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吃宴席尤其是农村宴席时,有没有令你印象比较深,至今还非常怀念的菜?

在下只吃肉


小时候有幸,父母好几个村里的好友。每年过年的杀猪宴是一定要请我们去吃饭的。那时候小孩子又特别好奇,我就一直努力去观察猪是怎么杀的,菜是怎么做的,包括做香肠、做血旺、做酥肉、油炸肉,炼油,哈哈,最开心的就是灶上忙碌着的婆婆们会用油炸或者一块小酥肉来打发我们这些馋嘴的小孩,感觉那是真的香啊。

大概小时候能吃到肉的机会比较少吧,印象深刻的几道菜全是肉菜,虽然有点不好意思(暴露了爱吃肉的性格),还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酸菜炒肉

这道菜不像家里通常做的,是炒肉末或者炒肉丝。我们这边过年上席面的酸菜炒肉是炒肉片。多选瘦肉,切成大薄片,锅里放干辣椒、蒜末爆香,倒入肉片快速翻炒,肉片变色卷起时再倒入酸菜,翻炒后加调料即可装盘起锅。这种酸菜也是农家的老酸菜,柔韧弹牙,味道很酸。但是经过油炒,只觉得很有味,拌饭吃特别下饭。

酥肉

农村席面上的酥肉,不是现在市场里摊子上卖的那类。摊子上卖的那种一般多用肥肉,切片比较薄,炸的比较脆,造型呈卷曲状。那种我们叫做香酥,会用来做米线帽子。农村坐席时的酥肉,块比较大,用的是五花肉,炸出来以后不是一片片的,而是一块块的,总之吃起来很过瘾。头天吃不完,第二天还可以搭配蔬菜煮汤,煮过的酥肉由香酥的口感变得柔软,吃起来又是另外一种感觉。我们那时候都恨不得守着灶台,炸好的酥肉就算烫手也要乘热吃一块。

香肠

我可以很嘚瑟的说自己很小就会做香肠了么?真的是在一次次杀猪宴的间隙里学会的。小孩子帮不了大人太多忙,但是偏偏很想表现,很想帮忙。于是就学会了做香肠。按我们的方言,应该叫做“串香肠”。大人把猪大肠洗干净,稍微晾干,选好肥瘦相间的猪肉,切成小块,用盐、花椒粉、八角粉、辣椒面等作料拌好,腌一晚上。第二天一旦我们强烈要求要帮忙,就把装了肉块和肠子的盆端出来,给我们一人一个小工具(铁皮做的,围成筒状),把这个小铁皮筒套在大肠口,就能很方便的把肉块往大肠里塞了。

一边塞肉块,一边还要用手往下擀,把肉块擀到肠衣的底部,对我们来说,这个过程就像一个好玩的游戏,我们还会互相帮助,把肉块在肠衣里擀上擀下。大人们也不用担心,只要过段时间来看看,帮我们把串好的部分用力擀得更紧实一些,然后用线帮忙扎一下。串好的香肠,就那样一条条的挂起来,风干以后就可以吃了。现在认真回想起来,怪不得那时候的香肠好吃,全是肉,连淀粉都不加,更不用说和现在一样还要加其他各种食材了。

席面上的香肠一般都是新鲜香肠。吃完酒席,主人家还会很大方的切块肉,拿根香肠让我们带回去。带回去的香肠一般也主要是给我吃。为了避免上火,妈妈不一定炒,而是切下一段,在蒸饭的时候放在米饭上,到时候就把蒸软的香肠和米饭一起盛到我的碗里,我可以咬一口香肠,下一口饭,那滋味真心美得很。

关于我怀念的农村宴席

小时候的农村宴席,除了饭菜真材实料,都是自家产出,味道纯正而令人觉得非常好吃之外。还代表了一个小孩子童年的情怀,在好奇的世界里,还有很多好吃的肉肉和美食。我每次去参加这种宴席,都会比在家里吃的更多些。


以上就是关于小时候对农村宴席有什么印象深刻,值得怀念的菜的回答。如果觉得喜欢我的回答,就请给我点赞并关注我吧。我是一个整天研究怎么吃的头条号和悟空答主,有很多好吃的要和你分享。


食言素语


在笔者的记忆里,七十年代我们这里山村物质都很缺,那时候在乡镇只有合作社,买盐要粮票,买布要布证。根本就没有小卖部之类的店。吃的只有农家里自己种的菜跟养的鸡鸭鱼这类。所以结婚、嫁女等方面做宴食的时候,几乎都是围绕自己种的菜跟自己养的下厨做菜式,那个时候宴食中的菜品也不多,(只有:红烧猪肉、釀豆腐、清炖鸡鸭、白切鸡鸭、炸鱼块跟一些小炒的青菜)很多延续到现在都还很普通,常常可以吃到,也就没有那么怀念。在我印象中,至今留恋的有三个菜,几乎都会失传了,很难吃到了!

第一:蛋菇(我们这里叫蛋卷)

在我们农村,做蛋菇是把猪小肠洗净刮干净,把打散的鸡蛋液灌进去,然后用锅烧水煮熟,等肠子里的鸡蛋熟了之后拿出来过凉水,最后把肠子切段,配入肉汤吃。也可以配上自制的调料淋上面吃。(蛋菇的做法很有技巧的,笔者在我妈指导下试过几次才成功。)

现在我们这里做宴食都是在酒店里了,是没有这个菜的。

第二:蒸肉圆 (听名字很普通,但质料有异)

<strong>虽然现在猪肉圆、牛肉圆等什么圆都有,但我留恋的蒸肉圆是完全不同的,特别的清香滑口。

听我妈说,做这个肉圆全程是不接触铁器东西,肉选用猪的前肋肉,用木棍棰烂,然后按比例和上野生葛粉跟糯米粉。然后揉成圆的,铺在竹子做的筛上或者蕉叶之类的叶子上面,大火蒸出来。

这是我妈做的,现在野生葛粉很少。加上平时很少人杀土猪,所以不是常常可以做来吃

第三:懵懂蛋炒鸡杂

现在很少很少这道菜了,因为蛋是杀鸡的时候还没有生出来的。

以上三道菜有几个吃过的。


山农大叔


我家是重庆市璧山区的。

小时候很喜欢去吃酒席,因为我爷爷会去帮厨或者掌厨,我爷爷年轻时候的手艺真的很好。所以我免不了会去提前偷吃,哈哈。

以前都是提前一天准备第二天中午的酒席,所以他们会把食材在前天晚上准备得差不多。这时候我就喜欢去吃炸好的酥肉。这个酥肉第二天会做成两种菜,一种是外面裹层糖衣,当饭前甜点,第二种就是会拿去做酥肉汤。

还有就是烧白,夹沙肉。烧白我喜欢吃里面的咸菜,夹沙肉喜欢吃里面的馅儿。

粉蒸肉里面有土豆或者红薯或者芋头,好像都吃过,不过最好吃的还是红薯蒸的粉蒸肉。

还有一种黄金糕,小孩子们都很喜欢吃,不过好像这是广东这边的甜点,不知道为什么我们那边也有,就是觉得好好吃哦。







包包宝宝抱抱w


记得小时候农村人一年到头都吃不几回肉的,只要谁家办酒席了,那是小孩子最高兴的事,不但热闹还可以吃好吃的,(一般办酒席请的是老师傅做菜很好吃的)那要是一桌子坐上几个孩子那是没办法吃饭的,那时的小孩就跟土匪似的,简直是用抢的,只要菜一上桌就光盘了。那打仗似的吃饭至今难忘!





深山老林养土鸡


这个问题,又勾起了我对童年的回忆。

小时候吃宴席的故事,在我的印象中,已经很遥远了。模模糊糊地有些记不清了。

那时候,谁家有事,首先是借桌子,板凳,椅子。甚至是锅碗瓢盆都是借来的。桌子是八仙桌,椅子是太师椅,板凳是双人坐的长板凳,现在很少看到这些玩意了。

来宾分辈分大小,也分年龄大小。上座两把太师椅,永远是给有名望有辈份的贵客准备的。左右两边板凳上各坐两个地位稍次的客人。下边有时只放一只凳子,是为主人或代替主人作陪的。

宴席的菜根据家庭状况分几种套餐。我记得好像有八八席,八六席,十全席等。

八八席即八碟八碗。那时候不像现在,菜是根据季节而定的。这个季节出产什么菜,就以这几种菜为主。但猪肉、豆腐、粉条子、海带,是必不可少的。

听老人讲,解放前,有钱的地主家摆席是少不了牛肉、猴头、鱿鱼、燕窝的,但是我记得的时候就没有了,那是因为穷,谁家都一样,谁也不笑话谁。

给我印象最深,也是我最盼望的两道菜,当然是烧肉和肘子了。实际上,这两种菜的作法基本相同。

厨师首先将猪肉用黄酱涂抹好,放到锅里油炸,捞出。烧肉切作薄薄的片状,而肘子切作方块状。尤其是肘子尤见厨师的功力。一块方肉中间各横竖两刀切成小方块,肉透皮连,是不能完全切下来的。然后,将片状的烧肉与块状的烧肉加上各种调料,摆放在定碗里上笼屉蒸好。上席时,再反扣在大碗中,烧肉由海带垫底,肘子由块状的山药蛋作陪。交上烧好的汤汁,就可以上席了。

那时候,人很纯厚。每碗九块肉,七个人每人一块,剩下的两块是给上座的长辈吃的。如果别人抢着吃了,当场没有人说什么,但背后会有人议论:“那人没教养,象个野种。”

大概,我要讲的就是这些了。话还很多,但再讲就离题很远了。谢谢阅读!


草田张


我自己是89年,江苏北部小县城的。印象里小时候经常出去吃宴席,那个时候农村还都是请师傅回来烧,或者小区楼下搭棚子。

我们那边攀比比较严重,记得以前说衡量宴席办的好不好就看他家有没有甲鱼,所以白果甲鱼汤几乎每场都有,算是我们那边的一道特色菜。

小的时候最喜欢的就是等最后几道甜汤,记得特别清楚那时候热甜汤有藕粉圆、葡萄干糖水、蜜枣、桂圆糖水,冷汤就是喜多多或者一些水果罐头。小孩子一般坐不住,吃完几道菜就满场飞了,但是这几道菜一上就都归位了。虽然这些东西到处有,但是一桌小孩分着吃,真的特别开心,很多场景到现在也是回味无穷。

本来想说说印象最深的一道菜或者几道菜的,回忆起来,发现几乎每道菜都记得,有的上菜顺序都还记得,估计以前亲戚都住的不远,好多家都请的一样的厨子,菜单都差不多。

虽然现在吃的越来越贵,越来越精致,饭店也越来越高级,但是能记得甚至怀念的场景真的不多。以前吃完宴席亲朋好友还一起聊天或者打打麻将什么的,现在吃完了都立马散了,各回各家了。



在下只吃肉


笔者今年21周岁,小时候和大人们一起吃过不少的宴席,有农村的宴席,也有城里酒店的宴席,要说印象最深的当属一道叫做“海杂拌”的菜和一道叫做“geng汤”,汤食。这两道菜也是我们这个地区农村宴席最有代表性的两道菜。分别是我父亲家乡的菜,和我母亲家乡的菜,图为笔者周岁生日录像的截图,由于时间太过久远,清晰度并不是很高,但也代表了那个年代家乡的宴席。

回归正题,我们首先来讲讲海杂拌这道菜,由于父亲的家乡靠海,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家乡人独创的一道美食,并取名为海杂拌。海杂拌是由:鱼肉、鱿鱼、扇贝、蟹足棒、海参等材料制作而成,大体上是这样做的:首先将鱼肉去骨,再挑出鱼肉中的刺,裹上面糊,用油炸制表面酥脆。扇贝也是,裹上面糊微炸。鱿鱼切成花刀,用开水烫一下,鱿鱼会卷在一起,我们称之为鱿鱼花。之后放上调料调成汤汁,最后勾芡将所有材料倒入锅中翻拌,炖一会,出锅装盘。最爱吃菜里的鱼肉,鱼肉外酥里嫩,咬一口,鱼肉的汤汁混合着调料的香味,鱿鱼花裹着汤汁非常有嚼劲,吃一口真的是满口留香。

再说说geng汤:geng汤是我母亲家乡宴席上必有的一道前菜,在正菜上桌前会一人上一碗geng汤,浓浓的稠稠的,冬天喝到胃里即温暖,又顶饿,夏天即发汗又解暑。geng汤是由花甲、鸡蛋、紫菜、等制作而成,具体怎么做的笔者不太清楚,在印象中只记得每人一碗,不够再盛,喝的慢的再去就没有了。

记忆中的童年,农村宴席是最大的快乐,我们称之为“吃八碗”其实,农村的宴席吃的并没有多么多么的好,但是却最具家乡特色,时过境迁,吃过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宴席,而令我难以忘怀的就只有“海杂拌”和“geng汤”这两道菜了。

坐标:辽宁省市大连长兴岛。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老虎屯镇磊子山村。





小小试客


有啊!记得小时候大人出去吃宴席,一般不会带小孩。

那时候,粮食最为稀缺,猪肉就不用说了。相对那时牛、羊肉买的人很少,价格也更低,但很少卖,又上不了席面。

大人座席时,先准备一张芭蕉叶,吃饭喝酒时,把每人一片的寇肉和各种带肉的干盘(当然是每人一片)輪到自己时夾来放在芭蕉叶里包着拿回家,再分给自己的几个子女吃。

唉!还是改革开放好。自从改革开放后,再也没有这种"包杂包″的有趣事了。


高楼避愁


第一个我们在大别山脚下的农村里面有一种菜叫做年糕。

这个年糕的吃法和很多地方的吃法还不一样。正因为他这个不一样,所以导致了我印象中间至今还念念不忘那个菜搬到眼前,搬到桌子上的那份场景。

我现在就隆重的跟你分享一下这道年糕。刚接到年糕,从蒸笼里面拿出来的时候。这个端菜的人哈,要拿一双手套这趟手套,因为温度高,那个晚上温度非常高,出笼里面的东西,蒸笼里面蒸年糕了,一层叠一层的,一般要跌到最高可以得到18层18层的年糕,相互交错的叠在这个碗的上面。就像是一座宝塔。

就是宝塔上面热气腾腾。这个宝塔的内部里面呢,就是一些菜和一些地瓜在里面把这个宝塔的肚子里面可以撑着这个宝塔的外面一圈呢,就是用年糕叠加围而成的一座18层的宝塔出来啊,其实在我们很多小孩子喜欢热气腾腾,这道菜真是托塔李天王来了这个菜非常的美妙。但是现在农村存在这样做的手工艺者太少了,大家都变成了能够便于快速化流水化生产的东西,现在都已经不见了这种打法,也没有人愿意来做这种打法的年糕了,所以这种年糕只能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和脑海中间。

二道菜,即使我们可能很多人都看见过的打糍粑。打糍粑它不仅仅是个体力活,还是个耐力活儿,用现在的话说,还要你久,还有你力气大。

当把一一蒸笼的那个糯米倒入到这个打糍粑的这个使石锅里面。三个年轻人轮流上阵,三个年轻人一人拿一把木棍在里面,把这个糯米要把他捅碎,慢慢捅慢慢捅,最后的那个糯米饭就变成了糯米糯米面团,慢慢的鞣花里面需要很大的力气啊,我们小朋友当时是爱好玩想过来弄两下,没想到弄两下之后就就弄不动了,弄不动了,但是农村的那些农民伯伯中壮年的这些,他们哈力气很大,而且能很持久的把一个词儿里面的每一家每户的这个糍粑都给他打好。但是现在这个东西已经慢慢被一个叫打糍粑的机器所取代,现在也没有了那种乐趣,现在也没有人愿意来做这个体力活了,这是在我这个印象中间最最印象最深刻的两个菜啊,现在已经没有了。

本文原创于《三农创业坑》,三农创业活下去,是第一位,活不下去,别谈梦想和情怀了,

小故事,大教训,少走弯路,不掉进坑里,是我们的初衷。

亲爱的三农回乡创业的朋友们,是否能给你提供一些帮助,如果能给你一些帮助,给一个点赞吧,

如果觉得能够帮助到身边的朋友,就转发给他哦,这也就是《三农创业坑》的最初出发点,本文章原创,请监督版权,谢谢!


馒想你


小时候在徐州农村吃大席,丸子汤时最常见的菜。那时候生活条件普遍不好,婚丧嫁娶大都用丸子汤来招待亲朋好友。厨师们会炸出藕丸子、萝卜丸子、大米丸子、山药丸子等,家庭条件好些的会炸鱼丸子和肉丸子……吃大席时,各种丸子汤一碗接着一碗,乡亲们围坐一起边吃边聊,津津有味。如今,农村人办喜忧事也大都去酒店包席了,不过大伙儿一起吃宴席时仍会时不时提起那些丸子汤,丸子汤已深深植根于这些人的记忆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