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2019年“大目標”完成了嗎?

2019年開年的時候,即便是在遭遇了中國車市28年來的首次下滑,仍然有很多車企信心十足,認為“寒冬”不會太久,加上2018年的低基數,下半年有較大概率止跌回升,也因此定下了較高的銷量目標。但萬萬沒想到,2019年的車市延續了上一年的態勢,長達一年持續下滑,這導致不少車企都沒有達到年初制定的目標,有些相差甚遠,即便表現較好的也僅是完成了既定目標。這也給已經步入新的一年、開始相繼公佈2020年目標的車企發出信號:切莫冒進,銷量目標的制定還需“穩”字當頭。

那些2019年“大目标”完成了吗?

平衡產品佈局領跑者圓滿完成任務

在記者統計的10家主流車企中,完成銷量目標的並不多,其中吉利汽車和一汽集團旗下的一汽-大眾分別成為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的“佼佼者”,表現優異。單從產品角度分析,二者擁有兩大共同亮點:產品佈局均衡以及豪華品牌“給力”。作為當之無愧的“自主一哥”,2019年吉利集團總銷量為217.8萬輛,同比增長1.23%,其中吉利汽車(含領克)銷量完成136.16萬輛,超額完成年度目標,這也是吉利汽車蟬聯中國品牌乘用車桂冠的第三個年頭。值得稱道的是,吉利汽車成績的取得在於SUV和轎車兩大產品的平衡發展,據統計,吉利SUV總銷量近71萬輛,佔整體銷量的52%。作為吉利集團的亮點之一,順應消費升級大勢的領克,市場表現可圈可點,2019年累計銷量為12.81萬輛,比上一年的12.04萬輛多了約7000輛,同比增長達到6.4%,這不僅為吉利品牌的增長提供了重要支撐,而且也進一步助力吉利汽車實現品牌高端化。

歷時5年,一汽-大眾力壓上汽大眾,再次成為國內銷量最高的乘用車企。2019年,一汽-大眾全年銷量達到213萬輛,與去年同期的205.2萬輛相比,實現增長3.8%。與吉利汽車如出一轍的是,一汽-大眾能跑在市場的最前端,離不開轎車與SUV並行的產品佈局。繼2018年推出探歌和探嶽之後,2019年5月和8月,一汽-大眾又推出了2019款探嶽和探歌R-Line,旗下首款小型SUV探影也於12月上市,形成了豐富的SUV矩陣,補齊了短板,市場表現自然不錯。在豪華品牌方面,一汽-大眾的奧迪品牌全年累計銷量達到68.89萬輛,同比增長4.2%,也超額完成了年初制定的銷量目標,奧迪A4L更是以17萬輛的成績坐上了豪華品牌單車銷量冠軍的位置。

除上述兩家企業外,東風集團旗下的東風本田和和一汽集團旗下的一汽紅旗也成為行業“佼佼者”。同樣,二者也有一個共同的特質——旗下擁有爆款產品。數據顯示,思域和CR-V是東風本田銷量最好的兩款車型,這兩款產品在2019年的銷量均超過了20萬輛,可以說是車市的“常青樹”,緊隨其後的是XR-V,它以年銷10萬輛以上的成績,在合資小型SUV市場中處於前列的位置。去年紅旗的表現頗有些“爆冷門”的意味,當面對2018年僅為3.14萬輛的成績,紅旗提出了2019年目標為10萬輛的時候,業內不看好的聲音居多,然而,在“當家花旦”——H5的支撐下,紅旗漂亮地提前完成了10萬輛的銷售目標。

市場持續下滑大部分車企目標難達成

其實在沒有完成2019年銷量目標的成員中,有不少車企的市場表現仍然是相當不錯的,例如僅差5000輛就能完成目標的奇瑞汽車。官方公佈的數據顯示,奇瑞在2019年累計銷售汽車74.5萬輛,其中,自主品牌車型年銷量同比增長6.9%,三大主力產品品牌——奇瑞汽車全新一代瑞虎8、艾瑞澤系列、奇瑞控股捷途系列的年銷量均突破10萬輛。可以看出,經歷了痛苦轉型的奇瑞汽車正在快步回到增長軌道上,2020年的表現值得期待。長城汽車也是距離完成目標(2019年7月下調至107萬輛)僅差7000輛,雖然SUV產品的市場表現遠不如從前,但哈弗品牌仍銷售新車77萬輛,其中哈弗H6更是累計銷售達到了38.64萬輛,累計79個月奪得中國SUV市場銷量冠軍。此外,主打高端市場的WEY品牌,也在2019年銷售了10萬輛新車,雖然不及領克,但不輸紅旗。相較而言,長安汽車的完成率則較低,只完成了目標銷量的71.54%。

2019年,上汽集團以623.8萬輛的銷量依然穩居六大汽車集團之首,但2019年對於上汽集團來說並不好過,旗下合資品牌均出現了同比下滑。按照上汽集團公佈的銷量數據,上汽大眾2019年累計銷量超過200萬輛,同比下降3.07%,而上汽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比較“慘”,分別銷售新車160萬輛和166萬輛,降幅均超過兩位數。自主板塊的上汽乘用車表現略好一些,全年累計銷量達到67.3萬輛,同比小幅下跌4.08%。值得一提的是,上汽集團的新能源汽車在2019年累計銷量超過了18萬輛,與2018年相比取得了30%的增長,遠高於行業增幅。

和上汽集團沒能完成預定銷量目標的原因相反,廣汽集團旗下的兩大主力合資品牌均實現了同比增長,其中,廣汽本田累計銷量為77.09萬輛,同比增長3.98%;廣汽豐田累計銷量為68.2萬輛,同比增長17.59%,“雙田”合計銷量佔比達到七成。相較之下,廣汽傳祺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加上表現不佳的廣汽三菱和廣汽菲克,拉低了集團整體的銷量成績。不過與上汽集團一樣,廣汽集團的新能源汽車板塊在2019年的銷量超過了4.2萬輛,同比勁增110%,成為廣汽集團2019年成績單中的一抹亮色。

有意思的是,就在上汽集團和廣汽集團新能源汽車產品發力的同時,先行者比亞迪和北汽新能源卻因為受到補貼大幅退坡的影響,未能完成2019年初定下的銷量目標。比亞迪2019年銷售汽車46.14萬輛,其中新能源車型銷量達到21.94萬輛,佔比48.6%,也就是說,比亞迪的傳統燃油汽車銷量已經超過了新能源汽車。北汽新能源也是北汽集團2019年眾多業務板塊中較為“不爭氣”的一塊,累計銷量15.06萬輛,僅完成了預期銷量的68.45%。不過,得益於北京奔馳等其他業務領域的強力拉動,北汽集團最終的整體銷量成績還是超過了預期目標的九成。

值得指出的是,雖然不同車企未能完成預設目標的原因不同,但目標過高卻幾乎成為2019年車企的“通病”。每一年的銷量目標是車企給自己定下的前進方向,能否完成關乎著企業發展戰略是否需要調整。過高,達不到很容易喪失信心;過低,也彰顯不出企業的自信和底氣。對於車企來說,還需冷靜審視大環境,制定更科學合理的目標,真正做到為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指引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