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多大年龄适合退休?干不动了一个月多少钱可以够养家?

金蛇郎君6939


题主故意在调侃农村人吧!办理退休要有庞大基金来源,八九亿农村人免交粮税自种自得,打工开店摆摊等收入全揣进自已兜里,农民一生为儿为孙,国家不收一分税钱,办退休的钱在哪里呢?

目前农村发放的种粮补贴、免保老龄贴、特困低保五保等资金,全部来自城市工业税收和工商税收,这种善举历史上从未有过!

农民与土地的属性,不仅中国农民无法实现退休,东南亚国家农民也没退休,这是个伪话题!


雨花石284479641


问:农民多大年龄适合退休?干不动了一月多少钱可以够养家?

针对题主说的这个问题。我想说的是对于农民工可能谈不上退休不退休的问题,至于说到干不动了一个月多少钱够养家,对于农民来说只要家里有足够的粮食。基本上一个月用不了几个钱,要说具体的数字,没有个固定的数字,只能因人而异。

农民工谈不上退休,闲不住

我跟大家分享个我自己家里的真实事情,我是来自西北的一个农村家庭,就拿我爷爷来说吧,我爷爷今年80过了,而且现在基本上是每天除了吃饭,其他时间都是睡觉休息,但是他睡够了还要起来转转,看看那里还有一些零活也会自己去干,但不是特别重的活。

在他60岁之前确实挺辛苦的,我们以前是住的窑洞,都是爷爷一人挖好,用以前的那种装土的工具把黄土亲自处理完,那个时候他确实是累坏了,导致他现在走步顿不顿就咳。那个时候家里确实紧张,他还会种一些蔬菜来卖,记得那个时候还跟着爷爷赶过庙会。

对于爷爷来说,他确实是个闲不住的人,每天都在忙忙碌碌,一时半会都在干农活。


针对农民工,干不动了多少钱可以养家

如今爷爷和奶奶两个都是年旬80岁的人了,对于他们来说赚钱养家是不可能的事情,对于农民工他们来说,种点地,来年收点粮食,然后在自己家门前种点菜够自己吃,或者每年过年回家够儿女吃,可以把新鲜的蔬菜给外出打工的子女送点,让他们回来有无添加的蔬菜拿就好了,这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最大的愿望了,至于金钱多少对他们来说够花,这是不能衡量的,无病无灾的除了生活开销,交点电费水费。要是重病缠身的,可能钱对于他们来说,是个未知数,所以说农民工多少钱可以养家这个问题,还是根据自身的家庭条件,状况来衡量的。


农民工都是干到老,活到老,苦到老?

我们在农村随处可以看见,六七十岁的人,基本都在种地,下地干活,即使地里么有什么活,都会去地里转一转,他们干了一辈子的活,基本都闲不住。所以说他们都是干到老,活到老。他们不如城里的老爷爷老奶奶,每天就坐在小区楼底下,下下象棋,喝喝茶,跳跳广场舞。


农村身边事


我是农民也都56岁了,那就听我说说吧,有人说农民出去打工把土地转让给承包者,我本身是农民我也出去打工,我还是个木工一天下来也有三四百块钱,表面看着挺风光,每月一万多块钱,可是有多大保障那,我们干的全都是靠体力挣钱的活,一天两头不见日头,十四五个小时,伙食就是陈化粮菜就是烂菜,最主要钱没有保障,干完活这钱就设个要,这也扣那也扣最后钱就无期你今天要没有后天要沒上来那你说怎么办,第二买保险,工人保险是工厂直接就给缴了,可农民谁管那,就是各大保险公司下来弄几个业务员,可是他也没准呀,要是国家统一给农民上保险我第一个赞成可谁管哪,这不是国家弄了个新农保吗,一年缴一百至一千不等,也不知到六十岁到底能领多少钱,有的说农民种粮,吃的花不多少钱,这我承认,可你沒想一想如果有重大疾病怎么办,农民沒有医保,沒有体检,检查出来的病就是要命的,他那两个钱够干嘛呀,我就说到这里剩下的你们自已想想吧。


张鼎印


农民不存在退休与否,至于多少钱能养老?这个话题太沉重,有些事情实在不愿意去说,人老了难,农村的人老了更难,难到什么程度,难以上青天。

实例一,一个八十多岁老太太,儿子很小就没有了丈夫(病逝),一个人把孩子拉扯大,娶了媳妇忘了娘,现在老太太一个人生活,她的土地流转了,但儿子把土地流转费用不给她(一亩地一千块钱),农村的老年人国家有老年补贴(每人每月82块钱)儿子也给她领了不给她,一个80岁的老太太在农村的生活如何艰辛是可想而知的。

实倒二,一个农村80多岁的老头(娶了一个再婚女人,带来了儿子和女儿),平常只给他饭吃,他的衣服没人给他洗,身上整年没有一点钱,身体还不好,他自己感觉到生活实在没有任何意义了,自己去农资店赊了一瓶农药(氧化乐果),在家喝了小半瓶,前天入土为安了。

所以说啊,现在农村的老年人(一部分)生活是相当不如意的,社会真的要下决心,来保护他们,使他们也和正常人一样,生活的有人的尊严!



痴骑朽翁


农民多大年龄适合退休?干不动了一个月多少钱可以够养家?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group_id": 6499306154617733646, "media_id": 51052764558, "vname": "\\u6863\\u6848\\u5e74\\u9f84\\u4fe1\\u606f\\u548c\\u5b9e\\u9645\\u4e0d\\u4e00\\u6837\\uff0c\\u600e\\u4e48\\u529e\\uff1f.mp4\

社保分析师


农村多大年龄适合退休?干不动了一个月多少钱可以够养家?



对于这个问题似乎感觉真的不了解农村似的,不了解农民似的,不了解退休的知识似的,问的确实得有点多余。试问:农民有退休之说吗?农民想生存必须劳动,活到老干到老,这是农民的宿命。试看哪一个农民有退休的?而且在家养老的?

到农村去看一看,现在年轻的农民都外出打工赚钱养家糊口,毕竟种地不赚钱,粮食价格低,子女需要上学需要花钱,家庭的油盐酱醋需要购买,水电费需要交纳,人情往来需要走动的费用等等,这些都需要很多的钱单靠种地是不可能的。而农村的土地大部分是农村老人去种地,到农村可以看看,七八十岁的农村老人依旧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种地,汗水啪啪的往下流。



在农村,60周岁的老人可以说是中年人还要外出打工赚钱,仅靠种地是不可能的,有些老人的子女还没有结婚,需要高额的彩礼费用,即便是结婚了还需要给还彩礼的欠款。然而,城市60周岁的老人就可以退休了,他们领着高高的退休金,开始公园里散步,开始浪漫夕阳红,开始了养生之道。

或许有一些农民退休了,那就是上个世纪90年代,社会保险的改革,农民也可以进城工作有机会买社会养老保险,但那时候农民买养老保险的意识特别差,退休的人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了。即便是现在让农民购买社会养老保险似乎也显得非常少,当然现在对于用工单位必须为农民购买养老保险,这是一个强制性的保险,以后农民真的有退休的机会了。



总之,对于绝大多数普通的农民而言,是没有退休年龄的,也没有退休之说;对于缴纳了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民而言,60就可以退休了。对于一个60岁以上老人的家庭,一个月有1000元左右都可以维持正常的家庭开支,可以养家糊口,但必须子女成家立业,没有其他的经济负担,而且身体状况比较健康。

如果家庭当中有疾病的成员存在,其一个月的花销应该是一个未知数,有可能一个月2000元,有可能一个月几万元都不够,所以这个数字不好固定。如果说干不动了,那就距离开地球的那一天差不多了,因为农民必须干到老活到老!大家对于农民退休之说,以及一个月有多少钱能够维持家庭的开支有问题,有什么高见?敬请留言交流。


宗元三农堂


农民多大年龄适合退休?干不动了多少钱可以够养家?

话题自带矛盾。

第一,农民多大年龄适合退休。

农民多大年龄也不适合退休。农民压根儿就没有退休这一说。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三岁孩子都知道。凡是多少了解一点农村的人,都知道。

老拿这些事儿当话题,我深不以为然。

农民有的,就是干得动干不动的问题。只要干得动,就一直干。老了,因为身体的原因,实在干不动了,就罢手,就“歇歇”了。

这个“歇歇“,其实也就意味着……

农民的不干了,就是彻底的干不了了,那决不是退休,也不叫退休。他们没这福份,也没这“权力”享受这福份。

退休是要有退休金的。农民没有。

并且,干不动了,也就意味着已经行将老去了。这就是农民。

第二,农民到了干不动的那一天,几乎就是个“零”人了,什么也没有了。他们也根本没有什么条件和能力来继续养家了。

怎么还会有每月多少钱够有养家的事儿呢?

谁来给他们提供这“每月多少钱“?

我始终记得我农村老家一个老哥的一句话:

活到老干到老,两眼闭就拉倒!

并且,刻骨铭心!


笨刨


现在农民退休都在60岁,可有些家庭儿子小,还有的未婚,所以他们还得继续努力,止到儿子结婚为之。最可怜的就是60后,经过许多坎坷,集体交公粮,计划生育,村收提留款,努力盖上瓦房,盼子女长大,形势所变开始建楼,如今农村楼房不行了,要买到城市去,娶个儿媳有车有房,辛苦了一辈子,把脊背压弯,有了孙子还得带孙,这辈人最苦穷,虽说现在生活好点,可物价上涨,他们文化成度不高,年龄大了,找不到工作,没有经济来源,他们60岁后应该享受国家政策,每月一千伍佰元,他们吃喝不愁,享受晚年。


启明星6620


我来找骂了!!!

“农民”这词古老而且实在,可是在和今天“公民”一词一比,完全成了意识形态的瘪三,落后愚蠢的代名词。可是不少“农民”就借着这种所谓“农民”进行着无数的逻辑推演来找回“公民”的合法和不合法的种种权益,引发多重的社会矛盾。

一: “农民”是现代土地政策约束下的一群有着古老思维的劳动者,却不能和城市劳动者一样在法定年龄退出劳动,这才是问题的实质所在。重复前面的现在土地政策,“农民”到达法定年龄并不退出土地。

二:由于社保制度的建立是最近百年来在世界上才建立起来的社会安定制度,我中国在逐步由城市走向乡村,但因社会积累和劳动者的自身积累的财富,还不能一全部负担公民的养老问题。所以产生出小编的问题。

因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农民”的劳动已经不再是只从事简单的农耕劳作。大量的从农劳动力已经从农耕中解放出来进城打工,仍然打着“农民”的旗号。

在打工中并没有注意完善自身的养老和社会养老的财富积累,这就使社会在现在有很多的过渡问题,年轻人一旦注意经营自己的社保权利,到老龄后也会得到养老金(就是所谓的退休金)。年龄大的人当年时根本上没有经营自己的这个法律规定的权利,没有在当年时缴纳社会保险金,所以这部人的养老问题只能是寄托在分得的土地和个人的经济积累上,这就是现在存在的事实。形成了社保养老问题的过渡性人口。在现在的各种法律下显得是很不公平的,却又是公平的自然悖论。也只能是无奈进行过渡性地养老,国家给点补贴。随着自然更替逐步消灭这部分人的养老问题。进入全民社保养老的制度来保障个人的养老权益。

在这里,我要说:

一:请不要再使用“农民”这个词汇,请多使用法律用语为“国家公民”这个词汇。

二:年轻人必须要注意自己的社保经营和按规缴纳相对应的费用。三:人人都多学习了解一下所谓退休的现行法律,明白自己今天的权力义务和将来的权益。


雅安李光杰


西门观点:从目前来讲,还要看他们的儿女经济情况,儿女富裕有钱了,也孝顺,五六十岁就可以“退休”,儿女也不富裕,再老也不会“退休”。

这问题其实没有多大意义,几千年来,什么时候为农民制定过“退休”制度?即便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国家如此重视农民,出台了这么多惠农政策,也只是六十岁以后每月有一百多元的基础养老金,靠这个养老显然不行。

几千年来,农民一直处在社会最底层,贡献很大,收入很低,最累最苦,待遇最差。前方前,由于土地私有制,土地掌握在少数地主手里,大多数农民只能租地主的地耕作,交过租后,所剩无几,当然更谈不上老了让你“退休”。

解放后,土地归公,虽然农民都好像有了一样多的土地,但由于地少人多,一个生产队,几百口人就几百亩土地,人均二亩地,挣死也不会富到哪里去。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还要加班加点,累死累活,战天斗地,仍然难以吃饱穿暖,那时候,在地里犁地的人大都是五六十岁甚至六七十岁的老人,不干就没有工分,最后连粮食钱也掏不起,哪来的“退休”?

改革开放后,农民虽然吃饱了,穿暖了,日子比以前好多了,但仍然不可能像工人一样在六十岁退休,因为,农民没有退休金。好在国家现在有了养老金,有了新农保,虽然现在还很低,仍然难以养老。养老还要靠儿女赡养,儿女富裕的,老人就可以早早“退休”,儿女不富裕的,六七十岁仍然得干活。

不过,随着国家对农村的投资不断加大,相信城乡差别会越来越小,农民也会想城市工人一样有一两千元养老金,六十岁以后,也能够“退休”安享晚年。

谢谢您的关注,期待您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