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過年你們怎麼拜年啊?

雨一直下下下


以前是沒吃的,過年就是吃。

現在吃已是平常人家事,

那就藉著假期聚聚,

聊聊家長裡短,

其樂融融。





龍上行2888406


說到拜年,突然感覺到年味的到來。

拜年是一段很長的路途

小時候,除夕之後的大年初一,有一個風俗是家裡人很多在五更前(凌晨三點到五點)起床,俗稱起五更。五更起來,吃新年第一頓飯,吃完飯,大家都去拜年。而這個拜年,就是走門穿巷磕頭。去的地方,多是叔叔伯伯、爺爺奶奶、太爺爺太奶奶等。大人們走在前面,我這類小孩子跟在後面。大人挨家挨戶祭拜先人,我跟著後面跟著磕頭。就在大人寒暄的時候,我就收到了各種零食。年拜完了,我的口袋也就滿了。這種形式簡單,卻是情感的延續,年味的傳承。

今年拜年要齊活

現在年味變了,沒有那麼熱鬧了。我也好久沒有真正回家過年了,求學多年,工作幾年,回家看看也不再由著自己的想法了。但我想這次回家,真正的過一把好年。首先,回到家給親人拜年,走街串巷,給先人磕頭,是最傳統的方式,最傳統也最真誠。其次,拜年的另一種方式是吃全家飯。這一次回家過年,也是家人聚的最全的一次。當然,又是姐夫這個大廚承擔團圓飯的重任。雞鴨魚肉,萬千果蔬,沒有一個可以逃過他那神奇的雙手。最後一個拜年的方式是時間定格,也就是拍全家福。好不容易聚一次,全家福是必須安排上的。美好需要回憶,更需要定格。因為家是一切的開始,也是一切的歸宿。

拜年傳統在淡化,希望我們感情不斷深化,期待新年的到來。


小二雜苑





武永輝4


個人感受是在大城市住的人過年一般都冷冷清清的,有新聞說一個小區在同一層樓的一起住了十多年,見面竟然不知道是鄰居。有時候還是覺得在農村好,只要這家人不是太小氣或者不好相處,那麼久不愁沒有鄰居走動,廢話少說,說說我家鄉怎麼拜年吧!

大年三十這天必吃團圓飯。爺爺生下來的叔叔伯伯,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全家大團圓,發壓歲錢,晚上守歲到天亮。

大年初一,準備好煙花爆竹,香燭紙錢,一大早等族人一起去我們村廟拜福神,土地公公,然後去宗祠堂拜祖宗,特別是在宗祠堂的時候,那煙花爆竹放的那個激烈,宗祠上空都黑了,真心熱鬧好玩。

初二開始一些人就走親戚了,都是定好的今天去誰家,明天去哪家,熱熱鬧鬧,打打牌,吹吹牛,唱唱歌,很多有意思的事情。親戚太多,有時候一天得走三,四家,一天到晚吃,人是很容易胖的。每年過年回家都能胖個五斤以上。

朋友鄰居也是,你來我家我去你家的,熱熱鬧鬧有氣氛的緊,雖然累但開心😄


我家橙子很甜


在我們這,以前拜年都是嘛個墊子,跪著拜年,大年初一,都在奶奶家聚齊,等人都到齊了,從最小的開始,依次給爺爺奶奶,大爺大媽,叔叔嬸嬸拜年,基本都是祝新年快樂,身體健康之類的,然後會收紅包,近幾年不興跪著了,一般都是站著鞠躬,順便說過年好


京郊那些事兒


在我的印象裡 拜年那是小時候最有樂趣的事情 一大群堂兄弟姐妹一起給老太爺 爺爺奶奶等長輩們磕頭 給壓歲錢 大家都有說有笑 有的拿了壓歲錢開心著

當我長大後 畢業了工作了 拜年成了一種各種攀比 比較 但是長輩也會掏許多好吃的 但是各家都有 也不太稀罕嘴饞了

但不管怎麼說 拜年也是會把大家聚在一起的 因為平常大家都不在家



童寶生活篇


拜年讓我想起小時候的拜年場景了,那時候那有現在這樣大年三十晚上誰家愛幾點睡覺就幾點睡覺。有的半夜開始吃餃子放鞭炮看春節聯歡晚會,有的困的不行了的就幾點困就放鞭炮和吃餃子都做完了就睡覺,我家是半夜12點左右吃餃子放鞭炮那種大部分人。拜年現在就是開車各家轉一轉,給長輩拜個年說點祝福話,同輩之間的那就放的開了,說說今年的工作情況,每個地方發生的小事大事,偶爾吹點小牛,喝茶抽菸吃飯喝酒一套下來半天就過去了。打撲克或者打個麻將打幾個小時又到飯點了,接著再來一頓。碰到小一輩的就問上幾年級了,在哪工作,好好學習,好好幹活之類的話然後給壓歲錢畢竟歲數大了要有大人的樣子。小的時候拜年三十晚上年紀小的哪有睡覺的全部衣服穿的好好的,過了12點吃完餃子放完鞭炮全部集合,到了這個長輩家全部跪在炕上磕頭然後給壓歲錢就這樣全部拜完年後有點錢了就買鞭炮,買玻璃彈珠,還有一種打火藥的塑料槍叫做火炮槍,再湊在一起打個紙帕,去結冰的河上玩個滑冰,小時候的場景歷歷在目真是懷念啊。





廚房六加七


我是新人,我來回答。

今年過年跟往常一樣,該到的禮數都要到位,一樣也不缺。

有這種想法,是因為我已經是兩個孩子的他爹,並且將近50歲了,再也沒有年輕時的那個想法。過年過年,回家拜拜年走走親戚,交流交流,這是應該的,不要顧此失彼,耍自己的性格。

現在特別是對年紀大的超過70歲的長輩,應該多加尊重,回去看看。他們的現在也就是我的將來。

拜年的時候根據不同的長輩親戚,吉祥的話肯定要說該拿的禮還是要帶。過年過年年年過。

我是新人,給個關注,給個贊!!!


馬田老牛


應該還是跟往常一樣,在農村拜年一般會在大年初一凌晨四五點,父母就開始領著我們晚輩開始給長輩拜年了。

在大年初一凌晨四點左右的時候,家人就會叫我們起床,然後父母就開始水餃,吃早飯,給老天爺燒香並放鞭炮。吃完水餃後,我們會首先給父母磕頭拜年,之後父母會領著我們給爺爺奶奶磕頭拜年。

之後父母會跟其他的長輩一起或者男女各一波,成群結隊的去給自己家族的其他長輩拜年,因為農村的家族觀念比較重,一般從近到遠依次去拜年,先到近門近族家拜年,給長輩磕頭,之後到遠門長輩家拜年,這些活動基本上都在天亮之前完成了。

這差不多是我們這的拜年的情況吧,可能地區不同,拜年風俗可能有差異吧。




仗劍與Dream


先是給家裡的長輩還有爸爸媽媽吃個團圓飯,還有給小孩子和長輩發紅包,希望他們身體健康,開開心心,迎接新的一年到來。

然後是走街串巷,跟比較好的鄉里或者朋友結伴出去熱鬧,談談最近一年發生的變化還有對未來有什麼打算,也去親戚家做客。過年就要常走走,不走就不親了,平時大家工作太忙,很難聚在一起,過年時大家團聚一個好的時間。分享自己的一些心得還有體會。

感覺現在年味沒有小時候的那種期許,或許自己真的長大了,不是當初那個懵懂的少年了,有了家庭更多的是一份責任和擔當。每當過年臨近的時候,頭也有些大了,走親戚,包紅包,應對各種身邊的事情,沒有小時候那種無憂無慮,或許長大了,年味漸漸在我們心裡有些轉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