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量輕、威力大,為何八九式擲彈筒讓一向挑剔的美軍讚賞有加?

有一款武器,它曾被日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廣泛應用。從平原丘陵到熱帶雨林,從寒冷的北方到炎熱的南方,哪裡都有它短小精悍的身影。這款武器雖然看起來毫不起眼,卻讓日軍在攻城拔寨中使用的淋漓盡致,巨大的威力也讓遭遇過它的士兵叫苦不迭。這款武器,就是抗戰劇中的常客——日軍的八九式擲彈筒,也就是美軍口中所謂的“膝蓋迫擊炮”。今天就讓我們詳細地來解析這款大名鼎鼎的單兵利器。

一、“舊瓶裝新酒”的設計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擲彈筒的研發跟實戰中的教訓是分不開的。在日俄戰爭中,日軍當時為了攻克沙俄設防堅固的旅順要塞,曾付出了傷亡率超過50%的重大代價。究其原因,除了被俄軍的重機槍屠戮以外,還因為戰爭中的俄軍一個臨時性的“創新”——把47毫米口徑海軍炮大角度傾斜地裝在炮架上,發射超口徑的長尾炮彈,形成彎曲的彈道,從天而降,準確地射入日軍隱蔽的工事內。許多日軍喪命於這種前所未見的“吊打”式的炮擊,這也給自以為是的日軍好好“上了一課”。

重量輕、威力大,為何八九式擲彈筒讓一向挑剔的美軍讚賞有加?

日俄戰爭結束後,日軍對俄軍的這種“創新”非常感興趣,按照日本軍方的設想,希望能有一種類似的曲射武器,彌補中型迫擊炮和單兵手榴彈之間火力空檔,以增強步兵班的火力。最終在1921年,“大正10式”擲彈筒被正式研發出來。50毫米的口徑,2.8千克的重量,可以說大正10式擲彈筒絕對是步兵的福音。

無論什麼體格的士兵都可以輕鬆地把它帶在身上,而且還可以利用它來發射手榴彈,可謂“一石二鳥”。不過它的缺點也是十分明顯:作戰距離較短,只有175米,而且精度上也有很大不足。這對於一向精益求精的日軍高層來說,顯然是不滿意的。

重量輕、威力大,為何八九式擲彈筒讓一向挑剔的美軍讚賞有加?

1929年,我們的主人公——八九式擲彈筒在吸取了前輩大正10式擲彈筒的優缺點後,經過日軍陸軍技術本部的嚴格測試,終於正式定型並實現試產。本來日軍想在1922年就進行研發,但由於毀滅性的關東大地震,研發直到1923年11月才進行。

八九式充分吸收了大正10式的優勢,在質量和口徑基本相同的情況下,射程有了巨大的提升,最大可以達到700米(有效射程500米)。它的發射技術也在當時獨樹一幟:火藥在高壓室中燃燒,產生的高壓燃氣衝入空間較大的低壓室後,壓力降低,繼續膨脹射出彈丸。這種方式能使火藥充分燃燒,更大地提升戰鬥效率。

重量輕、威力大,為何八九式擲彈筒讓一向挑剔的美軍讚賞有加?

戰鬥時,每個日軍步兵小隊都配備一個機槍組(兩挺輕機槍)、一個擲彈筒組(兩具擲彈筒)和兩個步槍組。每個擲彈筒小組由一個擲彈筒發射手和一個彈藥手組成,日軍一些精銳部隊還會給每個擲彈筒小組增加一個彈藥手以保證彈藥充足,預防戰鬥減員。

重量輕、威力大,為何八九式擲彈筒讓一向挑剔的美軍讚賞有加?

發射方式有跪式和臥式兩種。以跪式為例,發射者左手持筒身,左臂伸直緊靠左膝內側,駐板前端據左足內側中心固定,右手控制擊發“引鐵”,射手頭部保持垂直,左眼與方向照準線和目標成直線,射擊全憑士兵的經驗

。射距遠近除用“整度器”調節筒內的長短調整射程外,主要靠角度的修正。

重量輕、威力大,為何八九式擲彈筒讓一向挑剔的美軍讚賞有加?

除了重量和射程之外,製造費用低廉也是八九式擲彈筒大受歡迎的原因之一。相比坦克、火炮、飛機等“燒錢大戶”,只相當於三八大蓋1/4價格的擲彈筒當然就成了日軍上下“雷打不動”的必備裝備。

二、實戰中的大放異彩


八九式擲彈筒在日軍隨後的戰鬥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以侵華戰爭為例,在與中國軍隊交手時,原本在輕武器火力方面略遜一籌的日軍在配備上擲彈筒以後,戰鬥力有了明顯的提升。實戰中,日軍一旦遭遇國軍較為堅固的重機槍或者輕機槍火力點,立即停止進攻隨地隱蔽。等待跟隨部隊前進的擲彈筒小組準確的將其打掉。在戰爭初期,部分日軍擲彈筒發射手有著85%-95%的射擊準度,十分驚人。

重量輕、威力大,為何八九式擲彈筒讓一向挑剔的美軍讚賞有加?

淞滬會戰中,中國第18軍14師42旅的36挺重機槍被日軍用平射炮和擲彈筒打掉了32挺,戰鬥力大減。據當時倖存的中國重機槍手回憶,他們一般只能打幾百發就要轉移陣地,不然日軍的擲彈筒就會準確的打來。在防禦作戰時,日軍往往以重機槍火力壓制住中國士兵的衝鋒,然後在手榴彈的距離之外用擲彈筒對沖鋒的中國軍人進行準確的殺傷。抗戰中,不少中國軍人都死在這罪惡的擲彈筒發射的炮彈之下。

重量輕、威力大,為何八九式擲彈筒讓一向挑剔的美軍讚賞有加?

而在後來的太平洋戰爭當中,面對火力完全優於自己的美軍,擲彈筒便成為了唯一可以與之對抗的日軍武器。在炎熱的叢林中,擲彈筒與輕機槍相配合構成組合型的火力網。利用叢林和山地的地形優勢,在隱蔽的工事內發射榴彈,利用其曲折的彈道對毫無防備的美軍進行殺傷。

而且打完就跑,非常方便靈活,讓美軍士兵無法找到發射的人員,這種戰法讓美軍感到十分頭疼。戰後統計,美軍在太平洋死傷的人員當中,相當一部分就是八九式擲彈筒的“傑作”。

重量輕、威力大,為何八九式擲彈筒讓一向挑剔的美軍讚賞有加?

美軍在戰鬥結束後,將繳獲的八九式擲彈筒成為“膝蓋迫擊炮”。而且以為日軍是用大腿抵住擲彈筒的鋤梭來進行發射,殊不知這是完全錯誤的方法。曾有美軍因為採用錯誤的發射方法,造成自己的大腿骨被髮射後產生的後坐力給打碎的慘劇。

三、從“寵兒”到“棄兒”


在經歷了最初的教訓之後,無論是東方戰場還是太平洋戰場,對八九式擲彈筒的研究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中。1938年,以大正10式擲彈筒為參照,中國的軍工廠成功仿製出了“民國二十七年式”擲彈筒,主要性能和十年式大體相當。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民國二十七年式採用滑膛方式裝填,射擊精度較差,射程也只有250米。但這對於武器裝備不足的中國軍隊來說,已經是天大的成功,也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步兵的火力不足。

重量輕、威力大,為何八九式擲彈筒讓一向挑剔的美軍讚賞有加?

美軍也在經歷了多次重創後,也對擲彈筒有了足夠的認識,後來在實戰中只要聽到擲彈筒發射時產生“砰”的聲音,美軍人員都會立即臥倒尋找掩體躲避,哪怕是在擲彈筒的發射範圍外。

重量輕、威力大,為何八九式擲彈筒讓一向挑剔的美軍讚賞有加?

而原本的對八九式讚賞有加的日軍內部,也傳來了反對的聲音:雖然相比大正10式擲彈筒有了技術上的改進,但由於擲彈筒沒有瞄具和角度器,只能靠經驗進行射擊,這對新入伍的士兵是一大考驗。前期擲榴彈僅有碰撞引信,在叢林中射擊時出現過因為自然干擾而提前引爆的事故,加上後期製造工藝技術不佳,擲彈筒出現了承受不了發射壓力而破裂,還有老榴彈未及時發出,造成發射新榴彈時出現炸膛的事故。

重量輕、威力大,為何八九式擲彈筒讓一向挑剔的美軍讚賞有加?

諸多事故加上迫擊炮的大量使用,無論從精度到射程,再到後來的價格,八九式擲彈筒都失去了原本的優勢。曾經的“寵兒”變成了無人問津的“棄兒”。最終在1945年,八九式擲彈筒正式停產,也留下了自量產以來累積生產120000具的驚人紀錄。

結語


從曾經的攻堅利器到最後的無人問津,八九式擲彈筒大起大落的命運也從側面反映了武器技術的發展和工藝水平的提高,已經成為戰爭未來走勢方向的一個“晴雨表”。只有不斷地進行升級改造,武器才能更好地適用於實戰之中,才能充分地發揮它自身所擁有的優勢。

而八九式擲彈筒的沒落和日軍最後的失敗,也證明了非正義的戰爭遲早會迎來它失敗的一天。希望和平的曙光能夠永遠照耀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熱愛和平的人們也期待著這一天能夠到來。

1. Norris,John (2002). Infantry Mortars of World War II. Osprey,p. 47

2. 《二戰中的日軍武器》

3. Gordon L Rottman,Japanese Infantryman 1937-45 Sword of the empire

4. 《二戰日軍戰史——太平洋戰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