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过度的关爱正在毁了你的孩子,为了子女的未来,家长要会放手

不久之前,《中国青年报》上刊登了这样一篇文章,一位从小生活得就不幸福的女子,成为母亲后立志要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女孩,绝对不能让自己童年的悲惨经历在女儿身上重演。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一定要让孩得到最完整的爱”成了父母的行为指南。不仅没有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甚至连保姆都不请,夫妻二人起码一定要有一个人留在家里,留在孩子身边。

父母过度的关爱正在毁了你的孩子,为了子女的未来,家长要会放手

孩子所有的活动,夫妻二人一定要参加,甚至为此放弃了丈夫的工作。作为母亲,她感觉女儿一定是很幸福的,直到她有一次出差回来,为了能尽快陪到自己的女儿,妻子不惜赶红眼航班,回到家后异常疲惫。

可是面对到家的母亲,孩子并没有多么开心。望着疲倦的妈妈,女儿说出了惊醒母亲的话:

你为什么不多玩一天,你不那么辛苦,我也更自在。

母亲对女儿的爱,在女儿看来,已经成了一种桎梏。

父母过度的关爱正在毁了你的孩子,为了子女的未来,家长要会放手

前苏联的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父母对自己的子女爱得不够,子女就会感到痛苦,但是过分的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却会使子女遭到毁灭。

我曾经在网络上看到这样一段视频, 一位老爷爷抱着两三岁的孙子,开心地说着话。说着说着,孩子用小手打了爷爷一巴掌,快活地笑了。大概是觉得这样好玩吧,他打了一巴掌又一巴掌,啪啪声不断响起。爷爷的脸都被打红了。可是他竟半点阻止孩子的意思也没有。

很显然,这样宠孩子的行为,只能造成孩子的自私自利,不能正确树立人际交往过程中的爱心,必然会对未来社会造成危害。家长如果都这样做孩子的“奴隶”,让孩子随便打,让他怎么高兴就怎么着,那么培养出来的就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小“暴君”啊!

父母过度的关爱正在毁了你的孩子,为了子女的未来,家长要会放手

对孩子溺爱,会对孩子造成不好的结果,这个道理很多家长都懂。但在实际情况下,面对孩子的哭闹,我没听到的大多是这样的话:

“好了,别哭了,爸爸这就去给你买。”

“好吧,好吧,这次你就去玩吧,下次不允许了奥。”

“别哭,别哭,妈妈这就给你……”

在该拒绝孩子的时候“心慈手软”,孩子也就在这样的“妥协”中放任自己,甚至变本加厉。很多的父母就是这样自己给自己制造负担的。

父母过度的关爱正在毁了你的孩子,为了子女的未来,家长要会放手

“下不为例”的话千万不要说。你给他破例一次,他还会贪心第二次。而父母在孩子面前是最狠不下心的。

等到第二次,说不定又一句“下不为例”就过去了,而忘记孩子已经无理要求两回了。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让孩子尝到了一次甜头,学到了乖,后面就没有罢休的时候。

人的欲望也是无限扩大的。有了小小的便宜,还不够,希望有更多的、更好的。家长能满足孩子到什么时候呢?一时的心软,带来的是无穷的“后患”。

父母过度的关爱正在毁了你的孩子,为了子女的未来,家长要会放手

对于一些原则性的事情,不能答应,就是不能答应。比如孩子非要买一些门口小店里不健康的零食,你必须让他明白,无论他怎么闹,这个无理的要求就是不能答应。孩子“碰壁”了一次,知道耍赖也没有用,那么下次他也不会再如此了。对于过分的要求,没有“下不为例”可言。

日本著名哲学家岸见一郎在他的《不管教的勇气》中说:“接受孩子的真实面并不等于什么都不做。大人不是敌人而是同伴。”作为小孩子,他们还十分天真,需要父母给与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但是父母过度的溺爱阻碍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正确引导,孩子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可是他们的内心并不知道自己是对还是错。

父母过度的关爱正在毁了你的孩子,为了子女的未来,家长要会放手

这是因为,大人对孩子的溺爱使的作为父母的我们不能给孩子以适当的批评,不能让孩子明白能做与不能做、好与坏的区别。

所以让孩子从小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比孩子学会很多的知识更重要。家庭环境能造就孩子潜在行为,也能为孩子的未来人生铺垫基石。

父母过度的关爱正在毁了你的孩子,为了子女的未来,家长要会放手

温室里的花朵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但路边的野花却可以愈挫愈猛。孩子的成长终归是要靠孩子自己,不能产生依赖,要有顽强、独立自主的能力。

出生在上海的犹太人后裔沙拉,育有“两子一女”,开始也是按照中国妈妈的思路来培养孩子,后来发现,在以色列的家庭里,孩子无一例外都要参加家庭劳动,而且越是富裕家庭的孩子越是被父母推出门体验艰苦生活。

于是沙拉及时改变孩子的培养方式,在家中采取孩子值日制度,包括洗衣服、做饭、打扫房间等,她还以有偿的方式让孩子们帮忙卖春卷。

在这样“狠心”地培养下,她的两个儿子都成了成功的钻石经销商。沙拉在她的一本书里这样总结:“心软是害,狠心是爱。谁溺爱孩子总有一天会为孩子包扎伤口。

父母过度的关爱正在毁了你的孩子,为了子女的未来,家长要会放手

北大才女赵婕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我钦佩这样一种母亲,她们在孩子年幼时给予强烈的亲密,又在孩子长大后学会得体的退出,照顾和分离都是母爱在孩子身上必须完成的任务。 亲子关系不是一种恒久的占有,而是生命中一场深厚的缘分,我们既不能使孩子感到童年贫瘠,又不能让孩子觉得成年窒息。

溺爱会导致孩子能力低下。父母一味的溺爱,其实不是对孩子的关怀,更多的是阻碍了孩子们的学习能力与思维发展能力。当孩子在独立面对社会时,往往会不知所措。不能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而被淘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世间没有一种具有真正价值的东西可以不经过艰苦辛勤劳动而能够得到,只有经得起生活中风吹雨打的人,才能成为坚强的人,才能成为有作为的人。

父母过度的关爱正在毁了你的孩子,为了子女的未来,家长要会放手

俗话说的好:“小树要砍,小孩要管。”孩子不懂事,如果放任自流,出现问题,责任完全在大人身上。因此溺爱自己的孩子其实是害了孩子。

天下的父母,你们可以包容孩子、理解孩子,让他找到安全感、感到温暖,在彷徨和没有出路时,给他指条路,而不是给他铺条路。只要孩子能够独立完成的事,就不要担心其是否会成功,事实上,当我们开始努力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已经开始迈向成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