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流感病毒创新药,南新制药做到了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庞大的人口规模带来不可小觑的医疗卫生市场需求。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的增强以及新型医疗技术的发展,国民就诊率不断提高,带来了医药市场的繁荣。此次上科创板的南新制药对于流感病毒用药领有着不错的成就,但是资本市场是逐利的,南新制药能否受市场的热捧,还是需要理性的分析的。

创新药还是市场发展方向

南新制药是一家专注于化学药物的研发、生产与营销的创新型制药企业,致力于重大疾病、突发性疾病的新药和特效药研发及产业化,以更好地满足临床用药需求,服务于“健康中国”战略。

国内医药需求保持稳定增长,化学药品制剂作为医药工业最大的子行业一直居于重要地位。我国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 2006年至 2016年逐年 增加,总体增速较快,复合增长率为18.48%。2008年增幅高达 28.45%,虽2012年至 2014年增幅有所回落,但仍高于10%。2016 年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7,534.70亿元,同比增速为10.54%。与此同时,我国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企业的利润总额也同步增加,2006年-2016年,我国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企业利润总额的复合增长率达23.51%。利润总额增速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可以看出我国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企业仍保持着积极良好的盈利趋势。

2006 年-2016 年我国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情况

抗流感病毒创新药,南新制药做到了

从技术上来看,国内化学药品制剂行业中,仿制药和改剂型药品高达九成,自主研发的药品种类和数量严重不足。而创新药品,通常具有疗效独特、副作用小的特点,一旦上市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新药研发及监管审批过程较长、费用昂贵,从研发到最终上市的过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需要大量的行业技术知识和雄厚的资金实力。在我国研发一种创新药物,需要经过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申请、I、II、III 期临床试验、新药注册申请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等流程,所需时间一般超过10年,并需要投入大量研发费用。

长期以来,我国的制药企业多以生产仿制药为主。反观医药行业发展相对成熟的美国市场,虽然在药品数量上仿制药同样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但从销售额的角度进行统计,数量占比较小的新药却支撑起了主要的药品市场,与国内的情况截然相反。综合来看,国内创新药领域仍处于早期起步阶段,还存在极大的成长空间。

创新药物效果明显,有望打开市场

南新制药拥有近年来为数不多获批上市的国家1.1 类创新药帕拉米韦氯化钠注液,并且经过数年时间的产业化已取得市场认可,目前在抗流感病毒用药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南新制药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产品商品名为“力纬®”,在体内外均显示出强大的抗病毒活性,适用于甲型或乙型流行性感冒。

已有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抗流感病毒药物主要给药途径为口服和吸入,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为临床治疗的流感重症患者、无法接受吸入或口服的患者以及对其他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疗效不佳或产生耐药性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抗流感病毒创新药,南新制药做到了

帕拉米韦是国内首个全年龄段适用的静脉途径给药治疗流感的药物,具有见效快、持续时间长等优点,同时对丧失意志的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他药物的不足,为流感重症患者、无法接受吸入或口服的患者和因其他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疗效不佳或产生耐药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同时在疗效、适用人群、不良反应、价格上都有着不错的优势。

作为《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 2019 年版》主要推荐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抗流感病毒药物,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和帕拉米韦近年在国内的销售情况如下:根据米内网数据统计,2018年全国城市、县级公立医院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和帕拉米韦的销售额分别为232,910万元、133万元和19,193 万元。

抗流感病毒创新药,南新制药做到了


销售费用激增,产品竞争力有待提高

2016-2018年,南新制药营收分别为2.78亿、3.48亿和7.01亿,同比分别上涨24.82%,101.5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15亿,0.27亿和0.54亿,同比分别上涨85.87%和97.15%。

而2016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1-6月公司销售费用金额分别为5,454.12万元、12,258.66万元、41,799.30万元和 27,575.55万元。而作为费用占比最高的销售费用的成长,主要是因为学术教育费的大幅成长。2016至2018年,公司学术教育费分别为 3253万、10177万和 38204万,增加学术教育费主要的目的是介绍药效、宣传治疗方案、获得市场信任。南新制药为了宣传自己的新药,可算是下足了本。

另一方面,分产品收入结构来看,南新制药的主营业务收入中仿制药收入占比较高。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公司仿制药产品的销售收入分别为2.54亿元、2.77亿元、5.49亿元和2.57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91.51%、79.79%、78.32% 和56.47%。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这部分的比例在逐渐下降,创新药物的市场在慢慢扩大,后续还是需要跟踪这块业务。

总结

南新制药在招股说明书里确实把重点放在了创新药上,是我也会这样,如果没有创新药,南新制药能不能上科创板还是另一说。创新药物整体来看,有着不错的市场,药物效果符合预期的话,定会有这不错的市场份额,但是为了加快创新药推广的一系列措施带来的副作用,这将是会一个隐患。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道科创平台。文章观点仅供交流、分享,不构成对投资人的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