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你再经历一次育儿,哪些事你一定会做?

yoLa育儿


你好,很高兴看到你提问的这个问题,因为我也是两个孩子的爸爸,大孩子已经5岁,小的也已经快一岁了,在这里我也想说说我的育儿感受。

成为父母之后才真正知道父母的责任重大,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特别是在孩子没有上学的时候,父母身上所肩负对孩子的责任不仅仅是教育问题,还会涉及到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如果还有机会重来的话,在育儿方面我想我一定会做的会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孩子的健康问题。

我的两个小孩从小就经常生病,特别是大宝宝几乎每个月都是因为生病住院,可以三岁之前一般的时间都是在医院度过的。看着孩子住院打针,吊针,那种心情相信每对父母都是非常揪心和痛苦的。所以这些年来,自己最不想去的地方就是医院,但又是不得不去的地方,可以说这种心情让自己非常纠结得到。

所以如果再经历一次的话,我一定会让孩子的妈妈在怀孕的时候就多休息,不能让她为了工作而忘记休息,现在回望过去,每每和孩子妈妈说起都会感慨即使赚到再多的钱,依然没有存到钱,因为所有的钱都用在孩子住院上面,不仅如此还要时刻受孩子生病痛苦的折磨。

会更早更多的关注育儿知识,孩子的体质虽说有很大程度是在怀孕期间决定的,但是在后天上面也会有很大的改善。因为大宝宝一出生就住进保温室,打针,所以在大宝宝三岁之前只要一生病就要打针吊针,久而久之,孩子的体质越来越差,一个小小的感冒即使及时吃药也不能好,最终都是要住院打抗生素。一切的改变都是因为看到孩子太受折磨了,自己不得不学习了更多的育儿知识,知道孩子体质之所以差,经常生病,很多时候都是父母的喂养所致,导致孩子的脾胃差,最终导致病菌的入侵。所以在大宝宝三岁之后,宁愿让孩子饿一点,也不能让孩子过饱,以面防止孩子的脾胃变差。另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就是坚持给孩子每天晚上泡脚,有时候用生姜,有时候用艾叶,有时候用盐。这两种方式的并行进行,终于看到了孩子的体质慢慢变好了,孩子生病的频率变少了,抵抗力变好了,很少因为一个感冒演变成肺炎住院。

二、对孩子的陪伴。

在自己刚成为父母的前几年,我和孩子妈妈两个以为将孩子丢给孩子的奶奶就行了,我们两个人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对孩子的陪伴可以说是少之又少。总是希望父母努力一点,让孩子长大了可以有个依靠,素不知自己赚太多的钱,也比不上对孩子的陪伴,如果孩子的成长缺少了父母的陪伴,是多少钱也是补偿不回来的。因为父母忙于工作,疏于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大的宝宝在三岁半的时候还不会叫爸爸妈妈,这让作为父母的我们一下子慌了,在这个时候自己都是非常责怪自己的,如果自己能够多点陪伴在孩子身边,多点沟通,发现孩子的问题,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了。

因为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自己下班回到家,改变了玩手机的习惯,一回到家就放下手机,陪孩子玩,不管孩子要求是什么,只要能够与他互动,都会投入进去,陪他玩各种玩具,带他去喜爱的游乐场,为孩子念念故事书。很多时候觉得他玩的游戏很幼稚,但是在孩子的世界里,只要能够和父母互动,那就是天大的开心。其实和孩子互动多了,全身心投入到孩子的世界里,你会发现,自己的烦恼一下子就没了,心情就会舒畅起来,不仅如此,孩子因为和父母的互动沟通变多,孩子渐渐地喜欢交流了,孩子学会了说话,一个字,两个字,慢慢一个句子,两个句子。如今大宝宝5岁,虽然语言表达能力还会比正常的少,但是看到一年多以来,孩子的不断成长,自己的信心就无比充足。

所以因为意识到对孩子陪伴的重要性,自己希望自己能够在孩子一出生就陪伴在他身边,没有什么比陪伴孩子成长的事情了。

上面的两个问题是我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也是自己回顾育儿路程中最想做的。当然了,我想在今后的育儿路程中,还会有很多遗憾的事,但是我相信,只要自己用心陪伴孩子,陪伴孩子的每一个开心时刻,自己便无悔了。

这个问题就回答这么多,希望能够帮助到你,另外也欢迎更多的父母能够提出自己的育儿心得吧。


两北鼻爸比


1.一定要让自己在孕期开开心心的。

我大儿子从肚子里出来就一直皱着眉头,从来没舒展过,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后来性格也是特别倔,而且特别怕生,三岁前除了家里几个人,外人一概看见就哭,不能接近。最近8岁了才好了。

我后来分析,可能是因为怀孕的那年我带高三班主任的缘故,总是处于紧张的状态。

如果我再来一次,我一定在怀孕的时候尽量让自己放轻松。什么事情都不能影响我的心情。



2.一定要让孩子爬。

我大儿子没有学过爬,奶奶怕脏,不让随便爬,1岁直接会走了。这直接导致他手没劲,后来因为手没劲,不爱做手工、玩橡皮泥、画画。所有精细动作都排斥。直到现在还是这样。

现在他多了一个小动作,就是总是搓手指头,把一个手指头都快搓烂了。我觉得就是手指接受刺激少的缘故。

如果再来一次,我一定要让孩子踏踏实实地在地上随便爬,一定不扶他站起来,等着他自己从地上拔起来。



3.给孩子读书时一定不再给孩子指着字。

我儿子一岁多就认识字了,没用过字卡,后来一直是学霸。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看书多。看书的时候,我总是给他边念书边指着对应的字。他慢慢地自己就能对应上了。很早文字敏感期就到了,在大街上找生字问我们。

可是这导致的问题就是他不爱看图,也不爱画画。我自己观察到一个现象,有很多认字早的小孩都不爱画画,而喜欢看图的孩子认字又晚。

现在我认为,应该按顺序来。读图能力还是要先培养的。如果再来一次,我绝不会再让孩子早认字。一定要先帮他建立起对图像的敏感。



大概就这么多吧~~

不过好消息,我家老二,以上的遗憾都弥补了。哈哈哈哈……

老二爱笑,开朗,手特有劲儿,爱看图,情商高。现在两岁半。


英语是玩儿会的


如果再经历一次育儿,我一定要做的就是提前学习更多的中医育儿和早教方面的知识!

首先大部分孩子多多少少都会感冒生病的,但是在没有学习中医药方面的知识前,孩子生病时,大人会自己出现慌乱。就如我家大宝第一次发烧时大晚上的跑医院,因为自己家里也不懂得备一些常用药必备药。带孩子看医生后,开了西药,回家后就开始给孩子灌药,屁股塞药,孩子很受罪的。生病期间,还有痊愈后没有合理的护理,还造成孩子体质下降,又反复生病,还有鼻炎等一些问题的困扰。

直到孩子体质下降,经常反复感冒生病,才想找中医调身体,自己才开始了解和学习中医。学习之后发现自己在喂养孩子方面错误的地方造成的孩子爱生病。如我家大宝之前非常喜欢吃肉皮肥肉、海鲜,家人尤其老人也经常鼓励孩子长身体爱吃就让他吃,结果这些肉类不易消化,更不能吃多也不能经常吃,造成了孩子很严重的积食。积食发烧在现在孩子身上很常见了,往往家长和医生都是顾着给孩子降温退烧,而其实正确的做法是给孩子消积食,积食消除后,烧也会自然退,而不是一味的压制发烧,把积食留在孩子身体里造成的反复发烧。所以中医提倡的正养很重要!在孩子生病时不再慌乱,知道分辨孩子因为什么而生病的,懂得运用一些食材就可以治孩子的病并且缩短孩子病程,正常感冒发烧咳嗽在一周多左右。而不是每次生病都吃药,病程又很长,咳嗽半个月一个月的,孩子太受罪。

第二点提前学习更多早教育儿知识,这一点对于从小养成孩子良好的性格和习惯是很关键的!中国古话"三岁看老",孩子又是父母的复印件。育儿其实也是在育自己,孩子性格不好,或是爱发脾气,都是源于父母自身的问题造成的,而不是去怪孩子。

大家都知道陪伴孩子很重要,但却很少人能做到高质量陪伴,往往孩子不听话不按大人说做时,大人或者亲戚就开始判定这个孩子不乖、不听话,性格脾气不好,大人也经常就忍不住的发火要大骂孩子。而多学习早教育儿知识,就会懂得去寻找引起孩子每个行为的原因,明白原因后也懂得用合理有效的办法应对,培养孩子的高情商。

孩子的天性是玩,学习早教知识,就是陪孩子玩耍的过程中既教会孩子很多知识,又培养和锻炼孩子的各方面能力。

这是我个人的真实体会,大宝三周岁前自己学习到的太少,所以都觉得有点对不起大宝,错过了孩子最好的学习成长时期,二宝出现的难题明显比大宝要少很多。二宝还差几个月到两周岁前就能自己吃饭吃得很好很香。多学习早教育儿,自己心里才会很清楚该怎么样教育孩子会更好更有效果。

多看多学习育儿知识育儿书籍!


爱美食的孩子


达伦老师认为,对于家长更重要的一点是

在孩子成长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改善教育方法,这件事我一定会做。

因为时代在不断发展,知识和经验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填充新的知识来应对新的情况。





育儿男神达伦


如果重新经历一次育儿我会控制自己少吃甚至不吃外面的东西。

在我怀孩子的时候因为没有跟父母公婆住,经常跟老公两个人吃好饭以后还到外面乱吃东西,到五六个月的时候肚子已经像是足月的肚子,经常被问是不是双胞胎,那时候还挺得意的。后来孩子生下来九斤多,因为上火两眼糊满了眼屎,睁不开,一直到满月以后才算彻底睁开双眼,没有眼屎了。


小木的麻麻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陪伴,陪着孩子一起长大。



随缘拥抱生活


陪她成长,儿童的成长过程是特别的,是幸福的!


往后余生x


陪伴最重要,我们平时的陪伴很多时候并不合格,打着电话、看着手机的我们仅仅是身体在孩子旁而已。真正的陪伴是要体会孩子的感受,猜到他的想法,他情绪低落的时候给他个拥抱,他高兴的时候和他一起疯,重新体验成长的快乐,这本身也是孩子给我们最好的礼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