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上海也潮湿为什么不吃辣呢?

王路


古时候江浙靠海盐便宜,内陆地区大部分不产盐所以食盐贵,而且辣椒是明朝中期荷兰人带入中国的,内陆地区慢慢就自己种植辣椒很大一部分代替了食盐(辣椒不要叫国税,食盐要交国税,两项比较辣椒简直零成本),江浙地区比较富庶扬州菜 ,杭帮菜都有了几百年的传统不太容易改变,内陆地区形成自己的菜系则比较晚,用心数数其实几大菜系都是沿海的。一点拙见!


翱翔在天空200


吃辣并非是对抗潮湿最好的方法。上海等靠海地区是潮湿一点,但是西南山区的潮湿是不同的气象条件。那里有所谓的山岚瘴气。当年诸葛亮南征,士兵大量得病。诸葛亮研制了诸葛行军散,至今还是常用药。生活在西南山区的人,吃辣后就有舒服感。三十年前我去西南地区出差,伴我同行的小青年是滴辣不沾的。到了西南地区就会吃辣了,而且吃得连当地小姑娘也自叹不如。


闲云野鹤87277


不是因为潮不潮湿,是因为水寒不寒的原因。川、鄂、湘、赣嗜辣是因为长江源头的雪水东流至上属地区依然为寒水,流至江浙沪已去寒。故江浙沪基本不嗜辣!所谓水土不服,水因重大。


52214445095


首先,上海人是吃辣的,但不是人人吃辣,上海人能吃辣的不在少数,并且吃辣的程度未必比吃辣地区的人差。

第二,吃辣和除湿没有必然关系,辣椒一开始是被当做毒物被输入中国的,但是它却被当成了一种食物,由于辣椒的辣味可以增加食物风味,所以被我国西部北部,以及内陆缺盐地区当做盐的替代品,以增加食物的味道。

还有,南方潮湿地区通过食物来祛湿有别的选择,有很多滋补类食物都可以达到祛湿目的,并且也很符合南方菜品的风味。比如煲汤,比如到了冬天各大中医院的膏方等等。


鸽子896


吃辣是因为没有钱买盐,


夜空的那一方


江浙沪并不是不吃辣,只是本地人吃的较少,传统意义上的江南地区,如果想要增加一点风味,会用到辛,也就是胡椒粉,它的风味更好,能遮盖鱼和肉的腥味,而且辛辣的味道刺激但不持久,不至于让人的口腔产生灼烧感。就比如我们上海地区,小时候吃馄饨面条,绝对不能少的就是胡椒粉和小葱,这两种都是辛味,还有些本帮菜里面也会用到大量的胡椒粉,比如响油鳝丝等。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吃辣和很咸的口味,通常跟大量的体力劳动有关,体力劳动者需要通过辣和咸来刺激肠胃增加食欲补充体力,而江南地区从古至今一直是很富裕的地带,富饶地区并不嗜辣,如果一个家庭十分喜欢吃辣,会被其他人家嘲笑吃饭像是刚波宁,而胡椒一直是很贵的调料,相对也要雅致很多。


蓝军永不放弃


因为浙江,上海人火气大!吃吃停停,名气不响,但是非常的能吃辣!


康乐舅






於菟戏黄耳


说潮湿才吃辣是给穷地方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而已 辣椒是江南地区作为观赏植物最先引进中国 云贵和两湖地区的人发现辣椒可以替代食盐作为下饭佐料时候辣椒才真正变成中国人餐桌食物 而四川盆地本不缺物产和食盐 但古代巴人被屠光后 两湖移民把吃辣习惯带到了四川 再加上天府之国丰富的食材 用辣做的菜才被彻底发扬光大开来


1908045


吃辣的菜系,内陆比较多,明末清初辣椒传入中国后,易于种植也不耗水的辣椒迅速在买不起盐的内陆贫困山区普及开来,用于代替盐。古时候食盐是比较贵的东西,所以用辣椒代替盐的习惯和“祛湿”没有任何关系。现在就算经济发展了,收入改善提高了,但吃辣的习惯还是祖祖辈辈传下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