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落實疫情防控“增強版”打好主城疫情防控阻擊戰

國際在線黑龍江頻道消息 (於靈爽 呂丹丹):為了防止輸入性病例增多,遏制“二代病例”發展,最大限度地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接觸風險,2月4日晚,哈爾濱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發布公告,2月4日起,全市所有居民小區、村屯、單位實行封閉管理,禁止外來人員和車輛進入;除居家隔離家庭以外,每戶家庭原則上每兩天1人外出。同時,哈爾濱市城區內道路全天24小時對載客汽車實行限制通行,除公交車、出租車、特種車輛以外,全部採取日期尾號通行管理措施,每天只允許2個數字尾號車牌的載客汽車通行。參與疫情防控、醫療救護、應急救援、生產生活保障的人員車輛,可憑工作證件或證明文件通行。

  打好主城區疫情防控阻擊戰,事關全市防控工作基本面。2月5日,國際在線黑龍江頻道獲悉,哈爾濱主城區各區正積極採取有效防控措施,更嚴、更實、更細、更快地做好各項工作,把疫情防控“增強版”措施做細做實,全民防控,眾志成城,全面築牢疫情阻擊防線。

  道里區:“123”模式構建嚴密社區“防護網”

  “大娘,您別出門了!我是咱社區的小張,最近您和大爺儘量別出門,要買菜就給我打電話!”“王哥,酒精我給您放在門口了,我走了!”……2月4日一大早,道里區撫順社區的工作人員開啟“掃樓”模式。隔著一扇扇防盜門,社區工作人員通過扯著脖子高聲隔門喊話完成了登記、宣傳、分發酒精等一系列工作。

  網格員老張說:“這種‘不見面’工作模式挺好的,大家都安全,就是有點廢嗓子。”

哈爾濱:落實疫情防控“增強版”打好主城疫情防控阻擊戰

道里區撫順社區工作人員隔門喊話、登記 供圖 道里區委宣傳部

  作為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哈爾濱火車站等乘客的主要集散地,全市主要的商業、旅遊聚集地區,道里區人口多,外來人員流動性大,防疫形勢比較嚴峻。連日來,道里區結合區情特點,不斷強化社區排查和防護工作,通過搭建人員排查線、隔離防控線、交通管控線以及防護意識線這四條經緯線,構築起嚴密的社區“防護網”。

  道里區區委書記肖彬表示,紮實做好居民小區的人員進出登記、體溫監測及重點人員摸排工作,是疫情防控的基礎一環。道里區街道社區要堅定不移做好宣傳引導和輿情管控工作,加強有關政策措施宣傳解讀工作,勸導居民不出門、減少家庭聚集,確保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為疫情防控工作營造良好環境。同時,道里區要將入戶排查、宣傳引導、消殺作業與酒精發放工作相結合,共同推進,全面防控。

哈爾濱:落實疫情防控“增強版”打好主城疫情防控阻擊戰

道里區通江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對小區公共區域進行全面消殺 供圖 道里區通江街道辦事處

  社區防控是疫情防控的基礎環節。據瞭解,道里區組建了“123”模式的人員排查線。“1”指的是1支由社區(村屯)工作人員、派出所民警、物業、房屋中介和志願者共同組成的摸排隊伍;“2”指的是摸排人員在日常巡視、巡查的同時,每日兩次進行信息報送;“3”指的是社區通過填報疫情情況表、賓館居住人員信息表以及疫區來哈人員表三張表,精準掌控全區有疫區停留經歷的人員情況。

  香坊區:防疫科普“高科技” 層層卡點“接地氣”

  2月5日一大早,家住香坊區六順社區的肖阿姨在女兒指導下第一次使用了“香坊發佈”公眾號上的“防疫e站”平臺。肖阿姨今年67歲,最近總是覺得自己喉嚨不舒服,雖然一直沒出過門,但心裡還是難免犯嘀咕。

  “我媽就是心理作用,太緊張。我突然想起來社區之前通知過,通過咱‘香坊發佈’公眾號能進行初步自診,就讓我媽試試。”肖阿姨的女兒趙女士說,網絡信息真假難辨,老年人難免緊張。通過“防疫e站”平臺,家裡老人能進行自診,還能看科學的防疫知識,甚至可以盡行心理諮詢。這讓全家都非常安心。

哈爾濱:落實疫情防控“增強版”打好主城疫情防控阻擊戰

“香坊發佈”公眾號“防疫e站”平臺”新型肺炎智能篩查頁面 供圖 受訪者本人

  自從1月30日,哈爾濱市香坊區在“香坊發佈”公眾號上正式推出“防疫e站”平臺以來,不少香坊區居民足不出戶就享受到了“健康管家”的專業服務。據瞭解,該平臺不僅提供實時數據、防護問答和科普知識,還結合人工智能技術,提供疫情智能分析、新型肺炎智能篩查、疫情智能問答、用藥智能問答,輔助各級醫療機構和居民開展疫情線上篩查。

  “為做好不見面的疫情科普知識宣傳,做到科學防控疫情,我們依託深哈合作與平安智慧城市建立的戰略伙伴關係,由平安智慧城市在短短一週時間免費幫我們搭建起了這個平臺。”香坊區區長趙罡說,政府就是要做好百姓的“健康管家”,該平臺是在疫情防控關鍵期間搭建的,將構建起可持續疫情防控的長效機制,今後該平臺將不斷完善,成為提高香坊區社會治理科學化水平的有效途徑之一。

哈爾濱:落實疫情防控“增強版”打好主城疫情防控阻擊戰

香坊區六順街道辦事處內的宣傳條幅 攝影 於靈爽

  據瞭解,除了依託網絡建立“防疫e站”平臺,香坊區還充分發揮街鎮屬地責任,廣泛發動社區村屯、居民小組長、治安聯防員、公安幹警、居民群眾等多方力量,依託網格化管理模式,實施“地毯式”排查,做到全面覆蓋。同時,香坊區各鎮、村設置卡點60餘處,在每個自然屯原則上只保留1個進村路口,配備專人進行登記、測溫、勸阻外出和來訪人員;其他可通行路口設置安全隔離欄,並設專門值守,所有擬通行人員一律勸返,對不聽勸阻的,立即報告屬地派出所,必要時採取強制措施,切實做到嚴陣以待、嚴防死守。

  平房區:基層黨員衝在前 守護百姓“生命線”

  平房區興建街道社區的幹部、黨員們的手機裡有一個共有1054名共產黨員的微信群。為第一時間加大疫情防控工作的宣傳指導力度,興建街道採用“不見面工作法”,利用新媒體社群的輻射作用,在黨建群裡充分調動黨員積極性,讓各位黨員都成為特殊時期街道的宣傳員、聯絡員、監督員。黨員通過在群裡學習,第一時間向身邊人傳遞防護知識,同時,第一時間向街道報告外來人員信息。

  興建街工委副書記崔婷婷,在接到疫控工作通知後,立即退掉回老家與父母團聚的火車票,這是她37年第一次沒有跟父母一起過春節。“說好過年能好好陪陪五歲的女兒,但是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我是黨員必須衝在前。舍小家顧大家,我不後悔。”崔婷婷說。

哈爾濱:落實疫情防控“增強版”打好主城疫情防控阻擊戰

平房區興建街道工作人員勸阻小區內居民回家 供圖 平房區委宣傳部

  像崔婷婷一樣,平房區的各個社區的基層黨員們始終堅守在疫情阻擊戰的第一線。面對疫情,他們是宣傳員、聯絡員、信息員,也是社區百姓們的“主心骨”。據瞭解,1月30日,哈爾濱市平房區委區政府向區內企業、機關單位、志願者發出“我承諾”的倡議,黨員亮身份,先鋒崗站排頭,一把手靠前指揮,志願者愛心奉獻,拿出十足勇氣和決戰到底的信心,保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推進、保社會治理科學高效、保市場商品供應充足。

  哈爾濱新區黨工委副書記、哈經開區黨工委書記、平房區委書記劉興閣表示,“現在是平房區疫情防控工作的攻堅階段,思想不能鬆懈,腳步不能停歇,要咬緊牙關,做實做細各項工作。各街道、社區已經連續工作多日,很多工作人員都處在了疲勞期,越是這個時候,越要共產黨員帶頭,發揮黨員先鋒崗的作用,大家齊心協力,共克時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