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真正的瞭解自己?

皇甫毛毛丶


可以利用喬哈里視窗瞭解自己

一、公開區

1.公開自我特別有助於去打開人際關係,更多去向大家展示你的公開區,可以拉近和他人的距離,公開自我是人際交往中相互理解,互相評價的基礎。在安全和善意的範圍內,能夠向大家公開的內容越豐富越多,就越容易消除和他人的隔閡、誤解、猜疑,越容易減少認知之間的差異。

2敢於去公開,自我開放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某種程度上也是非常有自信的。

3.打開自要循序漸進

(1)根據關係的深淺度循序漸進

(2)家長公開孩子信息時一定要爭得孩子的同意

二、盲目區(盲目的自我)

1.你自己不知道,但是別人知道~即當局者迷 旁觀者清

2.在親密關係的矛盾中,如果可以通過他人來幫助你去增加對自我的認知,把自己從盲目自我裡解放出來,你會得到更大提升。

3.很多親密關係中的矛盾都來自於盲目區: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

4.每個人都有盲目自我存在:比如興奮時說話語速漸快、思考時眉頭緊鎖……(這些都可以通過刻意練習來調整)

5.盲目區有兩個方面

(1)有一些自己的缺點,自己不知道

(2)有一些自己的優點,自己不知道

三、隱藏區(隱藏的我)

自己知道,別人不知道的。隱藏區屬於個人的隱私、秘密,不想要別人知道的事情。

四、未知區

自己不知道他人也不知道的部分,這部分就是大家非常關係的“潛能”,你潛在的能量。這個部分其實有非常大量可以挖掘的部分,如果這部分用好了,大家就會覺得人生沒有受限了。

探索未知區的具體方法:

(1)通過自我覺察,不斷清理自我設限。

我自己什麼不行?

什麼做不好?

幹什麼不可能?

做什麼的好像沒有權利?

做什麼會很慢?

做什麼的會很差?

(2)像家人、朋友、同事去詢問上述問題。

(3)如果生命中有一個奇蹟,讓你可以毫無顧慮(財富之類),無所畏懼,肯定成功,那麼你會怎麼做?

(4)在夢中,也許事情是虛構,但是情緒卻是真實的,通過這個線索,去打開心結。

(5)通過一些測試瞭解自己


瀾息i成長


我是誰?我現在在哪?我在做什麼?我從哪來?我要到哪去?把這些問題規整起來,就能瞭解自己了。

可以試著用一幅三維立體的座標圖,給自己畫一幅畫像:

橫軸:左邊-我從哪來?右邊-我要到哪去?

縱軸:上邊-我渴望什麼?下邊-我抗拒什麼?

內外軸(三維中,除了上下、左右之外的內外軸):裡邊-我的情緒狀態是怎樣的?外邊-我的邏輯狀態是怎樣的?

以上各種軸組合在一起,再加上程度(0-10分打分,0分是極低10分是極高),基本上就能畫出你自己的“畫像”了,也就可以瞭解你自己了。

歡迎評論,我會對每條評論進行回覆。

【心理PM】專注於提供心理層面的解決方案,敬請關注~~


心理PM


真正瞭解自己是需要借肋外界之力,在每一個階段的碎片裂變中自我釋放,自我覺悟的一個完整過程……

講個小寓言:

一瓶好酒為了炫耀自己不一般,請主人把酒瓶的瓶蓋打開,這樣人們遠遠的就能聞到酒香。酒瓶打開後,果然酒香四溢,人們很遠聞到酒香後都跑來稱讚這酒的香味……

過了不久,酒香慢慢由濃變淡,由淡變得無味,人們讚美的聲音也由多到少,由少到無……酒便問酒瓶,為何人們不再讚美了?酒瓶回答:“因為你已經變成了一瓶無味的淡水”……

酒在想,我瞭解自己,瞭解這個必經的過程和結果,只要心中光明磊落,越是在看不到的地方,越顯得明亮,剔透……

世界上,用自己的胃口(覌點)想象別人,但瞭解自己嗎?比如酒瓶自己本身……


松風涓流


認識自己的前提首先的是要了解自己。瞭解自己之後才能認識自己,更好說的是:是什麼成就了現在的自己?

我們之所以是現在的自己,一定是與我們的過去相關,如果我們能夠知道自己為什麼會是現在的樣子,那麼,我們能夠看清很多曾經被忽略或誤解的事,能夠更加客觀的認識自己、瞭解自己。

1,在與別人的對比中認識自己:有意識地將自己與別人對比,從中發現自己的一些特點,是開始認識自我的一個途徑。

2,從別人的評價中認識自己:積極主動地同不同的人打交道,從他們對你的評價當中認識自己。

3,從實踐中認識自己:設定一個目標,努力做好一些事情,在不斷嘗試中認識自己的特點。

4,在親密關係中認識自己:所有的外人的評價都有可能只是一個片面的評價,而親密關係的人的評價則有可能更加的中肯。

5,在反思中認識自己:所有外在的評價都是向內在轉化的一個渠道,通過不斷收集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你會對自己有一個大致的瞭解,所以每天寫寫日記吧。

人生認識自己很難,改變自己更難!

一直以來都非常喜歡這些致理名言:它給了我們人生哲理的啟迪和人格的魅力!

“生命,那是自然付給人類去雕刻的寶石。要散播陽光到別人心裡先得自己心裡有光。人生最困難的事就是認識自己。最大的過失就是不知有過;愚蠢就是隻見別人的過失而忘記自己的錯處。”

“第一次真正大笑你自己那天,你便成熟了。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覺得事事無足輕重,可能是一個最大的悲劇。沒人看到你的時候,你才是真正的你。如果你珍惜每一個瞬間,每一個瞬間也就成了永恆。”

“友情是一種特殊的人類關係。戀人的關係,家族的紐帶,儘管也是密切的,但在一定意義上來講,它們有著自然的、本能的要素;而友情卻是隻有人類才具有的,是人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寶物。”

人們生活中需要獲得能夠給予安慰與鼓勵的知音,需要獲得不會隨時間推移而變遷的美好純潔的友情。在友誼中,相互信賴是首要條件,這種信賴當然伴隨著對對方的尊重。接觸對你信賴的人,就可以發現自己所沒有的長處,從對方得到鼓勵與鞭策;反之把自己的信賴寄予朋友,這也勝過任何鼓勵與安慰。這樣,當生活對你產生誤解時,你知道:你的朋友能夠理解你。那麼,還有什麼比友情更加珍貴的呢?

為什麼自己總是學不會自欺欺人、圓滑地處事?妹妹和摯友時常在耳邊責怪自己:“待人、處事、說話不要這麼直來直去的,這樣很容易得罪人…,回到南方這麼多年,為什麼總是教不會你啊!”

自己是東北人出身,很多時候由於性格直率無意中得罪了朋友,原本往往出於善意,卻被對方誤解了…,總是在事後才反應過來。有些經過解釋之後可以理解原諒你,但有些卻因為芝麻大小的事情而耿耿於懷……

“如果我沒見過所犯的錯誤,就無法想象他的生活情形,人通常是在犯錯誤時流露本性。” 如果朋友之間需要自欺欺人、圓滑地相處才能維持下去的話,那麼也就無所謂朋友了。

真正的朋友,是能夠互相理解、信賴的朋友。真正的友誼,是心與心親密地接觸相撞而產生的、語言所不能表達的強烈的共鳴,它是一種擯棄了其他任何目的的純信賴的感情。

這樣的朋友我們經常尋求;不過,也沒有尋找很多的必要。假如我們能遇到真正的知己,即使只有一、兩個,那也將是人生巨大的財富,是生活給予我們的不朽的力量與最大的歡樂。

“相識繫於緣, 相交繫於誠,平凡中充滿了溫馨,樸實裡擁有著浪漫!”

“交人要交心,澆樹要澆根,別看人的衣服,要看人的肺腑。甘泉知於口渴時,良友識於患難日,酒肉之交非好友,患難相助見知音……





引領報6930


“自己”這個東西是看不見的,撞上一些別的什麼反彈回來,才會瞭解“自己”。所以,跟很強的東西、可怕的東西、水準很高的東西相碰撞,然後才知道“自己”是什麼。——山本耀司。

為什麼瞭解自己這麼難?

① 教育方式延遲自我認同的達成。12-18歲的青少年本應該在這個更少現實壓力的階段,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到各種與未來發展、親密關係等探索活動中去尋找自我。但現實情況卻是,這樣的探索過程往往被如今的制度化教育所擠佔。

② 家庭教育的影響。心理學家們發現,那些與父母相互尊重,有著穩定的感情基礎,同時父母給予他們更寬鬆的個人空間的孩子,更有可能隨著自我的探索而獲得一種自我認同。但那些重視被父母忽略或拒絕的孩子,既很難從父母身上模仿或學習著去認識自己,也很難做出尋找自我的嘗試。而那些與父母關係過於親密,完全由父母掌控自己人生的孩子,則從不敢挑戰父母的權威,也不願脫離父母形成“自我認同”,他們完全依附於父母的決定。

③ “自我認同”這個任務可能會持續終身。很多成年人也會有這樣的困擾,這通常會發生在當原有認知和新環境發生衝突,可能有一些重要的人生轉折時,比如就業、結婚、生子,也可能是在面臨一些機遇的時候。

那到底如何才能真正的認識自己呢?

① 勇敢作出嘗試與選擇。自我認同是人們在不斷地探索與選擇的過程中逐漸獲得的。去作出嘗試或選擇,無論喜歡或者不喜歡,在每一次作出嘗試或選擇的時候,我們都會離了解自己更進一步。

② 與他人“分化”。有時候,我們看不清自己,或許和我們與身邊的人過分親密,過度依賴與干涉有關。想要真正看清屬於自己情緒、認知、行為舉止,我們需要努力去辨別在一些情境中,哪些是他人的要求,哪些才是我的感受;哪些是他人的期許,哪些是我真正的選擇。在這些時刻,不妨試著在內心想自己提出這些問題,作出一些思考。

③ 進行敘事練習。你有沒有想象過,二十年後你理想中的一天的生活是什麼樣子?你對於這一天的生活想象越深入、越細節,越能幫你瞭解,你究竟渴望的是什麼樣子的生活,你在生活各個方面的價值取向和偏好是什麼樣的。而這種瞭解,反過來又能幫你重新做出今天的種種選擇。

事實上,許多年輕人都對於自我認知方面存在迷茫、困惑和焦慮,因為人生很長,你不用急,也不用慌。


We潮流


閱讀,能讓你在尋找他者的路上,遇見更好的自己!

閱讀小說可能是最好的途徑了。

一部好的小說,就有這個作用,你會把自己代入各種人物,體驗不同人物的心路歷程,不由得沿著作者的途經去尋找他者的路上,遇見了更好的自己……

另外,強調閱讀時要讀長篇的,因為人物的一生寫的比較完整,有參考價值。

舉個例子吧,在讀《百年孤獨》時,裡的人物,老布恩迪亞、烏爾蘇拉……他們的一生被作者敘述的比較完整。有婚戀觀、教育觀、責任觀……每個階段都可以找到對應的心路歷程。如果,你是女人就多體會一下烏爾蘇拉,她在整整一百年的家族世上,是如何把女人那種力量與毅力體現了出來。

在體會的過程中,不斷反思自己,經過這樣的思維磨擦,會越來越瞭解自己,不斷完善自己的。

當然,好多小說,都有這種作用,如《傲慢與偏見》、《霍亂時期的愛情》、《雪國》……

希望這個建議,對你有幫助!


做生活的觀察者


如何才能真正的瞭解自己?只有不斷學習,修煉自己,具體怎麼做呢?把自己關在屋裡,好好的思考反思一段時間,把自己的優點與缺點寫:成兩份,優點缺點有多少?寫好這些之後,在與父母與恩師探討,看他們有什麼樣的建議和對自己不滿的一些要求,從而不斷的去克服自己的缺點和很多自己做不到的一些事情點點滴滴等等,從而不斷的在現實當中去實踐,不斷完善自己。




小吳會功夫


你瞭解你自己嗎?

你能看清自己情緒背後的需求嗎?

你能精準地解釋自己的行為嗎?

你能在關係中既守住自己,又不攻擊他人嗎?

你能夠無論遇到什麼問題,都保持自我不動搖嗎?

山本耀司說:

“一個人的自我,是在關係的碰撞中形成的,厲害人物,是和厲害的人、事和物,深度碰撞中淬鍊而成。深度碰撞自然有各種痛苦,甚至是深度痛苦。”

但我更覺得,不僅是要和外在的厲害客體去碰撞,也要敢於深入你黑暗的潛意識深處,這樣你才能看到更多瑰麗的風景,淬鍊出更強的自我。

潛意識,這個在精神分析裡很常見的概念,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

通常人們認為,自己的想法、情緒和行為都是受自己控制的,但精神分析卻堅持說,我們所想、所感覺、所為,很多時候是被我們不知道、不理解的潛意識操控的。

有很多不願意被自己覺察的東西,沉澱到了潛意識,但這些東西一旦被意識化,它就會變成我們心靈的一部分,可以使我們的心靈真正變得比天空更寬闊。

懂得如何鏈接和深入潛意識,是十分必要,也是極需要智慧的。心靈圖卡是裝在口袋裡的移動沙盤,探索潛意識的魔鏡,更深入地瞭解自己!



企業家演說教練餘晴菲


如果想真正的瞭解自己:從思維上先改變,思維決定行為!

1、從先了解人格開始,人格一分為氣質和性格,人格具有穩定性,功能性,獨特性,整體性,自然性和社會性的統一五個特徵!

2、我們都是獨一無二的,沒有那兩個人的人格是完全相同的;人格中各種心裡特徵彼此交織,相互影響,又構成一個有機整體;人格的構成是比較穩定的,對人的行為的影響是一貫的,是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人格是外界環境刺激和行為的中介,他對人的行為具有調節作用;人格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形成的,一個人的人格必然反映出他生活在其中的社會文化的特點和他受到的教育的影響,這也是人格社會制約性,人格的形成又是以神經系統的成熟為基礎,兩者相互聯繫不可分割,共同決定了一個人的人格特點!

3、瞭解自己除了這些理論上的知識,還得時刻往內看,多思考自己行為背後的原因,人格是外界環境和行為的中介,人格決定了你的行為反應!要不斷的學習和提升我們的思維,達到更高的認知。



我是王瀝


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拿出一張白紙!

1.左邊寫出自己的優點

2.右邊寫出自己的缺點

3.問自己三個問題:

一,我的人生目標是什麼?

二,我正在做的能不能實現我的目標!

三,如果能我繼續努力,如果不能問做什麼能夠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