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的肝气郁结,从现代临床讲,到底是什么病?

神农本草堂


肝气郁结,在西医中有肝硬化,颠狂的经神病,慢性胃炎,乳腺炎,咽喉炎,中耳炎,等。


草药黄晓敏


中医讲的肝气郁结,从现代临床讲,到底是什么病?

想要真正搞明白这个问题,必须要先明白,中医讲的肝气郁结的临床表现,然后在根据这些临床表现,来对照现代西医,就能明白肝气郁结跟现代什么病相对应。

肝气郁结 常见表现

以急躁易怒、两胁胀痛、脉弦为主证。

或有精神抑郁、头晕、嗳气、胸胁窜痛,食欲不振,口苦或呕吐,腹痛,腹泻,月经不调,舌苔白润 。

若肝郁日久,引起血瘀,则兼见痞块 (肝脾肿大),舌边有瘀点,脉弦或涩。

西医病名对照

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胆囊炎、神经官能症、肺结核、月经失调等证。

肝气郁结的发病机理

因精神刺激,肝气不能疏泄,经脉之气阻滞所致。

解决的方法,中医多以疏肝理气来解决。

肝气郁结的对症方药

柴胡疏肝丸,肝郁及月经不调可用逍遥散或丹栀子逍遥丸调理。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从肝的生理病理看来,中医讲的肝在分泌和贮藏胆汁方面,与西医的肝胆基本相同。但在精神情志、主筋、藏血等方面,与西医的肝不完全相同或完全不同。中医的肝与西医的脑、脊髓、植物神经、心血管、内分泌、生殖等系统有关。

每天3分钟,

跟随一指老师,轻松学中医。

学中医,用中医,爱中医。


神农本草堂


肝有疏泄的功能,喜升发舒畅,如因情志不舒,恼怒伤肝,或因其他原因影响气机升发和疏泄,就会引起肝郁的病症。

其表现主要有两胁胀满或窜痛,胸闷不舒,且胁痛常随情褚变化而增减。肝气上逆于咽喉,使咽中似有异物梗阻的感觉;肝气横逆,侵犯脾胃,胃失和降而脘痛、呕逆,吐酸水,饮食不脉;脾气失和就发生腹痛、腹泻。肝气郁结而致气滞血瘀,则胁部刺痛不移,或逐渐产生症瘕积聚。此外,如月经不调、神经官能症、慢性肝肚疾患、肝脾肿大、消化不良等病症也常和肝气郁结有关。

事实上,肝郁并非一个细致分型。肝郁是一类疏泄不及而致气机郁滞所表现的证候,既可作为原发,又可继发于其他症状,此证候之下尚有诸多分型。但总的来说,就是肝的胜利功能失常,包括其分泌紊乱。

治当疏肝解郁。


纯钧LHGR


现代临床看肝里的血循环不通畅,彩超大多可以看到有脂肪肝,血管瘤,胆囊壁不光滑,肝肿大等,听诊肝搏动无力等。中医药治疗就是用疏通肝血的药,利湿的药,清热的药,强心肺胸阳,通肠道。吴茱萸,柴胡,黄芩,附子,桂枝,细辛,泽泻,白术,茯苓,白芍,丹皮,柏子仁等估计大多大夫都会用到。


吴延标中医大夫


肝气郁结是多种疾病的病因病机,很多疾病都与它有关如,乳腺炎,乳腺癌,抑郁症,心眠健忘,肝癌,肝硬化,胃疼,肋间神经痛,癫痫,羊角疯,心烦易怒,癔症等等


传承中医张大夫


这样的病症在人群中占比是比较大的。用西医的角度而言就是代谢功能问题,中医实际就是身体肝热、湿滞而形成的症病。

主要的原因除食物外,大部分会影响睡眠质量,同时,睡眠不好又影响肝功能。

为何现在很多的肝功能问题,又很难治疗,主是治疗的方向错了,肝功能的治疗及保健,应该在改善身体的代谢功能入手,只要改善了代谢功能,肝功能自然就好了,身体也健康了,疾病也少了。


150ou


肝气郁结是中医的证候类型,既可见于西医的某些肝脏疾病,亦可见于某些神经精神疾病,还可见于某些消化系统疾病等。


河间金栋


在中医理论中,“肝”最主要的一大生理功能便是“主疏泄”。

“疏泄”指的是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从而促进机体新陈代谢,调节情志等功能。体现在调节情志活动方面,表现为若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才能保持精神乐观,心情舒畅,气血和平,五脏协调。

反之,若肝主疏泄功能障碍,气机失调,就会导致精神情志活动的异常。

而持久或强烈的情志刺激,同时全身气机又得不到肝气的疏通、畅达,就会最终导致“肝气郁结”。

轻则表现为情志抑郁,胁痛、胸闷,腹胀、嗳气,妇女月经不调等症。重则可出现气聚血结,并会影响其他脏腑,日久成症瘕积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肿块,比如乳腺增生、甲状腺结节甚至恶性肿瘤等。

所以人精神抑郁,郁郁寡欢比常人更容易患上恶性疾病。因此,对于“肝气郁结”或倾向的慢性肝病朋友来说,“疏肝解郁”尤为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