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建立“三级网格”防控体系

重庆日报全媒体讯(记者 王亚同 通讯员 张露)“大姐,你买的是感冒药,按要求得登记一下个人信息哟。”2月4日,在北碚区天生街道某零售药店内,工作人员正忙着登记购药者基本信息。面对汹汹疫情,连日来,北碚区相关部门广布“前哨”,筑牢疫情防控前沿战线。

北碚建立“三级网格”防控体系

▲市民购买感冒、发烧药品后主动登记。北碚区委宣传部供图

  为进一步强化疫情防控工作,北碚区市场监管局按照我市相关规定,要求各药品、医疗器械经营单位在销售感冒、发烧药品时,务必做到“必询问、必测温、必登记、必销售、必报告”。即必须详细了解购买人的活动轨迹;必须免费测量其体温;必须具体登记发烧发热人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症状和药品名称等信息;必须及时销售感冒、发烧等有关药品;必须及时把收集的情况进行上报,确保每位登记患者线索可追溯。

  “2月3日傍晚,一位老人在店里购买了治疗咳嗽、喷嚏、乏力的感冒药,我们马上向市场监管部门上报了情况,深夜便接到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回访电话,详细询问患者的具体情况。”北碚昌野康和药房水土广场店负责人介绍,实施购买感冒、发烧药品登记制度,药店就成为疫情防控的“前哨”,通过实时上报,以便区里及时掌握发热病人情况。

北碚建立“三级网格”防控体系

▲北碚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走访检查药店。北碚区委宣传部供图

  “我们收到药店反馈的信息后,及时梳理汇总,再共享给区政法、卫健部门及相关街镇和村社,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坚决迅速阻断传染链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北碚区市场监管局药品科负责人张捷说。截至2月3日,该区内各药店共上报咳嗽、发热人员信息1352条。

  此外,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北碚区市场监管局搭建了与区级有关部门、所有街镇、食药品协会、药品经营单位的沟通平台,倡导全区药品、医疗器械经营单位做到不关门闭店、不断供断货、不售假售劣、不哄抬物价、不捆绑销售,全力保障医疗防护用品市场规范有序。同时,北碚区还建立了市场监管干部、药品销售人员、街镇村社干部共同参与的“三级网格”防控体系,消除信息共享不及时不对称的“梗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