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旅客运输量和去年同比下降35%,交通运输部按照“四保”原则保障错峰返程

2月6日15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发布会。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蔡团结、民航局运输司司长于彪、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副司长侯延波、国家铁路集团客运部主任黄欣,围绕春运错峰返程疫情防控、交通运输服务保障等相关工作回答提问。

提问:现在已经有多少人通过民航、铁路和公路进行返程,和去年同期相比,有什么不同?接下来预计还会有多大的人流量,相关各部门都做了哪些具体准备?对做好返程运输防控工作有什么样具体的举措?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蔡团结介绍,截止到昨天,春运旅客运输量达到了13.18亿人次,同比下降35%,公路客运10.7亿人次,同比下降36.3%。

初五以来,春运每天的客运量平均在1300万人次左右,同比下降了80%以上。

预计春运后半程,客运总量在4亿人次左右,同比下降约70%。

通过大数据分析,预计在正月十六前后客流会企稳回升,但是考虑到春节后的错峰返程,今年的返程持续时间会长,客流峰值比往年春运返程高峰会低一些,即便这样,客流量也会高于日常水平。人员返岗将增加流入地的疫情风险。

交通运输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筹部署,交通运输部党组每日调度,针对返程大客流,有针对性地研究相关的保障方案,坚决防止疫情通过交通运输工具传播,降低客流输入地区的输入性风险。

总的原则是坚持“防运并举、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周密部署”,确保春节后的错峰返程保障工作有力有序。

主要措施:一是做好交通运输工具和场站的消毒、通风和卫生清洁。

二是加强客运场站进出站乘客的测温,如果超过37.3度,第一时间移交卫生健康部门。

三是控制交通运输工具客座率,为乘客隔位、分散就坐提供空间,同时在交通运输工具的后部区域,预留一部分空间作为突发情况时的暂时隔离区域,避免交叉传染。

四是要做好乘客信息登记和溯源工作,确保交通运输工具上一旦发现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能够第一时间找到同乘的其他旅客。

五是加强途中及事后的疫情防控。乘客在运输途中出现发热等症状,要到车厢后部的应急区域临时隔离,并以最快的方式将乘客送到留验站。

六是加强一线从业人员的防护物资保障。因为从业人员在生产一线,感染风险相对较高,所以我们要指导从业人员做好自身防护。

蔡团结表示,更关键的,想提醒每一位公民、每一位乘客,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一定要佩戴口罩,这既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他人。

此外,为了落实中央应对疫情领导工作领导小组及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关于春节后错峰返程的有关部署,交通运输部按照“四保”的原则指导地方开展运输组织工作。

一是保畅通。

指导各地严格按照“一断三不断”和“三不一优先”原则加强路网通行管理,严格禁止擅自封闭高速公路,严格禁止擅自阻断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确保路网畅通。

二是保重点。

要保重点人群。保障农民工、学生等重点群体出行,满足企业复工复产和学生返校。要保重点区域,保障农民工输入、输出大省有序组织务工人员返岗。要保重点时段,即正月十六前后,一直持续半个月左右时间。要保证重点线路,保障农民工输入输出地的相关客运线路顺畅运营。

三是保服务。

指导各地加快制定除湖北省以外的省际市际运输服务、城市公共交通、出租汽车等恢复运营方案,全面做好运力、站场、人员、防疫物资准备。

四是保安全。

安全是底线,也是红线,我们必须保障整个运输过程的安全,严格落实恶劣天气下的应对保障措施。同时充实一线执法人员,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加大重点领域监管,依法从严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全力保障运输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