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二十多年不上朝,万历殆政造成的恶果有多严重?


万历,中国历史上懒惰殆政的最有代表性皇帝,创下了二十多年不上朝的吉尼斯纪录,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不过,我们还是得替万历皇帝说句公道话,虽然他二十多年不上朝,但这二十多年里,他并非什么事都不管。他仍然通过谕旨的形式,虚控的手段,或多或少地参与着朝政。例如万历三大征等重大国事的处理,都是通过谕旨的形式。


解析!二十多年不上朝,万历殆政造成的恶果有多严重?

万历皇帝画像


但是自从三大征过后,万历皇帝基本上连谕旨都懒得下了,对大臣们的奏章基本上也都不给予批复,甚至连看都不看!

有些人认为,万历皇帝虽然二十多年不上朝,虽然懒惰殆政,但是大明王朝的国家机器依旧运转正常。

这种观点只能说很荒唐!

万历皇帝的殆政,造成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由于他的殆政,明朝的国家机器虽说依旧在运转,但绝非是正常运转!整个明朝的天下几乎是一片糜烂!

一、黄河泛滥

万历二十九年,由于暴雨不止,黄河水位暴涨改道,向南夺淮入海。所过之处,积水一丈有余,千里之内一片汪洋,数十万灾民无家可归!大学士沈一贯上疏恳请万历皇帝先发内帑进行救济,并尽快选派治河能臣,立即治理。而万历皇帝,却对所上奏章连看都不看。由于没有皇帝的谕旨,底下的大臣只能干着急,最终事情搁置不办!

二、坐视努尔哈赤壮大


解析!二十多年不上朝,万历殆政造成的恶果有多严重?

努尔哈赤铜像


万历四十七年,明军在萨尔浒被努尔哈赤打得几乎全军覆没。消息传来,举朝震惊。大学士方从哲急请万历皇帝出来召见文武大臣商讨御敌之策。面对如此重大的军情,万历皇帝却表现出十足的冷漠与麻木。最后居然以“朕偶染风寒,正在服药静休”为由,硬是推脱不出。由于万历帝的漠不关心,导致同年的六月七月,明朝又连失开原、铁岭,形势更加危急,但万历皇帝依旧托疾不出。这种将国家大事视同儿戏的态度,真的令人瞠目!

三、党争剧烈

皇帝不管事,人心涣散,这就为结党营私和门户之争创造了便利条件。一方面,朝廷大员利用皇帝昏庸不理政务的局面,私下广结党羽、自立门户。他们抢夺要位,但凡与他们政见不相同的,便群起攻之。另一方面,那些被革职的中下级官吏和仕途上不得意的文人墨客,因为相同的政见,共同的利益,自发地集结起来,利用结社讲学的名誉,抨击时政!东林党在这个背景下诞生了。


解析!二十多年不上朝,万历殆政造成的恶果有多严重?

东林党的大本营——东林书院


四、财政崩溃

万历朝初期,张居正的变法一度使得明朝的财政出现了少有的盈余。然而,张居正一死,万历皇帝就尽废其法。而从万历三十一年开始,朝廷几乎每年都要承担高达二百万两白银以上的财政赤字。而万历皇帝,通过种种手段搜刮了数以千万计的白银存入其私人小金库——内帑。然而,户部并无权动用皇帝的内帑。

更荒唐的是,万历皇帝在大肆敛财的同时,还十分的吝啬。本来皇帝本人及内宫的一切开销,是要从内帑支取的。然而,万历在依旧把手伸向了国库。而且,万历皇帝生活极其奢靡,每年从国库支取的银子高达一百万两以上!哪管国库亏空!

五、边关将领贪腐成风

以辽东总兵李成梁最具代表性!

他向外夷索要了一千匹良马,却又以买马为名,从官银中支取四万五千两进了私囊。在盐课,则岁占盐斤万引,又暗受献银三四万两。对于自己的将士,则屡屡克扣军饷,仅宽甸、清河两处,每年就扣取饷银三万两。

边关将领的贪腐成风,造成的恶果就是,士兵衣食无着,甚至到了吃死人烂肉的地步。这样的军队能打赢努尔哈赤?


解析!二十多年不上朝,万历殆政造成的恶果有多严重?

万历皇帝为李成梁修建的鼓楼


六、农民起义遍地开花

万历后期的农民起义,几乎遍布全国。

仅仅山东一省,千人以上的农民起义,就先后发生数十起,而中原地区则更为严重。

虽然这些农民起义规模都不算太大,并且朝廷也都逐一将其扑灭。但是,举国上下到处皆反,大乱之势已逐渐酿成。为十几二十年后的李自成、张献忠等起义军奠定了社会基础。

小结:万历中晚期,本来就正值多事之秋,天灾人祸不断,各种社会矛盾层出不穷。而万历皇帝的殆政,无疑大大加剧了这些矛盾!《明史》评价的“明之亡实亡于神宗。”基本上来说,是正确的!


解析!二十多年不上朝,万历殆政造成的恶果有多严重?

万历皇帝定陵博物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