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烏雲早散、花開泰寧——記廣元市婦幼保健院醫務科科長李興軍

“說句心裡話,我也不傻,你不站崗、他不站崗,誰來保衛祖國、誰來保護她”。一首歌、一句詞,在鼠年的春節唱出了萬千醫護人員的心聲。廣元市婦幼保健院醫務科科長、副主任醫師李興軍,以一個共產黨員的身份,臨危受命、勇挑重擔,擦亮旗幟、奮勇向前。

願烏雲早散、花開泰寧——記廣元市婦幼保健院醫務科科長李興軍

他不是作家 十天卻寫了十萬字

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症,打亂了全國人民過年的節奏、破壞了喜慶的氛圍,對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造成了嚴重威脅。廣元市婦幼保健院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省委、市委部署要求,第一時間成立了防控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由李興軍同志兼任。臨危受命,他異常沉著、冷靜,迅速組織啟動應急預案,先後兩次起草修訂《防控工作方案》,協調領導小組召開工作推進會7次,研判疫情防控形勢;組織預檢分診、護理、院感防控、信息統計、健康教育等10個工作小組全面開展工作,牽頭對全院醫護人員開展《診治方案》《技術指南》等相關知識培訓。10多天來,“防控辦”上傳達下、資料整理、數據統計、情況彙報、組織專家會診以及醫務科日常工作的重擔都落在李興軍頭上,他先後組織培訓11次、受訓500多人次,組織診療知識考試5次,處理各類文件、上報報表近200份,撰寫文字材料10餘萬字。

他本是父親丈夫 卻未盡到職責

1月24日,大年三十。四川省啟動了重大突出公共衛生事件I級響應。當天晚上7點,市指揮部緊急通知,要求市婦幼保健院負責值守廣元高速龍潭出口。李興軍立即組織醫護人員排班,按照上級要求準時抵達執勤點展開體溫監測工作。為嚴守入城“南大門”,李興軍日夜不停地奔走在各個工作小組之間,平均每天工作12個小時以上。為了能把上級部署要求落實落地、及時解決臨床一線對疑難、危重病人的排查,太晚了就在辦公室沙發倦一宿。

在廣元市第一人民醫院工作的妻子,從1月24日至今也一直堅守在廣元東高速路口執勤點,這期間他只跟妻子見過一次面,最多在電話裡報個平安,都顧不上多叮囑妻子幾句“注意安全”。他們把全部精力投放在抗擊疫情工作中,顧不上給獨自在老家的女兒一聲問候。正月初一晚上,李興軍突然接到親戚打來電話,說女兒急性腸炎、疼得在床上打滾,卻不讓給爸爸媽媽說,是親戚堅持把女兒從蒼溪老家送到了廣元。想起女兒病痛中連一口熱水都喝不上,李興軍心裡很既難過、又心疼。

他本不在一線 卻衝在一線

作為“防控辦”主任和醫務科科長,李興軍不僅要全面協調疫情防控各項工作,還要負責對院內接診的發熱患者組織專家會診,而每一例疑似的“發熱”患者都要彙總到防控辦,及時做出病情評估和處理決定,防止漏診、誤診。

1月26日,1名中年女性因“咽痛、噴嚏、流涕、發熱1天”到市婦幼保健院發熱門診就診。由於其丈夫有到外地出差的流行病學史,值班醫生難以把控。李興軍瞭解情況後,馬上做好防護措施趕到現場,親自診查患者、仔細詢問病史,並將患者病情報告給專家組,專家組迅速做出判斷,及時呼叫市第三人民醫院將患者接到定點醫院進一步診治,現患者病情已經好轉。

2月1日凌晨1點,由於患兒家長隱瞞了曾經在元月初去過武漢的病史,僅11個月大的1名男嬰因高熱伴上呼吸道感染症狀被收治入院,接診醫生認為難以排除疑似病例可能,建議轉院。李興軍接到報告後立即趕到兒科住院部,詳細瞭解病史及流行病學史,親自查體,發現“雙側扁桃體”有膿點,輔助檢查血象很高,認為該患兒家長已經過了醫學觀察期,判斷該患兒不屬於疑似病例,遂繼續將嬰兒收治入院,目前該患兒症狀已經緩解。

經常有同事問他“新冠病毒那麼‘兇’,難道你就不怕被傳染嗎?”他總是笑笑說,“我是醫生,治病救人是我的責任,況且2003年抗擊非典時我也在一線,我比他們有經驗。”

“最美白衣棄生死,凱旋敬奉酒三杯”。李興軍心裡最欽佩的還是那些果敢的逆行者。他說,“其實這些事都是我的日常工作,是一名共產黨員應該做的。那些直接參與救治的人比我更辛苦、那些義無反顧馳援武漢的同仁們比我更危險!他們才是最值得敬佩的人。”

他,就這樣一直堅守著,靜待春和景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