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媽》讓人動容的不僅是徐崢的反抗,更是媽媽遺失的夢想

今年的春節格外特殊,原本定好的春節檔電影意外偃旗息鼓,"擇日上映"的公告更像是一個遙遙無期的宣判。幸好,我們還有《囧媽》可看,徐崢聯手歡喜傳媒,為我們開啟了互聯網觀影的新紀元。不用上電影院,電影直接在網絡平臺上映,"大年初一,免費看電影"成了那幾天稍稍可以開心點的事。

關於《囧媽》的評價,譭譽參半,有人將徐崢這種行為定義為"開天闢地,義薄雲天","囧系列"再上新高,披著情懷濾鏡打五星的人不再少數。也有的人站在電影技術的角度批評徐崢"掛羊頭賣狗肉",想說點中年男人的尷尬,卻變得不尷不尬,想戳破家庭關係那層窗戶紙,剛戳個洞自個兒又給糊上了。

無論如何,《囧媽》是整個春節檔最大的贏家,錢沒少掙,還賺了好口碑,贏在情懷,捎帶高討論高曝光。截止到目前為止,豆瓣上已經有374124人評價,評分5.9,距離及格分還差0.1,這分數遠低於2012年《泰囧》的豆瓣評分7.4,更不用說2010年"囧系列"開山之作《人在囧途》,徐崢和王寶強組了個黃金搭檔,收穫7.7的高分,好於79%的喜劇片。只不過,《囧媽》也不是墊底選手,怎麼著也稍稍比2015年《港囧》的5.7分高了那麼0.2,應該也不會再低了吧。

《囧媽》讓人動容的不僅是徐崢的反抗,更是媽媽遺失的夢想

徐伊萬和媽媽靠著休息

其實,《囧媽》的題材特別討喜,春節本來就是一家人歡聚一堂的時候,這個時候看看以家庭為主題的電影最合適不過,只不過對於很多話題徐崢都是點到即止,或許是怕傷了家人和氣?拋開這些,我最終還是給《囧媽》打了五星滿分,因為在這部電影裡我仍舊看到了某些中國式家庭的真相,徐崢作為兒子的反抗,以及媽媽為了家庭犧牲,不得已放棄自己的夢想。

一、徐伊萬的反抗是無數中國子女的縮影

電影主要講了徐崢飾演的徐伊萬和黃梅瑩飾演的徐媽媽因為一次意外坐上了從北京開往莫斯科的火車,母子兩不得不長期呆在同一空間下,矛盾衝突接踵而來,最終和解的故事。

1.被控制的悲慘結局——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徐伊萬很討厭母親對自己的控制,從最簡單的吃穿住行到自己結婚生子,母親總是事無鉅細想要知道一切,然後橫加干涉。徐伊萬不知道的是,在母親的影響下,他對一切也都充滿拿了強烈的控制慾。不知不覺,成年的徐伊萬繼承了母親的秉性。一樣的喜歡發六十秒語音方陣,一樣喜歡讓身邊的人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

著名心理學家武志紅老師曾經說過:

"婚姻之所以容易成為愛情的墳墓,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婚姻只是我們過去家庭模式的複製。"

親子關係中最恐怖的形式之一,就是長大之後我不知不覺變成了你。被激怒的徐伊萬終於向母親控訴,他受夠了母親的控制,母親心裡有一個理想的兒子模型,而她總是不遺餘力想要把徐伊萬變成那個樣子。這樣的話,在電影的開篇我們就曾經聽到過,袁泉拿著行李箱來和伊萬告別,臨走前也說了那樣一番話,徐伊萬的心裡有一個理想妻子的模樣,他想要把自己也改造成那個模樣。

《囧媽》讓人動容的不僅是徐崢的反抗,更是媽媽遺失的夢想

妻子和徐伊萬告別

2.反抗成為找回自我的方式

徐伊萬無數次想要逃離母親的控制,可是在她面前的自己始終是那個從小看到大的孩子。於是,徐伊萬拾起自己的小聰明,悄悄地打亂母親的計劃,刻意唱起反調,試圖找回對於自己生活的控制權。

他把母親投餵自己的小番茄偷了出來,一個一個從廁所的玻璃窗縫裡扔出去,電影裡的徐伊萬露出了惡作劇得逞的笑容。鄰座來了一個漂亮的俄羅斯姑娘,自己本來對她沒什麼興趣,也本能保持著距離,可是母親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醒刺激了徐伊萬心裡的反抗因子,徐伊萬從最開始的敬而遠之到之後的刻意接近,這一切都不過是小孩子的把戲,作為子女想要挑戰父母權威而已。

有研究者認為:

人類最大的恐懼之一就是害怕失去控制,人類最強的動機之一就是擁有對我們生活的控制,獲得並保持一種控制感。

徐伊萬因為母親對自己的控制而感受到失去了對自己人生的控制權,產生了恐懼,因此

他只能通過反抗的方式從母親手裡奪回控制權,重建自己內心秩序的平衡。

《囧媽》讓人動容的不僅是徐崢的反抗,更是媽媽遺失的夢想

徐媽媽各種投餵

二、為家庭付出所有是中國母親最悲哀的宿命

徐媽媽對徐伊萬的過度干涉實質上是對自己遺憾人生的補償。她和很多中國式母親一樣,本來可以有更自在瀟灑的生活,可是為了孩子,她情願犧牲,當一個母親心裡生出"為了孩子而活"的感悟時,註定她不得不放棄一切,甚至放棄自己的夢想。

1.從不曾磨滅的青春夢想

四十八年前,中俄建交,徐媽媽正值青春年少,作為合唱團的一員本來是要在舞臺上演唱的,可是因為遲到她的節目被取消,這份遺憾在她心裡埋藏了四十八年。這一次終於有機會可以再一次站在紅星大劇院的舞臺上演唱,她是絕對不會放棄的。

合唱團的其他人都坐飛機,就她一個偏偏要坐這六天六夜的長途火車,因為這輛火車裡有著她年輕時候的鮮活記憶,那時候的她還在衛生站當護士,就是這樣坐著一趟又一趟的火車在中國和俄羅斯之間來來往往。

當徐伊萬問到她,如果不去參加演出會怎樣,徐媽媽說自己會死不瞑目。

徐伊萬以為那是母親神神叨叨的恐嚇,卻不知那是她心裡藏了四十八年的遺憾,以至於成了不達目的死不瞑目的悲壯。

《囧媽》讓人動容的不僅是徐崢的反抗,更是媽媽遺失的夢想

徐媽媽回憶往事

2.人生原本有另一個選擇項

歷盡艱險,徐媽媽終於登上紅星大劇院的舞臺,她的演唱驚豔了在場的所有觀眾,包括臺下的徐伊萬。那一刻,我相信徐伊萬在徐媽媽的身上看到了光芒。直到那一刻,徐伊萬才真正明白,原來母親的歌唱得這樣好,原來平日裡嘮嘮叨叨的母親還有這樣光彩奪目的一面。直到那一刻,他才真正懂得了母親所說的"死不瞑目"是多麼偉大的力量。

徐媽媽的演唱越是精彩,越是動人,就越是遺憾,越是悲壯。

當初,為了伊萬的爸爸,她在新疆待了8年,之後,為了撫養伊萬長大她窮盡所有。原本,她的人生有另一個選項,她本可以早早地去追尋自己的夢想,可是為了伊萬,她放棄了,這一放就是四十八年。

中國的母親總是習慣性犧牲自己,為家庭瑣碎操碎了心,少有人看到她們為夢想發光的模樣。她們將自己的夢埋起來,埋得很深,埋到不再提起,埋到有一天甚至連自己都忘了。

所幸,電影給了我們一個美好的大結局,徐伊萬和母親和解,徐媽媽也正是開啟了全球巡迴演唱,夢想重新發光。只是這樣的結局在中國家庭總歸是少數,很多子女終其一生都不曾瞭解父母年輕時的夢想。

《囧媽》讓人動容的不僅是徐崢的反抗,更是媽媽遺失的夢想

徐媽媽在紅星大劇院演唱

三、好好溝通是解決誤會的首要前提

看《囧媽》時常會覺得裡面的情節和自己的生活很像。那個想要逃脫母親控制的兒子,以及事無鉅細將孩子放在心尖的家長。

其實,徐伊萬和母親的矛盾說大也不大,只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漸積累,累積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爆發。說到底,還是二人沒有建立起一個良好的溝通模式。母親對兒子的關心體現在多吃一塊紅燒肉就會長胖,想要兒子陪伴卻嘴硬趕他離開,然後偷偷趴在窗戶上張望。兒子對母親的態度同樣強硬,明明是因為擔心母親才會留下來和母親一起去俄羅斯,到嘴邊卻變成了帶著玩笑意味的嘲諷。

徐伊萬和徐媽媽是最典型的不會溝通的母子,兩個人的情感彆扭著,通過一顆大白兔奶糖來表達。母親擔心伊萬沒吃早飯低血糖,於是往他的衣服兜裡放進去幾顆大白兔奶糖。徐伊萬傷了母親的心,那句彆彆扭扭的道歉之後,也是將手裡的大白兔奶糖遞給母親。

和解後的母子倆終於有機會坐下來靜靜地聊天,徐媽媽談起和徐父的種種,徐伊萬坦白自己已經離婚的事實。這個時候

雙方忽然發覺原來一切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只要好好溝通就能解決所有的誤解。

現實生活裡也是一樣,越是親近的人,我們越難做到以誠相待,總是提心吊膽顧慮良多。事實上,面對家人應該是最輕鬆自如的,即使全世界不理解,家人也總會選擇站在你的身旁,因為彼此早已成為生命裡無法分割的一部分。

趁著這段時間可以名正言順宅在家裡,不妨放下手機,多花點時間和家人聊聊天,聊聊那些心裡過不去的坎,聊聊曾經那些美好的時光。

《囧媽》讓人動容的不僅是徐崢的反抗,更是媽媽遺失的夢想

徐伊萬拿著大白兔奶糖給母親道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