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明明高速上有服務區,有些跑長途的大巴司機還要下高速去吃飯?

請恕我多言


司空見慣,不足為奇。①很多就是跑長途大巴的聯絡點。②司機吃飯不收費。③如果本大巴人多,消費多了,還有回扣。④煙,水臨走司機還白拿。⑤吃飯的地方有送茶葉,送手機等很多騙子。如果要,那就上當了。應該利潤和司機平分吧!不過,也有些好司機,提前提醒旅客,注意被騙!總的一句話,別貪便宜,萬事大吉!


談笑皆鴻儒259


積極的說這是路邊餐廳和司機之間“互惠互利”,說的消極一點就是兩方的“利益鏈”所致。這一點相信國內大部分人都有過親身經歷。記得那時哥哥和嫂子要結婚,我和老媽乘坐大巴前往伊犁參加,那時的果子溝公路尚未修好,所以從烏魯木齊到伊犁基本是早上走晚上到。每次到了精河,司機都會拐下高速到精河吃飯,要不就是晚一些下到五臺吃午飯。你嫌飯貴不好吃,沒關係車子的門已經鎖上,要不就去加油了。你就只能在外面等,春夏季還好,趕上冬季只好將就的吃一點,而司機通常是連吃帶拿,臨走時餐廳還會送上兩罐紅牛或其它飲料!

司機和餐廳有“口頭互惠協定”互惠互利,根本不顧乘客的反感

一般大巴司機將車子停在餐廳門口,很快就魚貫進餐廳不見了,通常是在包廂裡吃“小灶”。根本不予理睬乘客的反感和不滿,說多了司機會說:“我又沒強迫你,你不吃飯我要吃飯,等著吧”!無奈只好將就的吃點或者到商店買點零食墊吧墊吧。其實,這是大巴司機和餐廳的《口頭協定》,互惠互利嘛,大巴司機解決了吃飯問題,還有提成。餐廳攬來了食客,互惠互利!

高速服務區的餐食小貴且口味不好,明顯的屬於應付差事賺快錢

實話實說,高速服務區裡面的餐食小貴,且味道不好,特別是在我們新疆的服務區,這種現象更加突出,如果你在服務區不吃,再吃飯就可能是晚上到家了,為啥?新疆太大了唄!就拿G30高速五臺服務區的清真餐廳來說,那裡的丸子湯簡直就是應付差事,湯都是溫的,油塔子換成了花捲,數量還減少了。所以現在開車我都不在服務區吃飯。

方向盤在司機手裡,一旦大部分人默許了,就成了不成文的“規定”

其實這就是一種蔚然成風的“風氣”,一開始司機也是試探性的嘗試,見車廂裡沒有反對和異議,時間久了就成了不成文的“規定”。聽到個別的反對聲音,司機也有話等著你,所以基本沒什麼用。說白了就是:方向盤在別人手裡,除非你換乘或者負氣離去,否則你只能選擇忍耐。畢竟這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不願意不吃就行了唄,是不?


棟哥環遊記


對這個問題,我是深有感觸啊

2012年起,剛步入社會,經驗很少,遇到的事情不多,那年做大巴去廣東,早上吃了一碗粉,當時想著中途會停車有吃的,就不怕,跑到湖南衡陽,大巴下高速,已經晚上10點左右,司機說吃飯了,當時餓得真的不行了,下車去吃飯,一下車就矇了,看了周邊一個店面都沒有,只有下車的這家店開著,司機一下車,飯店裡面的老闆就出來接他們去樓上吃飯,我們這些乘客就在樓下吃,就是大鍋飯一樣,雖然當時我沒錢,但自己對吃這方面,一眼看過去感覺菜不行,就沒胃口吃的那種,但沒辦法啊,餓得實在不行,只好買了一份飯20元(那時候20元比現在值錢了),一份白菜、胡蘿蔔比、炒肉(辣椒佔一半),而且肉感覺也不是好肉,咬都咬不動,就這三個菜,吃了幾口實在吃不下了,難吃的一B,後面又只好花10元買一桶泡麵。車停了,司機不會管你吃不吃飯,雖然裡面有商店,當時買個八寶粥,平常外面3塊錢,到這裡買就要8元或10塊,而且不在他那裡買的泡麵,不給熱水泡。


每一年,差不多我自己都要從廣東往貴州返2到3次,每次都是也一樣,高速上從來不停,都是下服務區吃飯,飯菜雖然現在比以前好些,但價格還是沒啥變化,自己也可以和司機們一樣,可以自己吃炒菜了,後面才發現,他們這個店就是司機合夥租的店面,自己搞的,聯繫不同區域的司機們,讓他們都在指定的地點下高速吃飯,每一次下車,都會停半小時或到一小時,讓乘客下來吃飯,然後每半月多少錢,司機們一起拿回扣或分紅,當時跑長途大巴的司機賺了不少的錢。我們村子那邊跑貴州到江蘇一帶的司機,那幾年賺了上百萬,在城裡買了房子,自己又買了大巴自己開,買線路。不過到現在已經慢慢少了,沒有以前那麼好賺錢了。

直到2017年後,我也基本都不做大巴了,首選火車為主,感覺做多了大巴,發現越來越怕,生怕出事,感覺還是火車安全一下。

建議大家長途回家,還是選擇火車或飛機好些,畢竟完全性高很多。


楊令


現在坐長途大巴的機會越來越少了,之前經常坐跑山東青島或者煙臺的長途大巴,中途下車吃飯或者休息都是固定項目,但從來不是高速服務區,即便跑高速的大巴,也是要下高速吃飯,久而久之,到了某個地點我就知道要停車吃飯了,這裡面原因是什麼呢??



很簡單,司機和一些餐廳是掛鉤的,這一點從很多方面就可以看得出來,一,司機下車後對餐廳輕車熟路,一看就很熟,和老闆或者餐廳工作人員對話也可以看出。二,司機和乘客絕對不在一個區域吃飯,乘客吃飯的時候,司機去了單間或者單獨安排,菜品肯定是不一樣的,估計也是免費的,就像領導在食堂開小灶一個道理。三,司機和乘客們進餐的期間,餐廳工作人員會給大巴打掃衛生,並洗車等,一系列忙活完,司機提著剛泡好的新茶,叼著煙就出來了,一臉滿意的微笑!



換句話說,估計按吃飯的人頭,司機應該都有提成,或者按總消費來看,但是有一點還是比較不錯的,那就是我一次沒有遇到過強制消費,如果乘客不餓,或者自行帶食物的,可以不下車,這一點算是很良心了,而且往往這種地方都處於國道或者省道上,離著高速口也不遠,即便下來吃飯也耽誤不了多少時間!


高速服務區雖說有服務區,也有進餐的地方,但是多數都是快餐性質的,而且人非常多,吃不好,東西還貴一些,司機選擇這樣做,一是能提供更好的環境,二是還可以給自己帶來一點收益,我個人認為可以理解,強制消費的另當別論!

國內最大新能源汽車車友會,分享駕駛技巧、分享新能源汽車維保知識,為您解決選車、用車煩惱,歡迎威馬汽車及其他新能源汽車品牌車主關注我們


威馬汽車Club


老家在江蘇北部,在江蘇南部上班,之前基本上是坐普通火車通勤,票價便宜,一般耗時6-9小時左右,不方便的是做到市裡還要轉乘到縣裡的大巴,這輛大巴不坐滿人不走,一般都要等1個小時左右才能坐滿,路上用時一個半小時,路上不停的有人下車,票價也不便宜,平常20元左右,春節的時候會漲價到30或更多。到了縣裡後還要轉車到鎮上,比較麻煩。

後來通過別人知道了有從鎮上直達到工作地點的大巴,票價120元,每天都有2輛車對開,用時也差不多6-8個小時左右,坐了幾次,知道了這趟大巴每次都下高速去固定的接駁站休息,而不是在高速的服務區停車休息。

一般都是下高速開到揚州江都的接駁站停車,車上不讓逗留,全部下車,有的司機會好心提醒一下,在接駁站不在參與抽獎活動,看好自己的錢包,下了車,看到這個接駁站非常擁擠,停了很多的車輛,上海到河南的,蘇州到鹽城的,周口到無錫的,等等等等,停車場有很多的攤位做抽獎活動,送手機送話費,砸金蛋等,圍觀的人很多,也有一些吃食攤位,肉夾饃,涼粉,煮玉米什麼的,裡面也有超市,當然廁所肯定少不了,裡面髒的一塌糊塗,無處下腳,環境大概就是這樣。

司機下了車就看不到人影了,乘客上完廁所都在所在的車輛旁邊站著等,怕誤了上車,一些人三三兩兩的在抽菸。有專門的人給車輛加水,或者清洗車輛。一些人左等右等不見司機,也有的去超市買點吃的。

經過幾次閒聊,覺得司機不去服務區而是下高速去專門的接駁站原因如:

1.司機個人利益,司機和接駁站達成了合作,司機可以免費吃飯或者拿點,車輛上人都要下服務區休息,休息的時候會產生消費。

2.車站的指定停車區,接駁站一般是私人運營的,接駁站和專線的車站建立了合作,車站可以每年分成拿點,接駁站靠人流量生存,利益互換。


躍動的音符人生


大家都想聽真話的吧,我曾經是一個專線巴的司機,從東莞跑廣西的玉林和欽州的靈山縣,共跑了十三年後來固定開旅遊車四年,後轉坐公司辦公室了,在每年的春運期間都會偶爾頂班開加班車跑下春運。真的很感慨人生,從一個青年跑到中年,眨眼這大半輩子子就這麼過去了,現在也快到了退休的年齡了。在這向各位大咖們說說為什麼大巴跑高速還要下高速到一個固定的地方吃飯的事吧。在改革開放的前段時間裡,各省往廣東打工的人員非常多,在當時的環境下,運輸方面只能靠汽運來解決,因此而誕生了超長途班車的運行。大巴車跑長途都會根據發車時間會安排大概時間和固定地點就歺的,為什麼呢?剛開始的時候,還沒有高速公路,國道都會經過各市縣和鄉鎮,各種歺館飯店非常多,很多商家看到了商機會聯繫各線班車的司機和老闆,會提供免費歺和小費。剛開始的時候春運期間是每臺車會給每個司機和蛇仔(乘務人員)100-200元,後來可能吃飯的人少而利潤少了,就慢慢減少到50-100元,再後來就變成10-20元,並且每人都有一包價值10左右的煙,再後來就沒錢給了只給每人一包煙了事,當然,礦泉水每臺車都免費隨便你拿10支8支沒問題,平時間也會有小小的表示,但沒有春運期間那麼多。後來高速公路發展了,跑長途的還是有不少車下高速到固定的地方吃飯,因為,經過一段時間過後,有很多司機和老闆在高速服務區就歺後發現,服務區上的東西比下面的貴很多,並且味道比在下面的差多了,當然,司機就歺也是免費,但小費和免費的煙和水就沒有了。加上現在下面的歺廳從衛生和價格方面也很注重,甚至下面的歺廳還幫司機處理各種違章和車輛的小毛病的事情。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要求也越來越高,很多旅客都向司機提出了異議,很多司機和老闆都會遷就旅客的,所以,現在的長途客車大部分都下高速到固定的歺廳就歺就是這個原因多點吧。這是本人的一點了解,不喜勿噴,請涼解。


用戶946215461679


我以前經常坐大巴,我瞭解些。我從貴州天柱坐到東莞,全程高速,大約時長11小時,來回時間一樣。

從東莞去天柱,每次都會在廣西賀州某出口下高速後去某華大飯店吃飯,飯店周圍沒有小商店等等,需要東西只能在大飯店裡面買,裡面日常用品應有盡有,價錢嘛基本上比外面貴一倍,飯嘛25元1份(質量和外面6元份的那種差不多),泡麵15元桶(自帶泡麵店裡不提供開水),司機上樓吃飯,司機的待遇是6個菜(葷菜),芙蓉王兩個司機每人1包,紅牛2灌,有沒有回扣就不懂了。

這樣你們應該知道大巴司機為什麼下高速吃飯的原因了吧!因為在服務區沒此待遇。


貴山貴水龍阿哥


太久不坐長途大巴了一直都是動車火車的,沒想到在國慶回家的路上又體驗了一次,5個多小時的大巴車,坐的腰真疼,以前條件不好的時候,父母也總是帶我坐大巴車回老家,小時候真沒留意過下高速吃飯這件事,沒想到長大後讓我給碰上了。

車是下午4點多開開始跑的,到了6點多天都黑了下來,很多人都在吃著小零食,走著走著我看到車子下了高速,還納悶這是要幹嘛,下了高速沒多久,車就停了下來,司機說:下車吃個飯,大家自由休息15分鐘,然後就看到司機跑進一個飯館,聞著外面飄來的香味,很多人都下車走進了飯館,飯店門口停著很多跑長途的車,當然很多都是大貨車。

我也跟著進去吃了點飯,飯菜是自助的形式,一人20隨便吃,葷菜不多但是主食管夠,草草吃了一些,把肚子墊了墊,走之前看到司機和老闆娘說話,上車後我就納悶的問他,是不是吃飯館回扣了,司機很憨厚的說那是他老婆開的小飯館,一般跑夜車的時候,他會停下來吃頓飯,比起在服務區吃飯,他家的飯菜便宜又管夠,但是他不會強制乘客吃飯,而且還會免費提供熱水,吃飯的時間不會耽誤乘客時間。

看到回答裡很多說黑司機宰客的,我只能慶幸自己沒遇到這樣的司機,如今網絡這麼發達,隨便用手機曝光到網上就好。


共享人才


一句話貴,高速服務區吃飯停車也確實方便,但是價格貴的要死,高速服務區都是壟斷生意,你不吃就得捱餓。記得以前一瓶水就得四塊,自從農夫山泉推出零售兩元后,浙江高速服務區的水便宜了,但是其他東西還是貴。我上次去服務區吃飯,就點兩個素菜,炒菜花,炒土豆絲都是20,還是小碟子裝的,一份米飯兩塊,筷子加兩張紙一塊錢總計43塊錢,下高速十幾塊錢就搞定了。有時忍著下了高速吃飯,路邊快餐店裡兩素一葷12塊,米飯管飽,這就是人家寧願高速去吃飯也不在服務區吃飯的原因。


依西里撥弟兮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恆古不變的真理啊!本人在2012年的時候就體驗了一次長途大巴,本來一直出行都是選擇火車的,那年在廣東中山打工,家裡人說有個熟人剛好在跑四川到中山線路,想著有個照應所以就坐了一次長途客車。也就是因為熟人關係,一路跟著司機吃喝拉撒睡,瞭解不少中間的小九九。像中山到四川這種線路,一般的司機會下三次左右的高速,不為別的,就是去吃飯!一到吃飯的地方,司機不會強迫乘客,只是知會這裡可以吃飯買東西,下車不關門,馬上就有當地人上車,要求全部下車,理由是給車輛做衛生。全部人員下車後,這個當地人就會幫司機關上門。(這些配合是不是很默契呢?),在熟人司機的提示下,我就緊跟著步伐,司機吃飯都在二樓,一個一個分開的包間,當時我們那一桌上了七八個菜,心裡還在想:這些師傅混的真好啊!可是吃完了才是真讓我震驚!走之前老闆還給司機師傅提一個袋子,裡邊有飲料紅牛還有當地的特產,更重要的是這頓飯不但不要錢,老闆還倒給了司機師傅一百多,那個瞬間我才明白這當中有貓膩!後來跟同車的悄悄一問才知道,司機師傅原來都是跟這些當地飯館掛鉤的,加開水五元,泡麵十元,快餐二十等等他們都有提成。當時就恍然大悟茅塞頓開,難怪司機師傅會中途下高速吃飯咯,免費吃飯,免費洗車,還有回扣,何樂而不為呢?




至於高速路服務區的飲食,前些年不是很清楚,不過這些年自己開車那也是深有感觸啊。小貴一點倒也能接受,但是質量確實不敢恭維,很搞笑的是:以前我覺得坐大巴車要下高速吃飯,現在自己開車遇到長途,我一樣會選擇駛離高速去吃飯。

對此歡迎朋友們指正補充和點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