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赵匡胤在位16年之久,为什么他始终没有将赵德昭立为太子?

鸢飞九天2018


宋太祖赵匡胤称帝后在位16年,始终没有把长子赵德昭立为太子,这其中的难言之隐,恐怕也就只有赵匡胤能够真切感受。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赵匡胤发出了一个讯号,就是内定接班人为赵光义,为什么有儿子,并且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儿子,赵匡胤还要选着传位赵光义呢?

其实,赵匡胤很早就想传位给赵光义,有迹象表明他有这样的想法!要知道,在赵匡胤时代,是没有设立太子的,所谓太子就是储君,不设立太子,难道赵匡胤不想要储君嘛?当然不是。其实宋朝的储君有一个更好听的名字,叫“亲王尹京”,这是一种沿袭五代时期的制度。“亲王尹京”就是指亲王担任首都行政长官,同时就具有储君身份。宋朝建立之后赵匡胤就册封了“亲王尹京”,此人就是赵光义。

“亲王尹京”虽然没有太子之名,但已经具备继承继承皇位的资格与条件。而可怜的嫡长子赵德昭,虽然乐善好施且礼贤下士,但在朝中仍旧做着使相的职务。论能力,赵德昭是有的,论血缘,赵德昭合情合理,那为什么赵匡胤不直接让赵德昭出任太子,而是让弟弟出任“亲王尹京”呢?

其实,赵匡胤有他的难处,也有他的打算!

众所周知,宋朝主体为后周。当年的赵匡胤还是一个将军,突然间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回来就继承了后周的产业。建国初期平定四方,赵匡胤回头就来了个“杯酒释兵权”,因为他怕手下人来个故技重施。赵匡胤如此做,保证了自己的皇位,但却只能保住自己的皇位,子孙后代只能听天由命!

赵光义作为赵匡胤的好弟弟,一直是宋太祖的好帮手。从陈桥兵变开始,紧随赵匡胤前后。赵光义个人能力突出,南征北战,战功卓著,为人礼贤下士,赵匡胤一直把他当做二把手来培养。当时的赵德昭只是一个孩子,赵匡胤也是全心全意致力于基业创建之上,兄弟来年各个上下齐心,终有大宋天下。

定鼎天下之后,赵光义的职务确定了赵匡胤对他的希望,他就是内定的接班人。从这一点来看,赵匡胤的确是为了大宋江山殚精竭虑。如此一来,依靠赵光义的实力与威信,完全可以让宋朝延续。 赵匡胤难道就没有私心嘛?当然有,但他又能怎么做呢?杯酒释兵权自断臂膀,立赵光义为“亲王尹京”确立其地位,如果在后期贸然立赵德昭为太子,结果只会是叔侄之争,没有他路,到那时候,这场斗争,赵光义必然获胜,赵德昭必然失败,与其内斗削弱宋朝实力,不如索性传位赵光义,岂不是大宋长治久安之良策?

只可惜,赵光义还是弄死了赵匡胤的两儿子,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保住皇位。但从长远来看,赵匡胤的确成功了,因为宋朝得延续,内斗得以平息!


秦风汉韵论古今


赵匡胤死的时候已经49岁,他的儿子赵德昭已经25岁成年,按照中国古代的帝王传统,立儿子为太子,应该是很正常的事情,为何他没有这样做呢?

我们都知道,赵匡胤死后,不是他的儿子继承了皇位,而是他的弟弟赵光义,赵匡胤迟迟不立太子,是不是也从侧面印证了“金匮之盟”的真实性呢?



想要搞明白这件事,不能按照现在人的思维去揣度,而应该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具体情况来分析。 纵横总结出两方面原因来解答,大家可以慢慢品。

赵匡胤和赵光义的合伙创业模式,让赵匡胤不敢擅自立太子

赵匡胤是历史上典型的权谋大师,在他设计的宋代政治体制下,几乎从根本上消除了权臣,武将,地方势力对皇权的威胁。

有人却说赵匡胤百密一疏,没有消除宗室子弟对皇权的威胁,最后导致自己的皇位被弟弟夺了去。

其实,我倒是认为,不是赵匡胤没有想过“削蕃”,而是赵光义实在是一个很厉害的人,这样赵匡胤也投鼠忌器,不敢把削掉赵光义的权力,甚至不敢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



大家看有关赵匡胤的事件时就会发现,赵匡胤能够发动陈桥兵变登上皇位,背后操控和执行的人都是赵光义,可以夸张点说,没有赵光义的支持,赵匡胤不一定有胆量篡位。

赵匡胤登基之初,北宋政权并非十分稳定,也是一片混乱的局面,这个时候带兵出征的人,还是赵光义。

简单来说,赵匡胤的这个弟弟太牛了,而且也十分优秀,正因为如此,可能也导致赵匡胤不敢擅自立太子。

兄终弟及传位方式在五代十国时期的流行,赵光义本身也是皇位继承人

由于很多人怀疑赵光义皇位来源的合法性,以至后来赵光义不得不拿出“金匮之盟”,也就是赵太后临死前,让赵匡胤答应她在赵匡胤死后,将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

口说无凭,还让赵普“于榻前为约誓书,……藏之金匮”,所以就被称之为“金匮之盟”。



很多人会说,哪有这么不靠谱的妈,因为宠爱自己另外一个儿子,就敢指定皇位继承人,而且还留下证据,肯定有假。

“金匮之盟”真假难辨,但是兄终弟及的皇位传承方式,在五代十国以来极为流行。

因为乱世,所以容易出现非常规的事情,比如五代十国的假子制度就很流行,这些养子不但被委以重任,甚至还拥有继承权。

五代只有几十年,但是假子出身的皇帝就多达三个。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奇葩局面,就是因为局面太混乱,搞不好自己就被人整死了,自己的儿子太小继承不了皇位,就得依靠自己扶持起来的养子来撑局面。

这种行为肯定是不利于长期发展的,但是五代十国太混乱,几十年太久,只争朝夕。

后周世宗柴荣就是郭威的养子,郭威死后,柴荣继承大权,柴荣死后传给了自己的儿子,由于年幼,这才被赵匡胤取代。



赵匡胤当时儿子也不过二十多岁,北宋又处于内忧外患之下,在赵匡胤死后,如果没有一个强力的领导人物支撑的话,宋代未必不是五代的尾子。

连养子都能够继承自己的权力,自己的弟弟会没有机会?

如果赵匡胤再活得久一点,或许赵德昭与赵光义的皇位争夺会更激烈,但是当时来说,是没有任何与赵光义争夺的资本。

纵横还是那句话,分析历史事件,不能凭借现代人的思维去揣摩,而是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去分析。


史论纵横


宋太祖在“斧声烛影”之夜暴死,由于他没有立太子,弟弟赵光义先下手为强,登上皇帝宝座。这样,大宋王朝的政权落到弟弟之手,而太祖的两个儿子,赵德昭与赵德芳,便与皇帝宝座交之交臂了。那么,为什么宋太祖没未雨绸缪,提前选立接班人呢?

第一,宋太祖赵匡胤当时正值壮年,身强体壮,不急着立太子

首先,当时赵匡胤的身体还棒棒的,谁也不会想到他会突然暴毙。

赵匡胤崛起于行伍之间,他不仅身体条件特棒,还是一个武艺惊人的武林高手。后世流传的“太祖长拳”,据说就是赵匡胤所创。不要说暴死,他连小病都很少得。直到五十岁时,他仍然身强体壮。对宋太祖来说,立太子一事并不是那么急迫的事,就算哪天病倒了,死神要夺走他的生命仍然不是件容易的事,自己完全有充足的时间来布置接班人的事。

然而,历史总出人意料。一向无病无灾的宋太祖,竟然一夜暴死,因而他的死因成了历史之谜。由于他未提前立太子,便给了弟弟篡位的机会。

第二,宋太祖迟迟不立太子的原因,是担心五代旧事的重演

宋太祖是从乱世中过来的人。唐朝解体后,中国历史进入混乱不堪的五代十国阶段。五代的历史,就是一连串的政变史。什么仁义道德法律人权,在这个时候统统失去价值了,剩下来的只是原始的本能,只有征服与被征服,杀人与被杀。甚至连父子、兄弟之间的亲情,在权力面前也不值一提。

比如说五代的第一个政权后梁,朱温篡唐后建立后梁政权,五年后,朱温被儿子朱友珪所杀,弑君者还没坐暖皇帝宝座,便被弟弟朱友贞干掉了。父子靠得住吗?兄弟靠得住吗?五十年的时间,光是中原政权就换了十四个皇帝,其中有一半是以发动政变、兵变的形式夺权。皇帝被打倒、被推翻、被赶下台,甚至被杀,都是司空见惯的事。

大家都知道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这是防着自己的结义兄弟、亲信,其实宋太祖不仅提防武将,连自己的兄弟、儿子也一并提防。因而他迟迟不立太子,就是担心太子党坐大,从而威胁到自己。

第三,宋太祖之死,或与不立太子有关

我们从现存的史料分析,宋太祖之死,很可能与弟弟赵光义有关。因为他死的那一晚,只有弟弟赵义光在场,而且两人还一起喝酒。从‘斧声烛影’的记录看,喝酒过程中似乎宋太祖对弟弟表达强烈的不满。在赵光义离开后,宋太祖当夜暴死。这就成了一桩历史谜案。


接下来的故事同样离奇。

宋太祖死后,皇后紧急让大太监王继恩召赵德芳入宫登基,但王继恩没去找赵德芳,而是跑去找赵光义。更离奇的是,王继恩到赵光义家时,还遇到一个人在门口溜达,这人是赵的亲信程德玄,史书特地记下他“善医术”。大半夜的不睡觉在马路上溜达,这是怎么回事?

如果我们把宋太祖之死与赵光义下毒联系起来,一切就合理了。赵光义从亲信、善医术的程德玄那儿弄来毒药,与哥哥喝酒时下了毒。宋太祖在弟弟离开后,中毒暴死,大太监王继恩早就被赵光义收买了,因而直奔赵光义的晋王府。程德玄在开了毒药方后,内心忐忑不安,大半夜在晋王府门前溜达,想打听消息。

如果上面的分析成立,那么宋太祖之死,就是政治阴谋。而政治阴谋之所以能得以实施,就是因为宋太祖未立太子,这才给了赵光义予可乘之机。


君山话史


赵匡胤也算是比较倒霉的皇帝,虽然成了皇帝,但是其膝下子嗣却非常单薄,一共四个儿子有两个早亡,好不容易也就老二赵德昭还有老幺赵德芳活得久一些,也因此赵德昭成为实际上的皇长子,地位尊崇。然而,赵匡胤在位16年,却始终没有将赵德昭册立为储君,而后太宗继位,赵德昭不久后也自杀离世。

宋太祖在位多年,迟迟不肯册立赵德昭为储,为何:

  • 第一,大多数皇帝都不喜欢过早册立储君,尤其是五代乱世时期;

  • 第二,赵德昭未必有能力做皇帝;

  • 第三,赵匡胤传位给弟弟,未必是假,赵匡胤想要保住血脉。

电视剧里经常都会出现,朝臣要求皇帝早立太子以安国本,然而实际上,没几个皇帝乐意早早就将储君之位给定下来的。早立太子意味着什么?皇帝要撒手了?换句话说皇帝还春秋正盛,离退下来还早得很得情况下,太子并不是什么必要的,而且早立太子也有很多的弊端。储君人选过早确立,容易看走眼选错人,而且太子一立,可能引发前朝人心思变,对皇权不利。

赵匡胤虽说是武将出身,以武夺位,可这并不代表他不懂得这些道理。五代时期天下动荡不休,太子提前确立其实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因为最终能不能做皇帝还另说呢。赵匡胤膝下虽说子嗣单薄,可也不能弯到篮子里就是菜啊。赵匡胤登基的时候,赵德昭才九岁,而赵匡胤当时也还是其他子嗣,赵德昭并非唯一人选。

再者说,赵德昭并非就有能力继承皇位。典籍记载之中的赵德昭,喜怒不形于色的同时,却又是个烈性子,无论是赵匡胤还是赵光义他都敢顶撞,这些记载倒是感觉非常奇怪。而让赵匡胤最担心的,恐怕还是赵德昭过于宽厚仁慈。五代时期烽火处处,赵德昭的性子要是搁在太平时还是个明君,可在当时,这样的性情可不是啥好事情。

陈桥兵变宋代后周以后,赵氏兄弟在各地南征北战铲除割据,太祖在位时期的天下也并不算安宁,而这一时期的赵德昭还是在从懵懂少年逐渐成长的过程中,无论在朝堂还是在沙场,都没什么功勋,也没什么实力。赵匡胤本身就是欺后周孤儿寡母没有依靠,虽说赵德昭在太祖晚年已经成年,但从本事上来说,未必就能坐得稳皇位。

历史上,有著名的“金匮之盟”,说得就是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劝说太祖,认为主少国疑,将来太祖应该传位给弟弟赵光义,才能保得住宋朝的江山。且不论此事是真是假,金匮之盟中杜太后所说就真的没有道理么?肯定是有的。太祖的亲弟弟赵光义相对于年少的赵德昭来说,不仅功勋卓著而且能力突出,自然更有能力也更有资格成为未来的皇帝。

再者,赵光义本身就不是什么善类,若太祖真的执意传位赵德昭,将来要是赵德昭被人拉下来还算是好的,恐怕连他在内其子嗣性命都无法保全。与其如此,倒不如直接传位给赵光义,要知道赵匡胤继位没多久就册封赵光义为开封府尹,而这个位置在五代与宋初,都是留给储君的。当年赵匡胤始终没有册立赵德昭为储君,或许真是想保住他,也是想保住宋朝江山,只可惜赵光义登基后未久,赵德昭就莫名其妙的挂了。


澹奕


引言:《宋史》——《杜太后传》里面记叙:“建隆二年,太后不豫,太祖侍药饵不离左右。疾亟,召赵普入受遗命。太后因问太祖曰:“汝知所以得天下乎?”太祖呜噎不能对。太后固问之,太祖曰:“臣所以得此天下者,皆祖考及太后之积庆也。”太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儿主天下耳。使周氏有长君,天下岂为汝有乎?汝百岁后当传位于汝弟。四海至广,万几至众,能立长君,社稷之福也。”太祖顿首泣曰:“敢不如教。”太后顾谓赵普曰:“尔同记吾言,不可违也。”命普于榻前为约誓书,普于纸尾书“臣普书”。藏之金匮,命谨密宫人掌之。”此为“金匮遗诏”,意思是杜太后要赵匡胤传位于其弟弟赵光义,这份遗诏并没有得到后世认同,甚至受到了质疑。

一、赵匡胤死亡,事发突然,并没有交代清楚太子人选。

赵匡胤夺天下并不名正言顺,确实是因为皇帝年幼。周世宗柴荣北征回京后不久就身体不适,后来驾崩,在临终前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掌握殿前禁军兵权。

北汉及契丹联合侵扰边境,赵匡胤领命前往抵御边境强权,大军于京城汴梁东北二十公里的陈桥驿发生兵变,将士们拥立赵匡胤为帝,史称陈桥兵变。赵匡胤班师回京,后周幼帝柴宗训禅位,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一个武将东征西讨,身体健康,精神饱满,他并不知道自己会那么快就挂了,他料想不到未来的事情,在他称帝后,还屡次御驾亲征,吃嘛嘛香,身体倍棒。一个精力充沛的帝王,刚刚拿到皇权的入场券,他也不会轻易放权。

长子虽然早亡,但是次子赵德昭尚且年轻,一个年轻人在面对皇权竞争时,还是需要历练的,纵观帝王对于下一代的培养,都是让他们从基层做起,只有了解最基本的为帝之道,知道人间疾苦,方为合格的帝王。

赵匡胤自己夺得皇位,本就不名正言顺,他更害怕下一代因为年幼而守不住得来的天下,但是他虽然有此打算,但是他没有算出,自己的生命在何时结束,他的匆匆离开,让帝位空悬。

他的死也成为了千古之谜,“烛光斧影”给他的死笼罩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在北征契丹的途中,十月十九日夜里,与其弟赵光义饮酒,共宿宫中;隔日清晨,赵匡胤暴死,享年49岁。赵匡胤突然的暴毙,使得他根本来不及交代后事。

二、赵

匡胤是从血与火里走出来的帝王,他懂得要坐好天下,必须在基层历练,从他给赵德昭的职位来看,他是想让年轻的赵德昭多多了解民情,从这些迹象表明,他是有意让赵德昭做未来的继承人的。

赵德昭为人沉稳,喜怒不露于行,按照习惯,皇子及笄就要出阁为王,但是宋太祖赵匡胤认为赵德昭年幼,并不适合立刻封王。

在波诡云谲的权利争夺面前,赵德昭还是太年轻,赵匡胤知道自己帝位的来历,确实是因为后周幼帝没有主事天下的能力,没有一个人不是自私的,自己夺下的江山,给其弟弟,赵匡胤也不是甘心的人。干德二年六月初五,赵匡胤授任赵德昭为贵州防御使。

领导要坐稳天下,必然要从基层开始做起,慢慢了解民间疾苦,才能更好的为帝,开宝四年十二月初五日,宋太祖举行庆祝活动,增加赵德昭的食邑户数。开宝六年,宋太祖授任赵德昭为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宋太祖在世之时,一直没有给赵德昭封王。

种种迹象表明,赵德昭都在基层做领导干部,没有这些基层工作经验,将来怎么管理煌煌天下,没有封王之前的这些职务,都是宋太祖对赵德昭的锻炼。

赵匡胤是从血与火里走出来的帝王,他懂得要做一个好皇帝,是需要有“帝王之术”,赵匡胤虽然夺得天下的手段并不光明,但是他心地清正,宽仁大度,虚怀若谷,好学不倦,他自己也崇尚节俭,改变了五代以来的奢靡风气,这些都是他体察民情,从基层里练就的东西,他当然知道,对于孩子,这些也同样重要。

三、“金匮遗诏”的历史谜案

历史总是有很多谜案,这个金匮遗诏的真假,暂不去辨别,如果杜太后真说出了这番话,其中的道理还是有的。

赵德昭成年后,赵匡胤为何不立为太子,而要宠着弟弟,这就要说到五代十国的战乱背景了,当时军阀割据,各自拥有势力,皇帝无法制约武将专权,这也为后来大宋“重文轻武”的国策留下了伏笔。

杜太后也是一个经历过大场面的女人,她说得也是极有道理的,她说,赵匡胤能够称帝,是因为主幼国疑,如果立赵德昭为太子,可能无法避免叔侄相残,从而造成国家内耗的局面。

赵匡胤也许真能听进去杜太后的建议,但是金匮遗诏的疑点还是颇多的,所以赵光义是不是因为哥哥赵匡胤反悔而反目,这也是一个历史谜案。

“金匮遗诏”的存疑之处:1、杜太后怎么能预言赵匡胤死后,儿子尚幼?事实上赵匡胤死后,赵德昭已经是一位翩翩少年郎了,已经25岁的孩子,心智成熟,哪一点不符合继承帝王的资格?2、那“传位于二弟”又是指传位给赵光义,还是指赵廷美两位弟弟?传位之人尚不明确?

在赵光义即位后,连赵德昭的死因都是谜团,北伐失败,将士们也多有微词,有功不赏的事情,让三军的士气低落,赵光义正在养伤,群臣不得觐见,赵德昭年轻气盛,进入皇宫去劝说赵光义赏赐有功之人,不料赵光义勃然大怒,对赵德昭说:“等你当了皇帝后,再颁赏不迟!”

因为这件事,赵德昭居然自杀了,不知道什么样的特殊力量,因为一件被训斥的事情,赵德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赵光义听说此事,跑过去就抱住赵德昭的尸体,大哭着说:"痴儿何必这样?他后来改追封赵德昭为吴王,又改追封为越王。

金匮遗诏”、“烛光斧影”、“赵德昭之死”,都是千古谜案,没有确切的证据说明真伪,历史的迷人之处,就在于他的神秘,赵匡胤在位十六年不立赵德昭为太子,不能一概而论就是因为“金匮遗诏”,也不能确定他真有心意把皇位传给赵光义。


逆风解语


五代十国时期,没有皇权天授的概念,一个皇帝能不能坐稳天下,全看他在军队中有没有资历、有没有治国的经验。

如果两项都具备,就能坐稳继位。

反之,即便坐上了皇帝宝座,也坐不长久。

像这种资历不够却坐上皇位,最后又被权臣搞下台的案例,当时数不胜数,比如后梁废帝朱友珪,后唐闵帝李从厚,后汉隐帝刘承祐,后周恭帝柴宗训等等。



我们知道,赵匡胤是靠篡位才上的位,皇帝是个什么玩意,他心知肚明。他很清楚,赵德昭的资历不够,即便自己立其为储君,最后肯定也坐不稳。所以,赵匡胤根本就没想过要立年仅十岁的赵德昭为储君,而是一开始就直接内定了赵光义为继承人。

他让赵光义以亲王身份担任开封尹,并且从不约束其发展私人势力,这就是他立赵光义为储君的证据。

立弟弟,不立儿子,虽然有违人之常情,但这就是事实。

在当时那个时代,赵匡胤如果不培养赵光义,可能历史上就没北宋了,“五代十国”就变成“六代十国”了。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反驳,五代是五代,五代混乱是不假,可是赵匡胤当皇帝时,已经是北宋了。而且赵匡胤登基后,他也做了很多加强皇权的政治改革。北宋和五代的情况怎么能混为一谈呢?

这个问题要怎么说呢,北宋和五代虽然给人的感觉是两个时代,赵匡胤登基后也确实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是天下人的观念并不会因为短短十几年就能轻易改变的。


换而言之,赵匡胤在位的十几年,政治制度上确实有改变,但老百姓和士大夫心中的观念其实与五代时期,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就好比说后周,后周世宗实际上也有一定力度的集权改革,他为了把皇位传儿子,可谓是煞费苦心,把权臣都防死了。可是他没想到,他最信任的赵匡胤居然篡了位,而且整个朝廷没人出来“伸张正义”……

又好比说赵光义,他在高梁河惨败,坐驴车逃跑,诸将找不到他,以为他挂了,于是就要立赵德昭为皇帝,而不是说赶回去拥立赵光义的儿子赵元佐、赵元僖、赵恒等。赵光义为了这事,气个半死,回去之后各种羞辱赵德昭,最终把大侄子逼死了。

这些例子都能说明,北宋初年,五代时期的作风没散,换个天子很容易。老百姓和士大夫就是认为“兵强马壮者”当为天子,储君什么的都是白扯。谁兵强马壮,大家伙就支持谁。



说到这里可能又有人要说,就算你前面说的都有理,当初赵德昭年纪不大,赵匡胤确实没得选,只能立赵光义。可赵匡胤死前,赵德昭已经成年了,为什么赵匡胤还是不立他做继承人呢?

这个问题说起来,只能怪赵匡胤自己挖的坑太大了,他已经填不上了。

当时那个时代,皇帝有权,禁军大将们也有兵权。皇帝与大将之间即便没有猜忌,也会因为权力而慢慢产生出猜忌。皇帝与大将之间相互屠杀,在当时是家常便饭的现象。

比如说后汉太祖刘知远为了让儿子刘承佑坐稳皇位,临死前吩咐刘承佑杀大将。大将们也不傻,皇帝要杀自己,难道手握兵权的自己就要伸着脖子让他砍?所以大将郭威跟刘承佑一场火拼,最终把后汉灭了。

赵匡胤作为亲历者,很清楚这段历史,所以他继位后,他就把话挑明了,让大将都把兵权上交,然后他也做出让步,直接让赵光义当接班人,大家都可以去巴结赵光义。这样一来,皇帝与权臣之间的关系理清了,大家做到了相互信任,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到这里才结束。



然而,flag已经立下了,赵匡胤能稳定社会的前提在于——他要守信用!

如果他敢背弃誓言,又改主意立赵德昭,他之前奠定的稳定局面肯定会崩塌。之前被削权的大将们会觉得,赵匡胤说话不算数。

这些人会不会因此有反心,谁说的准?

另外,跟着赵光义混的一群人也会觉得皇帝哪天看自己老大不爽了,随便制造个意外让他挂掉,再立赵德昭,那大家之前的政治投资都白费了?现在再去巴结赵德昭,时间哪里还来不及?

在这种情况下,有异心的人肯定反叛。即便赵光义没有反叛的心思,他手下的人为了富贵也会裹挟他造反。

所以,赵匡胤不敢玩这么大,他为了消除可能的猜忌,就必须要地位悬殊化,让儿子不可能成为赵光义的威胁,这既是保护宋朝社稷,也是保护自己的儿子。

应该说,赵匡胤的政治度量是非常大的。不过这么玩也有副作用,那就是赵光义与赵德昭的实力差距始终不在一个维度,赵德昭跟他三叔的差距被越拉越大。


当然从逻辑上说,赵匡胤的做法没毛病。毕竟他也没得选。五代那么多例子都证明了扶持儿子而儿子又坐不住江山,最后肯定是全家掉脑袋,社稷玩完。

只不过赵匡胤还是低估了赵光义,小看了人心险恶这句话。他以为自己恪守信用,赵光义也能恪守信用,保自己的几个儿子一生平安。他人算不如天算,没算到赵光义会如此下流,生生逼死了赵德昭、赵德芳。

如果赵匡胤早知道是这样一个结果,可能他就跟赵光义火拼了。


Mer86


宋太祖赵匡胤共育有四个儿子,分别是赵德秀,赵德昭、赵德林、赵德芳。因长子赵德秀早亡,老二赵德昭顺势就成为最有机会继承赵匡胤位置的人。然而赵匡胤从公元960年黄袍加身登基为帝,到公元976年突然暴毙。在位16年之久,却一直不肯立赵德昭为太子,以至于最后便宜了弟弟赵光义继承皇位,是为宋太宗。赵匡胤为啥不肯立自己的儿子赵德昭为太子呢?

《宋史》中给出了合理的解释,即金匮之盟。说宋太祖赵匡胤曾经和母亲杜太后商议,在赵匡胤百年后将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赵光义再传给弟弟赵廷美,赵廷美再传回到赵匡胤的儿子。这样皇位就轮回来了。如此麻烦的做法唯一的好处就是防止主少国疑,因为老宋家是从后周柴家孤儿寡母手中夺来的天下,所以赵匡胤和母亲杜太后担心这一点也正常。这件事被记载在《宋史·杜太后传》中,但可疑的是宋太宗赵光义登基时并没有这种说法,而是在六年后才提出来。不说金匮之盟的可信程度究竟有几分,单说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当时的年龄(已经有20多岁),完全不存在“主少国疑”的说法。所以《宋史》中这样去解释未免牵强。那赵匡胤迟迟不肯立赵德昭为太子的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

几乎所有的皇帝都不愿意过早的立太子

这不是瞎说,纵观历朝历代,真正愿意在自己身体好时立下继承人的皇帝少之又少。秦始皇让扶苏监国也没立扶苏为太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太子也是换了又换。可以说不到皇帝驾崩那一刻,是绝对不愿意选出继承人的。赵匡胤便是这样,后来弟弟赵光义也是这样。在储位空缺时,冯拯等人曾经上疏要求早立太子,赵光义立刻将冯拯等人贬到岭南,这在宋朝基本上是对文人最重的惩罚。于是从此就没人提这件事了。可见赵光义对立储一事的反感。后来他身体一天比一天差,自知时日不多,无奈之下下立了自己的三儿子赵元侃为太子。赵元侃当上太子那天走上街头,京城百姓都为太子欢呼,赵光义居然因此感到十分失落,经宰相寇准劝说才释然。天家无父子,过早的立下太子,太子难免有更近一步的想法,而更进一步就意味着皇帝身死。所以太子这各看似光鲜的位置,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高危职业,能顺风顺水继承到皇位的太子比例并不高。

赵匡胤是一个重感情的人,历代开国皇帝对待勋贵权臣的铁血清洗只有在宋朝选择了比较和平的方式解决。对待臣下如此,对待儿子就更是了。赵匡胤不愿父子间相互猜疑,且在驾崩前一天仍然请弟弟赵光义喝酒,可见其身体状态还很不错,不立太子,是十分正常的举动。

赵匡胤驾崩前,宋朝建立初期的国内复杂形势

宋朝建国初期,国内形势是十分复杂的。国家仍然处于分裂状态。北方有契丹和北汉,南方有南唐等国家割据一方。甚至到赵匡胤驾崩后,北方的政权北汉仍然存在。一直到太宗赵光义统治时期,北汉才被真正灭亡,形成统一的局面。在群雄纷战时期,赵匡胤对赵德昭的能力是有怀疑的。而弟弟赵光义跟着自己南征北战,是有在乱世中一统天下的能力的。所以赵匡胤是有可能考虑过让弟弟继承位置的。因为某种意义上来讲,赵匡胤宁可让儿子当一个太平王朝的富贵亲王,也不愿意当一个乱世的亡国之君。

赵匡胤不立赵德芳为太子的后续政治影响

最大的影响当然就是储君不明,让弟弟赵光义钻了空子。“烛影斧声”的说法自古有之,赵匡胤在和赵光义单独呆了一晚上后突然死亡,而得利最大的是弟弟赵光义,赵匡胤的真正死因不得不令人怀疑。且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在跟随赵光义出征时,只因赵德昭提出封赏有功之臣,赵光义就训斥道:“等你当了皇帝后再说吧!”这样的诛心之言,逼的赵德昭退朝后自刎而死,年仅28岁。而赵匡胤另一个活到成年的儿子赵德芳也在22岁时英年早逝,《宋史·宗室传》中,仅仅用了“寝疾薨”三个字描述其死亡,其真正死因也不得而知。

按照金匮之盟的后续说法,在赵光义离世后,应该由弟弟赵廷美继承其皇位。不过这时候得到了便宜的赵光义显然不愿意再把皇位传出去,这引起了赵廷美的不满。公元982年,赵廷美想要篡夺皇位的阴谋败露,正中下怀的太宗赵光义罢免了赵廷美的职务,将其迁居外地。不久赵廷美就忧愤成疾,吐血而亡,年仅38岁。

赵匡胤一脉重新掌权

处理了所有能对皇位有继承权的人物,赵光义终于能名正言顺的将皇位永远留在自己这一脉。但人算不如天算,皇位传到了宋高宗赵构手里时,发生了继承危机。其实赵构的皇位也不是传来的,是在靖康之难后,金兵俘虏了赵构了父亲和兄长,赵构在文武大臣的拥护下在河南称帝,改元建炎,成为了南宋的第一位皇帝。赵构本来有一位皇子可是三岁就夭折了,没有继承人的赵构开始在宗室中寻找继承人作为养子。其实当时赵构是可以在太宗一脉选择继承人的,可是文武大臣们都倾向于从太祖(赵匡胤)一脉中选择,大概是认为太祖皇帝当年能南征北战结束乱世,希望其血脉后代能和祖先一样反攻金国吧。于是赵构选择了赵匡胤的七世孙赵昚,可谓天道轮回,皇权又重新回到了太祖一脉。


木剑温不胜


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做了皇帝,他的成功离不开弟弟赵光义的相助,赵光义的才干与胆魄赵匡胤心知肚明,立皇储一事他一直就压了下来。

杯酒释兵权,抑武重文,中央高度集权,稳定是大局。

众所周知,赵匡胤开创大宋之后,吸取前朝经验教训,开始策划削减手下众将的兵权,他没有采取武力和流血来解决问题,而是采取宽厚仁爱的手段来剥夺众将兵权,开了一个皆大欢喜的"杯酒释兵权"party,这是第一步,稍稍有脑子的人都会选择富贵而引退,如果有人不识相,那么下场可能就会有"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历史重演,赵匡胤的这个party以成功圆满结束,这也反映出赵是一个宅厚之人,从他善待前主皇室的态度也可看出,后周皇室的柴姓后人们都被国家养起来,并赐予免死丹书。先稳定,再立储。



金匮之盟约定赵匡胤之后皇帝由其弟弟赵光义继承,这是吸取后周灭亡的教训,主幼丞重,终会起祸乱。

赵匡胤登基时其子赵德昭才十岁左右,这和后周皇帝灭亡时的年龄太过相似,不得不引起赵匡胤的警觉,传说赵匡胤登基后,其母召集兄弟开会,立下一个"金匮之盟",意思是赵匡胤死后,必须传位给弟弟赵光义,赵光义死后再传位给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并由大臣赵普执笔见证,藏于金匮之中,这件事民间传得沸沸扬扬,并怀疑它的真实性,但是从后来出现的情况来看,应该属实,因为赵匡胤死时,其子赵德昭以25岁左右了,宣布他为太子是情理之中,但是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赵德昭被立为太子的迹象,说明这个皇位早有人员安排,再则赵光义是京兆尹,这个京城最大的官通常都由成年的太子担任,但是赵德昭不在其位,这更锤实赵光义的合法继承权,而兄即位于弟,在五代时代是很正常的,还有一点是赵光义与顾命宰相赵普不合,赵普就是被赵光义给踢出京城的,而赵匡胤死后,金匮之盟的丹书就是赵普找出并宣读的,如果是假的,赵光义不可能找赵普来宣读。


吸取前朝教训,避免君幼丞重起祸乱,更是不立赵德昭为太子的根本原因。

赵匡胤能够称帝夺位,就是因为后周的皇帝年幼无为,所以他做了皇帝后,在立储君的问题上不得不慎重,弟弟赵光义的魄力与实力,赵德昭不是对手,为避免悲剧重演,不立赵德昭为太子是在保护他,况且金匮之盟以约定赵光义死后必须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赵德昭,

后来赵德昭自杀其实也是想多了,都说是赵光义逼死的,其实也不太准确,赵德昭为北征后汉的将士们入宫向赵光义求封赏,因为这此北征是失败了的,赵光义听后大怒,并斥责赵德昭"你做了皇帝再封赏他们",由此引起赵德昭恐惧,回家后自杀了。



赵光义即位后开创的北宋好局面,也充分证明了他是一个合格的继承人。

历史就是一场争辩的经过,真正的真相也许永远埋在了逝去的岁月中。


可荣188


赵匡胤是大宋的建立者,在我们印象里,一般当了皇帝的人,为了稳固自己的江山,他们都是需要把自己的儿子,立为太子的。

这样的话,若是自己有个意外,以后继承皇位的人就是太子了。我们都知道,赵匡胤是有儿子的,而且还不止一个。

按道理说,他肯定是要立自己的长子赵德昭为太子的。

但是,事实上他并没有这样做。

那么,为何他在当了皇帝之后,没有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呢?

我想当时的原因,还是挺复杂的,主要有如下几点:

第一、赵匡胤是经历了五代十国那个乱世的人,一般新皇帝即位,年龄不大的话,政权容易被外人给颠覆掉。

我们都知道赵匡胤之所以能够当上皇帝,是因为他黄袍加身,夺了人家后周柴荣的儿子柴宗训的江山。

那个时候,很普遍的一种现象,就是一个政权也就是经历两代国君,就会换朝代了。赵匡胤也怕自己建立的大宋,在自己之后,儿子即位的期间,会步五代十国的后尘。

所以,他没有急于立太子。

或者是等自己的太子年长一些,然后再立太子也不迟呀。

第二、赵匡胤还很年轻,他当皇帝的时候才33岁,到他驾崩的时候也就是49岁。所以,这是他没有立太子的根本原因。

我们都知道,中国历史上当皇帝的人,他们一般都是到死的时候,才会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

当时的赵匡胤,身体健康属于中年男子,他觉得现在立太子还早,因此,也就没有立。后来他的死十分的突然,这是他根本没有预料到的事情。若是他知道自己会这样不明不白的死去,肯定早就宣布皇位的继承人了。

所以,当时他的年纪不大,是他不立太子的主要原因。

第三、他答应过自己的母亲,要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弟弟。

赵匡胤的母亲临死之前,要让赵匡胤把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毕竟赵光义的年纪比较长,他处理国事比较有经验。

这样大宋就不会步入五代十国的后尘,导致国家灭亡了。赵匡胤也觉得这是一个办法,若是大宋传给儿子真的会亡国,还不如传给弟弟。

所以,他就答应了自己的母亲。

但是,就赵匡胤个人的感情而言,他肯定是希望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的。所以,这也是他没有立太子的一方面。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就是因为他没有立太子,导致了他突然的驾崩,他驾崩之后,第一个得到消息的人,是他的弟弟赵光义。

因此,赵匡胤的皇位,就落到了赵光义的头上。赵匡胤的儿子,失去了皇位,最后也丢了性命。

正如如此,很多史学家才认为,杀害赵匡胤的人是赵光义,也就是历史上的斧声烛影事件。


汉史趣闻


(宋太祖)

宋太祖赵匡胤从公元960年上位,公元976年去世,最后有自己的弟弟赵光义接了班。当时,赵匡胤的大儿子赵德昭已经25岁了,为什么赵匡胤不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呢?

赵匡胤的经历,告诉他,成熟的君王更容易稳住江山

(赵光义)

赵匡胤出自军人世家,兄弟三个感情不错。


特别是对于弟弟赵光义,赵匡胤非常的照顾。

在赵匡胤年轻的时代,正处于五代十国的局面,世界很乱,国家改朝换代如同家常便饭。不说离得远的,赵匡胤自己的老领导郭威,就是因为被下属披了个黄旗,就把后汉給取代了,建立了后周。

而赵匡胤自己,在柴荣去世后,一个陈桥兵变,就把老柴家的江山据为了己有。这些都说明,一个不成熟的皇帝,很有可能被轻易取代。

于是,赵匡胤上任之后,做了两个举动,一是“杯酒释兵权”,让功臣们都回家养老了;二是确立了“重文轻武”的政策。

(赵光义)

这些做完之后,赵匡胤还是担心自己不在人世时,有”陈桥兵变“的事情发生。如果那样,赵匡胤的一生就会变得和柴荣一样,辛辛苦苦打拼的江山轻易归了别人,这不是赵匡胤愿意的。

因此,赵匡胤有意培养一个成熟的接班人,这个人非“赵光义”莫属。这是为何?原因有两个,一是赵光义跟着赵匡胤经历了不少,成熟,能稳住;二是陈桥兵变时,赵普和赵光义是最用心的两个人。

接下来,赵匡胤处处培养赵光义,并且在后期让赵光义做了“开封府尹”,封晋王。开封府尹+晋王,就是储君的标配,当年的柴荣就是如此,后来的宋真宗也是如此。

《宋史》卷四本纪第四:征太原,改东都留守,别赐门戟,封晋王,序班宰相上。

金匮之盟,让太后給赵光义加持

对于“金匮之盟”一直存在争议,这对赵光义皇帝的合法性影响很大。

什么是金匮之盟?

说,宋朝杜太后(赵匡胤、赵光义、赵光美的生母)临终前将赵普召入宫记录遗言,命太祖赵匡胤死后传位于弟赵光义。这份遗书藏于金匮之中,因此名为“金匮之盟”。此事,写在司马光的史料里。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太祖建隆二年》:“六月甲午,皇太后崩。……疾革,召普入受遗命。后问上曰:‘汝自知所以得天下乎?’上呜咽不能对。后曰:‘吾自老死,哭无益也,吾方语汝以大事,而但哭耶?’问之如初。上曰:‘此皆祖考及太后余庆也。’后曰:‘不然。政由柴氏使幼儿主天下,群心不附故耳。若周有长君,汝安得至此?汝与光义皆我所生,汝后当传位汝弟。四海至广,能立长君,社稷之福也。’上顿首泣曰:‘敢不如太后教。’因谓普曰:‘汝同记吾言,不可违也。’普即就榻前为誓书,于纸尾署曰‘臣普记’。上藏其书金匮,命谨密宫人掌之。”

啥意思?杜太后问赵匡胤:“为什么你能得到天下?”赵匡胤哭了,不能回答。杜太后说:“哭有啥用,我问你事呢!”于是,赵匡胤答道:“托祖宗的福气,才有了如今的大宋。”杜太后说道:“并不是,而是柴荣的儿子太小了。如果柴荣有个大一点的儿子,还能有你什么事?你和光义都是我生的,你传位给他,我赵家的江山才会长久。”赵匡胤答应了。于是,赵普把这个太后遗命记录了下来,装到了一个盒子里,最后写上了三个字“臣普记”。

从“金匮之盟”发生现场来看,有四个人,一个是赵匡胤,一个是赵光义,一个是赵普,还有一个是杜太后。

杜太后让赵匡胤传位给赵光义的理由是,赵光义成熟,这样传位,赵家皇位不会落入他人之手。在病床前,赵匡胤答应了此事。

如果真有“金匮之盟”存在,那么赵匡胤将皇位传给赵光义,合情合理。

但是这东西真的存在吗?很难说,因为在赵光义当皇帝几年后,赵普才说有这事。如果真有这事,赵光义为什么不第一时间拿出来?

总之,金匮之盟可能是影响赵匡胤传位給赵光义的原因之一。当然,这只是“可能”,因为无法完全确定它的存在。

赵德昭能力有限

传位给像赵光义这样成熟的接班人,这事没错。但前提是,皇帝的儿子必须小。

赵匡胤刚当皇帝时,赵德昭只有9岁,这时候赵匡胤将赵光义当作接班人是正常的。但是,赵匡胤死的时候,赵德昭已经25岁了,之前,赵匡胤为什么不快速立了太子呢?

仔细看赵匡胤的履历,你会发现此人并不迂腐,有大局观。

起初,把赵光义作为培养对象,完全正确,这是预防自己的身体突然出现状况,赵光义及时顶上再合适不过了。可以这样说,赵光义是赵匡胤准备的一个超级备胎。如果不是备胎,早就正式立为皇太弟了。

备胎什么时候转正?就看那个正式的能不能经受住考验。

事实证明,赵德昭本来就是那个正式的接班人,最有可能被立为太子,但迟迟没有让赵匡胤满意。后来的事实证明,赵德昭很脆弱,竟然因为受宋太宗训斥,自杀而死,死时才28岁。这样的人,这样的心理素质,就算上位了,能经受住各种纷繁复杂的事务吗?很难。

在面对自己孩子越来越大时,赵匡胤应该是矛盾的,一面是赵光义的步子越来越稳,人脉越来越广;另一方面,赵德昭却仍然不像个理想的接班人,所以这个正式的太子一直没立。也许赵匡胤想继续观察观察,看小一点的赵德芳能不能成熟。

如果給赵匡胤再多点时间,也许太子就会被正式立了,但赵匡胤死得太突然,让孩子们完全失去了机会。

从这点看来,赵德昭并没有让赵匡胤满意,为了赵家的大好江山,赵匡胤没有正式立他当太子。

既然如此,赵匡胤死后,培养多年的赵光义,顺利上位成了必然。

虽然没有正式的诏书,但大家对赵光义的认可度远远高于赵德昭和赵德芳,赵光义的上位,让政权交接也是非常顺利。

(赵匡胤剧照)

综合来说,赵匡胤没有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没有传位于他,有三个原因:一是以往的经历,让赵匡胤多有顾忌,而成熟的赵光义是个不错的选择;二是很可能受了“金匮之盟”的影响,那可是母亲遗命;三是赵德昭的能力,并没有让赵匡胤满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