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婚》中孩子悲劇人生的來源,父母偏愛帶來的認知失調

二刷電視劇《金婚》,讓人非常唏噓,前半段兩個人的婚姻有多甜蜜,後半段兩個主人公的婚姻就有多糟心。但是,今天想討論的並不是兩個主人公的相伴相隨的一生,而是他們子女人生與他們教育的關聯;

1、成年後,兒女們問題不斷,人生並不順暢

子女成年後,兩位主人公的生活可用“水生火熱”來形容。一方面是丈夫精神出軌,夫妻離心又離德;另一方面是子女風波不斷,所有矛頭都指向父母的偏愛。

三女兒未婚先孕,一個人去醫院做人工流產,文麗追趕過去,女兒一頓嚎啕大哭,將所有的責任都推卸到父母身上,“從小沒人管我,你們只關心大寶,我第一次來例假,以為自己要死過去了,最後還是大姐幫我處理的,那個時候你們在哪裡?”,怨不得女兒責怪,聽到這些話,文麗的眼淚也止不住向下流。

二女兒從小與文麗生疏,結婚前終於說出了實話,“從小沒有您在我身邊,即使後來我回家了,我也覺得這裡像旅館一樣,您總是對我客客氣氣”,文麗終於明白孩子生下來,就把孩子送走,這個舉動對孩子一生的影響有多大,“早知道這樣,我即使累死餓死,我也要把南方養在身邊啊”。

文麗有四個孩子,對所有孩子都是不管不問嗎?不是,對最小的孩子大寶可是盡心盡力,生怕有一絲疏忽。

電視劇導演安排了一個情節,放學歸來,文麗帶著三個女兒有說有笑走在路上,女兒們難得與母親單獨相處,說“媽媽,您心裡只有大寶,你是不是把我們都忘了?”,文麗斬釘截鐵地回答,“你們是媽媽的寶貝女兒,媽媽不光愛大寶,媽媽也愛你們,”,說完這句話,文麗聽到了大寶的哭聲,立馬撇下三個女兒跑了,女兒們愣在原地,半響才說“媽媽果然不愛我們”。

《金婚》中孩子悲劇人生的來源,父母偏愛帶來的認知失調

造成兒女偏愛的原因,卻是文麗重男輕女的思想。文麗是一個小學老師,書香門第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可是她卻有生個兒子的心結。當她以為第四胎她懷的是姑娘後,竟然只想讓婆婆把孩子帶走,“眼不見心為淨”。當得知是一個男孩後,立馬轉身,把孩子抱在手裡,不讓任何人碰。

女兒們成年後,所有的矛盾集中爆發。大女兒匆忙戀愛,嫁給了家暴男,家暴男不思進取整日遊手好閒,最後還出軌,而嫁給家暴男的原因,只是為童年被父母忽視的愛買單,“別人都不理解我,只有他理解我”,就這樣一句話,開始了悲催的前半生。

二女兒結婚後,丈夫不幸患上睪丸癌,夫妻相愛又互相折磨,為了緩解丈夫內心的痛苦,二女兒對丈夫言聽計從,疲憊不堪。文麗夫婦勸諫二女兒丈夫時一句話,讓人唏噓,“南方從小生活在奶奶身邊,沒有享受過父母的疼愛,她的世界裡,除了她奶奶,她最愛的人只有你,所以她所有的希望都在你身上”。

三女兒整日與小混混們廝混,打過幾次胎,直到她被推進手術室,聽到父母苦苦哀求醫生一定要保住子宮,讓女兒能夠享受為人父母的快樂,她才與父母和解,才知道父母原來也是愛自己的。

女兒們的人生悲劇,無一不透漏著對父母的埋怨,一個重男輕女的老媽,一個不管孩子的父親,前半生就在尋找那個能愛自己的人,能夠接納自己的人。例如老二,終於碰到了愛自己的丈夫,就為了這份愛忍辱負重;例如老三,大半生都沒有找到那個人,自己也沒接納自己,於是就放縱自己,差點毀了自己的人生。

有了滿足自己心願的兒子,文麗的人生就順遂了嗎?很可惜,編劇安排兒子最後出車禍去世了,文麗在晚年又經歷了喪子之痛。

《金婚》中孩子悲劇人生的來源,父母偏愛帶來的認知失調

2、被偏愛固化的認識,原來父母並不愛我

教育學將學生品德的形成分為依從、認同、內化三個步驟。

依從包含從眾和服從兩種,指表面按照規範的要求行動,但缺乏對規範必要性或根據性的認識,甚至有牴觸情緒。認同指個體在思想、情感、態度和行為上主動接受他人的影響,使自己的態度和行為與他人相接近。內化值個體在思想觀點上與他人一致,將自己所認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觀點、信念融合為一體,構成一個完整的價值體系。

學生道德品質的形成經歷了依從、認同、內化三個階段,最終實現認知與行為的平衡。家長偏愛的不合理行為,雖然讓孩子因為服從家長權威,產生了相應的行為,卻無法讓孩子認同達到心理的平衡。

因此出現認知失調現象,產生自己不配得到愛、沒人愛我的態度定式,最終影響孩子的道德認知。

《金婚》中孩子悲劇人生的來源,父母偏愛帶來的認知失調

第一、認知失調

人類具有一種維持自己的信念、觀點的需要,以保持心理平衡,即認知平衡。當父母出現偏愛行為時,被冷落的一方親眼見證父母對其他姐妹的寵愛,難免會認知失調,產生失落。例如,《金婚》中文麗雖然嘴上在說,“你們同樣是媽媽的孩子,媽媽愛你們,”可是下一秒在聽到大寶的哭聲後,消失得無影無蹤。此時,女兒們內心會真的相信文麗所說的愛他們這句話嗎,?

“如果媽媽愛我,媽媽就應該拉著我們一起上樓,可是媽媽現在拋下了我們,讓我們自己回去,所以媽媽的行為和言語不一致?”,此時,文麗言行不一致的做法,已讓女兒們產生認知失調,產生對父母寵愛的懷疑。

第二、態度定式

教育學指出,個人會由之前的經驗,對面臨的人或事,產生肯定或否定、趨向或迴避的態度,這種事先的心理準備影響人對事物的判斷或預期,進而影響人是否接受有關的信息。即使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動作,當子女對父母已經產生父母可能不愛我這個印象時,父母后期即使做出了改變,子女依然會以相同的態度來解讀父母的行為。

《金婚》中二女兒要出嫁還要遠赴美國讀書,文麗急急忙忙給二女兒買了幾身衣服,還打算風光大辦女兒的婚禮,可是,沒想遭遇了女兒激烈的牴觸,“媽媽,你別像補償債主一樣補償我,我不需要”,通過這句話可看出,後期雖然南方從四川回家,但是對父母是否愛自己還存有遲疑態度,甚至認為母親從小對自己好,就是母親在補償自己的愧疚。

當子女認定父母不愛自己時,這種固有的態度很難改變,於是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不值得被愛,是不是自己做的不夠好,是不是自己不該被愛,於是一生在追逐愛與被愛。

朋友源源,一生都在父母偏愛的陰影中。大學剛畢業的她,選擇了一個大她很多,離婚又帶了一個孩子的男人,男人高中畢業,家裡一窮二白。家人的勸阻無法阻擋她嫁人的腳步,結婚兩三年後,她曾經以為她嫁給了愛情,現實卻讓她喘不過氣,家裡兩個孩子(自己生了一個,丈夫帶的一個)已經入不敷出,最近又失業了,丈夫滿腹嘲笑,和她完全沒有共同語言。

“想離婚,可是為了孩子又不得不忍耐”、“我能找到什麼好工作啊,我只能打工”、“萬一別人看不上我怎麼辦?”,這是她的口頭禪,不難發現,她是一個極度缺乏自信又自卑的人。這背後,是她父母對她的忽視,認為她是姐姐,理應照顧弟弟,認為她是個懂事的孩子,不用操心,以至於高考都是她自己度過,連志願都是自己選擇。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就是被父親的偏愛摧毀,一生都沒有學會愛自己,與自己和解。《金婚》中,文麗佟志夫婦年老,終於意識到自己早些年對兒女成長的虧欠,開始用心去彌補,為了治療二女兒的丈夫,他們走遍北京大小醫院,找資料找偏方。為照顧三女兒,他們飲食起居一一置辦妥當,最終,他們的行動換得了兒女們的諒解,與女兒們達成和解,也讓女兒們在後半生中一一找到了幸福。

《金婚》中孩子悲劇人生的來源,父母偏愛帶來的認知失調

可是,並是不所有父母都能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也並不是所有兒女都能與父母和解與自己和解。很多人遭遇父母偏見後,依然會活在過去的陰影中。例如,《都挺好》中的蘇明玉,雖然年過30,已成為職業女強人,但是依然會回憶母親過去重男輕女的行為,依然生活在痛苦中。日劇《絕叫》更是展現了生活在重男輕女家庭中的鈴木陽子,最終因為家庭陰影影響太深,最終走上絕路的故事。

可見,父母偏愛,毀掉的不僅僅是孩子的人生。所以,在現實中,為人父母,需要不斷糾正自己的偏愛行為,公平公正對待孩子,不要讓偏愛毀了孩子的未來。

3、察覺行為,“父母分類”給自己歸位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說過:"一想到為人父母竟然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可見不合格的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父母也分等級,你屬於哪一個級別的父母呢?》一文,提出了父母分級的概念。

下等父母:只負責生孩子,養孩子就交給老人,認為孩子只要吃飽穿暖,身體健康就可以了,對於孩子的其他方面,沒有任何規劃;

中等父母:知道孩子成長和教育的重要性,以及陪伴對於孩子的成長意義,但是對孩子成長和培養缺乏系統的規劃和深入細緻的執行,因此,常常忽略孩子的心理健康。

高等父母:這類父母對於孩子身體和心靈的教育同等重視,努力將孩子培養成為身體健康,富有愛心和理想,精神世界豐富的人,因此,這類父母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也更願意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

作為父母,需要經常去覺察自己的行為是否得當,自己的言行能否讓孩子健康成長。那麼,我們如何察覺呢?

第一、找出問題歸屬

《父母效能訓練P.E.T》提出,要糾正親子問題,幫助孩子更好成長,首先要找出問題歸屬。只要問題歸屬弄清楚了,整個問題也就解決了一半了。那到底怎麼弄明白問題歸屬呢?

P.E.T提出了一個概念“行為四角形”概念,這個四邊形把日常生活中的行為分為兩大類:可接納的和不可接納的,然後根據兩種行為確定問題的歸屬,圖片如下:

《金婚》中孩子悲劇人生的來源,父母偏愛帶來的認知失調

找出問題後,即可對症下藥。例如,如果是孩子性格內向,喜歡安靜的環境,導致父母忽視孩子的感覺,產生偏愛行為,那麼就需要鼓勵孩子勇敢表達。如果是父母自身存在情緒偏差,那麼父母需要直面自己的問題,糾正自己的錯誤;如果是雙方都處於問題區,那麼,父母和孩子就需要做好溝通,讓溝通環境更順暢;

第二、端正態度,公平、公開、公正分配資源

雖然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能做到公平公正分配,但是隻要在資源分配方面,始終保持公平、公正、公開的態度,親子間坦誠相見,也不會讓孩子產生被傷害的感覺,這樣孩子之間,才會真正做到相互理解,互助互愛。

朋友露露生活在二胎家庭,作為姐姐,經常被媽媽要求去照顧弟弟,雖然她心裡很不樂意,但是在她發出做出相應的行為後,父母總是表揚她,也會給她相應的獎勵,久而久之,她也開始轉變態度,內心也逐漸接受了父母的安排。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父母說,“大的讓著小的”“男孩讓這女孩””強壯的讓這瘦弱的“,雖然這些話聽起來都很有道理,但是這只是父母一廂情願的想法。如果總是犧牲一方的利益來照顧另一方,犧牲利益一方會覺得父母偏心,自己不受關愛,被照顧一方,會覺得理所當然,長此以往,對雙方都不利。

站在在孩子的角度,身心發育不成熟的孩子,容易以自我為中心。他們都渴望的是獲得父母最多的愛,而不是誰要讓這誰,他們都希望父母愛自己,而不是其他人,所以,在家庭以外,可以教育孩子要謙讓,要保持風度,但是在家裡,還是要就事論事,把公平放在第一位,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是公平的。

《金婚》中孩子悲劇人生的來源,父母偏愛帶來的認知失調

第三、孩子之間的問題,家長多提建議,少做裁判

孩子,有孩子的世界。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相互之間的衝突總是不可避免。從遙控器到電腦,從一顆糖到一塊蛋糕,在爭搶資源方面,矛盾和衝突總是不可避免。

一般來說,當孩子起衝突的時候,總是會習慣於找家長評理,希望獲得家長的支持。此時,家長無論是佔在哪邊,都容易引起對方的不滿。久而久之,孩子之間很有可能會養成相互告狀,相互中傷的問題。

所以,此時家長最好的辦法是提出解決方案,讓孩子自己判斷。只有當出現明顯的以大欺小,或者暴力事件,才適合家長去做裁判。

教育學家科爾伯格曾做過一項實驗,他向小朋友講述了一個故事,“海因茲妻子快要死了,但是他又沒錢,不得已,只好求助藥劑師,請求藥劑師便宜一點賣給他,或者允許他賒欠。但藥劑師拒絕了 海因茲的請求,走投無路竟撬開商店的門,為妻子偷來了藥,你們覺得這個丈夫應該這樣做嗎?為什麼應該?為什麼不應該?法官該不該判他的刑?”

通過對小朋友道德感的測試,科爾伯格於1969年提出了兒童道德判斷髮展階段的理論,發現進入青春期後的孩子,已經有了自己判斷的道德標準,已經能夠認識到道德問題,並做出判斷,因此,家長只需要做好引導,剩下的問題,交給孩子自己。

愛孩子的方式多種多樣,愛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健康成長。希望各位父母們,能夠通過找出問題歸屬、公平分配資源、少做問題判斷,將自己的愛分給每一個正在成長的孩子,也願父母們都能成為上等父母,讓孩子快樂成長,就像劉瑜在寫給女兒的信《願你慢慢長大》中所言:

作為一個女孩,我希望你幸福,還希望你有夢想,你的青春與人生不僅僅為愛情和婚姻所定義,你可以主宰自己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