民,跟下属也跟兄弟一样,又开仓放粮,很得人心!反观王世充任人维亲,重要的职位都是给他家的直系亲属,投靠他的人很难被重用。李世民攻打他的时候他的将领打都不打直接就投降,众叛亲离!

第二:是王世充是投降,自己又有个侄女在李渊身边吹枕头风!窦建德是来帮王世充打李世民!


初级班


公元621年的虎牢关大战是决定唐、郑、夏三国命运的关键战役。

为了救援被唐军围困在洛阳的郑帝王世充,夏王窦建德统帅的十几万夏军,号称三十万挺进中原,夏军势如破竹,连续击败唐军攻克郑州、荥阳等地。

为了阻击窦建德集团的夏军,秦王李世民留下弟弟齐王李元吉继续率领唐军主力围困洛阳的王世充集团,李世民亲自率领三千多唐军精锐骑兵前往虎牢关,加上陆陆续续增援的唐军,也只有两万人左右,但李世民手下猛将如云,比如尉迟恭、秦叔宝、程咬金、翟长孙、王君廓、李君羡等,而窦建德虽然军队数量占据绝对优势,却缺乏名将,因为曹旦、刘黑闼等夏军名将都留守河北。


义薄云天的草莽英雄窦建德为了兑现救援洛阳王世充集团的承诺,拒绝妻子曹皇后与谋士凌敬等提出避实就虚,北上山西威胁关中围魏救赵的金玉良言,与李世民率领的最精锐的唐军主力在虎牢关进行决战。结果中了李世民诱敌深入之计,十几万夏军被众多唐军名将杀得一败涂地,窦建德也不幸被俘。

李世民在以少胜多大破夏军以后,趁热打铁押着窦建德孟海公等到洛阳城下逼迫王世充投降,从心理上打垮了王世充。

李世民又派被俘的郑国大臣长孙安世进洛阳见王世充,承诺只要王世充投降,就可以保全王世充家族的生命,王世充于是放弃突围或者坚守,不战而降,老谋深算的王世充最终被年轻多谋的李世民算计,李世民轻松拿下易守难攻的洛阳城,一举平定了窦建德集团与王世充集团。

窦建德王世充等后来被李世民押送长安,因此并不是李世民杀害窦建德。

唐高祖李渊之所以下令杀害窦建德,主要是因为窦建德宁死不屈,他拒绝向李渊下跪,反而怒斥李渊背信弃义。


当初李渊为了让窦建德放回被夏军俘虏的亲妹妹同安公主与堂弟李神通等人,花言巧语与窦建德签订唐夏友好条约。

就像当初刘邦与项羽签订楚河汉界条约换回父亲刘太公妻子吕雉等人质以后背信弃义撕毁和约,对项羽集团穷追猛打,逼迫项羽乌江自刎一样,李渊在窦建德放回妹妹同安公主与堂弟李神通等人以后也背信弃义,撕毁唐夏友好条约,派大将刘世让等带领唐军进攻窦建德的大夏政权。

因此在道义上李渊的确理亏,他恼羞成怒杀害了窦建德。

而王世充因为有李世民只要投降就保全王世充全家生命的承诺,李渊暂时放过了王世充,但是在流放途中,李渊派王世充的仇人独孤修德刺杀王世充,后来李渊又以谋反的罪名把王世充家族全部屠杀,李世民还霸占了王世充年轻漂亮的儿媳韦尼子。


厚德载物49847


我是帝国通史,我来解答!

隋炀帝中后期,天下叛乱四起,待宇文化及弑君称帝后,大隋的版图上出现了零零散散不少诸侯王,这些人也都先后称帝建立政权。其中,以唐政权李渊,郑政权王世充以及夏政权窦建德,为世人所孰知。

这三家占据着象征着中原王朝的珍贵地带――中原、三辅之地。王世充占据河南,窦建德占据河北,与三辅大唐鼎足而立。这种情况下,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但战后王世充和窦建德两个人不同的结果,让人意外。只有窦建德一人被李渊下令斩杀,王世充被赦死罪,这又是因为什么呢?我认为基础原因有两点:

01,战争过程的直接表现和出于人道名声的需要;

02,二人不同的身份地位和势力背景;

窦王二人的被擒,源于一场攻坚战。武德三年七月,李世民率军攻打王世充,归降者众,节节胜利的局势逼得王世充四处求援,但到关键时刻,也只剩下老对手窦建德了。十月,王世充守着孤城洛阳和谈李世民,崩裂后求援窦建德。

窦王二人素来相互攻伐,早已没了交情,窦建德直到十一月才同意支援王世充,但却迟迟没有动身,颇有坐山观虎斗之势。直到武德四年,窦建德才出兵,似想坐收渔利,但三月一战,窦建德被李世民擒获,王世充无奈归降。

这里就是一个战争形式问题,窦属于战败被捕,王属于归降。天下九州皆在囊中,李唐王朝有一个名声问题,王世充僭隋帝而称帝,现在归降李唐,就有承认李唐王朝名正言顺之意。

而且,不杀归降之人,对李世民的名声和将来的战事都极为有利,于是在综合考量下,李世民承诺不杀王世充,李渊顺水推舟放过了王世充。至于窦建德,既没有利图也没有害处,活者没有丝毫作用反而会徒增麻烦。

这就牵涉到身份背景和势力问题,相比于王世充,窦建德的势力更加庞大,而且窦建德有一统天下之心,人虽被擒但其势力盘根错节并没有消除。这一点造成了王世充和窦建德的根本区别,所以窦建德也注定了身败名裂的下场。

除此之外,王世充还有胡人的身份,在称帝之后王世充也是大肆分封族人为王。大唐的一统不仅仅是内部,对外也至关重要,而放过王世充间接融洽了唐胡关系。杀一人断绝麻烦,放一人获益良多,这便是其中奥妙。


帝国通史


王世充和窦建德两位隋末乱世群雄,但两人地位才能有所不同。窦建德地位比王世充更高,还是唐朝远亲是秦王李世民之舅,声势也比王世充大,故虽都是败于李世民之手被擒至长安,窦建德被唐高祖下令斩首、王世充虽没被唐军所斩,却被仇人唐将独孤修德所杀。两位隋末乱世枭雄、失败的王者最终都还是难逃被杀的悲哀结局。


小龙女5505


窦建德为人乐善好施,爱护百姓。在河北一代很得人心,如果放了窦建德,河北一代的人心李唐很难收拢!对李唐江山有很大的威胁!所以必须要杀了窦建德。

放王世充,一方面王世充实行高压统治很不得人心,放了危害不大;另一方面做个天下反王看,投降李唐还有活的机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