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線小城”狂野的自動駕駛夢:20家公司2年落地13座小城


“十四線小城”狂野的自動駕駛夢:20家公司2年落地13座小城

“十四線小城”狂野的自動駕駛夢:20家公司2年落地13座小城

車東西(公眾號:chedongxi)文|Bear

2019年是產業下沉的一年,當一線城市的人口紅利、土地紅利被開發殆盡,不少產業走上了下沉三四線城市的道路。電商產業下沉,社交媒體下沉,連自動駕駛產業都走上了下沉的道路。

事實上,自動駕駛產業下沉的趨勢早有體現,國內某自動駕駛創企將總部搬離一線城市後曾直言:“在一線城市之外,自動駕駛產業有著廣泛的發展空間,其中包括更合適的路測條件、更優惠的牌照政策…”

此番言論,暴露出了一線城市過高的地價、嚴苛的落地規則,正在束縛自動駕駛產業發展的活力。

為打破這一局面,在2018年4月,工信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就聯合發佈了《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規範(試行)》,鼓勵全國各省市建設智能網聯/自動駕駛汽車示範區。

兩年時間過去,近30個智能網聯汽車示範區開始在全國各個城市落地,排除一線城市與新一線城市,諸如滄州、保定、無錫、襄陽等大眾認知中的小城(本文特指一線與準一線之外的城市)也開始跟上自動駕駛的潮流。

“十四線小城”狂野的自動駕駛夢:20家公司2年落地13座小城

▲國內13座小城自動駕駛佈局情況

據車東西不完全統計,像這樣佈局了自動駕駛產業的小城已經達到了13座之多。這些城市為自動駕駛產業提供了更優惠的政策、更便宜的自動駕駛路測牌照與更加高效的申請流程,這些優勢吸引了諸多自動駕駛產業內的玩家。

目前來看,已經有ICT公司、互聯網企業、自動駕駛創企、整車廠、物流企業等五類玩家湧入了小城的自動駕駛測試區。

小城的自動駕駛已經形成了星火燎原之勢,城市政策的支持與企業高漲的熱情將會推動自動駕駛產業從產業優勢集中的一線城市,向邊緣城市擴散,走出一條“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

一、自動駕駛產業下沉 13座小城開設智能網聯汽車示範區

2018年4月,工信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聯合出臺了《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規範(試行)》政策,政策指出,各省、市級政府相關主管部門可以依據當地實際情況,依據該規範實施細則,具體組織展開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工作。

在此之前,國內僅有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少數一線(準一線)城市啟動智能網聯/自動駕駛汽車示範區,並在示範區內進行小規模路測。

而上述文件的出臺,為更多城市發展自動駕駛產業提供了指導性意見,也使自動駕駛產業擁有了從一線城市向外遷移的機會,能夠享受到二線城市,甚至是三線城市更加優惠的落地條件。

文件出臺不久,一些城市因為具備優良的產業基礎,率先擁抱了這波自動駕駛浪潮。

其中最為典型的,莫過於保定、平潭、襄陽、滄州等既擁有發達的汽車製造業,又擁有一定人工智能產業基礎的城市。

據瞭解,保定不僅是長城汽車的總部所在地,還是雄安新區重要的側翼,在保定,數百家人工智能相關的企業已經落地。

“十四線小城”狂野的自動駕駛夢:20家公司2年落地13座小城

同時,在2019年2月,保定還與百度簽約,雙方計劃共同推進保定市的智能交通建設,百度還在保定落地了人工智能雲計算中心。

一邊是對自動駕駛測試有迫切需求的長城汽車,另一邊是希望將自身自動駕駛解決方案落地保定的百度。雙方一拍即合,2018年11月底,保定市自動駕駛道路測試服務中心滿城工作站在河北滿城經濟開發區正式揭牌成立。

由華夏智行科技服務公司承接了該測試區的建設項目,與此同時,滿城的開發區管委會還為其提供了服務場地,並負責了通訊基站的建設。

而在滄州,北京現代與北汽集團(華北)汽車產業基地坐落於此,滄州雲圖科技同樣也是百度Apollo重要的合作伙伴,這足以見得滄州也擁有汽車製造業與人工智能產業的產業基礎。

2019年9月底,滄州市發改委、工信部、交通運輸部、公安部四部門聯合發佈了《滄州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辦法(試行)》,滄州市也正式成為了擁有智能網聯汽車示範區的城市。

據悉,滄州已經開放了滄州經濟開發區總長114公里的自動駕駛測試路網,同時向百度頒發了首批30張自動駕駛測試牌照,並於2019年10月底,放行百度自動駕駛測試車進行測試。

“十四線小城”狂野的自動駕駛夢:20家公司2年落地13座小城

不過並非所有建設智能網聯汽車示範區的城市,都具備汽車製造業與人工智能產業雙重產業基礎,坐落於我國西南地區比較出名的柳州智能網聯示範區,就是由整車廠上汽通用五菱與地方政府合作建設。

2019年7月,上汽通用五菱的申請正式被柳州政府通過,柳州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聯席工作小組辦公室召開會議,成立了道路測試委員會,並通過了《柳州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專家委員會章程(試行)》文件。

目前為止,柳州已經建成了集成5G通信技術、V2X、無人駕駛、遠程駕駛技術於一體的智能網聯汽車示範區,由上汽通用五菱拿下了該示範區的首張測試牌照。

“十四線小城”狂野的自動駕駛夢:20家公司2年落地13座小城

▲柳州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道路

值得一提的是,甚至有城市將自動駕駛作為重要的城市規劃進行佈局,例如,德清就開放了全縣域內900餘公里的城鄉道路,並向吉利、蔚來、零跑、中車時代、小馬智行等多家整車廠、自動駕駛創企頒發了自動駕駛路測牌照。

德清縣計劃將自動駕駛作為城市智慧交通的底層能力,在2020年建成城市級自動駕駛於智慧出行示範區,這意味著自動駕駛汽車將能夠在德清縣全域內上路。

除了保定、滄州、柳州、德清之外,襄陽、肇慶、常州、無錫等9座城市也依靠當地的產業基礎,建成了自動駕駛測試區,為自動駕駛產業在小城落地提供了條件。

從各個“小城”建設智能網聯汽車示範區的熱度來看,自動駕駛這把火終於從北上廣深等城市燒開,逐漸向全國蔓延。廣泛落地的自動駕駛產業不僅有利於產業本身的商業化,也會對城市的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戰略起到推動作用。

二、主攻自動駕駛測試區 小城兩大優勢初步顯現

根據車東西對目前13座小城自動駕駛佈局的觀察,這些城市由於缺乏自動駕駛配套的產業集群,通常不具備強大的本土自動駕駛企業與專攻自動駕駛技術的學術團隊,整體上缺乏對於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能力。

但這些城市非常準確地把握住了自身與一線城市的差異,以政策先行,測試區迅速跟進,將

道路測試優勢技術集成優勢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出來,主攻自動駕駛測試區。

以當下自動駕駛產業頗為火熱的德清為例,2019年6月,該縣發佈了“全域城市級自動駕駛與智慧出行”示範應用實施方案,並向合作的吉利、蔚來、小馬智行、酷哇機器人等公司頒發了開放道路測試牌照。

2019年10月,該地區的自動駕駛測試區即完成劃定,正式開放使用,開放測試的道路包括152條主城區道路,長約152.37公里;其它城鎮道路77條,共計65.4公里;農村道路380條,總里程731.51公里。

“十四線小城”狂野的自動駕駛夢:20家公司2年落地13座小城

▲德清自動駕駛開放測試道路電子圖

毫不誇張地說,德清縣的自動駕駛公共道路測試區,是目前國內範圍最大的測試區。

即使是國內自動駕駛產業發展較快的北京,目前開放的自動駕駛測試道路數量為151條,總里程為503.68公里,單論測試道路的總里程也不及德清。

當然,德清目前只是一個特例,大部分小城的自動駕駛測試道路里程都在幾十到上百公里之間。但如果“德清模式”能夠獲得成功,那麼全國各地就會有多座“德清”冒出來效仿。屆時,小城市的自動駕駛道路測試里程很可能會超過大城市。

而總里程更長的公共測試道路,對於自動駕駛汽車而言,是更加豐富的自動駕駛測試場景,更加多樣化的自動駕駛路測數據。

在這樣的環境下,自動駕駛算法將能夠得到更加豐富的數據集,發現平常不會出現的“極端環境”並進行優化,從而變得更加成熟。

不僅如此,在自動駕駛測試道路的技術集成度上,小城自動駕駛測試區與北上廣深等大城市的自動駕駛測試區也有著明顯的不同。

北京等大城市的自動駕駛測試區由於是分批建設,不同時期,技術的成熟程度不同,各個測試區能夠測試的內容有著明顯的差異。

例如,屬於國家智能汽車與智慧交通(京冀)示範區的亦莊基地與海淀基地,一邊注重V2X與智慧交通,另一邊則是自動駕駛的封閉測試區。

而與通信企業合作的房山5G自動駕駛示範區,則更加註重5G通信技術在智能駕駛上的應用。

如此一來,如果有企業想要測試自動駕駛汽車在V2X、5G通信與自動駕駛算法等方面的表現,就需要輾轉於不同的測試區之間。

而常州、襄陽、柳州等小城市在自動駕駛測試區建設時,則更傾向將5G通信、V2X技術與自動駕駛算法測試做集成融合,使得一個自動駕駛測試區能夠滿足多種智能汽車測試的需求。

據瞭解,柳州已經與上汽集團達成合作,完成了柳州智能網聯(無人駕駛)汽車測試道路5G通信與車路協同功能的全覆蓋,並會在2020年覆蓋更大的範圍。

“十四線小城”狂野的自動駕駛夢:20家公司2年落地13座小城

▲柳州自動駕駛測試道路

在這些道路範圍內,擁有5G通信加持的車路協同可以幫助車輛實現無人駕駛行人檢測與避障、異常車輛提醒、後方車輛快速接近、道路事件提醒、超視距預警、紅綠燈信息推送、路口車輛碰撞預警、變道預警、限速路牌信息,事故多發路段提醒、前方車輛緊急制動、電單車出沒等多種現實場景,幫助車輛實現多種“極限場景”自動駕駛功能的實現。

這些“後起之秀”明顯更加看重測試區的技術集成程度,而這樣的集成度則能夠為自動駕駛企業提供非常大的便利。

試想,一邊是每次需要花費2-3小時時間才能抵達測試區,並且需要在測試區間不斷輾轉的一線城市;另一邊則是“下樓”就能測試,並且基礎設施支持相對完備的小城。單從自動駕駛測試這一環來看,後者對於自動駕駛企業而言,確實更具備吸引力。

這就是小城發展自動駕駛得天獨厚的優勢。

三、五類公司湧入 20家公司紮根小城搞無人車

政策先行,測試區開放,自動駕駛產業鏈公司也魚貫而入。

據車東西不完全統計,目前至少已有五大類20家自動駕駛產業鏈公司,在一線城市之外的“小城”展開了自動駕駛路測。

“十四線小城”狂野的自動駕駛夢:20家公司2年落地13座小城

▲20家自動駕駛產業鏈公司落地小城

從上表來看,這五大類公司分屬ICT、互聯網、自動駕駛創企、整車廠與物流企業五大領域,這五大領域對應的其實是不同的自動駕駛佈局打法。

據瞭解,華為是目前唯一一家下沉到小城佈局自動駕駛業務的ICT公司,當然,按照華為目前汽車業務的進展來看,其部署的必然不可能是自動駕駛測試車。

華為其實是在自動駕駛測試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中摻了一腳,目前,華為已經與東風汽車公司、襄陽市政府達成了合作,利用其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5G、AI等方面的技術優勢賦能襄陽自動駕駛測試路段。

“十四線小城”狂野的自動駕駛夢:20家公司2年落地13座小城

▲東風汽車、華為與襄陽簽約

換一種思路理解,自動駕駛只是其佈局的一環,華為瞄準的是包括自動駕駛在內的智慧城市項目。

來自互聯網產業的巨頭百度的打法有所不同,擁有Apollo項目的百度在佈局智慧城市的同時,更加聚焦於自動駕駛。其不光將自家的自動駕駛測試車開進了小城的測試區,還為其他合作伙伴配套了技術方案,使其能夠一同落地測試。

這種打法也不難理解,百度自家的自動駕駛汽車數量終究有限,如果能有整車廠的車輛幫助其測試自家的解決方案,其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也能夠更快完善。

加上百度之後很可能會以合作或出售的方式,對外供應自身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為當下的合作伙伴配套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無疑能夠提前積累業務經驗。

自動駕駛創企中,真正下沉到小城的企業其實較少,目前僅有AutoX與禾多科技兩家。

“十四線小城”狂野的自動駕駛夢:20家公司2年落地13座小城

▲禾多科技在無錫高速公路封閉測試區測試

其實這一現象十分好理解,自動駕駛創企目前還處於缺乏自我造血能力的狀態,需要強有力的資本持續為其輸血。這些資本往往是投行,或是對自動駕駛產業頗為重視的地方基金,這些資本集中分佈在一二線城市,投資的模式決定了這些資本極難下沉。

因此,在小城紮根的自動駕駛創企極少,連表中提到的AutoX與禾多科技,大本營與業務的重心也並不位於肇慶或無錫。

整車廠則大不相同,正如文章第一部分提到的,這些小城的部分都具備汽車製造業的基礎。

小城發展自動駕駛的需求,很大程度上也是由當地的車企催生的,如保定,就是由長城催生的自動駕駛產業需求,而柳州,則是由於上汽通用五菱主動請纓。

車企在汽車智能化的浪潮下,選擇擁抱自動駕駛,但其傳統制造業的模式,使其自動駕駛業務很難脫離整車廠,在一線城市發展壯大。

因此,車企發展自動駕駛,都選擇了在本地或就近進行自動駕駛汽車的道路測試,既節省了成本,也能依託於自身在整車製造上的經驗,及時對車輛進行調整。

物流企業德邦物流與中通快遞則都選擇了與自動駕駛創企進行合作,其中德邦快遞與飛步科技達成合作,中通快遞與AutoX達成了合作,發力幹線物流與最夠一公里的無人送貨服務。

小城複雜的路況將能夠幫助物流企業,進行最貼近實際情況的城市幹線、支線物流與“最後一公里”無人送貨的場景測試,為之後提供無人配送服務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大類別公司雖然各自打法不同,但歸根結底,都是對於在小城市進行自動駕駛測試有所需求。

ICT公司華為希望通過小城市試點,來驗證自身ICT方案在交通領域的可行性,以便之後進行推廣。

互聯網公司百度則是希望進一步擴大自身自動駕駛業務的規模,同時與一線城市之外的合作伙伴達成更加緊密的合作。

整車廠則是採取就近發展的原則,節省成本,提升效率。

自動駕駛創企與物流企業是希望通過在小城測試,獲得更多不同的路測數據,提升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在極端環境下的運行能力。

四、國內自動駕駛測試牌照已近300張 小城處於起跑階段

一二線城市領跑,帶動自動駕駛產業發展,“小城”緊跟潮流,讓自動駕駛逐漸在國內走向普及。

現階段,國內自動駕駛產業全面開花,全國上下近30座城市已發出了300張左右的自動駕駛路測牌照。

不過,這300張左右的自動駕駛路測牌照大多數仍然屬於發達的一線城市,根據北京市交通委數據,單是北京一座城市便發佈了77張自動駕駛道路測試牌照,佔到全國自動駕駛路測牌照數量的1/4左右。

“十四線小城”狂野的自動駕駛夢:20家公司2年落地13座小城

▲北京市交通委信息

而上海與廣州也瓜分了大約30張左右的自動駕駛路測牌照,準一線城市自動駕駛產業的後起之秀中,重慶、武漢、杭州、蘇州也各自發布了十餘張張自動駕駛路測牌照……

如此一來便可看出,300餘張牌照中,真正由小城發出的自動駕駛牌照僅有幾十張。

其中,滄州自動駕駛測試區作為雄安新區的側翼,率先向百度發出了30張自動駕駛測試牌照,參與路測的車型主要是百度與紅旗合作的L4級無人出租車。

動靜頗大的德清目前發出了7張自動駕駛路測牌照與2張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牌照,7張牌照分別發給了吉利、蔚來、零跑、中車時代、小馬智行、禾昆智能與酷哇機器人,主要是L4級自動駕駛乘用車的道路測試。

2張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牌照頒發給了德邦物流與中通快遞,這兩家公司分別與飛步科技、AutoX合作,研發了L3/L4級自動駕駛物流車。

平潭測試區則是向百度與金龍客車頒發了共計6張自動駕駛路測牌照,百度參與測試的3輛車為自動駕駛乘用車,金龍客車則是無人駕駛大巴。值得一提的是,金龍客車使用的也是百度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

常州與襄陽兩座城市的自動駕駛測試主要聚焦於商用車的自動駕駛項目,東風商用車、宇通客車落地襄陽自動駕駛測試區,而金龍旅行車、智加科技的無人駕駛卡車則落地常州的自動駕駛測試區。

無錫與柳州兩座城市的自動駕駛測試區則主要服務於整車廠,無錫向上汽與奧迪頒發了自動駕駛路測牌照,柳州則為上汽通用五菱頒發了自動駕駛路測牌照,但具體數量並未透露。

細數下來,13座佈局了自動駕駛產業的小城,累計發出的自動駕駛路測牌照不到100張,還沒有形成大規模落地的局面,小城的自動駕駛產業目前仍然處於起跑階段。

五、自動駕駛“農村包圍城市” 小城佈局背後的四層意義

在自動駕駛這股風剛從一線城市刮向小城之時,曾有人質疑過,缺少相關人才、缺少資本推動的城市,是否適合發展自動駕駛?

現在的局面顯然已經回答了這一問題,多座小城已經開始以自己的方式,參與到自動駕駛產業發展的浪潮中。

既然缺乏人才、缺乏資金,那就從最底層的自動駕駛測試區開始做起,輔以政策,為自動駕駛公司提供最合適的落地條件,吸引人才、資金落地。

而這樣的打法,效果是顯著的,13座小城已經建起了自動駕駛測試區,百度、華為等自動駕駛產業的大玩家與AutoX、禾多科技這類自動駕駛領域的創新力量開始往小城落地。

雖然當下的小城自動駕駛產業仍然處於起跑階段,但在起跑階段,就已經是千舟競發。因此,有理由相信,小城自動駕駛產業將會迎來光明的未來。

將時間線拉長,從小城興起的自動駕駛產業將會對企業、產業、城市、國家四個層面發揮重要的作用。

從企業層面來看,小城市的路況與道路信息更加複雜多樣,有利於企業在測試中不斷針對極端狀況調整其自動駕駛解決方案。

從產業層面來看,多點開花的形勢,好過從一線城市向外慢慢發展。如果小城市的自動駕駛產業也能取得良好的發展,那麼小城就能夠和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形成連攜效應,幫助自動駕駛更快普及。

從城市層面來看,自動駕駛無疑是未來智慧城市的關鍵一環,優先開放公共道路測試,有利於後續自動駕駛在城市道路落地,也有利於城市街道智能化改造,這些都是加速智慧城市轉型的過程。

從國家層面來看,小城市發展自動駕駛,有利於拉動人才、資金流動,減少小城市與一線城市之間的差距。同時,適用於自動駕駛的路網的改造,也是國家發展的戰略方向。

結語:小城自動駕駛佈局燃起“星星之火”

13座小城建起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區,引入百度、華為、AutoX等企業進行自動駕駛道路測試,這一系列動作背後,小城市的自動駕駛佈局已經燃起了“星星之火”,並逐漸朝著“燎原”的趨勢演進。

這一現象顯示,自動駕駛帶來的這輪科技紅利,一線城市將不再能獨享,小城市也有能力從中分一杯羹。雖然各自佈局的趨勢有所差異,但可以說是都參與到了自動駕駛帶來的變革之中。

小城市發展自動駕駛為產業帶來了新的機會,不光是政策更加優惠,測試更加方便,小城市很快也會圍繞自動駕駛建立起新的產業集群。新時代證券研究所預測,在2020年-2021年間,自動駕駛市場的規模將達到200億元,並會在2025年攀升到1000億元。這樣的千億市場,將會孕育出新的產業巨頭。

但在紅利的背後,產業需要保持冷靜,目前國內發展自動駕駛的城市中,政策與基礎設施的推進部署仍然趕不上產業的預期。政府部門在具體管理時,權責劃分不夠明晰,道路基礎設施成熟度也有待驗證,只有當這些條件成熟,自動駕駛汽車才具備大規模上路的條件,一個城市的自動駕駛產業才能真正走向成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