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催收遭遇疫情,消金還好嗎?

在各行各業都受疫情影響,出現推遲復工或停業,由於收入和預期變化,讓互金行業的用戶償債能力大打折扣。 甚至還有部分“老賴”藉此次疫情,渾水摸魚到受影響嚴重用戶群體中,故意拖欠還款。


當催收遭遇疫情,消金還好嗎?

截至2月6日疫情地圖


此外,催收行業是人力密集型行業,對於工作環境和場景以及工作條件有嚴格限定。受疫情影響,一方面,從業人員從外地回到職場受到限制,人力不足;另一方面,催收工作需要頻繁出行,但疫情下既不安全也不現實,不能實地外訪帶來回款率的大幅下降,這都給催收工作帶來相當大的負面影響。


當催收遭遇疫情,消金還好嗎?


無論是借款人端的還款能力和意願的降低,還是催收端的效率下降,客觀上都推高了行業整體的逾期率。在業績受影響的同時,互金企業的回款和催收工作將面臨更大困難。貸後管理、 風控能力等都將成為新的挑戰。

在兇猛的疫情下,消費金融行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一樣多。首先以線下場景為主陣地的消費金融公司(含非持牌)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但人們對於消耗品的需求不見得降低,線上消費場景的企業優勢明顯。

無論需求端有優勢還是挑戰,所有的消費金融公司都不見得敢放款,一個很現實的原因是:催收人員的命,也只有一條,而且疫情在上,很多違約,即使是借款人的責任,在道德層面也難免給消費金融公司留下隱患,但不放款,它們從各種渠道融來的資金怎麼辦呢,這可是每天都會產生成本的!可以預見的是,過去的消費金融嘴中所說的各種至暗時刻,在疫情面前還不夠暗。


當催收遭遇疫情,消金還好嗎?


另一個可以預見的是,當前存量不多的P2P網貸平臺,應該也有了一個可以名正言順的“樓空”機會。

人們喜歡說,大災之後就是大疫。其實在大疫之後,往往是大變,這場疫情對於消費金融和P2P網貸來說,是一場哀嚎中的洗牌或美麗的彎道超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