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手下有多位猛将,除张辽和高顺外,其余人下场如何?

大侃历史


检点一下吕布麾下的众将。突然发现,曾经效命于吕布的人才还是蛮多的,列出来,一点都不比袁绍、曹操差。也不知道怎么搞的,吕布居然败亡的如此之惨。

看来,还真不能怨天尤人,确实是吕布自己的问题。


把曾经在吕布麾下效命的武将列出来:

1.华雄

这是早先吕布的部下,武艺十分高强,原著说他身长八尺,“虎体狼腰,豹头猿臂”,兼有四种猛兽的优点:力量、矫健、速度、敏捷。


汜水关斩鲍忠,梁东击孙策、斩祖茂,虎牢关杀俞涉,斩潘凤,大发神威。

结局:在虎牢关被关羽温酒之刻斩杀

2.高顺

实际上,在吕布的帐下,高顺的地位和受信重程度远比张辽强得多。在军队中,高顺的地位仅次于吕布,他是有独立领军的权力的,经常作为吕布的偏师使用。

高顺忠诚厚道,作战勇敢,武艺也不错,他还有着相当不错的领兵能力,是个将才。

结果:下邳城一战,与吕布同时遭擒,不降被杀。非常可惜,如果活下来,成就当不在张辽之下。

3.张辽

曾在吕布麾下效力的各位部将中,张辽的成就算是最大的了。在吕布手下时,就是八健将中的高级将领,归顺曹操后,屡建战功,成为五子良将之首,后来成为独当一面的重将。逍遥津一战,八百破东吴,威震江东。


结局:随曹丕征吴之战中,被丁奉一箭射中腰部,伤重不治而亡。

4.臧霸

在吕布麾下时,臧霸是与张辽地位相平的高级将领,部下领有三名健将。臧霸武艺不错,曾与乐进三十合战成平手。臧霸的领兵能力也不错,是个将才。

吕布败亡后臧霸归降了曹操,上阵次数大减,影响力渐弱。

结局:赤壁之战前期,受命与徐庶一起离开赤壁战场,率兵去守长安,从此后随徐庶一同消失了踪影。

5.成廉

吕布手下八健将之一。濮阳城一战,多次与曹军作战,也是一员骁将。

结局:濮阳之战,吕布被曹军众将围殴败走,成廉则被乐进一箭射死。

6.郝萌

吕布麾下八健将之一,随吕布征战多时。

结局:下邳城突围战,为张飞生擒活捉,被曹操下令斩杀。

7.曹性

吕布麾下八健将之一,随吕布征战多年。与曹军对阵中,曾一箭射中夏侯惇的眼睛。


结局:射伤夏侯惇后,被夏侯惇吞睛后,一枪搠死。

8.侯成

吕布麾下八健将之一,追随吕布四处征战。

下邳城被围,侯成违背吕布戒酒令,被吕布杖责。于是侯成策动魏续和宋宪谋叛,白门楼擒住了吕布,归降曹操。

结局:归降曹操后,再无形迹。

9.宋宪

吕布麾下八健将之一,追随吕布多年。

下邳城被围,宋宪、魏续和侯成谋叛,白门楼擒住吕布,投降曹操。


结局:白马坡一战,与颜良对阵,只三合,被颜良斩于马下。

10.魏续

吕布麾下八健将之一,他还是吕布的亲戚,随吕布四处征战。

下邳城被围后,他与侯成、宋宪背叛了吕布,发动白门楼之变,擒住吕布,投降了曹操。

结局:白马坡一战,魏续为替宋宪报仇,与颜良对战,被颜良一个回合斩杀。

11.李封

吕布手下将领。曹操征徐州期间,吕布偷袭兖州,得手后命其与薛兰在兖州镇守。

结局:薛兰、李封率兵外出掳掠,城中空虚,曹操引军而来,薛兰、李封引兵出城迎战,李封挺戟出阵,被许褚斩杀。

12.薛兰

吕布手下将领。曹操征徐州期间,吕布命其与李封同在兖州镇守。




结局:薛兰、李封镇守兖州,曹操引军而来,薛兰、李封引兵出战。许褚斩杀李封,薛兰急回,被李典拦住。薛兰不敢回城,逃往巨野,被吕虔追来,一箭射于马下。

13.孙观、14.吴敦、15.尹礼、16.昌豨

孙观、吴敦、尹礼、昌豨为泰山四寇,支持吕布与曹军作战。但被许褚以一敌四击败。

结局:陈登施“离间计”,吕布上当,杀散了来支援他的四寇,此后四人不见踪迹。


17.张邈

曾为会盟讨董十八路诸侯之一,本与曹操交好,因担心曹操对其不利,被陈宫劝迎吕布叛曹。

结局:吕布势微后,张邈投奔袁术,再无形迹。

18.张超

张邈之弟,也为会盟讨董十八路诸侯之一。后与兄长一同叛曹,张超驻守雍丘。

结局:雍丘被攻曹操攻破后,张超自杀而死。

吕布手下还是有不少人才的,实力一点不比曹操、袁绍差。但吕布确实统帅能力不足,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最终兵败身死,树倒猢狲散。


馋嘴肥猫铲史官


巜三国》中吕布多谓的多员猛将,基本上也就是其手下的一猛、五谋、八健将。

八健将:张辽、高顺、郝萌、曹性、成廉,魏续、宋宪、侯成 。

一猛:藏霸。

五谋:陈宫,陈珪,陈登,许汜,王楷。



吕布死后,二猛之首张辽被曹操纳入麾下。其人忠厚英猛,后与关羽兄弟相称。华容道曹操被关羽截住后,张辽下马恳情,最终让关羽动容。



高顺:吕布被杀后,曹操有意留之,却遇刘备一句话:“此人从被擒获一言不语,可谓忠心不二,曹公得之必锦上添花”!

曹操听完,下令将高顺斩首。



郝萌:曹军抵近下坯时,郝萌受吕布之托去请袁术帮忙,半途中遇张飞被打败,后被曹操下令和吕布一起被斩首(三国里有说叛吕被杀,说法不一)。

曹性:偷袭曹营时射瞎了曹操爱将夏侯惇的一只眼睛,吕布兵败后被俘,也是和吕布一起被杀,夏侯惇亲自动的手。

成廉:被徐晃擒获,虽至死不降,但因与张辽交好,曹操特准回乡耕田。

吕布在下邳被围时,宋宪、魏续和侯成一起投了曹操。由于这仨人的临阵倒戈,致使吕布失去了犄角,最终兵败。



官渡之战,宋宪奉命守白马,在交战中和魏续均被颜良斩于马下。候成在官渡之战后失踪,被曹操列为失踪人员(张辽说受伤落马后被踩成了肉泥)。

吕布兵败被擒后,藏霸只身逃进深山。最后被曹操派人以礼相待,备足吃喝放在山石之上,并许诺绝不刀兵相见,以诚待降,三日后,藏霸归降曹操。



曹喜武力不在张辽之下,官渡时委以重任据青州,免了侧翼之忧。曹丕时代,官居列候(一方霸主),曹丕与其多次斡旋(其功高震主,曹丕欲释其权)均不成。



后藏霸看出事态不妙,主动易帜,曹丕赏了他一个油水极大的官品,最后善终。

陈宫:拒不降曹。

曹无奈下,挥泪命徐褚将其斩首。

陈珪、陈登父子里应外合,破了吕布,降了曹操以后为帐下谋士。

王楷:吕布死后,携家隐居,巜三国》里没下文。

许汜:许汜原本就是曹操手下,曹操攻打徐州的时候叛迎吕布。下坯被围时,吕布派其与王楷一同前往袁术军中求援。得知吕布败后逃到荆州,后不知去向。

另外,除张辽藏霸及八将以外,和吕布一起被斩首的还有曹豹(曹性弟)、陈卫(陈登弟)两位名将等。



吕布城破被俘后当天被杀,高顺与陈宫多活了一天。

吕布、陈宫、高顺的人头被送到许都悬挂在城门口示众三天,后曹操派张辽迎回厚葬。

其实,吕布极其部将均毁在貂蝉之手。

吕布连三次战败不出,曹操大军随渐渐包围了下邳,陈宫建议吕布“出屯于外”并截断曹军粮道,自己和高顺“闭守于内”,以便形成“犄角之势”,互相照应。然而貂蝉确趴在吕布怀里说:“高顺与陈宫向来不合,如果让他们两个一起坚守城池的话,万一将军出城后,他们就可能降曹,将军若出城,恐怕就成了丧家犬了”!



一番云雨后,吕布听其言闭城不出。魏续、候成、宋宪知道后心灰意冷下感到失望,遂在一次犯错被杖责时被手下鼓动叛曹。致使吕布无力再战下投降,也促使手下二十多员大将死走逃亡伤。


骁勇34


在东汉末年群雄中,吕布的武功是最厉害的,如果单打独斗无论曹操刘备孙权袁绍袁术刘表张绣等都不是吕布的对手。

吕布手下的文臣名将也不亚于曹操袁绍刘备孙权等,但吕布的结局却是群雄中最惨的,的确非常可惜。

吕布集团的名将有张辽、高顺、张邈、张超、臧霸、成廉、郝萌、曹性、侯成、宋宪、魏续、李封、薛兰、曹豹、魏越、秦宜禄、孙观、昌豨、尹礼、吴敦等。

吕布集团的谋士有陈宫、许汜、王楷、陈珪、陈登等。

吕布的鼎盛时期就是公元194年,因为曹操在徐州等地多次屠城滥杀无辜及屠杀名士边让全家三百多人等,曹操这些丧心病狂的暴行让很多正直名士非常愤怒。

当时曹操集团的首席谋士陈宫与曹操最好的朋友侠肝义胆的张邈都决定反叛曹操,本来他们是曹操留守兖州大本营的,都对曹操反戈一击,而迎接吕布为兖州牧。

陈宫非常欣赏吕布,他对张邈等人说“吕布是猛士,善于作战,英勇无敌,可以纵横一世。”

吕布抄了曹操的老巢兖州,让曹操差一点无家可归,吕布从此成为曹操的死敌。

濮阳大战是吕布集团与曹操集团的第一次交锋。吕布先派骑兵冲垮曹操的青州兵,曹军一片混乱,曹操骑马冒火突围,被烧伤了手掌,侥幸死里逃生。

之后吕布与曹操激战一百多天,因为发生蝗灾旱灾,双方都被迫撤退。

公元195年,吕布陈宫等带领一万多军队进攻曹操。曹操的士兵大都去收麦子了,曹操大营只剩下几百人,如果吕布进攻曹操大营,曹操只能束手就擒。

在命悬一线的时刻,曹操用空城计迷惑吕布,曹操好色贪淫的缺点此时变成了优点,因为曹操大营中有很多美女,曹操派这些美女拿着武器到城寨上防御,吕布担心曹操有埋伏而撤退,错过了一举消灭曹操千载难逢的良机。

由此可见陈宫的谋略不如刘备集团的诸葛亮庞统法正等超一流谋士,也不如曹操集团的荀彧郭嘉程昱荀攸贾诩司马懿等超一流谋士,陈宫居然也没有识破曹操的空城计。

空城计的第二天,吕布又带兵进攻曹操大营,这次曹操手下兵多将广,吕布中了曹操的埋伏,吕布被打得惨败。

公元195年五月巨野之战,曹操集团大胜吕布集团,斩杀吕布集团的大将李封薛兰。曹操集团一举收复兖州。

吕布集团的抗击打能力远远不如曹操集团,居然一战就被曹操集团打垮,就很快丢掉了整个兖州,被迫投奔徐州的刘备集团。

吕布集团损失惨重,义薄云天的名将张邈去向袁术集团求援,结果半路被部下杀害。留守雍丘的名将张超被曹操包围,激战了几个月孤立无援城破,张超被曹操满门抄斩,雍丘也被曹操血腥屠城。

吕布陈宫等放弃雍丘,导致张邈张超两位名将遇害,不能不说是重大失误。

刘备集团收留了吕布集团,吕布集团却恩将仇报。

公元195年,袁术集团攻打刘备集团,双方在盱眙淮阴一带激战了一个多月,互有胜负。吕布集团却勾结袁术集团偷袭了刘备集团的老巢下邳,吕布带兵大胜张飞,刘备的妻妾儿女都被吕布俘虏。

刘备集团也被袁术集团击败,被迫向吕布集团求降,吕布自称徐州牧,封刘备为豫州刺史。

公元195年七月,因为董卓的余党李郭火拼,汉献帝也从长安来投奔吕布,由于吕布在铲除董卓以后对汉献帝比较尊重,汉献帝对吕布印象很好,下诏让吕布接驾。

可惜吕布陈宫等人都缺乏战略眼光,因为缺乏粮食拒绝了汉献帝的投奔,吕布派人向汉献帝谢罪,汉献帝念在旧情封吕布为平东将军平陶侯。

所谓缺乏粮食只是吕布集团缺乏战略眼光的借口,汉献帝一个人能吃多少粮食?只要汉献帝不饿死,其他人其实都无所谓。

如果吕布集团把握了汉献帝投奔徐州这重大机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就不是曹操集团而是吕布集团了,吕布集团可以联合刘备集团辅佐汉献帝,以汉献帝的名义堂堂正正讨伐曹操集团袁术集团等天下群雄,可惜吕布陈宫等人浪费了这脱胎换骨的大好机遇。

公元196年,袁术集团的三万多军队大举进攻刘备集团,吕布挺身而出,辕门射戟为刘备集团解围。

不久袁术集团勾结吕布集团的大将郝萌反叛,吕布带着妻妾女儿投奔高顺营寨。高顺与郝萌的部将曹性一起斩杀了郝萌。



吕布集团的首席谋士陈宫性格刚正不阿导致人缘很差,陈宫与吕布的妻妾及大将高顺侯成宋宪魏续曹性等关系都不太好,这也是吕布集团最终惨败的重要原因。

公元197年,袁术称帝以后想联合吕布集团,求娶吕布的女儿为儿媳,吕布也答应了,却被谋士陈登劝说追回了女儿,并逮捕了袁术的使臣送给曹操斩杀,结果陈登却作为曹操的内应陷害吕布。吕布却被陈登的花言巧语迷惑而继续信任他,可以说武功盖世的吕布的智商像一个喜怒无常的儿童,这也导致吕布结局悲惨的原因。

吕布结局悲惨的另外重要原因是他认不清最大最致命的敌人是曹操集团,吕布集团先后打败了袁术集团与刘备集团,逼迫刘备集团投奔曹操集团,把自己陷入孤立无援的局面。

而当时没有诸葛亮等超一流谋士的刘备集团也非常可怜,经常被吕布集团袁术集团打得惨败,最终只能投奔曹操集团。

公元198年,曹操集团与刘备集团联合攻打吕布集团。吕布集团最危险的时刻终于到来了。

陈宫建议吕布带兵出城与自己固守下邳夹击曹操,吕布却听信妻妾的话不听陈宫的良言束手待毙。

曹操围城三个月,又决水淹下邳,吕布集团的将领魏续宋宪侯成等逮捕陈宫投降曹操。

公元199年2月,山穷水尽的吕布想自杀又下不了决心,只能投降曹操。吕布陈宫高顺等豪杰都被曹操斩首示众,吕布集团的其他将领谋士大都投降曹操。

只有秦宜禄因为老婆杜秀娘被曹操霸占,而跟随张飞离开曹操又后悔被张飞杀害。


厚德载物49847


吕布手下确实有二十位武将的记载,但是若以猛将而言,就有点言过其实了,其中的陈宫严格来说只能算得上谋士。这二十人中最为人所知的自然是张辽、高顺和陈宫。其他诸人能力方面就比较一般了,甚至有的只是一笔带过的类型。按照最终归属来说,这些武将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战死派、投降派、以及记录不详者。

战死派

  • 陈宫

陈宫是曹操的老熟人,早年在曹操担任东郡太守只是在其手下任事。之后因为曹操处死多名兖州名士(其中有陈宫好友)而背曹迎吕,成为吕布手下谋士、大将。最终在吕布败亡之后,成为曹操的俘虏。当时曹操还希望陈宫重新为其效力,只是陈宫坚决不从命,慷慨赴死。其家小由曹操供养。

  • 薛兰、李封

分别为吕布手下别驾、治中,带兵驻守钜野,招降李典之父李乾没有成功,将其杀死。之后被李典与其他将领破城。正史没有名言二人兵败是否战死,但是按照演义来说,李封被许褚斩杀,薛兰为吕虔射杀。

  • 郝萌

这位胆子不小,受到袁术的蛊惑,背叛吕布。在战时刺了曹性一枪,自己也被曹性砍下一条手臂。之后曹性砍下其首级。

投降派

  • 秦宜禄

这位算是投降派里知名度比较高的一位,但是这个知名度不是因为他自己,二十因为其前妻杜氏先后被关羽和曹操看中,最终成为曹操的妃子。其子也成为曹操的养子。秦宜禄最终被张飞所杀,而原因就是看不起这么没有骨气的人。

  • 李邹、赵庶

对于二人的描述非常简单,曹操攻吕布,二人向徐晃投降。

  • 魏续、宋宪、侯成

公元198年,曹操兵困下邳城,围城时间达三月之久。三人共同叛变,将陈宫、高顺等人抓住,献城投降,导致吕布的最终败亡。在正史中,吕布死后就没有了三人的记载。但是在演义中,魏续、宋宪二人在之后的白马一战中,被颜良斩杀。

记录不详者

  • 魏越

此人没有明确记载生卒年,袁绍与公孙瓒争夺冀州之时,吕布率军前往支援,与张燕部将杜长开战,突破其军。

  • 曹性

曹性最为人所知的当属演义中一箭射瞎夏侯惇左眼。在正史中,他平定了郝萌之乱,吕布死后没有相关记载。

  • 许汜、王锴

二人都是吕布帐下谋士,许汜是当时的名士。早年都是在曹操帐下效力,之后与陈宫等人一起背曹迎吕。曾经为吕布献计与袁术再约婚,以解下邳之围。

  • 吴资

吕布手下的济阴太守,历史只有一段守南城的记载。

  • 高雅

曹操讨伐吕布之时,率兵驻守须昌,被于禁带兵击败,后无记载。

  • 侯谐

吕布手下的彭城国相,被曹操派兵所破,自身被俘,之后没有相关记载。

  • 成廉

曾和吕布、魏越共同讨伐张燕的军队,在下邳一战中被曹操抓获,但是并没有纪律是否投降曹操。在演义中死于乐进之手。

我是【文史侃大山】,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吐槽。一起讨论历史事件。

文史侃大山


吕布,号称“天下无敌”,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称。在三国里,他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武将,关羽、张飞、赵云,统统不是他的对手。自然而然,这样厉害的将领,他手下的猛将,也是非常多的。下面我给大家盘点其中十位,并说出他们的结局。

一、张辽

张辽原本就是在吕布麾下效力,后来吕布战败被杀,投靠了曹操。张辽原本是坚决不降的,曹操也打算杀了他,幸亏刘备求救,才幸免于难。之后张辽追随曹操,曾在逍遥津大破孙权大军,在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威震天下,成了“五子良将”之首,被誉为“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

演义中的结局:魏黄初五年(公元224年)后,曹丕南征孙权,张辽随军作战,结果被丁奉一箭射中腰,不久就病死了。

正史中的结局:公元221年,屯兵雍丘,不久得病,公元222年病逝,谥曰“刚侯”。

二、高顺

高顺,是东汉末年吕布帐下将领,他为人有威严,不好饮酒,有将帅风度,曾平定了吕布部将\t郝萌的反叛,立下了汗马功劳。值得一提的是,他还曾屡次劝谏吕布,结果不被采纳。

结局:吕布下邳兵败被杀后,曹操曾打算招降高顺,没想到高顺是个硬汉子,宁死不降。曹操无奈,只能将他杀死。之后高顺的首级被送到许昌城门前示众,不过曹操还是很有良心的,最后还是厚葬了高顺。

三、华雄

华雄,是关西人,他身长九尺,虎体狼腰,豹头猿臂,是吕布手下健将。在汜水关前,他曾主动请缨,挑战十八路诸侯,接连杀死了鲍忠、祖茂、俞涉、潘凤等多位将领,威震一时。

演义中的结局:关羽一刀秒杀华雄,连斟好的酒还是温的,这就是“温酒斩华雄”。

正史中的结局:跟演义十分不同,华雄其实不是被关羽所杀的,“温酒斩华雄”是罗贯中为了衬托关羽的勇猛,虚构的一个情节。华雄其实是被孙坚所杀。

四、臧霸

臧霸,曾是吕布手下骁将,后来投靠了曹操。曹丕即位后,臧霸被封为执金吾,食邑三千户。魏明帝曹睿时,又加封五百户,死后谥号“威侯”。

结局:吕布兵败被杀后,曹操命人到处寻找臧霸,最终找到了他。臧霸不光自己投靠了曹操,还帮曹操招降了吴敦、尹礼、孙观等人,后被封为琅邪国相。

五、郝萌

他也是吕布手下一员将领,后来在袁术的劝说下,背板了吕布。

演义中的结局:吕布被困下邳时,郝萌在护送许汜、王楷回城时,受到了张飞的袭击,最终被曹操所杀。

正史中的结局:郝萌背叛吕布后,受到了其部将曹性和吕布部将高顺阻止,最后被高顺所杀。

六、曹性

他是吕布麾下一员健将,跟随吕布南征北战多年。他曾叛徒郝萌交战,并砍去他一只手臂,深受吕布的嘉奖。曹性最大的战功,是射瞎了夏侯惇的左目。

结局:曹性射瞎夏侯惇左目后,夏侯惇大怒,最终将他杀死。

七、宋宪

他是东汉末年吕布部将,勇猛过人、武力绝人。曹操讨伐吕布时,水淹下邳。然后,吕布却对部下的生死不闻不顾,还说自己有赤兔马,渡水如履平地。最终,宋宪暗中联合吕布部将魏续、侯成等人,捆绑了吕布,开城投降。从此之后,正史不见下落。

演义中的结局:他因喝酒,被吕布杖打,于是对吕布怀恨在心,最终生擒吕布,投靠了曹操。

八、成廉

他是吕布八健将之一,演义中的他,并不出彩,在跟曹操对战时,被乐进一箭射死。不过正史上的成廉,确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将领,他曾跟随吕布十余骑,讨伐张燕一万精兵。每次作战,他都冲锋陷阵,身先士卒。后来吕布兵败下邳时,被曹操生擒,于是投降了曹操。

九、魏续

他和成廉一样,也是吕布麾下八健将之一,但他同时也是吕布的亲戚,跟随吕布到处征战。

结局:白马之战时,魏续为了给宋宪报仇,和袁绍大将颜良对战,没想到一个回合不到,就被颜良斩落马下。

十、薛兰

正史上的薛兰,是东汉末八俊之一,也是吕布手下健将,在屯兵钜野时,被曹军斩杀。演义中的他,在和许褚交战两回合时,被斩落马下。

总结

不得不说,吕布手下猛将,还是相当多的。然而,吕布不善于驾驭将领,又听不进劝谏,最终落得个兵败被杀的下,真是可惜可叹!

那么,大家怎么看待吕布呢?

专注三国史,喜欢三国的朋友,欢迎关注、转发和评论!

元哥说三国


首先我们看一下,吕布手下除张辽和高顺外,还有哪些将领。在《三国演义》第11回,吕布听取了陈宫的建议,偷袭夺取了衮州,他命副将副将薛兰、李封留守兖州,自己则带着高顺和八健将张辽、臧霸、郝萌、曹性、成廉,魏续、宋宪、侯成驻守濮阳。因此他手下共有十一员大将。这十一人中张辽归顺了曹操。而高顺被俘以后被曹操杀死,我们就看一下其他九人的下场:

李封

曹操收服许褚后,率军前来攻打衮州时,许褚为了表功,请缨出战。结果许褚两合杀死李封,也是吕布手下第一个被杀死的部将。

薛兰

李封死后,薛兰不敢回城,向巨野逃去。结果吕虔飞马追上,将他一箭射死,成为第二个领便当的武将。

成廉

收复衮州以后,曹操又率军夺取了濮阳,然后兵进定陶。吕布出战不利,落荒而逃,成廉在混乱中被乐进射于马下,死于非命。

曹性

吕布率军围攻小沛时,刘备向曹操求援,曹操命夏侯惇率军来救,击败了高顺,结果被曹性一箭射中左眼,夏侯惇反胜为败。不过夏侯惇在败走前,拔矢啖睛,冲上去一枪杀死曹性。

郝萌

吕布被困下邳后,命郝萌保护谋士许汜、王楷冲出重围,去向袁术求救。结果在返回时,郝萌遇到张飞,只一合就被活捉。刘备把郝萌押送到了曹操帐中,曹操下令将郝萌处死。

宋宪

宋宪在下邳之战时和魏续、侯成等人勾结造反,他偷偷取了吕布的方天画戟,投降了曹操。不过宋宪在白马之战遇到颜良,三合被杀,也是不得善终。

魏续

魏续和宋宪在白门楼上联手绑了吕布,做了曹操的内应。结局也和宋宪差不多,宋宪战死以后魏续想冲上去报仇,结果被颜良一刀砍死。

侯成

侯成也参与了宋宪等人的反叛行动,他负责的是盗走吕布的赤兔马。侯成在盗马以后只有吕布被押送到曹操面前时出场一次,此后没有再露面,估计是驻守某个地方善终了。

臧霸

臧霸是吕布手下的一员勇将,和张辽并列,曾经和乐进交手战平,还击败过曹洪,其水平应该和张辽接近。在曹操攻打下邳时臧霸并不在城内,而是奉命结连泰山贼寇,和孙观等人占据山东。

吕布死后,张辽去招降臧霸,臧霸又招安了孙观、吴敦、尹礼,曹操见他有功,封为琅琊相。臧霸最后一次出场,是在赤壁之战时,徐庶按照庞统的计策,主动请命去驻守散关,监视马腾,以躲避火烧赤壁之灾。曹操同意后命臧霸和徐庶一同前往,结果臧霸也是躲过一劫。此后臧霸没有再出现过,所以他也是吕布手下少数善终的武将之一。


不沉的经远


我是青史回声,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吕布手下二十位猛将,除张辽高顺外,其余十八人下场如何?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吕布,字奉先,号称是三国第一猛将也,其武力世间少有。不过题主所说吕布手下有二十位猛将,我不能苟同,如果非要给个数字,吕布手下应该有八个猛将,号称“八健将”。


他们分别是张辽、臧霸、魏续、宋宪、郝萌、曹性、成廉和侯成。不是还有一个高顺吗?是有,不过他不属于这八健将之一,而是吕布陷阵营中的训练官和指挥官。如果说要有区别,八健将属于冲锋陷阵类型的,而高顺属于调兵遣将类型的。

对于这九个人,想必大家最熟悉的应该就是张辽了,他还是曹操麾下的五子良将之一。吕布在白门楼上被绞杀后,曹操念其人才难得,便招降了张辽,就这样,张辽从此在曹操麾下南征北战。


那么其他八位最终下场如何?下场都不太好。

臧霸

严格来说,臧霸并不算是吕布的部将,他只是依附于吕布,有着极大的独立势力。之所以与吕布联合,盖因有着一个共同的敌人:曹操。吕布被曹操击败后,臧霸败逃,曹操曾招降臧霸,还将青州南部和徐州北部的地区交给臧霸,一直到曹丕篡汉自立,臧霸还依然在这片区域有着自己的势力,不过大不如以前了。这种现象类似于张绣,不过其结局被张绣好多了。

魏续、宋宪、侯成

反水三大将,这三人在历史上并不怎么出名,对了,魏续还和吕布有着亲属关系,因此在吕布军中还是有一定地位的。不过在吕布被围困下邳城时,这三个人突然间就反水了,不仅抓了吕布的智囊陈宫,还抓了熟睡的吕布,就此投降了曹操,后来就没有什么消息。估计也没有受到什么重用,这样的反骨仔谁敢重用?

曹性

虽姓曹,但不是曹操的宗族。能力虽然没有多大,不过他好歹也曾射瞎过夏侯惇的眼睛,但这是《三国演义》虚构的,真实历史上,夏侯惇的眼睛是被流矢打中的。当然了,《三国演义》是这么写的,夏侯惇被射瞎眼睛后,一怒之下,就把曹性给斩于马下。

郝萌

也是个反骨仔,不过因跟随吕布时间不长,也不算个背叛者。不过他在造吕布反的时候,的确打得吕布一个措手不及,让吕布等人从厕所逃出,最后被高顺给擒杀。

成廉

成廉应该算是吕布手下最早一批的部将,是史书上真正提到过与吕布一起冲锋陷阵的亲随,也算是吕布军中的老人。不过后来吕布被曹操逼退到下邳之后,成廉不幸被曹操给活捉。

高顺

可惜了这个带兵的人才,高顺所带出的陷阵营,可堪和曹操虎豹骑一战。而且在吕布军中,真正有大将之才,除了陈宫之外,就属高顺了。在演义里,高顺是和张辽齐名的,但其实吕布信任高顺比较多。不过可以在白门楼一起和吕布被杀。


总的说来,吕布手下并没有什么多出色的人才,他的败亡是迟早的事儿。


青史回声


吕布是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比较特殊的一个,因为他既没有袁绍那样四世三公的显赫出身,也没有刘备的汉室宗亲身份,更曹操的爱才如命美名。

吕布不但性格急躁,还时常不顾及他人的意见和感受,按理说并非一个值得追随的主公。不过,吕布的身边还是聚集起了不少的贤臣良将。

举例来说,曾经追随曹操的谋士陈宫选择将吕布迎入兖州,并心甘情愿辅佐他。此外,吕布帐下也有着张辽、高顺等骁勇善战的知名武将。

吕布为曹操所败后,张辽投降曹操,成为“五子良将”之一,而高顺一言不发,被曹操所杀。

那么,吕布手下的猛将,除张辽和高顺外,其余人的下场如何呢?

根据后世话本小说的记载,吕布手下的猛将们一般被描述为“八健将”,即张辽、臧霸、郝萌、曹性、成廉、魏续、宋宪和侯成,我们除去张辽,就还剩下七将。那么,这七人有着怎样的经历,最终走向了什么结局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首先说臧霸,严格来说,他其实不算是吕布帐下的武将,因为他多数时候都保持着独立,自成一股势力。臧霸出生于泰山郡华县,也就是今天的山东费县一带,据《三国志》记载,臧霸的父亲在县上监狱当小吏,因为不配合太守私自杀害百姓的行为而被关押,“霸年十八,将客数十人径于费西山中要夺之,送者莫敢动,因与父俱亡命东海,由是以勇壮闻。”

臧霸投靠徐州牧陶谦,因剿灭黄巾有功而被封为骑都尉。渐渐的,臧霸“与孙观、吴敦、尹礼等并聚众”,由他担任主帅,屯驻在开阳,也就是今临沂一带。此后,臧霸一直处在一个“听调不听宣”的状态,名义上他是陶谦的部将,但年老的陶谦没有办法对他进行有效节制,只能任由他割据一方。

陶谦死后,臧霸和占据徐州的吕布发生冲突,但不久又和好。曹操发兵攻打吕布时,“霸等将兵助布”,吕布兵败后臧霸便又藏了起来。曹操专门寻到他,并封他为琅琊相,“割青、徐二州,委之于霸。”

在曹操与袁绍、孙权的战争中,臧霸逐渐建立功勋,最终官拜镇东将军、执金吾,于魏明帝时去世,被追谥为威侯。

曹性原本只是吕布帐中将领郝萌的部下,后来郝萌在袁术的策动下趁夜造反,占据了下邳城。

据《英雄记》记载:“萌将曹性反萌,与对战,萌刺伤性,性斫萌一臂。”勇猛的作战和忠诚的性格使得吕布也对他加以称赞道:“卿健儿也!”史书中并未记载曹性的下落,但《三国演义》中则称,曹性是因射伤夏侯惇左目而被他挑落马下。

郝萌本是吕布部将,上文已经提到,他受怂恿反叛后被曹性砍断手臂,又被高顺斩杀。在《三国演义》中,郝萌被张飞只一回合便擒获,随后被曹操斩于军门。

和郝萌等人不同,将领成廉在史书上留下了美名。据《三国志》记载:“进至下邳,布自将骑逆击。大破之,获其骁将成廉。”能够被称为骁将,可见他的武勇应当是十分出众的。

此外,《后汉书》中也称,吕布曾“与其健将成廉、魏越等数十骑驰突燕阵。”这段文字中的魏越并不属于八健将,但看得出也是善战的优秀将领,只是被罗贯中遗漏。在史书中,成廉被曹操擒获,而小说中,他则是被乐进一箭射死。

魏续在八健将中地位特殊,因为他和吕布有姻亲关系,不过据史书记载:“侯成、宋宪、魏续缚陈宫,将其众降。”在曹操兵临城下并包围长达三月之久的危急关头,魏续与其他二将率先投降。在《三国演义》中,魏续此后跟随曹操参加官渡之战,被颜良一刀劈死。

同样背叛吕布的宋宪也是在官渡之战中被颜良斩杀,而魏续正是为了替宋宪报仇而死。

一同投降的还有侯成,小说中记载,他在宋宪、魏续被颜良所杀后突施冷箭,射中了颜良的战袍。此后,侯成还参与了赤壁之战,并在战役中击败东吴将领张休。

吕布手下的武将,除了张辽和高顺外,留名史册的一共八人。其中,臧霸、侯成在投降曹操后得到了不错的发展,其他人则或是战死沙场,或是下落不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