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爸爸跪求学校,只为让5岁儿子读书,校方:别来

任何一个家长对于孩子的期待都是一样的,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龙成凤,所以努力的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学习班,以及辅导作业的课程。

可是这些都是建立在经济能力相对较强的基础之上,如果是普通的农民工,相信他们也是没有办法给孩子进行这样的资源提供的。

也许在我们的印象当中,农民工的孩子都是相对较为听话懂事的,可是也总有例外

农民工爸爸跪求学校,只为让5岁儿子读书,校方:别来

前几天回村的时候听说了邻居家的一个孩子被退学了。

按道理说他们家的孩子应该不至于被学校退学,毕竟如今只有5岁的小孩都是在学校上学的,而他5岁的儿子看上去也是安安静静的,怎么会突然被学校退学呢?

坐在一起吃饭,听爸妈唠家常的时候才知道,原来邻居张叔的这个儿子虽然只有5岁,可是却并不像外表看上去那么安静,他是一个有一定心理问题的小孩。

这次被退学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在女同学出去上厕所的时候,往她的杯子里面扔了一个虫子。这样的行为让校方非常不能够理解,所以将他的农民工爸爸叫到了学校。

农民工爸爸跪求学校,只为让5岁儿子读书,校方:别来

邻居张叔一家过得十分艰难,作为农民工来说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每天靠着搬砖维持生活,也是十分的不容易。

自己的孩子到了上学的时候,他也为此愁破了头,想尽了一切办法才将孩子送到城里的学校上学。

这次他被叫到学校以后万分无奈,甚至不惜下跪求学校不要自己的孩子退学,可是校方这次态度却十分强硬直接表示:"别做梦了。"

难道穷人的孩子就没有上学的能力和资本吗?

其实并不是这样,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的孩子有心理问题,如果就这样让他在学校继续呆下去,很有可能会影响到其他的同学的身心健康。

因此校方做出这样的决定是为了大家着想。

农民工爸爸跪求学校,只为让5岁儿子读书,校方:别来

可是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是较为无情的表现,也许校方的言论是有些过激,可是做法却没有办法对其多加指责,因为孩子的心理问题的确是不适合送到学校上学的。

作为父母的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给孩子进行心理上的辅导,防止他们出现这样的心理偏差呢?

1.多多给予孩子爱与陪伴。

很多人听到给予孩子爱与陪伴,就会觉得这是一句空话,毕竟每个人都有很多的事情要做,作为父母来说不仅要养育孩子,还要努力的赚钱,给孩子提供经济基础。

但实际上给孩子爱和陪伴并不仅仅指的是待在身边,我们在自己平时上班的时候,也可以给孩子打打电话,或者当自己有空的时候抽空陪陪孩子,这都是相对较好的办法。

如果孩子能够感受到爱,那么也就不会有爱的缺失。

农民工爸爸跪求学校,只为让5岁儿子读书,校方:别来

2.多与孩子进行沟通。

父母与孩子的角色建立,很多人认为是对立存在的,父母对孩子有绝对的发号施令的权利,但孩子却不能够反抗,正是因为这种错误的想法,使得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尴尬。

作为父母的我们来说,想要了解到孩子的内心想法,就要与他们多进行沟通和交流,孩子的心理问题大多来自于缺乏倾诉对象,如果父母能够做到,在平时多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那么他们也就不会形成一些相对错误的思想观念和想法。

当然父母在与孩子进行沟通的时候,一定不要摆出一副训斥孩子的姿态,而是应该当做朋友一样,听孩子说他们想说的,陪孩子做他们想做的。

农民工爸爸跪求学校,只为让5岁儿子读书,校方:别来

3.父母要学会换位思考。

一个孩子的成长方方面面都是需要被考虑的,如果父母一味的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评判孩子的行为,那么总是会觉得孩子是幼稚且自私的。

但是每一个孩子的生长阶段都有所不同,他们在不同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也有一定的差异性,如果父母总是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做比较,那么孩子也会变得不自信

所以父母要学会换位思考,当孩子的内心有一定想法的时候,父母要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孩子的所作所为,同时在孩子犯错的时候给予一定的教育,或者适当的惩罚都是不错的方式。

农民工爸爸跪求学校,只为让5岁儿子读书,校方:别来

作为父母的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许是一个新手,但是孩子的成长也不能够等待一分一毫,因此作为父母的我们一定要学会去发现,挖掘孩子内心的发展阶段

同时,不管自己处在什么样的阶层,给孩子进行爱的教育,往往比送孩子去读更好的学校更加有意义。

无论我们是富有的家庭还是经济状况不怎么良好的家庭,都应该努力的去关注孩子的成长,而不仅仅只看某一方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