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排查、幫跑腿,西安倉門村黨支部副書記每天運動步數“霸屏”

“爸,你咋這個時候還在外面亂跑啊?我看你微信天天兩萬多步,你不好好在家待著,幹啥去了啊?”聽著電話裡女兒焦急的聲音,蔣有岐笑了笑,腳步卻沒有停下來,“我在摸排咱村返鄉人員呢!”聽到女兒還要說什麼,老蔣趕緊說:“我每天都帶口罩出門,放心吧”說完,就匆匆掛斷了電話。

忙排查、幫跑腿,西安倉門村黨支部副書記每天運動步數“霸屏”

“姑娘愛操心,每天都要打個電話。”蔣有岐打開手機微信翻到自己的微信運動,才到中午已經走了15000多步了。每天的步數也都是兩萬步起步,在朋友圈裡總是排名第一,“要不是她說起,我還真不知道。都忙著排查呢,哪有功夫關注這個。”

蔣有岐是西安國際港務區新築街道倉門村黨支部副書記,一名有著2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17 年前,他曾參與到防治“非典”的一線工作中。在這次的疫情阻擊戰中,他再次毫不猶豫走村入戶,摸排外來人員情況,用大白話,講大道理,向村民宣傳普及防控疫情的知識。

蔣有岐的兩萬多步,來自於每天不間斷的巡查。他將全村劃成了四個片區,每天巡查兩遍,挨家挨戶摸排情況,發放疫情防控知識宣傳資料,講解居家觀察要求,確保不漏一戶、不漏一人。

忙排查、幫跑腿,西安倉門村黨支部副書記每天運動步數“霸屏”

在做好摸排,將疫情隔離在外的同時,隨時關注居家隔離人員的生活需要和思想動向,也是村幹部每天工作的重要內容。根據疫情防控要求,倉門村黨支部對返鄉人員進行了居家隔離,為居家隔離人員家庭發放由國際港務區防控指揮部統一製作的“居家防護關愛卡”。卡上標註了戶主、家庭成員、務工(就業)地點、居家防護觀察情況4個欄目,以及溫馨提示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防控指揮部的聯繫人及電話號碼。每個居家觀察戶都有一張,張貼在家門口,每天會有負責該戶的黨員幹部去觀測、標註信息。

蔣有岐所負責是隔離人員是村中的王蓉(化名),她所乘坐的航班1月23日在武漢經停,到家後看到了村上張貼的宣傳海報,就主動向村委會報告了自己的情況,並主動居家隔離。王蓉一家老老小小一共5口人,事發突然,家裡也沒有什麼準備。一次和蔣有岐通話的時候,王蓉隨口說了一句“家裡的菜快吃完了”,蔣有岐開著自己的電動小三輪,一腳油到當地農貿市場買了白菜土豆青筍雞蛋,又一腳油送到王蓉家門口,通知她開門取菜,走的時候還順手捎走了她們家打包好的生活垃圾,送到指定的垃圾處理站點。

從那以後,這樣隨叫隨到的跑腿服務,就成了蔣有岐的日常。這項工作也為他的微信步數做了很大的“貢獻”。“她家裡有個上小學的娃,憋在家裡好幾天了,鬧活得很啊。”蔣有岐拍了拍三輪車上的小盒子,說:“這不,給娃娃買了個變形金剛,應該能讓娃安寧幾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