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有人说"他还只是孩子"时,我们该欣然接受还是紧张更正呢?

年前和一名补习班老师交谈的时候,老师说:"每个熊孩子后边都有一个熊大人",这句话听上去一点毛病都没有。孩子正如一粒茁壮成长中的种子,种子发芽之后是根据播种之人的栽培来成长。

当有人说

01育儿路并不简单,需要父母用心去体验

育儿之路并不简单,当我们教育孩子遇到难题、忧愁的时候,很多人都以"他还只是个孩子"来安慰大人。"他还只是个孩子",真的就可以解决所有的育儿难题吗?这个答案显然是否定性地存在。在孩子的小小世界里,有时候孩子不会、并不代表孩子心里面不懂。

当有人说

就在今天早上,2岁半小侄女拿着手机刷抖音的时候,我带着一些严师的态度说"你才多点大就知道玩手机"。小侄女听到我的叨扰后,用她的小屁股对着我,还恼怒地"啪"得一下关上房门开始无打扰地看手机。若说2岁半孩子听不懂我的话,她为什么要生气、并且跑到单独的房间去玩儿呢?

当有人说

这一切看上去非常明目,有的时候孩子不会说,并不代表孩子就什么都不懂。大人所说的每一句,实际上孩子都有非常认真地听,对语句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观念。在育儿的教育原则里,一定不要拿"他还只是个孩子"来看待孩子,否则孩子会永远长不大……


记得在年前的一次游泳训练课里,在训练课中场休息的时候,有一个大约4、5岁的小朋友,手里拿着水枪直接朝我家闺女的后背开始攻击,当时闺女回过头什么也没说,当即把水枪夺过来扔在地上。接下来的一幕想必大家都不意外,那"呜呜呜"的哭声听上去就是赤裸裸的告状。

当有人说

随着哭声的爆发孩子的爷爷也闻声而来,本来以为这位爷爷会哄哄孩子,没想到老爷子直接兴师问罪,他说:"干嘛呀这是,你家孩子比我家孩子大,难道不应该让着小一点的孩子吗"?

当有人说

实际上,在很多家庭育儿的教育观念里,不论是在家里面、还是外边,很多父母都存有"大让小"的观念。比如有:年长者谦让年幼者、高个子谦让矮个子、强者让着弱者,但事实的社会真相真的如此吗?


相信作为父母的我们,都历经了社会的种种现实和无情,在社会里打滚的人儿呀,从来都是强着适存、弱者被淘汰。社会从来不会因为你的"年纪小、个子矮、或者是弱者"去同情、眷顾,从而去给你一份工作、一个居所,让你理所当然地享受着目前的一切安逸。

当有人说

当我们看到那些走在顶端拥有一切令人羡慕的生活时,我们没有必要去羡慕、嫉妒,因为我们没有经历过成功所历劫的挫折。更没有承受过失败带来的沮丧,每一份成功都不是随手即来、孩子的教育亦是如此,如果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以"孩子小、孩子弱",就应该得到眷顾、谦让的姿态去育儿,最终就是孩子失败人生里最大的"帮凶"。


02教育孩子切忌"孩子还小"的放纵心态

在日常的家庭教育里,我常常听到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家人安慰式地说:"孩子还小,长大之后就好了",看似平淡安慰的一句话,实际上却是失败育儿最常触及的教育之坑。

当有人说

其实,有的时候不是孩子能力有限,是家长们把孩子看得太弱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拿两个闺蜜给孩子把尿这件事情来说:

闺蜜小刘和闺蜜小雯的孩子都是同龄的2周半,闺蜜小刘从孩子2岁开始,白天基本上从来都不用尿不湿,只有到晚上的时候才使用一个尿不湿。

当有人说

闺蜜小雯一直都是给孩子使用尿不湿,因为小雯认为孩子还小,等到年龄大些的时候自己就知道去厕所了。正是小雯对尿不湿的依赖性很大,又总是对孩子把尿的事情不放心、没有安全感,以至于小雯和小刘的孩子至今三岁了,在独立的自理性上有着太大的悬殊之别。


有一次,小雯和小刘相约带孩子一起去孕婴店游泳,小雯的孩子因为没有尿尿的独立意识,以至于在游泳的时候必须带着防水尿不湿才能下水嬉闹,而小刘的孩子则是穿着泳衣足矣。

当有人说

尴尬的区别还不在于此处,等待两个孩子游泳结束之后,孩子们又转移到另一半的玩具区嬉闹。因为小雯出门着急忘记了多带尿不湿,当孩子玩得不亦乐乎的时候,小雯孩子尿尿的尴尬一幕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在众目睽睽的注视之下小雯也不好意思地开始脸红了起来。

当有人说

03当孩子做事情不如他人的时候,首先需问问自己"相信孩子吗"?

小雯和小刘的区别就在于对孩子的信心不足,小雯一方面是担心孩子不带尿不湿会尿湿裤子,另一方面是经受白天把尿的屡次尿裤后有种挫败感。实际上,每一个孩子在自我尿意锻炼的时候,都会有很多次尿裤子的挫败感,如果父母一看孩子尿裤子,就给孩子带上了尿不湿,那么孩子大概在3、4岁,甚至是5、6岁的时候还经常尿裤子。

当有人说

在尿裤子面前,可能很多人会说"没事,孩子嘛",实际上这却是一种坏习惯的养成,如果你的孩子在班级里经常尿裤子,在其他同学的嘲笑之下会发生什么呢?孩子会因此感觉到有低人一等的自我封闭,这种不信任孩子的行为,实际上对孩子的伤害力度特别大。

当有人说

每个熊孩子后边都有一个熊大人,当我们发现孩子做事情不如他人的时候,首先就需要问问自己"相信孩子吗"?在教育孩子的原则问题上,一定要以坚持性的态度去对待。比如说闺蜜小雯和小刘,小刘孩子的独立性并不是天生就有的,都是经历了无数次尿裤子的试炼和坚持,最终才从坚持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独立和坚强。


当孩子安慰"他还只是孩子"时,我们该欣然接受还是紧张更正呢?相信对于这个问题大家都一目了然了。那么,你的孩子在被安慰"他还只是孩子"时,都是如何去紧张更正的呢?欢迎评论区一起分享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