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默”的溫州城和熱心奔走的身影

庚子年立春之日,從高樓望去,曾經熙熙攘攘的溫州城靜默著。市民響應最嚴“居家令”,“宅”家享受最長春節假期。而另一群人,為了讓更多人安心宅家,主動走出家門,或化身黨員管家、“紅色代辦員”,或獻出自家菜園、張羅起“移動菜場”……他們犧牲小家之樂,為居家百姓的三餐起居等生活小事匆忙奔走,在協同作戰中等待春暖花開。

“靜默”的溫州城和熱心奔走的身影

20位黨員管家

照料7000餘位住戶

2月4日清早,立春微雨濛濛,70歲的甌海區茶山街道高教園博園社區黨員志願者黃愛弟,披上雨衣,戴著口罩,跨上自行車就出門了。他的衣兜裡,裝著長長的採購清單。

統一採購完畢後,黃愛弟還需要對包裝袋進行消毒,戴上護目鏡,做好系列防護措施後,一一送到每位社區住戶門口。這樣的行程,他一天要跑3、4趟。

在嚴防疫情的當下,位於茶山高教園的博園社區有點“特殊”。據茶山街道黨工委委員楊帆介紹說:“博園社區是防控重難點,不僅因為整個社區住著1308戶高校教師和家屬,人口多達7000餘人,而且其中不乏湖北籍老師,部分外地教師春節回鄉近期才回溫。”

當地街道、社區工作人員、居民、黨員志願者在社區共同築起一道防護牆。社區實行封閉管理後,20多位社區黨員志願者擔任,“黨員管家”,開展紅色代辦、代購服務,劃分黨員區域網格,建立紅色代購微信群,公佈小組成員聯繫方式。

“靜默”的溫州城和熱心奔走的身影

接過 “菜園子”

送上“菜籃子”

連日來,平陽縣萬全鎮安陽村的黨員志願者何光培,一早醒來就會到自家菜園裡收割成熟蔬菜。收割下來的蔬菜統一放入小車,再由其他幾位黨員志願者挨家挨戶把新鮮青菜免費送到村民手中。

“最近都沒有出門,正愁沒地兒買菜,有人送上門,還是小何親手種的,非常感動。”接過帶著雨水的“菜籃”,安陽村村民王大姐有些喜出望外。

“靜默”的溫州城和熱心奔走的身影

安陽村距離萬全鎮中心有6公里,為防控疫情,進出村的道路嚴格防控,導致村民外出購物不便。何光培家8畝左右的菜園裡,種滿了娃娃菜、菠菜、大白菜等。非常時期,這個菜園成了全村村民的蔬菜供應點。何光培不僅出菜,還收割、配送親力親為。

樂清市翁垟街道前橋村村民們也主動將自己的菜園子交給村幹部,只要村民有需求,可由村幹部採摘送上門,免費食用。該村村委會主任陳孟武說,目前該村的菜園總面積有10餘畝,有芥菜、包心菜、花菜等等,能滿足村民日常所需。村民如要買牛奶等物品,則由村中的小賣部平價提供,村幹部幫忙送到家。

在泰順縣柳峰鄉梧桐村,也有6處“紅色菜園”。去年下半年以來,該村“兩委”創新在村集體租過來的6塊空地上種植蔬菜,並將“紅色菜園”交由黨員認領管理。此次疫情防控中,“紅色菜園”面向村民無償開放。

多地“移動菜場”

開到家門口

近日,在蒼南縣馬站鎮中魁村、車嶺村等村,多了輛“小喇叭”叫賣的小貨車。車上擺滿各色蔬果、海鮮、肉類等,熱情招呼的“攤主”是村裡的黨員志願者,和往常最大的區別是不還價。

原來,為了解決村民的買菜難,中魁村、車嶺村黨組織發動全村黨員志願者,組建了一支黨組織服務隊,每天派專人到馬站農貿市場批發採購部分蔬菜和魚肉,並用批發價、甚至虧本價賣給村民。而村民除了到這輛“黨組織服務專車”自行採購,還可以通過微信群提前預約菜品,由黨員志願者採購後送貨上門。

“靜默”的溫州城和熱心奔走的身影

據車嶺村黨支部書記李上閣介紹,每斤35元批發價採購的五花肉,給村民只賣30元一斤;帶魚每斤9元批發價,給村民也只賣5元,缺口部分都由村裡的入黨積極分子張可知個人承包。據悉,車嶺村中魁村也以村集體經濟補助的方式降低菜價,讓村民們享受實惠、安心居家。

在泰順縣柳峰鄉7個村,村民們每天能看到這樣的“移動菜場”。當地聯合黨支部邀請了從事蔬菜販賣工作的卓叔選擔任蔬菜運輸車專員,每天一早從墩頭村出發,一路途經梧村、新莊、東橋、卓宅,將裝滿菜的車子開進各村,幫助解決村民“買菜難”問題。“村裡處處為大家考慮,很貼心。我們會好好待在家。”村民梅相湊感慨地表示。

政企聯動

採購平臺新上線

“您好,您線上下單的雞蛋已放至小區門口,記得取件。”2月4日下午,家住泰順縣羅陽鎮桃花園小區的郭女士接到郵政工作人員電話後,來到小區定點處,取走了早上剛在“猴集健康”平臺上購買的雞蛋。當天,首批在羅陽城區投送出的近3000斤雞蛋,不僅享受成本價,且全部由郵政免費配送。

“靜默”的溫州城和熱心奔走的身影

這樣的線上購買,實現了從下單到取件全程與人“零接觸”。為讓市民安心“宅”家,1月30日,泰順縣經信局、農合聯以及電商企業農歸巴第一時間展開聯合行動。由農合聯負責統籌雞蛋、米、油等基本生活物資,在農歸巴旗下的“猴集健康”平臺上按照成本價進行銷售,並由郵政快遞負責配送,確保市民基本生活物資供應充足。縣經信部門落實專人監督平臺產品價格,確保平價銷售。

“海霞媽媽”愛心車隊

使命必達

這幾天,在洞頭海島忙碌著一支“海霞媽媽”愛心車隊,一個電話、一聲呼喚,他們24小時待命,及時前往疫情保障一線,協助為隔離留觀點內的人員配送物資。

“我們接了大概六七單。哪裡有需要,物資就送到那裡。”記者見到海霞媽媽綜合服務隊愛心車隊隊長杜思華時,他正在和隊員們核對幾單需要配送的物資。整理好物資後,立即發車前往隔離留觀點,將物資送到工作人員的手中。

據瞭解,這支愛心車隊由三輛出租車和五名隊員組成,負責北岙街道片區的物資配送。只要留觀人員有需要,就可以聯繫家屬或者社區工作人員,然後通過社區將物資分配給這支愛心車隊。此外,也可以讓隊員們幫忙購買其它生活必需品。

除了這支愛心車隊以外,洞頭各地“海霞媽媽”的身影無處不在,在離島的鹿西鄉,“黨員漁小二”為離島群眾接力傳遞物資;霓嶼街道42名“霓好”志願者積極為群眾跑腿;元覺街道活躍著一支 “紅色郵遞員”組織成的“愛心購物車隊”。

“靜默”的溫州城和熱心奔走的身影

紅色代辦

老人常用藥不會停

“這次買的藥夠我維持半個月了。”居住在鹿城區仰義街道紅楓山莊的戴老伯說。這裡居住著700多戶老年人,1月份以來,大家就不怎麼敢出門,最難的是不少老人有慢性疾病,平時吃的常備藥也快用完,但子女住的都很遠,來往不便。

前期的排查中,仰義街道“紅色代辦員”瞭解到山莊老人們的訴求後,與漁渡村“兩委”商量後,及時邀請漁渡村衛生室吳醫生到紅楓山莊,為有需求的老人免費坐診。

“靜默”的溫州城和熱心奔走的身影

“紅色代辦員”王韜和葉孫嶽則通過公寓廣播發布 “紅色代辦”信息,將老人們需要購買藥物的型號、人員名單、聯繫方式、住址等一一登記後,統一到仰義衛計服務中心和附近藥店購買。目前,他們已為60來戶紅楓山莊老人們購買了家庭常備藥,後續還會繼續跟進。

溫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郭樂燕

縣 (市、區)融媒體中心

審核 章會

監製 劉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