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一位患者經過4次檢測才確診新型肺炎,原因是什麼?檢測結果會有可能不準嗎?

LIAIHONG


這個問題涉及到的是目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最終診斷問題。

首先說,病毒核酸檢測陽性才的確診的金標準。

在國家衛健委2020年2月4日剛剛發佈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中,新增加了湖北省患者的診斷標準。

在湖北省外的病例中,具有疑似病例的特點,經病毒核酸檢測陽性,才能診斷為新冠肺炎。

而在湖北省的病例中,符合疑似病例的其它條件,加上的肺部影像學特徵(CT表現),就可以臨床診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注意是臨床診斷,也就是說,根據這些特點,可以推定為新冠肺炎;但確診病例,還是需要病毒核酸檢測。

根據上述描述,可以看出,病毒核酸檢測陽性是確診的最終依據。

回頭看題目中,天津患者經4次檢測才確診新冠肺炎,原因是什麼?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中,對患者病毒核酸檢測陽性的認定是這樣的:1、是取患者呼吸道或血液標本,經RT-PCR方法檢測,結果陽性;2、對患者呼吸道標本或血液標本進行病毒基因測序,與已知的新型冠狀病毒高度同源。

目前臨床所用到的是RT-PCR方法檢測,全稱叫做“反轉錄·聚合酶鏈反應”,這裡涉及到相關的專業知識,不再詳述。

1、即使有感染,陽性率未必百分百

從患者的體內取得標本後,送檢的陽性率與目標RNA的量有關,通俗來講,就是說如果取到的標本中病毒量非常微小,會影響到最終的檢測結果,導致部分患者檢測結果為陰性。

2、檢測試劑盒及其它干擾因素

任何一項檢測都不會是百分百準確,因為檢測手段受多種因素的干擾,客觀上也是導致部分患者假陰性的重要原因。

所有病毒性肺炎的臨床表現及肺部CT特點都具有很多的相似性,可以是甲流病毒、可以是乙流病毒,也可以是腺病毒或柯薩奇病毒,甚至是SARS病毒,只有在核酸檢測中發現了新型冠狀病毒,才能確定為目前流行的這個新冠肺炎,而這個檢測,並非一次取材送檢就能保證百分百的發現,有些是需要多次送檢才能發現並最終認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