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了,父母还要不要给上班工作的儿女们,孙子们发压岁钱?为什么?

金柳之友报郜洁珠


去年过年的时候,我七十九岁的老妈给我们一家三口一人一个红包,我妈说这是压岁钱,我女儿的是一千,我和我老公的是二百,我老公回家以后把那二百块钱单独放了起来,他说他长这么大第一次收到压岁钱,然后我发现这二百块钱的意义已经超出钱的意义了!所以我决定我会一直给我女儿压岁钱,她以后结婚了我还要给她老公压岁钱,因为觉得压岁钱代表的绝不仅仅是钱,而是爱!是父母对下一辈的爱!


天河水29209501


春节,民间有大人给孩子发红包的习俗。这是大人对孩子的关爱,也是送给孩子的祝福,也是图个红火热闹,让孩子们高兴,增加一些节日的气氛。

给孩子压岁钱,给到多大为好呢?我来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在我们小的时候,因为家庭条件差,压岁钱给个三毛五毛的,给到十岁,也就到顶了,以后就不再给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压岁钱的金额越来越大,从毛变成块,现在都变成几十,几百,甚至上千了。给的年限也越来越长,由十岁长到小学毕业,初中毕业,高中毕业,甚至大学毕业了。

这种发展趋势,已经超出了压岁钱的实际意义,把父母对孩子的爱变成了经济输出。增加了孩子对物质的需求,也助长了孩子大手大脚的习惯,对孩子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所以,给孩子压岁钱给到多大为好?我认为是初中毕业以前,并且给的数量要适当。这样,让他们手里有一少部分资金,能够对自己的消费做一个小规划,培养精打细算的习惯,增加自立能力,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孩子上了高中以后,都已经十六岁以上,就要离开父母,去学校独立生活了。他们对自己的规划不仅仅是压岁钱的问题,而是要对自己一年的消费,进行统筹规划了。这个时候,大人就不应该以压岁钱方式给他们现金,而是要以生活费的方式给钱了。

关于你说的,孩子上了班以后还要不要给压岁钱,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他们上班挣钱了,按道理说应该是到了回馈父母养育之恩,给父母钱的时候了。怎么能反其道而行之,还让父母亲给他们压岁钱呢?


石韮花开放的季节


马上过年了,作为父母应该给小辈压岁钱,无论自己的孩子有多大,挣多少钱,在父母眼里你永远是孩子。

记得小时候,我外婆每年给我母亲压岁钱,她说压岁钱不分多少,主要是能辟邪驱鬼,保佑平安,也是长辈的一点心意。母亲说哪怕外婆给她一分钱她也开心幸福,表示她还有妈妈爱她,她也是有妈的孩子。以后,妈妈也每年给我压岁钱,哪怕我已经参加工作,她给我多少我都开心,因为我在妈妈眼里永远是孩子,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有妈就有家,过年就有根。现在母亲去世了,我也成为妈妈,我每年也给女儿压岁钱,我无论给女儿多少压岁钱她都很开心。我想,压岁钱在我家是传承,是温馨和爱!我会每年给女儿压岁钱,能给到她老了我更老了就更好了!就像百岁老人赶喜事给80多岁的女儿带回一颗糖。




千千婳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压岁钱又名压祟钱(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压岁钱是我国年节习俗之一,一般都是由长辈派发给晚辈的,年晚饭后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过年了,父母还要不要给上班工作的儿女们,孙子们发压岁钱?

上面我们已经解释了压岁前的含义,压岁钱是一般都是由长辈派发给晚辈的。而且发放压岁钱的含义也是为了给晚辈压祟、压惊、避邪!压岁钱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压岁钱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

千万不要攀比压岁钱

随着时机的变迁,现在的压岁钱已经变了味,很多人都在一味的攀比压岁钱,这里卜尘古是不建议的。长辈给的压岁钱也只是一种祈福祝福的方式,并不是攀比的变现。所以不要想着和别人攀比压岁钱。

综上所述@卜尘古觉得父母给上班工作的儿女们,孙子们发压岁钱是应该的,但是没必要为了所谓的面子做一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毕竟礼轻情意重,压岁只是代表长辈对晚辈的一种关心,爱护。

以上就是我对过年了,父母还要不要给上班的儿女们,孙子们发压岁钱的解读,希望对你有用,谢谢。


卜尘古


儿女们、孙子们都上班了,都是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时的儿女们都已过不惑之年,部分儿女已知天命,父母其码年过古稀,已近耄寿,再不是父母给子女、孙子发压岁钱的时候,而是子女、孙子尽孝道之义,父母安享晚年的时候。

孝、悌、忠、信、礼、义、亷、耻八德以孝为先,尊老、敬老、爱老、孝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忠、孝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是治国修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忠孝思想已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中,代代相传,星火不断。帝王以孝治天下,做人以孝为根本。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行孝,不但是子女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赡养父母,让父母衣食无忧,安享晚年,更重要的的是对待父母要始终和言悦色充满爱意。古代,有二十四孝,以感化和教化子女,以古人孝道为榜样,行孝敬之风。大臣的父母去逝了,向皇帝请假,奔丧丁忧,皇帝不能不准,否则,皇帝即为不考,皇帝不孝,不能垂范臣民,难以养成忠孝道义,则无以治国安帮,大臣丁忧三年后,还要官复原职。可见,历史上孝道不但是道德规范,而且用简章律条加以约束。

现代,在社会高度发展,老龄化日益严重的情形下,养老不但是家庭难题,更成为严竣的社会问题。建立尊老、爱老、敬老、孝老的社会机制,首先把孝敬父母作为家德家风修养加以教化传承,子女带头孝敬父母,给自己的子女做表率,身先垂范,言传身教,代代相传。很难想象,自己不孝敬父母,子女将来会孝敬自己?子女、孙子日常忙于工作,没有时间陪伴父母,过年了,不论多远,回家和父母团聚,不但给父母带些衣服、食物,而温馨的是子孙三代或四世同堂团聚在一起,唠唠家常,让父母享受天伦之乐,也是尽考之义。其次,倡行孝道家风,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可以减轻社会养老负担,形成良好的家庭养老的社会氛围。


清阳杂谈


春节给压岁钱是汉民族的古老传统家中的大人,老人给孩子们压岁钱是一种礼节,与钱的数目无关。亲情使然,而作为青壮年在外赚钱了回家给家里带些礼物,给些钱家用也是要的,不用等到大人开口,孝敬老人,长辈是应该的。

只是当下社会风气浮夸,攀比心理严重,炫耀之心强。同龄人之间总有那么多浮躁的念头相互刺激。红包越发越大,感情越来浅薄。说到感恩也只会拿钱说事,到底怎样感恩可以不知道,这样行吗?

小朋友们会用压岁钱多少来衡量感情和爱心,对于工作不工作的问题基本上和压岁钱没多大关系,老人给个红包会说上几句鼓励的吉祥话来增加家庭的和谐和幸福。收压岁钱的多多少少也能感觉到这份感情,起码当时会有一种一定要努力的念头为自己鼓劲。


给自己的子孙发压岁钱还是值得提倡的,只是收压岁钱不能计较红包的大小,要不伤了自己也伤了亲情就不值得。

压岁钱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压岁钱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因为从前的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在新年倒计时时由长辈分给晚辈,表示压祟。包含着长辈对晚辈的关切之情和真切祝福,是传统习俗之一。

如果你计较了你就要考虑自己为家庭作了多大的贡献,多少压岁钱才是你想要的。为什么会有压岁钱这个风俗习惯。


GEN


过年,中国民间有种风俗习惯,就是大人给小孩包压岁钱。这是大人们对自己孩子的一种期盼,一番心意,图个喜庆和热闹。

我们小时候,家庭条件差,加上消费水平低。父母给个毛把钱,就已经很高兴。给到十岁就封顶,再长一岁,也不给了。

现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就有所变化,从毛到块,再到百,几百到上千。给的年限由十岁,到初中毕业,再到高中毕业,甚至大学毕业。其实,这样让孩子有了物质需求,助长了他们大手大脚的恶惯,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那么有人就问,孩子多大不包红包,我个人认为初中毕业就可以了。当孩子们到高中,基本上都有十六周岁,这时候他们有独立性。我们大人给他们生活费,让他们自己规化,计划用钱。这样他们到大学后,就可以自己统筹兼顾,为自己大学生活按排好,为将来走上社会作准备。

至于你问,参加工作,父母还给儿女,子孙包红包,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你自己都工作,经济收入都有了,为啥还要父母给你钱。你应该拿钱给他们,了表心意,表示孝道。钱不再多,有孝心,就好。老人不图钱,他们只希望你们经常关心,经常问候,经常回家看看,就心满意足了!


新星满满


这个看习俗吧!我们老家我们上了十来岁,有的更小,家里长辈就不给了!我们现在不是长辈给小辈,都是小辈过年,过节给老人家钱!

但我老公那里,不管小辈多大,都给红包,一个人十块到二十,一家三口就给三份,有的就只给孩子一个!我公公每年压岁钱给那些亲戚们大的加小的最少也要2000--3000!过年回去也是东家进,西家出,你提来,我提去,浪费钱,买一堆东西,自己也吃不嘴,全送人了!年年走动,年年那一套,真的彼此之间交心了吗?自己心里明白!


梅子的心情


过年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习俗,一般来说长辈只给没有收入的晚辈发压岁钱,就现在社会来说,例如爷爷奶奶的孩子都有孙子了,那么他们的儿女一般都工作有收入了,那么爷爷奶奶不会给儿女发压岁钱,只能给孙辈发压岁钱。有收入的儿女过年时还要给没收入老父老母和爷爷奶奶发压岁钱。呢。


雪山上青松2


你好,我们家也是一个大家族,子女比较多,现在是我们会给父母包红包,父母不会给我们了,我们已经长大賺钱了,都不会再要父母的钱,相反,是要反哺他们的时候

他们又会给孙辈的红包,在我们家族,对孩子都比较宠爱,老人给孩子红包,孩子图个热闹开心,老人也会心理满足

我觉得这样还挺好的[大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