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無主燈設計需要吊頂嗎?2米7的房子做無主燈合適嗎?

汪貴顯


雖然目前大部分家庭裝修還是有主燈設計方案,但在實際裝修案例設計中有一部分客戶已經開始接受家裡無主燈設計了,那麼有朋友問,做無主燈設計需不需要吊頂?2.7米的房子做無主燈合適嗎?接下來我帶大家來分析一下。

什麼是無主燈設計?

無主燈設計其實一般在星級酒店裡運用的比較多,現在家裡裝修,有些客戶覺得酒店的無主燈設計更有品質感和舒適感,在滿足室內光源的基礎上用點光源和線光源來做照明,不做吊燈,吸頂燈等主燈設計,無主燈設計比較有氛圍感和品質感,空間的每一個光源都有其重要的作用。

做無主燈設計兩種頂面形式。

1.吊頂,一般做無主燈設計都是需要吊頂的,因為一般都做的是暗藏射燈,除了射燈外,空間裡還會有一些線性光源的出現,比如燈帶,都是需要吊頂的,吊頂還能夠隱藏電的管線,解決頂上樑頂高度差,讓空間有層次感。

2.不弔頂,做無主燈設計也可以不弔頂,可以採用明裝的吸頂射燈或是軌道射燈都可以,管線開槽暗藏在頂面上就可以,這樣房高可能會比較有優勢,但如果是北歐風格我覺得可以做不弔頂的無主燈設計,北歐風格更簡約一些,不做太多造型,主要靠軟裝飾來體現北歐風。

2.7米的房子做無主燈設計合適嗎?

如果毛坯房總高2.7米,一般貼磚完成面高度在5公分,無主燈設計吊頂下吊高度一般在6公分,這樣算下來毛坯房總高減去吊頂和地面高度,還剩2.59米的高度,這個高度我覺得做無主燈設計是沒有問題的,一般房子吊頂最低點到地磚完成面的距離建議高度是在2.5米高度以上就沒有問題的。

無主燈設計需不需要吊頂我的個人觀點!

無主燈設計做不做吊頂可以根據裝修風格來定,如果是北歐風格可以不做吊頂的,做明裝射燈就可以。如果是其他風格建議做吊頂,因為做吊頂暗藏射燈看上去還是比較有品質感的,做無主燈設計我們遵循的原則就是最好見光不見燈,這樣做出來效果氛圍會非常舒適。

綜上所述:

以上從什麼是無主燈設計,做無主燈設計頂面的兩種形式,2.7米高做無主燈設計合不合適和我對無主燈設計做不做吊頂的個人觀點建議方面進行了分析,希望我的回答能夠解答你的疑惑。


大家一起聊裝修


大家好,我是專注家居生活和裝修知識的家居生活志。在這裡,我會盡可能地把我所知道這些知識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能夠支持。

[摘要]生活中自從有了燈,真的是方便了許多。現如今我們的生活更是離不開燈具的照明。很多人在燈具也是頗有研究,設計出來了各種各樣的燈具。這些燈具是各有各的特點,近來有一種無主燈,很是受到大家的喜愛。那麼,小編也就此來總結一下,無主燈設計優缺點?

生活中自從有了燈,真的是方便了許多。現如今我們的生活更是離不開燈具的照明。很多人在燈具也是頗有研究,設計出來了各種各樣的燈具。這些燈具是各有各的特點,近來有一種無主燈,很是受到大家的喜愛。那麼,小編也就此來總結一下,無主燈設計優缺點?無主燈設計要注意哪些事項?

無主燈設計優缺點?

無主燈主要說的是沒有主要光源設計,但是在眾多光源設計中還是有主次分明,對於主要照明燈具使用率會高些,輔助照明使用率相對較低。它的優點是設計上更加自由,沒有限制,而缺點是會對生活造成一定的影響,設計要求比較高。


無主燈設計要注意哪些事項?

1、在設計上,我們需要有自己的設計打算,合理對照明燈進行佈局與安排。

2、選擇合適高度距離進行燈光設計。太密容易導致眩光以及亮度高,失去燈光層次。太遠,容易出現某個區域照度不足的問題。

3、所有可能需要預留燈光的位置都需要水電進場時預留好佈線,所以最好和開關插座同時進行規劃,免得後面需要返工困難重重。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主要講述的無主燈設計優缺點,以及無主燈設計要注意哪些事項的全部內容,現在我們知道了無主燈的設計優點真是很多,最主要的是這種主次分明,燈源是可以根據所處的環境來選擇,這樣一種燈具也就可以當做好幾種光源,更多的滿足了大家的生活所需。


家居生活志


無主燈設計可以不弔頂,但是建議吊頂,這樣頂部空間看起來更整潔一些,燈具及佈線更方便些。當然一些房子空間本身高度不寬裕,再做吊頂壓低層高,得不償失,可以不弔頂,用明裝燈具做處理,這時購買燈具時需要考慮燈具外觀,顏色,畢竟直接外露。2700的高度是當下主流商品房的層高,別墅、大宅除外。2700高度,地磚或者木地板需要去掉60左右(這需要看房子土建施工質量,平整度好,最低能做到40),吊頂平頂最低也要80(這時吊頂高度確定的話,購買燈具要注意,因為專業燈具帶散熱底座,造成燈具高度可能大於80,所以選擇時選擇整體高度低於80的),所以這就要去掉140,還剩2560,常規來說,高度不低於2500都沒問題(當然這也需要看房間面積大小),根據我們實際操作經驗,不低於2400也可以,只是頂部空間造型需要琢磨一下,即通過吊頂改善人的視覺,利用視覺誤差或則轉移注意力消減壓抑的感覺。那個層高,根據我們設計院的結構顧問提供資料,結合我們在現場實測數據,可以得知:一般商品房客廳的樓板厚度因為跨度大的緣故,都會比其他空間要厚,所以實際層高一般都要減去50左右,加上土建施工質量,樓板平整度不大好,後期處理還要吃掉一些高度。



青年設計從業者


房間裡打開某一盞燈,就能滿足日常照明。這盞燈,就叫做“主燈”。主燈的體型龐大,又長期佔據天花板的C位,時間久了,難免讓人厭倦。那麼有沒有哪種方法可以擺脫這一窘境呢?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室內無主燈照明設計了。

LED燈的盛行,將燈具耗電量降到了歷史最低,也使得無主燈照明得以走進尋常百姓家。我們今天就來說一說,如何做好家庭無主燈設計。

燈具選擇

我們可以籠統地將無主燈設計中用到的燈具分為三種:筒燈、射燈和裝飾燈。

筒燈——肩負替代主燈作用的重擔,在無主燈設計中起主要照明作用。

筒燈又可分為明裝筒燈和暗裝筒燈,暗裝筒燈需要配合吊頂使用,也是隱藏性最好的一種燈具;明裝筒燈不需要吊頂,外觀看起來更加粗獷。

射燈——作用有三,第一是補充照明,用來補充筒燈照明留下的死角;第二是局部照明,有針對性的為某一個位置提供更強的光源,比如床頭讀書燈;第三是裝飾照明,一般用來裝飾牆壁。

PS:軌道燈,也屬於射燈的一種。

裝飾燈——這類燈具在主燈設計中也常常出現,主要是為了烘托氛圍,燈具本身也有一定裝飾性。常見的裝飾燈有燈帶、落地燈、壁燈等等。

光源位置

燈具的位置、數量是無主燈設計的關鍵,太稀疏則光線不足,太密集則刺眼。

我們可以利用公式來簡單估算所需的燈具數量:數量=面積*建議照度÷燈具流明。

建議照度如下表▼

燈具流明,需要看燈具的具體參數。給一個參考值,LED筒燈的亮度大概是80lm/W,比如3W燈,亮度就是240lm。

舉個例子,20㎡的臥室,刷白色乳膠漆,需要的3W燈具數量=20*75÷240≈6盞。

如果感覺燈具數量太多或太少,影響室內裝飾效果了,可以改變燈具功率(瓦數)。

做完這一步,室內的基礎照明已經完成得差不多了。如果你不介意,可以直接投入使用,比如這樣▼

接下來要做的,是發揮無主燈照明的優勢:增加空間立體感、增加光源裝飾性、提高採光面積。

明暗結合

現在銷量最高的吸頂燈,是可以變色的那一種——因為已經有越來越多用戶意識到,房間裡只有一個亮度、顏色的光源是遠遠不夠的。

無主燈設計也是一樣,我們需要利用不同燈具達到可以調節明暗的目的。主要做法有兩種:

第一是利用控制筒燈亮起的數量,可以加啟動器,得到的效果和吸頂燈一樣,按一次開關亮起一部分燈具,按兩次開關亮起全部燈具。

也可以利用多開開關,每個開關按鍵控制一部分燈具,酌情選擇開啟幾個按鍵。

第二是利用不同種類的燈具,筒燈作為主要照明日常使用,射燈作為局部照明在需要高亮度的地方使用(比如想在臥室床頭安裝射燈,讀書時開啟),裝飾燈在需要低亮度的時間(比如起夜)或需要烘托氛圍時使用。

主次結合

如果燈具太多,哪怕亮度不那麼高,也會顯得房間裡很亂——特別是在開燈的時候。所以哪怕是光源裝飾,也不可能“裝修過度”。

一般來說,筒燈、射燈、裝飾燈的比例為5:3:1(數量、亮度比例都是這個)。

多說一句主要照明燈具的選擇——寫到這裡,我們都是把筒燈作為主要照明燈具的。但是不排除有人喜歡把射燈作為主要燈具,比如下面這張照片▼

射燈的照射範圍太小、亮度非常不均勻。所以這種做法並不值得提倡,大家瞭解即可。

高低結合

還有最後一點,讓房間顯得更加立體——我們可以將光源分為高、中、低三部分。

其中高處光源主要是筒燈和局部照明的射燈;中部光源包括射燈(照射牆壁的裝飾性射燈)和頂部燈帶;低處光源包括底部燈帶、落地燈、壁燈。

我們的原則是讓房間的空間感平衡,底部如果有了太多的傢俱,就應該增加中部和高處光源數量;如果是走廊,沒有傢俱,則要保持三個位置的光源數量一致。



法蘭斯戈家居


可以吊頂的,提前瞭解需要配的內嵌燈具規格頂面吊頂預留一定高度。


勤勞的小哥20


當代極簡 無主燈,全頂拉平,用筒燈


素木茶家居


最好是吊個薄的頂 七八公分差不多了 現在有兩公分厚的筒燈 就可以安裝了


大舟山人


因為層高不到2.8米,採用超薄平頂燈較為適合。


白兆居士


需要吊頂的 需要輔助燈 燈帶 和筒射燈 這個層高肯定合適啊


燈居界


需要,可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