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四場新聞發佈會召開 保障藥械供應 穩定市場價格

河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四場新聞發佈會召開 保障藥械供應 穩定市場價格

2月4日,洛陽德之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員工在加緊生產84消毒液、醫用酒精等產品。潘炳鬱攝

河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四场新闻发布会召开 保障药械供应 稳定市场价格

2月5日,市民在南陽中心城區一家超市內選購蔬菜。崔培林攝

河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四场新闻发布会召开 保障药械供应 稳定市场价格

節後,宜陽縣洛陽富隆特體育用品公司員工正在加緊生產護目鏡。義偉攝

□河南日報記者孫靜

如何進一步穩定市場價格,防止“天價白菜”等現象再次發生?如何保障藥械供應?如何保障口罩等物資質量?2月5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河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四場新聞發佈會,邀請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馬林青等相關負責人就群眾關心的問題答疑解惑。

1

確保供應:開設綠色通道加快審批,幫助企業儘快投產

眼下,很多群眾買不到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用品,市場監管部門將採取何種措施確保防疫物資市場供應?發佈會上,面對記者提出的問題,馬林青給出的關鍵詞是“加快審批”。

馬林青介紹,省市場監管局已開設綠色通道,對生產口罩、消毒液等當前緊缺物資的企業特事特辦,只要符合生產條件,會在最短的時間內辦好證照手續,企業可以立刻開工生產。同時,省藥監局對疫情防控所需的醫療用品、用械等全部實行快速審批,幫助企業儘快投入生產。

截至目前,我省已對15家醫用外科口罩等產品進行了生產許可快速審批,新註冊醫用外科口罩產品2個,恢復1家企業防護類醫療器械註冊證的法定效力,生產許可增項3家,防疫物資生產能力快速增長。

同時,為保障海外進口捐贈的防護類用品儘快通關,省市場監管局已委派專人駐海關聯合辦公,做好鑑別驗收進口醫用防護物資、檢查負壓救護車等特種車輛等工作,以保障物資儘快通關。

2

穩定物價:對哄抬價格者,從快從速從嚴從重處罰

疫情發生後,疫情防護用品和群眾生活必需品價格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如何穩定物價,讓“天價白菜”事件不再發生?

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省藥品監管局黨組書記雷生雲說,市場監管部門組織執法人員對糧油肉、菜奶蛋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口罩、消毒液等防護用品價格依法開展了嚴格監管;全省12315工作平臺24小時保持暢通,積極受理各類投訴、舉報和諮詢等。1月23日到2月4日,全省共查處價格違法案件432起,當場處罰違法案件199起,本著頂格處罰的原則,對哄抬價格行為起到了震懾作用。

“當前城市人口大量回歸,會出現節後消費品採購次高峰,容易出現價格波動。”雷生雲說,市場監管部門將繼續加大對防疫用品和生活用品價格的監管力度,依法從嚴、從重、從快打擊哄抬物價、串通漲價、變相漲價等不法行為,切實維護市場秩序。

3

用得放心:對藥械生產企業逐一開展質量把關

口罩等防疫用品緊缺,不少人擔心,這些加班加點生產出來的口罩,在質量上能否得到保證?

“蘿蔔再快也要把泥洗乾淨。”省藥品監管局副局長蘇其超說,我省宣佈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應急響應後,省藥監局組織多個檢查組,分別趕赴生產企業集中、產量大的鄭州、平頂山、新鄉、長垣、滑縣等市縣,對疫情防控用械生產企業逐一開展質量管理體系檢查,重點檢查企業原材料、人員、生產過程質量控制和出廠檢驗等關鍵環節,要求企業嚴把質量關。

對於售假行為更絕不手軟,數據顯示,全省市場監管部門累計出動執法人員2萬多人次,檢查各類經營場所近2萬家,截至目前,查處生產假冒偽劣口罩案件15起,查扣了一批假冒偽劣的醫用口罩、手術衣等產品。

“下一步,我們將加大對重點生產企業的監督檢查力度,對那些製假售假、坑害百姓的違法犯罪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姑息,絕不手軟。”蘇其超說。

4

吃得安心:嚴禁餐飲從業者帶病或隔離期未滿上崗

疫情防控期間,如何進一步保障老百姓“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的質量安全,讓廣大群眾吃得安心?

省市場監管局食品安全總監王建防透露,為加大食品安全監管力度,今年1月,我省密集開展抽檢,共安排省級食品監督抽檢6289批次,總體合格率達98.7%,全省食品安全形勢總體向好。

復工以後,食品安全監管任務更重。王建防說,各級市場監管部門正對開門營業的餐飲經營者開展監督檢查,嚴禁從業人員帶病或隔離期未滿上崗,嚴禁採購使用未經檢疫或來源不明的肉類及腐敗變質的食品原料,特別是嚴禁使用野生動物或活禽進行飲食加工等,並督促網絡訂餐配送嚴格落實“封籤”制度,保證配送過程食品不受汙染。

記者手記

有決心更放心

“凡是囤積居奇、哄抬物價、擾亂市場、發‘疫情財’的人,要罰得他傾家蕩產。”在第四場新聞發佈會上,回答如何進一步穩定物價的提問時,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馬林青的這句話,讓現場的記者們紛紛點頭。

疫情期間,物價非正常上漲問題尤為受關注。對於物價管控,公眾在瞭解職能部門具體舉措的同時,更需要看到“非常時期採取非常之策”的決心。當“天價白菜”“高價口罩”這些帶著刺的疑問,得到政府監管部門強有力的正面表態,公眾將從這份“決心”裡得到更多的“安心”。

這也讓記者想起日前跟隨鄭州市惠濟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現場“打假”的情形。在群眾舉報售賣假冒“飄安”口罩的藥店裡,執法人員在秉公執法的同時,更是“怒其不爭”。“這是非常時期,賣假口罩不僅是謀財,更是害命,你們怎麼能幹得出來!”基層執法人員的眼中有著焦急,還有淚光。

按照頂格處罰的原則,這家藥店被給予7萬元的行政處罰。希望不再有售賣假口罩或“天價白菜”這樣的事情出現,相信有了政府監管部門從快從速從重頂格處罰的強大決心,市場保持正常運轉、公眾放心全力抗“疫”,就多了一個強有力的保障。(本報記者孫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