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学习中练控笔到底有多大作用?

和泰世家


(一)执笔的动作规范。执笔其实无定法,以舒服、实用、自由、灵活为主,总之可以最精准有效的实现“心手合一”为最高准则,无论大字小字,都便于使横竖撇捺点画线条的书写效果得到最理想的发挥。



(二)运笔的技能强化。如果说执笔是静态稳定的,运笔则是动态变化的,指挥协调的难度更多一些,实践性也更强一些。因此执笔可以调教定型,而运笔必须靠练。一是提升线条的质感。可以先通过画圈、连线、转弧等线条练习来把握运笔与点画之间的关系。尔后通过深入的临摹练习,去体悟总结藏露、提按、使转、挫顿、节奏、速度的技巧,重点对起笔、运笔、收笔等动作要领形成理性认识并固化为肌肉记忆。总之,主要靠临摹来强化理性认知,靠书写量度来强化能力。


(三)控笔的理想状态。不松不紧、有张有驰、游刃有余、八面出锋是最佳状态。对于有一定书写基础的人来说,笔不能控死,笔死则字僵,写出来的线条都是机械生硬而无活力的线条,很多摹作徒有其形表而无其神质正缘于此。控笔也不能太油滑,太放纵随意虽得其神,易失于巧,有些江湖书法花拳绣腿、牵丝乱绕,亦或入笔无法、信马游缰,实质上是控制不好笔,也是不可取的。


『综述』控笔是书法技法的基础要素,也是书而有法的技法支撑。控笔中的执笔要以书者便于书写为主,没有定法。控笔中的运笔是核心,关系到力量、节奏、速度笔重要因素,同时与书写工具、纸张也有一定关系。控笔主要是通过临摹来揣悟笔画线条与力量、方向、节奏之间的关联,途径就是通过大量的临摹书写实践来实现。



抱庸浅谈。插图为抱庸硬笔习作。


抱庸詩書


我是一人。有些问题问得很奇怪,练习书法练得是什么?

书法水平高低最主要的就是控笔能力的好坏,练习书法绝大部分时间就是在练控笔。

书法说到底是写字,写字就是肌肉记忆。

控笔能力就是再说你通过练习,让你肌肉的记忆达到什么水平。

一般来说评价字从三个维度:笔画、结构、章法。从这三个维度来思考或者说评判字好坏是有一定道理的。

最典型的笔画、结构、章法都非常不错的例子,就是书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笔画、结构、章法这三个维度,是从小到大,从近到远。笔画和结构这两个方面完全是依靠个人的控笔能力。

笔画和结构比较好理解,章法简单的说,就是从远处完整的看这副字的感觉。

上图董其昌《赤壁赋》,只看章法的话,就是拉远一点看整张图。能够感受到字有明显的偏侧,就说明董其昌的章法有一定的问题。

章法表现出来的特征,也是因为每一个字造成的集体观感,说到底还是控笔能力。一般来说楷书较少说章法。

而且我们现在较为知名的楷书帖,很多都是碑刻。碑刻楷书,都会打格子,甚至一个字会反复写挑选比较好的字。

楷书碑刻拓片,重点还是笔画和结构。不要扯章法,甚至扯到墨法等等。

不以最大的恶意揣测人,中文汉字提问者是怎么理解“控笔”这两个字的。写字不就是控制笔运动嘛,还讨论“控笔”在书法中作用多大。

书法很多事情很简单明了,但是因为各种利益弄得复杂。

一人有感

很多事情如果不是蠢,那就只能是坏了,真希望希望提问者只是蠢而已。

现在书法两种力量,田英章和田蕴章两个人性格或者其他原因,得罪了一些人。得罪的人又无力反抗,经常想一些非常愚蠢的东西。

田英章和田蕴章他们对不对真的那么重要吗,没有他们书法的评判标准还是在啊。

笔画、结构、章法从三个方面评价字已经够了。不需要墨法或者其他什么法,而且笔画也就是说笔画质量很重要,而且是基础。书法就是从单字笔画开始练起的。

以我的知识,尽可能地客观求真。能力有限,也有一定的取舍。如有补充,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一起进步。

我是一人,喜欢书画和艺术相关,关注我。19年10月25日沪。


一人笔记


控笔的作用多大?对于书法来说,想多大就多大!


古往今来谁控笔最棒?王羲之!我们可以看一下书圣的截笔,就拿当字作例,先是一笔竖,然后是左右的两点,王羲之把它处理成一笔,用重笔落墨,突然失控,似断崖式的由粗笔变细笔,然后是圆转秃宝盖再回重笔,行进至三分之二处又突然一个截笔,断崖式的粗转细,再之后的笔法就不用说了。试问!在高速行笔中接连两次使用截笔,谁能做到?我试过,一次有时还能勉强,两次不成了!


还有草书的安字!宝字盖的提按咱且不说,就是最后的使转前的连笔处理,凭空地多出来一段彩绸舞的精妙之笔!然后在间歇处还有个粗与细的衔接,没有卓绝的控笔能力是做不到的!


这样的笔法对于王羲之还很多,致力于王羲之书法的人多加研究,会对你的书法帮助莫大。

学学控笔,那才是书法的关键!没有高超的控笔能力,你的书法只能是肤浅!


一笑貫长天


书法中练控笔有多大作用?

孔子在《论语》中讲:“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短短十二个字,是孔子一生教育、学术思想的总结,也是他立己立人的写照。

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依于技,游于艺”,也就是技艺、技能的学习和文化艺术修养的学习。是依托软质毛笔而书写的艺术,作为一门以工具实用性为主的艺术,对于工具的熟悉使用,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书法技能的本质就是对毛笔控制的能力。

中国古代书法理论中,笔法是占据很大一部分内容的东西,几乎所有的书法理论中都有关于笔法的论述。传说中国古代书法家之间还存在有一个笔法秘密传授的谱系,这个谱系的蛛丝马迹被记载于署名为颜真卿的书法理论著作《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中。王羲之创立了书法中秘而不传的魏晋笔法。魏晋笔法一直在王羲之家族流传,后来智永和尚出家之后没有子嗣,就开始外传,传给了陆柬之、虞世南等人,而后几经辗转又传授给张旭、颜真卿等人。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笔法的重要性,笔法几乎可以决定书法技能水平的高低。而中国的书法艺术之所以独特,正是因为它有着特有的书写工具和对书写工具特殊的掌握要求。每位书家对控笔技巧都有自己不同的实践心得与体会。有强调画横线、竖线画蚊香盘,也有强调练篆隶高悬腕的,卖油翁的一句″唯手熟尔"揭示了熟能生巧的规律。

总之,首先要掌握正确的五字执笔方法——擫、押、钩、格、抵。在大量的临帖练习中要娴熟掌握推、拖、提、按、转、折这六种笔法。才可让控笔成为自己手的延伸,笔、手、心合一,唯心所为!


吴自强书画艺术


控笔强调意在笔先,笔断意连。打笔扫锋,凸显主笔。在点画的处理上:于点、竖、撇立根基,辅以翻腾绞转,独出心裁。

具体创作过程:甩笔打点,劈锋重撇。于四面八方提拉顿按,笔飞起来,再落下去。为强调笔的深度即穿透力,用笔应多用藏锋,迭锋,动作快且有振荡笔意。

为展示笔法的丰富性,宜活用毛锥,使转笔锋,于锋、腰、背、根各出机杼。锋尖作用牵引过渡;笔肚中锋弛行,用途最广;字之传神与否全在笔根,纵横摆荡,四面出锋;至于铺毫扫锋,非笔腰不足以挡之,气力得沉,骨力伸张。

正所谓:心中有字,手下有法,内在于情,用笔有度。


春池洗砚


书法学习中练控笔到底有多大的作用?

控笔是书法学习一个重要的环节。书法水平高低,首先是笔墨技法过不过关,技法的强弱就是控笔的高低在纸上的在现。点画线质就是控笔的好坏的结果。

一个人的悬臂书写技法娴熟,笔控能力就高超,写出的书法就就不俗。书法强调功力,一大部分就控笔技巧在字法,章法中的表现。书法艺术魅力就无限超越,穿越时空也不会逊色。相反永放光彩。



追梦人凌寒


从书法有发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控笔能力可以说贯穿全部学习和书法创作的全部过程,因此说,控笔在书法中须臾不能离。

因为书法是有法的。实际上我们从拿起笔开始学写字,就已经开始锻炼控笔能力了。到了真正有意识的临摹练习书法,控笔的意识和自觉性更清楚明确。因为从执笔到笔墨纸砚的性能开始,每一环节都是开技法建立起来的,从技法落实到书写实践,都是依靠技法来控制笔来完成的。有就是说我们执笔心挥手运,挥的是毛笔运的是技法。所以须臾离不得控笔。


说书法学习中练控笔,有些偏颇。因为我们下临摹锻炼书法的过程,是先有法后才能说控笔。所以,我们练的不是控笔能力而是对技法的驾驭能力。题主把概念弄颠倒了。从心理或心法上我们只有仔细体验一下就可以毛笔,我们学习书法,是先知道法,然后按照法接住笔为工具,将自己理解的字形表现与纸上的。所以说,我们练的不是控笔能力,而是书法的法,书法的技法。没有法,是不会有控笔的存在的。书写过程中的一切动作都是依法而行,所以我们练的不是控笔而是对法的驾驭能力。换个角度说就是练驾驭笔法的能力。无论笔法或书法技法的驾驭能力,可以说没有这个法和能力就不会有书法。



翰墨书道


作用大大的有!连笔都控制不了,怎么写字,就算能写,就是乱写一通咯!控笔一般是通过临帖学习,慢慢提高审美和控笔~双管齐下




淳鏡館書法


与驾驶汽车一样,人车合一才是开车的高境界,人笔合一才能随心所欲一蹴而就。





苍山书童


范笑歌老师讲座上说,控笔就如同马拉多纳控球。

个人觉得范老师说的对,中国人控球技术不行,必然要在控笔上多加练习。

范笑歌是控笔的大师,如果不会控笔,范的百体书法就会混成一片,只有掌控百体笔法才能写出百体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