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能普及下囗罩的种类、功能有哪些?

fang东东


1/6 分步阅读

外科口罩

标准的外科口罩有3层结构(外层通常是蓝色无纺布有阻隔体液作用、中层有吸附微粒作用、内层通常是白色有吸潮作用)+鼻夹(根据各人鼻梁高低调整固定起密闭作用)+系带(两根系带在头部固定);通常在手术室、无菌操作和标准防护等等时候使用,起飞沫隔离的作用。

外科口罩的正确佩戴方法

(a)口罩有白色和蓝色的一面,将白色面朝里;

(b)将口罩戴上,金属软条应该向上;

(c)头带分别绑于头顶后及颈后;

(d)将金属软条向内按压至该部份压成鼻梁形状。

(e)完成时,口罩必须覆盖鼻至下巴,紧贴面部。

2/6

操作口罩

标准的操作口罩有3层结构(同外科口罩)+鼻夹(同外科口罩)+松紧带(区别;通常于外科口罩);通常在一般清洁操作和接触普通污染物时使用。 此口罩普通市民不常见。

3/6

特殊时候会使用N95口罩(属于一种呼吸防护器)

N95型口罩:是NIOSH(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认证的9种防颗粒物口罩中的一种。“N”的意思是不适合油性的颗粒;“95”是指在NIOSH标准规定的检测条件下,过滤效率达到95%。N95不是特定的产品名称。 在特殊疫情(例如:结核、SARS)时必须使用N95口罩(属于一种呼吸防护器),用于空气隔离。

N95口罩佩戴方法

(a)按面型选择普通/细码型号,拉松头带。金属软条向上,将手穿过头带。

(b)戴上口罩,头带分别置於头顶後及颈后。

(c)将双手的食指及中指由中央顶部向两旁同时按压金属软条。

(d)检查妥当

正确检查:以双手轻按口罩,然後刻意呼气,空气应该不会从口罩边缘泄漏。

负压检查:以双手轻按口罩,然後刻意吸气,口罩中央会稍凹陷。

4/6

餐饮口罩

1、口罩佩戴后可以有效的隔离飞沫且呼吸顺畅交谈自如,在服务行业中达到更高标准,优化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

2、口罩为人体工程学设计,佩戴后口罩不会紧贴口鼻,比传统口罩更舒适且可以展现笑容,不会影响女士妆容

3、口罩可清洗反复使用,节约成本,环保减少浪费

4、口罩为环保食用型塑胶制成,安全卫士,镜片为进口的pc材料制成,坚固耐用

5/6

普通棉口罩

此口罩多为家用,一般用于抵御寒冷冬天所佩戴,对病毒防范无用处,希望大家不要在流感时期佩戴,若不经常清洗,则反而会导致病毒在口罩上残留,进而威胁生命健康

6/6

防毒面罩

专业人士佩戴的,N95口罩我戴过不少,从原理上讲,它只防护干性灰尘,不防护油性污染物,而街道上致癌物质是多环芳香烃,来自机动车废气,不但属于油性污染物,大多呈气态。

2)从使用体验上讲,N95口罩不能隔绝气味。而带着3m2097去公厕,去炒辣椒,骑车跟着大公共汽车..... 你都闻不到任何味道。3m2097的防护等级不是N95,而是P100,不但隔绝99.7%的干性及油性微粒,还吸收各种气味。

3)优良的设计可以隔离呼吸中的水汽,保护口罩使用寿命。N95口罩在出汗、呼气时都会使得滤网吸水失效。其实,不考虑油性污染的话,过滤用的无纺布理论上可以用很久,可以一直用到微粒大量聚集,你感到呼吸不畅为止。但是它不能沾水,一旦沾水就失效了,再晒干也不行了,内部结构毁了。防毒面罩考虑了防水的问题,有两个单向呼吸阀,呼吸舱与进气舱隔离,很有效地隔离了水分。


钢铁之家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推荐公众在非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使用。

医用外科口罩:防护效果优于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推荐疑似病例、公共交通司乘人员、出租车司机、环卫工人、公共场所服务人员等在岗期间佩戴。

KN95/N95及以上医用防护口罩:防护效果优于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推荐现场调查、采样和检测人员使用,公众在人员高度密集场所或密闭公共场所也可佩戴。

棉布口罩:保暖、隔绝较大颗粒粉尘,不具有防疫及隔绝空污微粒功效。

活性碳口罩:隔绝异味、挥发性气体。一般活性碳口罩仅用来阻绝气味或挥发性气体,但对于粉尘没有用,粉尘等悬浮微粒过大活性碳无法吸附。

PM2.5口罩:隔绝PM2.5空气污染,然而设计上并不适合拿来作为防疫用途,主要是因为呼吸阻抗高,不易久戴。


养老保健张主任


目前,该冠状病毒,基本上都是通过到过武汉(湖北)的人传播的,似乎未发现有其他源头的报道。

而戴上口罩,这个已经被过度强调了。应该说,在人群密集的封闭空间或者在需要经常面对面说话的场合,戴上口罩无疑可以减少吸入悬浮在空气中的飞沫的风险,但在人群稀疏的开放空间,比如在郊野公园等地方,口罩的作用就不明显了(患者戴是另外一回事)。

1、原则上是不允许二次流通。这不是能不能用的问题,而是法律与伦理问题。如果有人在垃圾桶中捡别人扔掉的口罩拿去消毒再使用,是受到法律制裁的。

2、如果是自己用过的口罩,不必每次都换,能过消毒,是可以考虑重复使用的。

其实,如果没病毒,戴与不戴没所谓;如果有病毒(如到重症病区),一般人就算戴了口罩也不好说,摘下口罩时不小心同样会中招。略有思维的人都不会把安全全部寄托在一个口罩身上,因此,网上不少人土法在家用纸巾制作口罩……

相对于纸巾制作的口罩,自己用过的一次性口罩再消毒重复使用,效果更好。消毒也很简单,放入微波炉并湿润一下,高温蒸气1-5分钟,基本上是可消除这些病毒与细菌的了。

3、对N95口罩的使用,美国疾控中心发布了一个文件,指出在特殊情况下(比如口罩供应不足等),可以在严格规范下“延长使用期限”以及“有限重复使用”。

“延长使用期限”是指一次佩戴不取下来,去接触不同的病人,而“有限重复使用”是指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可以重复使用一定次数(未标明时一般指5次)。


皇家师爷


口罩种类多,功能等选对比选贵更重要

目前,北京市正处在流感高发季节,有没有发现周围打喷嚏的小伙伴越来越多?口罩作为保护我们呼吸系统的过滤屏障,可有效预防传染病。不过这戴口罩看似简单,其实是很有学问的。就拿最常见的一次性口罩来说吧,薄薄的口罩竟然还有正反面之分,你能分清哪面应该朝里、哪一面朝外吗?今天,我们就请北京市疾控中心传染病地方病控制所的主任技师石伟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戴口罩的学问。

口罩种类多 选对比选贵更重要

石伟先介绍,口罩能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效力,关键在于一方面要看口罩选得对不对,再一方面口罩佩戴方法对不对。我们选择口罩的指导思想是“充分而不过”的原则。不同的情况下如何选择口罩呢?市场上种类繁多的口罩,根据材质和过滤效率不同,主要分为三类。

棉布口罩 一种机械式的过滤口罩,通过棉布的层层阻隔来发挥过滤作用。棉布口罩的过滤效率最低,只能对头发丝那样粗的颗粒物有一定阻挡效果,但其保暖性和舒适性最佳。寒冷的冬天,一出门就冻得流鼻涕,这时为了保暖防冻,棉布口罩是最佳的选择。

一次性口罩 以无纺布为主要材质、过滤效果比棉布口罩稍高一点。感冒发烧了,赶快去医院,这时的最佳选择就是这种一次性医用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具有防喷溅功能,在医院的空气中会飘浮着大量呼吸道病人的气溶胶,这时无论自我防护还是避免传染他人,戴一次性医用口罩都是最合适的。此外, 春天百花盛开、杨絮纷飞,过敏性鼻炎随之“驾到”。这时,还是选择一次性口罩。石伟先介绍,对于极细小的颗粒物,一次性口罩的防护效果是不如防护口罩的。但对于较大的颗粒物,比如防粉尘、花粉、飞絮,够用啦。

防护口罩 过滤效率最高的防护口罩。防护性高了,同时口罩的透气性和吸湿性也随之变差,这就意味着其佩戴的舒适性降低了,佩戴的时间就不能太长。雾霾天要出门,首选防护口罩。N95口罩是我们常见的一种防护口罩,它对于哪怕微粒直径是小于0.3微米的极细小颗粒物,过滤效果也能达到95%以上。

口罩“撒气漏风” 功效打折扣

石伟先提醒大家,根据用途选对口罩是第一步。接下来,如果口罩戴得不正确,效果会大打折扣。口罩佩戴时最重要的是保证密闭性,这就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型号。比如儿童,要使用针对不同年龄段及脸部大小相匹配的儿童型口罩才好。

一次性医用口罩佩戴时,要将折面完全展开,将嘴、鼻、下颌完全包住,然后压紧鼻夹,使口罩与面部完全贴合。还要注意一次性口罩有里外之分,浅色面有吸湿功能,应该贴着嘴鼻,深色面朝外。

最后教大家一个检查口罩密闭性的小方法。石伟先介绍,要检测口罩是否与你的面部做到严丝合缝,方法很简单,深吸一口气,然后快速地吹几下气,就能发现你的鼻侧、嘴侧是否漏气了。

此外,还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应先洗手,再佩戴口罩。佩戴口罩之后,尽量不要触摸口罩。如果必须触摸,则在触摸前和触摸后都要记得洗手。摘口罩的时候,尽量不要触摸口罩的外侧,摘下口罩后记得立即洗手。一次性医用口罩尽量不要重复使用。一旦口罩破了或者脏了,需要立即更换新的口罩。

这五种情况记得佩戴好口罩

2.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时候。

3.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时期,需要在相对密闭的或人多的空间中停留较长时间。

4.如果在一个办公室或一个学校班级内,有同事或同学感冒的时候。

5.患者与人近距离接触时。(来自:北京青年报文/本报记者 李洁)


媒体老梁


从病毒防护效果来说医用防护口罩(N95≈KN95)>医用外科口罩>普通医用口罩(包括医用护理、一次性医用口罩等等)>其他口罩形状防护物品(棉质纱质防护口罩、防风保暖口罩、尿不湿等)> 不戴口罩面部裸奔出门

整理了一个思维导图,作为参考



饭团趣玩


一般,口罩分为两种,空气过滤式口罩和供气式口罩。空气过滤式口罩,或简称过滤式的口罩的工作原理是使含有害物的空气通过口罩的滤料过滤进化后再被人吸入。供气式口罩是指将与有害物隔离的干净气源,通过动力作用如空压机、压缩气瓶装置等,经管及面罩送到人的面部供人呼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