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文人无耻的典型事例呢?

看八卦不看要闻


我说一个例子吧,大家比较熟悉的,他是剃发易服的始作俑者。

孙之獬,前明朝官员。满清灭李自成南下后,孙之獬投降了满清,如果是孙之獬贪生怕死,自然无可厚非,但是孙之獬卑躬屈膝,认贼作父的丑恶嘴脸令人作呕。

清朝侵略者者占领中原大地以后,召见满族官员和汉族降官。当时官员,满族和汉族分开站的,这时候,孙之獬立刻留了一个辫子就走到满族官员旁边了。结果孙之獬热脸贴冷屁股,满族官员不待见他让他走到汉族官员身边,然而汉族官员也笑他杂种。

于是,孙之獬不知道是恼羞成怒还是卖国求荣,于是他对多尔衮说,现在咱们大清入主中原,必须统一大家的穿着打扮。多尔衮欣然同意,于是,清朝提出了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

自此,很多投降清朝的官员都再次反正,老百姓更是对清朝产生了强烈的敌意,甚至很多对南明灭亡与否并不关心的官员也揭竿而起,比如江阴典使阎应元。

毕竟,对于大家,正如郑芝龙所说,明朝和清朝只不过是换了个主人而已,实际上也是没错,中国还是中国。但是,孙之獬,多尔衮丧心病狂的举动如果实行成功,华夏却未必是华夏了。

汉族人不愿意屈服,清朝统治者于是大肆杀人放火,每到一处,就屠的鸡犬不宁,明末时期中国人口一亿人,到了永历政权灭亡,汉族人口仅剩下两千万人。汉族老百姓减少百分之八十,朱明皇室基本被杀干净,只因为大家都反抗清朝的剃发令。

当然,不知道是不是上天报应,后来孙之獬被山东河北的起义军抓获,孙之獬被义军宰了,并且愤怒的军民给他挖了几个窟窿,在他尸体上查了猪毛。在他死后,他的清朝主子也没给他追封,乾隆甚至连二臣传里面都不屑于提他。

其实,我只想说如果清朝和鲜卑,西夏,辽朝一样是个文明政权的话,大家早乖乖当顺民了,连史可法都同意联虏平寇的奇葩行为,对清朝进贡送礼。阎应元当时在剃发令之前对于扬州,南京也都是置之不理,没有救援。毕竟铁打的中国,流水的朝廷。哪个皇帝都是只管老百姓要钱,只怕老百姓造反。可惜清朝不是善类,孙之獬更是推波助澜。

多尔衮和孙之獬,都是汉族人憎恨的对象,但是大家对于多尔衮更多是敬畏,对于孙之獬,恐怕只有唾弃,因为狗只能有被唾弃的资格,他自己都不给自己当人。

孙之獬等辈身为汉族,却认贼作父,背叛父母,祖宗,同胞,人所不齿也。像是尚可喜,洪承畴的后人现在还在跪舔他们祖宗,年年拜鬼,可惜连他们主子都嫌弃他们恶心,乾隆亲自给他们打入二臣传,结果就是明朝,清朝两边都不是人。

这些汉奸 无论再洗白,注定也野蛮愚昧反动的清朝一起钉在华夏的耻辱柱。


放学后的teatime


中国历史上的文人们是个神奇的团体,他们有的热衷仕途,有的离世隐遁。有的赤胆忠心,也有的卖主求荣。他们虽然都从四书五经里受过忠君爱国的教育,但有的可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有的则贪生怕死,临阵投敌。那么,历史上有哪些文人无耻的典型事例呢?

提到“无耻”,笔者当先想到的就是开创律体诗,并和李白、孟浩然等人并称“仙宗十友”的宋之问。根据《旧唐书》记载:“之问弱冠知名,尤善五言诗,当时无能出其右者。”说到他的诗作,大家耳熟能详的:“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就是其作品,可见他的文采还是相当出众的。

不过,这样一个著名的诗人,却做出了许多令人不齿的行为。武则天执政时,张易之非常受宠爱,于是宋之问便前往巴结,并靠着自己的文采讨好张易之,《新唐书》记载:“易之所赋诸篇,尽之问、朝隐所为。”宋之问不仅出卖自己的作品,还“至为易之奉溺器”,在张易之如厕时,竟为他捧尿壶,实在谄媚之极。

不久,张易之被忠于大唐李家的大臣杀死,宋之问作为党羽,也被流放泷州(今广东省罗定市),不过,不愿意去偏远地区任职的宋之问竟然自己又悄悄逃回到洛阳,并躲藏在一位名叫张仲之的大臣家中。《旧唐书》中说,不久,

“仲之与驸马都尉王同皎等谋杀武三思,之问令兄子发其事以自赎。”

被好心收留的宋之问不但不感恩,还在听见张仲之想要谋杀奸臣武三思时,派自己的侄子去揭发。后来,张仲之等人获罪,逃跑了的宋之问则非但没被追究,还升任鸿胪主薄,“由是深为义士所讥。”<strong>

《唐才子传》中还记载了宋之问另一件丑事。宋之问的外甥刘希夷曾写过一首《代悲白头翁》,其中有一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非常优美,于是“舅宋之问苦爱后一联,知其未传于人,恳求之。”刘希夷拒绝后,宋之问竟然“使奴以土囊压杀于别舍。”可见他善妒而残暴,实在是无耻至极。

除此之外,还有被称为“江左三大家”之一的清初诗坛盟主钱谦益。南明覆灭后,他带头投降清兵,后来又积极剃发。根据《恸余杂记》记载:“豫王下江南,下令剃头,众皆汹汹。钱牧斋忽曰:‘头皮痒甚’。遽起。人犹谓其篦头也。须臾,刚髡辫而入矣。”<strong>

说的是,多铎在长江以南的地区推行剃发令,民众间争议很大。有一天,钱谦益突然说觉得头皮很痒,便出门了。人们以为他是用一种叫篦的梳子梳头去了,谁知不久他回到家,已经留上了辫子。虽然之后他联系反清武装,暗中复明,不过他率先投降并在清廷任职的无耻行为已经做下了,并会在历史上继续流传。

也难怪乾隆帝说他:“自诩清流,腼颜降附……属丧心无耻!”并将其编入《贰臣传》来贬低他。文人可能有着很高的文化水平,但目不识丁的人可能壮烈殉国,满腹经纶的人也有的反复无常。


邓海春


问:历史上有哪些无耻文人的典型事例呢?

答:历史上无耻文人太多,所谓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如下介绍的几位文人,算是无耻文人中的奇葩吧?

一、宋之问

《全唐诗》有两句著名的诗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署名有二个人,一说是宋之问,一说是刘希夷,究竟作者是谁?

这两句诗是《代悲白头翁》中名句,作者是刘希夷,亦是宋之问外甥,宋为了窃取这两句好诗,让自己千古留名,竟然对亲外甥下了毒手,令下人用土袋把刘装上,然后活活砸死!

无耻文人为了虚名,竟然打死亲外甥,歹毒如此,是不是心如蛇蝎?

二、钱谦益

明末清初的著名文人,诗坛领袖。一生好名好色,娶了”秦淮八艳”之一的柳如是。

当清兵围攻扬州城,史可法壮烈殉国后,柳如是虽曾是风尘女子,在国破家亡之时,却表现出宁死不当亡国奴的高贵品质,劝丈夫同她一同投江明志,钱谦益亦同意了。

两人到了河边,钱谦益却胆怯了,柳如是问丈夫为何反悔?想不到这厮竟说出这样混蛋理由:

”这水太冷,怎样跳?……”

气得柳如是一人投江,后被救起。

最后这文痞投降了清朝,在新主子面前,乖乖的剃了头发,到北京城当大官去了。

柳如是看透了丈夫的无耻嘴脸,没有跟他去京城享福,独自一人留在了杨州……

三、康有为

康有为是真圣人还是伪君子?

历史教科书对其是这样定义的:

他是中国晚清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

然而,真实的康有为,却是一个道貌岸然、厚颜无耻的伪君子。

戊戌变法失败后,以谭嗣同为首的六君子,在北京菜市口,英勇就义。而此时的康圣人,惶惶如丧家之犬,为了活命,跑路跑到了美国。由于其无学无术,又没有一技之长,靠什么活命?于是灵光一闪,伪造了”衣带诏”。说是光绪帝,给了他圣旨,专程跑到海外,募集资金回国救驾。很多海外华人,不明真伪,全都倾囊而出。这个康圣人,一时骗了个盆满钵满,好不得意。

康有为把讹来的巨款,开起了公司,买了别墅和洋车,当然还得娶个洋媳妇,供他淫乐。他为了控制华商,竟然组织了黑社会,养了大批保镖和打手。有一个华商,准备回国做矿业生意,却被康有为雇佣的打手,在香港,把这个华商活活打死。


而真实的”衣带诏”,是光绪会见杨锐(六君子之一)时写给杨锐的:

内容是”尔其与林旭,刘光第,谭嗣同及诸同志妥善筹商。”诏书里没提康有为。

康有为不光人品可耻,对女色的贪恋,更是到了变态的程度。

表面上的康圣人,实则伪君子。他主张一夫一妻制,而他却娶了六个妻妾。就是在61岁的时候,又老牛吃嫩草,娶个一个18岁的芳龄少女。

康有为一生纵欲无度,老了阳萎。为了治病,找到了西洋医生,医生说:如果要恢复男人的雄风,必须用驴卵换人卵。最后,康有为治病心切,听信了洋人的鬼话,做了手术……

康有为不但没有恢复叫驴的雄性本能,反而为此丢了性命!

郭沫若


远看像条狗,近看郭沫若。。

据说这是鲁迅先生对他的评价。

郭沫若在文化方面的卓越成就,算得上个大家。无论诗歌、历史剧、古文字研究……能出其左右者,在二十世纪恐怕不多。但若论其人品,却教人大跌眼镜,严格地说,郭沫若把文痞加人渣,演绎得到了极致。

郭沫若的人品:”好色,软弱,见风使舵,卖友求荣,什么下作的事情都能干得出来。”总之,正如鲁迅评论的,”才子加流氓”是也。

就让我们从郭沫若几段婚姻中,窥见其无耻文人的本色。

郭沫若四川乐山沙湾镇人。1912年结婚,原配夫人叫张琼华,比郭沫若大二岁,没文化,人又长得丑。结婚五天,就被郭沫若抛弃,也没解除婚约,在郭家独守空房六十年,也等于当了六十年的佣人。若干年后,才再次见到早已发迹的郭沫若,郭沫若给她掬了一躬,六十年的恩怨,从此就一笔勾消。

第二任夫人,是一个日本女子,原名叫佐滕富子,郭沫若叫她安娜。安娜原是日本医院的一名护士,长得年青漂亮,已有家室的郭沫若,对她展开了猛烈的爱情攻势,最后安娜跟郭沫若同居,并为他生下了五个儿女。

中日战争爆发,郭沫若回国了,却把安娜及五个子女留在日本。许多年郭沫若没有给他们片言只语,更别说给妻子和孩子们寄过一文钱。

一个弱女子带着五个儿女如何生活?

很快,郭沫若又找到了第三任夫人。这回消停了很多,夫人叫于立群,出生名门,人长得漂亮大方,又多才多艺。第三任夫人又给郭沫若生了五、六个孩子。

纵观郭沫若这个多情种,大凡与他有情感瓜葛的女人,都没有好下场。

郭沫若死后,夫人于立群在整理其遗物时,又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

原来郭沫若在与她结婚之前,就与自己的亲姐姐于立忱有染,并且姐姐的自杀更是跟郭沫若脱不了干系……

大姐于立忱,曾经在日本生活过一段时间,正是这一时期,已有郭安娜的郭沫若,对于立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这个才女加美女展开了狂热的追求,最后追到了手,并使于立忱怀了孕。于立忱要求同郭沫若结婚,然后郭沫若却装疯卖傻,就是不同意跟她结婚。

最后于立忱到医院坠了胎,出了院没多久,便忧愤自杀了!

妹妹于立群了解这段真像后,不久,也在北京寓所自杀了……

安娜的二儿子郭博曾经这样评价父亲:”对于家庭,郭沫若是一个罪人。”


谭明庆Abel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义,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这是《诗经.相鼠》中的一段说的就是人空有一副好皮囊,做人处事的方式却无耻至极。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文化人不做人事不说人话。古人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看来学怀容易,学好难呀?


历史上流芳千古的文化人好多好多,但是无耻流氓的文化人也遗臭万年,供后人痛恨。

大家都知道唐朝时期盛产诗人,留给后代好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其中就有一位既有文化,有下流无耻的诗人——就是宋之问。


宋之问是唐朝初期小负盛名的诗人,当时与李白等诗人合称诗圣,可见其文采了得。其最出名的就是《渡汉江》中的一句:近乡情更切,不敢问来人。


当时武则天当政期间对科举文采很是看重,宋之问也是凭借出众的才华一步步做到五品学士,经常的陪王伴驾左右深得武后的欢心。有可能是富贵来的太容易,使宋之问慢慢的迷失方向,竟然与当时武则天的男宠张氏兄弟打的火热,渴望着有一天像这俩兄弟一样得武后的欢心,(换句话来说就是也想出卖色相吃软饭)使自己在荣华富贵的路上更长久,奈何这位宋诗人没有被武则天看上。

贪图富贵,爱慕虚荣的人往往没有好下场。这位宋之问学士由于在武则天当政期间树敌太多,最后也落了个杀头之罪。

提倡存天理灭人欲的南宋儒学家——朱熹。


喜爱朱熹者说其是圣人,讨厌者说其是小人。史料记载朱熹本人虽然提出这样的言论,但是自己确实妻妾皆有,岂不难堪。对于朱熹的界定还是各花入个眼呀。



史上还有一个学贯中西,才高八斗文化人才——郭沫若。

郭沫若在当时也可谓是文化人中的极品。——其著作的作品都是经典。


在史料记载为人处事方面也是极品。——见风使舵、阿谀奉承。

在感情方面专一方面也是极品——三妻四妾、抛妻弃子。

爱历史的二师兄谈对历史的了解,欢迎大家关注点评。



小八戒愚论


自古才子多风流,说好听是风流,说不好就是渣,无耻。比如纪晓岚,电视上说他有才华,正直,清廉,疾恶如仇。但历史上的纪晓岚,却是烟瘾大,好色,贪吃,遛须拍马之徒,他无肉不欢,日御数女,一日不做混身无力,据说编辑《四库全书》时,乾隆皇帝还特赐两名宫女给他。

徐志摩,新月派的代表人,他写过很多优秀的诗和散文,是民国的才子。然而他有妻子张幼仪了,还去追朋友的女儿林徽因,还逼已经怀孕的张幼仪离婚,打胎。张幼仪说:听说打胎很危险的,有人因为打胎而死了。他说,还有人坐火车出事死了你,那你为什么还坐。渣男,真正的渣。他离婚后,追不上林徽因,后来又娶了朋友的妻子陆小曼。不只渣,还无耻!

还有郭沫若,年轻时被家长逼婚,尽管他不愿意,但以为妻子漂亮,还是去成婚了。成婚后,发现“货不对版”,然后离家出走了,后来去日本娶了个日本女人,回国后又娶了个明星。其实,这个在当时也算不了什么的,可是他是受个高等教育的人,应该明白婚姻对于一个传统女人意味着什么,既然不愿意还要去娶,而娶了又不负责任,始乱终弃,就如他的为人,立场不定,没点文人骨气 ,遛须拍马,见风使舵。




西粤老青年


在此为大家介绍三位我国唐宋八大家之中的苏轼和欧阳修,这两位在我国历史上的文学成就之高让人仰望,我们对他们的文章,诗词歌赋肃然起敬,但是就是这两位大文豪却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些那麽不堪的一笔,而且还让人给记载了下来,真是有点让人汗颜,下面我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下这两个大文豪的一些“无耻”行径吧,大家慢慢看以后也可以当一个茶余饭后的谈资。

苏轼一生风流倜傥,对于当时那些高档休闲场所是如数家珍,而且喝醉之后就为那些陪侍女子写诗作曲,可是在他的心里根本就没有拿他们当回事,在苏轼眼里女人只是他消遣,发泄和抒怀的娱乐工具,有一件事就足以证明他对女人的态度:有一次苏轼被贬黄州,随行的有一个婢女名叫春娘,他的朋友蒋运使得知他被贬就前来为苏轼践行,然而蒋运使却看上了春娘,就和苏轼商量愿意用一匹马把春娘交换过来,而苏轼竟然答应了,春娘受不得屈辱愤而起身撞向身边的大槐树死亡。

相比于苏轼的所作所为,欧阳修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欧阳修有一个外甥女,生的天生丽质十分让人怜爱,但是这个外甥女和他并没有血缘关系,后来他的这个外甥女嫁给了他的堂侄,后来不知为何却又和家里的仆人有染被人发现告诉了他的堂侄,他的堂侄就把这对奸夫淫妇告上公堂,在审理的过程中欧阳修的外甥女竟然透露出她和欧阳修也有奸情,这在当时可是爆炸性的大新闻舆论哗然,后来因为查无实据也就不了了之。

更为严重的是欧阳修和自己儿媳妇也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欧阳修老婆的堂弟和蒋宗孺他同朝为官,可是他因为手脚不干净遭到弹劾,本来希望欧阳修能够在皇上面前为自己开脱罪行,但欧阳修却要求执法部门尽快处理,这让蒋宗孺十分气愤,在公堂之上当着众人的面揭露欧阳修和他的儿媳吴春燕有染,这可真真切切是一个晴天霹雳,而且这件事还被政敌告诉了皇上,但是皇帝却不相信欧阳修能做出这样的事,这件事也是不了了之。这些都是民间传说,信不信大家看着办吧!


微风书房


话说,一旦某个人贴上文人的标签,就离不开骚客的评价,当然风骚二字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评价文人,但是风骚过头,拿骚浪贱当洒脱就有点过分了

尤其是嘴上口口声声仁义礼道、忠君爱国,背地里却净反着干的人,就会有如题这样的评价——无耻

正所谓,人可以犯贱,但不能一直贱,贱到骨子里,就真的没救了


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却道水太凉——有钱有才有情的钱谦益

明末文坛领袖、东林核心成员兼大才子大财主钱谦益同志,就是文人无耻的典型代表,先不说他的私生活,单看此人气节,那势必要成为贰臣代表

党争失势后,家财万贯的他选择远走南方,后来明朝灭了,靠着自己在朝中的关系人脉,重新在南明小朝廷当上了重要官员,且不说南明内斗导致很快被灭,重新入仕的钱谦益不想着为国分忧,竟然还是玩那一套——党争,夺权

南明灭了,“伤心欲绝”的钱谦益拉着老婆准备投江自尽,伸了伸脚试试水,发现水有点凉,于是乎转头就投降了清朝!这一点,远远不如自己的老婆柳如是,人家都要正儿八经的投江了,还是这老头给搂回来的

你说降就降了,为了讨好清朝统治者,他竟然以头皮瘙痒为由出门理发,“不顾”发型师的劝阻,硬是要跟满鞑子留一样的发型,回到家后还一个劲儿的说舒坦,一时间成为笑柄。相比很多平民百姓“留发不留头”,他这一波主动拍马屁可谓是拍出了风采

最后,聊聊他的私生活,因为有钱所以老去各种院,看上了江南名妓柳如是,不顾年龄差距过大(能给他老丈人当爹),硬是给娶了回来,算得上是又骚又贱又浪的典型代表

公车上书求变法,怒换熊蛋为幸福——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康有为

要说这伙计要不是搞了个公车上书,或许就没有之后那些事儿了,顶多就是个清末名臣。可这一变法不要紧,立刻就成为进步代表、群众偶像,可问题是随着变法的失败,他也逐渐露出自己丑恶的嘴脸

没有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迈,也没有梁启超倡导新文化、支持五四的优秀事迹,犹如昙花一现的康有为,开始了自己潇洒的个人生活

先后在世界多地买房置业的他,甚至曾购买过一座小岛以为私用,除此以外打着保皇、复辟的旗号,先后多次骗取侨民、侨商的资金,以用作个人挥霍。由于花销实在太大,他不惜造假,先是凭借西方的技术伪造了光绪衣带诏,更是玩起了PS,整了一张和光绪的合影,凭借着这两样宝贝,他搞起了会员制。又是许愿做布衣封相,又是允诺事成之后在国内开矿,拉拢了一大批华侨缴纳会费,几百万大洋在他手中开始无限挥霍

回国后,他依然如此,奢靡的生活就不说了,动辄就娶个妙龄少女回家做老婆,人家不愿意就强买强卖,用权势压人。甚至说,都几十岁的人了,为了自己那方面能继续好使,愣是听信俄罗斯医生的建议,搞了一副熊蛋换上了,别说一开始还真的很有效,精力提升很明显,但很快由于排异反应,康有为一命呜呼

可以说,他一生最高光的时刻,就是搞公车上书、戊戌变法那一阵了,在那之后,真的是羞于提起

存天理,灭人欲——中国历史上倒数第二个“圣人”

提起朱子,支持者将其奉若神明,反对者对其嗤之以鼻,以他为代表的的程朱理学,可谓是在思想教育界颇为知名的存在,一句格物致知、一句存天理灭人欲让无数读书者深受其害,或是受益匪浅

简单来说,他在理学上的成就是非常高的,高到什么地步呢?在宋朝,他的学术上造诣最深、影响最大。他总结了以往的思想,尤其是宋代理学思想,建立了庞大的理学体系,成为宋代理学之大成,其功绩为后世所称道,其思想被尊奉为官学,而其本身则与孔子圣人并提,称为“朱子”(为啥要先吹一波,是因为毕竟圣人,上来就吐槽容易挨喷呢啊!)

比如,他提出的理学就要求女子要守节,丈夫死了不允许改嫁,因为这是天理!话说这种思想放在那个时代也无可置否,可问题是他本人提出的这个想法,不仅自己不遵守,还比这个更过分!前脚刚劝说朋友遗孀“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后脚就为了霸占弟弟家的财产,要求弟媳改嫁!

除此以外,在他布道讲学之时,跟什么寡妇、尼姑之类的有一腿,甚至还有了孩子,也是让后人诟病(可信度一般,庆元党禁之时搜罗出来的黑料)

当然了,如果属实,这可真的是典型的无耻表现——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嘛,这既要立牌坊又要当婊子的行为,是不是就过分了

其实,文人无耻的行为多了去了,正所谓书读的多了,有了文化,就变成了一个有文化的流氓!

正如一个千百年来的观点“两袖清风,一生清贫”,之所以诸多文人发出此等感慨,是因为他们从未拥有过,想要且不可得,只能酸一酸了


如果喜欢我的内容,不妨点个赞或者关注一下吧!我是置身黑白的精彩,因为只有置身事外,才能看到黑白之间的精彩!


置身黑白的精彩


导读:文采一流,多个领域的著名专家,老龙就来说说历史上这一位先生,他肯定是文采一流的大文豪,人品就有些无耻了,“远看是条东洋g,近看原来是郭mr先生”?这就是被气的气急败坏的鲁迅先生骂的的!


1:感情:多次不告而别,尤其是抛弃了一位为他生育了儿女的痴情女子(在他丢下结发妻子到日本留学期间有一位日本女孩为了他冲破世俗观念不顾家庭阻力毅然嫁给了他还有了五个儿女),他却不告而别!

2:处事:他做人就像一根墙头草,丝毫没有读书人的傲骨,热衷于考古,始皇帝的陵墓就差点毁于他手!


一:1位几次背叛婚姻的浪子文豪

读书人的世界最热衷于讲究脸面,都是一个圈子得人只要你不过于无耻是没有人会放下身段来破口大骂的,郭先生对爱情的不将就惹得当时文坛有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放下脸面大骂其无耻,鲁迅先生就是其中的代表,骂的最难听,那是因为在郭先生眼中的对于爱的不将就在我们正常人眼中就是不正常的,这一点方面同为大文豪的著名诗仙李白有点相似,李白也喜好歌姬一样,可是他没有做过始乱终弃的事情,而这位先生做的可谓绝情至极。

1:郭先生生于富贵家庭,到了婚配得年纪,家里给他娶了一位夫人,也就是结发夫妻,这个女子叫张琼,经历过新思想冲击的郭先生极为反感这次婚姻,于是不告而别去了日本留学,本来没有感情基础得婚姻他这么做虽然不够意思,也说的过去,毕竟追求婚配自由爱情自由是值得鼓励的。

2:郭先生初到日本,对一切充满了好奇,感觉自己来到了自由的天堂,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见了一位年轻美丽的日本女孩佐藤富子,这个女孩浓郁的青春气息和美丽的容貌迷住了郭先生,他对她展开了疯狂的追求,先生确实才华横溢,他的才华和文艺也吸引了这个年轻的日本女孩子,可是当时的社会一个日本女孩子想嫁给一个中国男子难度不亚于现在某些地方的跨越种族差距的难度,可是她成功了,嫁给了自己喜欢的人,婚后也是很甜蜜,就在她为他生了五个儿女后,他的这位富有才华的丈夫又玩儿一次不告而别,他回到了中国没有留下一句话!


3:傻傻的日本女孩子为了爱情(应该是爱情吧)一个人承担起了抚养五个孩子的责任,其中艰难可想而知,而这位先生却不闻不问,继续找寻新的不将就的爱情,在这位女子不远万里来寻找丈夫时才得知,自己苦苦追寻的丈夫又娶了一个妻子于立群,而她上门寻求解释,他闭门不出,甚至非常讨厌她和她的五个儿女们,这样的先生当真有点特别!这也应了现在一句话“渣男招女孩子喜欢”,说起来更是让人气愤,他的儿子长大后明确表达自己呢父亲是个背叛家庭不负责任的罪人!难怪一向讲究体面的文人圈子里面,有这么多有头有脸的人物如此不要体面的对其破口大骂!


二:毫无傲骨气节的郭先生

先生为人方面也算得上没有什么气节,在他抛弃日本家庭回到国家后老蒋和老汪斗得热火朝天,为了攀附权贵,他这人简直做事儿非常“墙头草”,今天这个人有站上风,他就到这边摇旗呐喊,明天那个人更好一些他又跑去那边,圣贤书读了那么多,文采如此风流,怎会没有一点气节傲骨,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又足以让人钦佩,这说起来这就更让人气愤了。

三:喜欢搞破坏的先生

先生不止文采一流,在兴趣爱好方面更是有让人嫉妒的天赋,爱好历史的他是历史学家,爱好文物的他是个考古学家,而且考古方面他有自己独特的追求和原则,那就是非皇帝陵墓不发掘,万历皇帝墓的发掘就是他一手包办的,这个事情被现在考古界定义位中国考古史上最大的悲剧,他的考古梦想就是有天能对始皇帝的墓进行保护性发掘,幸亏这个梦想没有得到实现,大家有没有注意过北京作为多朝都城居然外围没有城墙呢,就算战争影响一些遗迹应该会有吧,这也要感谢我们这位先生,当时人们对于北京城古城墙的处理意见不一致,在他的一再鼓吹和威胁下北京城拆除了所有古城墙!让人惋惜!


所以说我们读书人要有风流人才,更要有风古坚持,为人无耻,就算才华横溢又有什么用呢?

小A说摄影


无耻文人,如钱谦益、康有为、郭沫若已经被扒的皮都不剩了,老妖也讲两个例子。

1、宋之问因诗杀人的故事广为流传,但是他卖友求荣,谄媚武则天,人品之低比想象中还无耻

因诗杀人

宋之问外甥刘希夷,他的一首诗《代悲白头翁》有一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宋之问看到之后,赞不绝口,就想据为己有,刘希夷不同意,宋之问命人用土袋压死。所以《全唐诗》中出现了两首除了两个字不同,其他一模一样的诗。

卖友求荣

李显复位后,武则天宠爱的张易之、张昌宗兄弟被杀,宋之问作为张氏兄弟的党羽被贬为泷州参军。他因为难以忍受岭南蛮荒之地的生活,瞒着朝廷,偷偷逃回了洛阳,藏匿于好友张仲之家中。

当时张仲之等人正谋划刺杀武三思,除掉武氏实力,宋之问听到之后,立刻派人向武三思告密,导致张仲之全家被杀,而他因为告密有功被提拔为鸿胪主簿,后又改任考功员外郎

宋之问还想爬上武则天的龙床,据说还给写了一首艳诗,但是因为口臭没有得逞。

2、超级渣男元稹

元稹与白居易同科及第,结为终生诗友,诗词成就甚大,世称"元白",然而人品着实不幸。

最广为人知的是抛弃崔莺莺,丝毫没有愧疚,还写了一部《莺莺传》把自己写成乱世保护弱女子的人。但是“嫁入”高门后,立刻抛弃了崔莺莺。

元稹和才女薛涛的爱情故事是中唐文艺界最出名的爱情故事之一,但是最终两人也没有在一起。

十年之后当元稹再想起薛涛时,想把薛涛接到他那去住。却被一个戏子的夫人吸引,他写诗赞这位美少妇“言词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徊秀媚多”然后霸占这位美妇人达到七年之久。

人品差极


妖鬼杂谈录


中国历史上许多无耻之事,大部分都是文人做的,所以才有“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的说法。

这里说一个明末的无耻文人,名叫光时亨,是桐城人,崇祯年间进士,兵科给事中。

崇祯十七年二月,李自成的大军一路杀向北京,形势危急。大学士李建泰提议崇祯皇帝赶快南迁,以避锋芒,而且最好派皇太子先行,南下监军。

当时有这种想法的大臣很多,但崇祯皇帝不愿离开北京,也不愿让皇太子南下监军。他认为,自己一直要求大臣们为国家坚守岗位,现在皇太子先跑到南方去,是很不好的范例,对国家不利。

三月初四,李自成距离北京越来越近,形势更加危急。崇祯皇帝召集大臣,公开表明自己的态度。

大臣们看他如此坚决,不敢再劝他,但大学士范景文、左都御史李邦华、少詹事项煜等人都认为,应该做最坏的打算,提前做出安排,把皇太子送出北京,前往江南抚军。

从后来的结果看,如果崇祯皇帝早让皇太子前往南京,后来的许多混乱就可以避免,南明政权的表现可能要好得多,也许能够支撑更久。

这么多大臣提出建议,让崇祯皇帝也有些犹豫了,结果关键时刻光时亨站了出来,质问大家:“奉太子往南,诸臣意欲何为!将欲为唐肃宗灵武故事乎?”

光时亨指责范景文等人是要效法唐肃宗,架空崇祯皇帝。

这种指责谁也担不起,所以大家都不敢再坚持,崇祯皇帝也恨道:“朕非亡国之君,诸臣尽亡国之臣尔!”

按理说,光时亨在朝堂上表现自己的硬气,如果他能像崇祯皇帝一样,为自己的顽固负责到底,不惜一死,他也算一条汉子,我们也不能说他是个无耻文人,但他后来的表现,真的让人不齿。

北京城防崩溃的时候,光时亨和监察御史王章在一起,光时亨建议大家一起逃走,王章坚决不肯,光时亨就说:“死在这里毫无益处,赶快进宫,见到皇上再死不迟。”

二人奔向皇宫,半路被农民军截住,光时亨慌忙下马,跪倒在地,王章坚决不肯,被农民军砍了一刀。

此后,光时亨投降农民军,被委任为兵谏议,类似于兵科给事中,还得到李自成的召见和嘉奖。

光时亨的家人此时还都在南方,他给儿子写信,引用诸葛亮兄弟分仕两朝的例子,嘱咐儿子改姓赵,以免受到自己的连累,影响了今后的功名。

光时亨是典型的说一套做一套的无耻之徒,有鉴于此,南明政权给他定罪,是二等的斩秋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