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疫情防控宣传“最后一公里”——黔西南州构建“317”宣传服务体系实现基层防控全覆盖

打通疫情防控宣传“最后一公里”——黔西南州构建“317”宣传服务体系实现基层防控全覆盖

打通疫情防控宣传“最后一公里”——黔西南州构建“317”宣传服务体系实现基层防控全覆盖

“冠状病毒传染人,各人要有自知明。相信政府相信党,不要串门走亲戚。”

“听我唱歌莫走神,过年期间不串门。冠状病毒会传染,安心在家养精神。”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出现以来,在晴隆县茶马镇战马村1700多人的“相聚文明聊天唱歌群”微信群里,“宅”在家里的乡亲们耐不住“寂寞”,语音加文字,你方唱罢我登场,以布依山歌的方式宣传疫情防控知识。

“在微信群,乡亲们唱得那是得劲,通过山歌的形式唱疫情防治,让大家知晓疫情防治知识。”战马村脱贫攻坚指挥所所长黄文才如是说。

而这种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做疫情防控宣传,在黔西南州很普遍。

“现在是特殊时期,请尽量减少人员流动,不拜年、不串门、不打牌、不聚会……”在兴义市洒金街道南兴社区,这个集中安置了来自普安、晴隆、望谟共4191户18635人的新市民居住区,流动喇叭里不断播放通俗易懂和接地气的疫情防控宣传知识。

“按照《关于建立并实施黔西南州疫情防控“317”基层网格化宣传服务体系的通知》要求,我们供电局的每一位人员除了是疫情一线保供电能手,也是疫情防控宣传的标兵!”抗疫情,保供电,兴义供电局党建人事部副主任龙玉玺说。

疫情防控宣传没有局外人,兴义供电局涉及疫情防控场所17处(定点医院13户、隔离中心2个、疾控中心2户),为疫情防控场所提供安全可靠的用电,兴义供电局46支“心意电”党员突击队共计百名党员活跃在保供电现场,保障疫情防控用电和民生用电可靠,鲜红的党旗随处可见。

原来,为确保全州排查防控全覆盖,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黔西南州率先布建疫情防控“317”基层网格化宣传服务体系,实现基层防控全覆盖。

“‘3’,即疫情防控工作向农村全覆盖、向居民小区全覆盖、向重点领域全覆盖;‘1’,即建立一个宣传服务站;‘7’,即落实‘登记、询问、测温、提示、消杀、分类管理、及时报告’七项重点工作内容。”黔西南州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有关负责人介绍。

为确保疫情防控工作不留死角、不留盲区,黔西南州印发《关于建立并实施黔西南州疫情防控“317”基层网格化宣传服务体系的通知》,州级设立了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317”基层网格化宣传服务工作组,各县(市、新区)、各责任主体设立网格化宣传服务站,推进疫情防控工作向村寨延伸、向居民区延伸、向农贸市场等重点领域延伸,实现16804平方公里全覆盖。

运行“1”个载体,依托“公安+”联防共治工作机制。黔西南州科学划分八类社会防控面,建立疫情防控网格化宣传服务站,驻点服务,扎实开展消毒、杀菌、清扫、营业人员防护口罩佩戴、体温监测、进出人员管理等工作,切实履行好职能部门、辖区、个人管理责任,全面梳理和网格化排查,服务管理工作细化到人,每个都见面、上门去登记、天天有回访,确保一个不漏、心中有数。

“7步”方法规范到位,基础数据准确鲜活。黔西南州各类基层网格化宣传服务站在对本辖区进出人员、车辆进行检测服务工作中,规范工作程序,严格按照登记、询问、测温、提示、消杀、分类管理、立即报告“七步”工作法,结合“网格化+大数据”,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全面做好辖区内出入人员基本信息、症状询问、体温测试、提示公告、辖区防护、分类处置,更严更实更细更快完成排查监测。

截至2月4日,全州221个集贸市场、大型超市已组建疫情防控宣传服务站165个,709个城区居民住宅区组建疫情防控宣传服务站652个,995个农村村寨组建疫情防控宣传服务站6513个,59个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管理公司组建疫情防控宣传服务站32个,471个用工单位(建筑、大型企业)组建疫情防控宣传服务站88个,4116个公共复杂场所组建疫情防控宣传服务站280个,275个金融机构组建疫情防控宣传服务站166个,946机关、企事业单位组建疫情防控宣传服务站674个。

据介绍,黔西南州不断创新宣传方式,利用全州1000多个“微警务”群,QQ联络群,搭建宣传防控网络,与社区居民、乡村群众24小时“面对面”“键对键”,实现基层防控全覆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