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入关时,唐王朱聿键起兵护驾,为何却被崇祯皇帝软禁?

逍遥酒一壶


朱聿键(1602年5月25日-1646年10月6日),字长寿,为明太祖朱元璋第二十三子唐王朱桱的八世孙,祖父是唐端王朱硕熿,父为唐端王之子朱器墭,母宣皇后毛氏。

首先,崇祯九年,皇太极领兵十五万入关,其麾下将领阿济格带着满洲精锐在南直隶一带烧杀抢掠攻城掠地,崇祯皇帝下诏全国兵马勤王,于是朱聿键请求勤王,然而自靖难之后朝廷防藩王远甚御敌,对于朱聿键的请求崇祯置之不理,在这个背景下朱聿键私自领着自己的几千护卫离开藩地入卫。这下子就捅了马蜂窝了,因为成祖朱棣立下祖制,藩王废除三卫也就是不得组建军队,而且无令不得离开藩地,所以在那个宗室遍地窝囊废的时代朱聿键的做法就显得很突出,甚至到了令崇祯忌惮的地步,毕竟靖难之役历历在目。

其次,崇祯皇帝是个非常刚愎自用的人,也是个脑回路有点奇葩的皇帝,朱聿键的所作所为使得他认为自己在国家多难之时还不如一个藩王,所以朱聿键也就被关进了中都凤阳的高门大院之中。

后来满清入关入主中原,弘治皇帝赦免了他将他放出到后面在郑芝龙、黄道周等人拥戴下在福州登基称帝,但当时的明朝已经风雨飘摇覆灭已在倒计时了。




穿白衣的扶苏少年


明朝后期,朱聿键是宗室中的一朵奇葩。当时明朝在全国各地的藩王有数十位之多,几乎全是只会吃喝玩乐、鱼肉百姓的纨绔子弟,唯有唐王朱聿键例外。他眼见朝政腐败、民不聊生,十分担忧,积极参与政事。

朱聿键上书揭露时弊,反映各种社会问题,同时还积极向朝廷捐款,甚至主动拿出自己的俸禄,赈济南阳地区的百姓。当时天下局势动荡,南阳城破不堪,朱聿键主动掏腰包,拿钱来修理城防。朱聿键与其他藩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堪称明朝的贤王。

朱聿键虽然出生富贵之家,但他早年的经历非常悲惨。朱聿键的祖父名叫朱硕熿,也就是唐端王,他并不喜欢自己的长子朱器墭,想改立别的儿子。于是老唐王就虐待朱器墭、朱聿键父子,甚至将他们囚禁起来,居然长达十六年的时间。

崇祯二年,老唐王的庶子们居然下毒,将世子朱器墭毒死。老唐王想趁机立庶子为世子,但遭到了明朝地方官员的警告,他这才不得不立朱聿键为“世孙”。老唐王死后,朱聿键于崇祯五年承袭王位,杖杀了当年毒死父亲的叔叔。

朱聿键在成为唐王后,眼见天下动荡不安,于是将自己的几千护卫军队也操练起来,当时各地藩王只会吃喝玩乐,独南阳“日陈兵自卫,得材武称然”。然而,朱聿键做梦也想不到,自己整军经武、捐资练兵,居然为他引来一场灾难。

1636年5月15日,皇太极在沈阳称帝,改元崇德,改国号为清。两个月后,皇太极任命阿济格为将,率领约十万八旗劲旅,兵分三路,越过长城,直插京畿地区。崇祯帝闻讯惊恐万分,赶紧关闭北京城门,同时下诏征调天下兵马入京勤王。

很快清军兵临北京城下的消息,也传到了河南南阳。前面说了,朱聿键与其他藩王不同,他忧国忧民,得知清朝入关的消息后,内心十分焦急。七月二十日,朱聿键上书请求勤王,但没有得到回应。八月初一,他打破明成祖以来的惯例,亲自率领几千护军北上,打算入京勤王。

朱聿键勤王的消息传来,朝野震惊!因为自明朝开国,还没有一个王爷敢带着自己的军队擅自离开封地,当然举兵造反的除外。汝南道周以典连忙劝阻,但朱聿键不予理睬,依然率军北上。唐王率军行至裕州,巡按御史杨绳武奉命劝阻,朱聿键才班师返回南阳。虽然朱聿键的初衷是好的,但后果却很严重,因为他“越关出城”,“悖违祖训”。

朱棣称帝后,对藩王限制更加严格,他们可以吃喝玩乐、为非作歹,但行动却受到严格限制,连出城祭祖都要提前向皇帝申请。朱聿键私自率军北上,罪名比擅自出城还严重。在清军撤退后,崇祯帝做出决定,削去朱聿键的爵位,将他关到凤阳高墙之中。不过,历史证明朱聿键因祸得福,六年后李自成攻陷南阳,继任唐王被杀。弘光帝即位后,朱聿键才被释放。




清水隐士


崇祯九年,虽然大明王朝犹存,但已是风烛残年。在外,李自成继承闯王的称号后,一直在四川和陕西一带活动;八月,清军在十二皇子阿济格的带领下,不断地攻打北直隶等地,所到之处,势如破竹,直逼北京。

也就是在这种危难之际,唐王朱聿键上奏为勤王,愿带兵北上而解京师被困之围。可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崇祯帝朱由检在京师成功解围之后,迫不及待地做起了磨刀杀驴的事情来。崇祯帝在大骂朱聿键一顿后,直接把他软禁在了京城。

那么,崇祯帝朱由检为何要做这种自毁长城的事情来呢?

其一,唐王朱聿键平时的所作所为引起了崇祯帝的戒心

明朝,在朱元璋建立以后,为了能够让自家的子弟能够分散出去,为朱家管理天下,便有了藩王的分封一事。

也许,朱元璋的初衷是很好的。但是,在封建制度建立以来,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一直是各王朝很注重的事情。所以,在吸收了唐朝和宋朝的教训之后,建文帝朱允炆便开始大玩削藩。怎料到,建文帝削藩过于激进,引起了诸藩王的抵制,最后朱允炆被四叔朱棣所“反杀”,连帝位也被夺走了。

朱棣登基后,却也开始了削藩。只不过,朱棣的削藩比朱允炆高级多了,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朱棣成功的解除各藩王手中的兵权,并明确下令不许藩王擅自离开藩国。朱棣的这一政策,很成功的将诸藩王牢牢地束缚在各自的王府大院内,诸藩王只能成为一个食朝廷俸禄却无所事事的闲人。

可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唐王朱聿键的所作所为就明显的和其余藩王区分开来。譬如,唐王朱聿键私下招募了几千人,把他们训练成为护卫军。同时,针对当时的动乱局势,朱聿键还亲自写信上奏给崇祯帝,奏折中大力地揭露时弊。同时,朱聿键还向朝廷捐资,甚至不惜把自己的俸禄拿了出来。

朱聿键的这种所作所为,虽然在他看来是忠于国事,想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去把明朝建设好。可是,从崇祯帝的角度来看,唐王朱聿键的行为就很碍眼,因为朱聿键的这一系列操作,很容易让崇祯产生自己很无能,要靠朱聿键来主政的错觉。同时,朱聿键这种在民间刷声望的行为,更是让崇祯帝很震怒。

其二,明朝是一个很遵从祖制的朝代

明朝是一个很奇葩的朝代,其各代皇帝更是奇葩。但是,无论他们有多奇葩,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祖制的遵从。

譬如,嘉靖帝。嘉靖这位皇帝,是个“内斗好手”,他在位的时候,把当时的各个臣子治的服服帖帖的,最后在高处不胜寒的时候,开始向上天叩问是否有仙。但是,就是这么一位奇葩的皇帝,却仍然不敢对祖制有所逾越。虽然他相信“二龙不能相见”的传言,但仍然还是按照祖制,把朱载垕以祖制的皇子出阁读书方式培养起他来。

明朝的藩王,在明成祖朱棣成功削藩后,便立下了祖制,那就是“藩王不许掌兵,且不许离开王府大院”。

在这种情况下,唐王朱聿键却不顾祖制,直接在藩地招募士兵,并且在崇祯已下诏不许他为勤王进京的情况下,还是主动的率兵北上。

朱聿键的这种行为,不仅严重的违反了祖制,更是很大程度上的扫了崇祯帝的脸面,不把他的命令放在眼里。同时,朱聿键平时的所作所为更是让朱由检大为警戒。这样一来,疑心病很重的崇祯帝,完全有理由怀疑朱聿键的忠心来。

总结

总而言之,崇祯帝朱由检虽然前期很有进去之下,也想把明朝发展好。但是,朱由检这个人却也是疑心病重,迂腐的不懂变通的一位皇帝。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唐王朱聿键的这种鲁莽行为,直接成为了朱由检针对的对象。


韶华倾梦


谢谢!朱聿键,生年不详,卒于公元1646年,南明唐王,1645~1646在位,明太祖二十三子唐王柽后裔。崇祯五年(1632年)嗣唐王位。曾被废为庶人,后得赦。顺治二年(1645年)为郑鸿逵、郑芝龙、黄道周等拥立于福州,建元隆武。曾以抗清为名,加紧搜刮百姓,又屡议出师北伐,后因郑芝龙拒绝发兵给响,终无所成。次年,清兵越仙霞岭,长驱直入福建,他于出逃途中被俘,死于福州。谢谢!


王義君


清军入关时唐王朱聿键起兵护驾被软禁,主要原因是崇祯帝疑其护驾是假、借机谋反夺位才是真,故将他软禁。唐王朱聿键最终也落得悲惨结局,一心救明却无力回天,落入清军之手,大业末成身死福州含恨而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