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越來越多人加入李保國扶貧志願服務隊

越來越多人加入李保國扶貧志願服務隊

保國的事業後繼有人

「新春走基层」越来越多人加入李保国扶贫志愿服务队

郭素萍(左)在衡水市冀州區南午村鎮東古頭村果農呂潤和家的果園裡傳授農技知識。河北日報記者薛惠娟攝

過年前,我的日程還是排得滿滿的。從年頭忙到年尾,不是從這片果園到那片果園,就是從一個基地到另一個基地。

以前和保國一起工作、生活的30多年裡,也都是這樣。他紮根山區科技扶貧,心裡裝著百姓,35年累計帶動貧困山區增收58.5億元、帶動10萬貧困群眾脫貧。

保國去世後,習近平總書記對他的先進事蹟作出重要批示,稱讚他是“新時期共產黨人的楷模,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號召廣大黨員幹部和教育、科技工作者學習他的高尚精神,自覺為人民服務、為人民造福。

去年,保國又被評為“最美奮鬥者”,被授予“人民楷模”國家榮譽稱號。這是對他一生的褒獎,也是對我們的激勵。

牢記總書記的囑託,不忘保國生前的願望,這些年來,我把基地、果園當成家,走遍了保國生前幫扶過的村子,一門心思為農民傳授果樹栽培先進技術。河北農大家屬院裡的家,回去的越來越少,陪伴孩子們的時間屈指可數。

保國生前的手機裡存著三四百個農民的電話號碼,不管是熟悉的還是不熟悉的農民打來電話,他都會耐心接聽解答。保國走後,我也將自己的電話在媒體上公佈出來,告訴鄉親們,有問題可以隨時找我。

要讓農民接受新技術,必須先做給他們看,再帶著他們幹。這是保國生前常說的話。前幾天,衡水市冀州區南午村鎮東古頭村果農呂潤和打來電話諮詢蘋果樹、核桃樹的管理技術,一些問題在電話裡講清楚了,但我還是不放心。

2012年呂潤和結識了保國,一直保持聯繫。在保國的指導下,他種核桃種出了大名堂。核桃園建成了平原無公害優質核桃生產示範基地,還註冊了“潤核蘋”商標。這兩年,核桃的產量越來越高,品質也越來越好,根本不愁賣。

雖然他家種植規模不大,但在當地有很好的示範效應。農曆臘月二十五,我和河北綠嶺果業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陳利英專程來到他家的果園,手把手教他修剪技術。天寒地凍,地裡的雪還沒有融化,我們深一腳淺一腳地進了果園。他聽得認真,我們也講得仔細,一講就是半天。

果農信任我,我也不能辜負他們。我感到欣慰的是,如今,越來越多的科技工作者、高校師生加入到李保國扶貧志願服務隊,傳承李保國精神,繼續奮鬥在科技助農一線,為河北山區生態治理、農民脫貧致富貢獻智慧和力量。(口述/河北農業大學林學院研究員郭素萍 採訪/河北日報記者薛惠娟)

記者感言

在堅守中傳承“李保國精神”

對果農來說,李保國是“科技財神”。如今,郭素萍同樣是。

“科學管理是咱農民最需要的,我就盼著郭老師和陳老師來呢!”聽說兩位老師來,冀州果農呂潤和在雪地裡清出了一條通往果園的路,他心裡確定得很:“郭老師答應要來,就肯定會來。”

果樹管不好,農民急,郭素萍比農民還急。“有些果農抱怨蘋果賣不上價,可富崗蘋果為啥能賣高價?”郭素萍說,“原因還是你的蘋果品質不好。要想種出好蘋果,就要有好的技術,才能真正實現豐產又豐收。”

已屆耳順之年的她,本該在家含飴弄孫、享天倫之樂,卻每年200多天奔波在路上,天天和農民打交道、交朋友。

“背上枝要剪掉”“這條枝擋光剪掉”“記得要提幹、落頭”……寒冬臘月,積雪未融,果樹園裡,郭素萍對果農認真講授技術時的場景,深深定格在記者腦海。

“通過免費培訓和手把手教,培養出更多紮根農村的農民專家隊伍。”這是郭素萍一年又一年的堅守,也是李保國扶貧志願服務隊的不變傳承。(河北日報記者薛惠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