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学校突然解散微信班级群而组建钉钉班级群?

老哥聊生活


学校解散微信班级群而组建钉钉班级群,站在家长角度,个人认为没有必要,这么做应该是涉及到一定的利益关系。

微信和钉钉都是即时通信IM软件,应该说,两者都可以实现家长和班主任老师、家长和家长之间的交流沟通,只不过在交流的理念上有一些区别。

钉钉是一个企业应用,被称为是“一种工作方式”。微信则是一个私人应用,被称作是“一种生活方式”。所以,虽然都是聊天通信,但钉钉是以工作为核心,而微信则是以个人为核心,两者的出发点截然不同。

比如,钉钉和微信相比最大的不同,即消息具有已读未读功能。老板发出一个通知,要的是每个员工都能看到,而员工也必须去看。钉钉站在老板这个角度,需要记录到底谁看到通知谁没看到通知。没有看到通知的,老板可以通过短信、电话等形式直接和员工联系,以确保“消息必达”。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钉钉的使用者,只是被动接受信息。

但微信并不会这么设计,因为微信站在个人角度,它要确保个人生活空间。老板的消息发过来,即便是员工,我也可以选择看或者不看,甚至可以把老板拉黑。微信的使用者可以选择自己想看的,也可以屏蔽自己不想看的。“极致的人情味”也正是微信这个app的初衷所在。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微信的使用者,才是这个app的主人。

而在家校这个关系中,家长和老师是平等的关系,并不是老板和员工的关系。从老师这个角度来说,他一定希望自己的消息能让所有家长第一时间接收,所以,学校使用钉钉比微信更好。但是,站在家长角度,老师的很多消息都是在其上班时间发过来的,他并不想被这些消息干扰到,我所了解的家长基本上都会把班级群设置为“只接受消息但不提醒”,这样他可以在自己想看的时候再去看消息。而且,学校99.9%的通知都是不紧急的,只要当天看就没问题。所以,家长们一定更倾向于选择微信。

有人会说,钉钉里的一些功能还是非常实用的。但实际上,在家长和老师沟通的过程中,大多数功能可有可无,或者可以用其他方式代替。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钉钉作为企业应用,使用率并不高,很多人因此还要很不情愿地去下载钉钉app,而微信,现在几乎人人手机里都有。

所以,站在家长角度来说,我个人是比较反对使用钉钉软件的。而站在老师角度,只要管理得当,微信班级群一样能用得很好。


高校人才真经


我只说一点,前几年钉钉刚出来时候,当地阿里巴巴代理商,到我们企业推销钉钉,私下承诺装一个客户端给15元好处费。

后来都装了,因为过于反科学,反社会,反人类,

被下面阳奉阴违,公开抵制,后来没有实际投入使用




驻马店头号贪污犯


微信和钉钉都可以用来作为家长和老师沟通的软件。钉钉的用处也是越来越多,这一段时间借助“停课不停课”开通线上直播课程,让钉钉又火了一把。

要说学校通知解散微信群而要求建钉钉班级群,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直播的问题,另一方面就是能看到对方是否“信息已读”。

我最喜欢钉钉的“信息已读”功能,希望我们学校也能尽快安排组建钉钉班级群吧。记得一次通知第二天要把带回家的表格填好后带到学校,在群里发过信息之后多数家长都回复“收到”只有2个家长一直没有回复,因为表格第二天要统一交给学校,所以只好打电话再提醒一下这两位家长,其中一个是看到了忘了回复“收到”,另外一个是还没有看到,如果要是有钉钉,是否看到信息,这边是可以直接看到的,也能避免因为信息太多,想看前面信息需要“爬楼”的事情。

网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打败微信的不是友商,而是微商。不得不说,现在的微信变成了微商的天下,一会一个信息,一会一个广告,所以不少人都把微信调成了静音。广告过多,可能也是不想用微信的一个原因吧。

所以说,如果学校有这样的安排,就按学校的要求操作吧,学校肯定也是为了沟通更方面。


然规教育说


我家孩子今年上一年级,前几天,孩子的班主任老师在微信群里通知家长下载钉钉软件,并且加入到班级群。

为什么要组建钉钉班级群呢?

2020年初的冠状病毒,对我们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不仅影响到了我们的生活出行,也影响到了孩子们的学习。

  • 钉钉这个软件有一个功能是微信所不具备的——可以远程视频授课,孩子们可以通过钉钉软件看到老师,老师可以通过钉钉实现远程桌面共享,也还可以个具体的某个学生单独通话。同时相比微信的群成员视频,钉钉群视频效果要好的多。


  • 钉钉这个软件是阿里开发的,为了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钉钉这个软件的“在线课堂”功能免费为我所在地区的学生开放。

于是乎就有了,学校、班级要求家长下载钉钉软件的通知了。

为了在线上课,很多家长都新买了平板。

我的外甥4年级了,在得知钉钉开设“在线课堂”那一刻,我就给妹妹去了电话,告知她可以考虑给外甥买个平板,因为平板有可能面临涨价、买不到。

和妹妹通话后的第二天,小区团购群里就出现了团购平板的信息,我简单看了下,价格大概比正常价格高了500元。

今天,我家孩子的班主任老师又发了一条通知,小学1-3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小,学校担心孩子们的视力问题,因此暂时不进行网络授课。我想买了平板的家长内心会有火气吧。

  • 钉钉面向OA办公。

  • 微信面向社交。

2.钉钉软件的电脑端和手机端信息是同步的,

你在钉钉手机端看到的信息文件,在电脑端是同步的。不需要来回相互传送信息。这对很多办公人员来说都很方便。

3.钉钉软件是否已查看信息一目了然。

在钉钉群里发一条信息,谁看了,谁没看,一目了然。

比如班主任老师在微信里发一条重要的信息,很多时候,家长们没看,老师也不知道。即使老师要求看了回复收到,对老师做统计也是比较麻烦的。而钉钉,谁看了,谁没看,一目了然。

4.钉钉还具备存储回放功能。

比如老师通过钉钉开了一个简单的小会,那么没有及时参加的家长是可以看回放的,同时回放的次数也是不受限制的。

5.钉钉还可以存放一些文件。

钉钉还具备文件存储功能,相关的群成员可以随时访问文件资源。

6.通过钉钉可以直接和孩子家长通电话。

钉钉通话的时候,可以选择用钉钉,有可以用普通电话。当发生相对比较紧急的事情的时候,可以用钉钉快速联系到家长。

对于钉钉目前就了解这么多,我想还有其他一些功能有待于我们在一起发现吧。

解散微信班级群而组建钉钉班级群,于我个人的感想。

老师和家长通过类似微信、钉钉等软件沟通这是一个大的潮流,我们能逆流而上吗,不能。那么我们就好好利用这些软件,加强和老师的沟通吧。

只要孩子好,至于和老师沟通,是用微信还是用钉钉,就不那么重要了吧。


教育微谈


01

我不否认,钉钉做为一款聊天软件,在聊天通讯上不弱于微信,在办公方面,要远远强于微信,比如,它可以在线打卡、钉功能、班级公告、钉盘、直播、在线编辑等,老师、学生、家长可以在平台上实现各种互动和交流,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

但是钉钉也有很多缺点:

第一,它不是手机自带功能,还需要重新下载安装,谁知道今后会不会收费?让一些家长忐忑。

第二,很多人不会操作,尤其是一些留守生家长,比如他们的爷爷奶奶等,微信都学不明白,更别说办公性质更强的钉钉了。

02

我不太赞同突然解散微信群,用钉钉完全取代微信。

班级微信群都已经使用好多年了,不管是小学生,还是老头老太太家长们,大家都使得很顺手了,可是忽然之间不用了,而是用一款完全陌生的办公软件代替,谁会有心理准备呢?谁又会使呢?

稳妥一点的做法是,微信班级群先别急着解散,一开始实行时,可以两样软件一起使,待到学生家长和老师使用熟练之后,再解散微信群,这样不会太突然,不会让老师和家长不适应。

对于我们省而言,绝大多数人都没听说过钉钉这个软件,95%以上的人都没有安装过这个软件,而且我们每年都是3月1日开学,完全没有必要安装这款软件,所以我不支持为了安装钉钉,而不再使用微信的做法。



小马爸爸说教育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来回答你这个问题。来说说自己的观点。我们学校用钉钉年前就已经确定,而且教育局通知组织会议对钉钉统一培训,建议用钉钉办公。

钉钉相比微信的办公效果比较突出,如果说微信是社交软件,而钉钉不仅有社交的功能,更重要是办公功能;对于学校、教师办公很方便;就从这次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说起吧,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学校和班主任可以通过钉钉创建表格,提醒教师和学生,可以实现在线编辑,多人同时对一个文件统一编辑互不影响,这是多方便啊;

第二:创建表格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创建,可以是简答题、单选题、多选题等,而且还可以定位,定位的位置不能改变人在哪就是在哪;不仅多元化而且很真实;

第三:学校或者班主任老师创建表格以后,通过后台可以看到阅读的人数和没有阅读的人数,根据实际情况教师可以一一统计;

第四:教学直播对目前针对疫情帮助很大,教师可以利用钉钉实现一个班的教学,对学生、家长都是好事。

总之,使用钉钉对学校、老师、家长甚至学生都是有利的,提供了不少帮助。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有什么问题可以及时向我咨询,谢谢。





成长轨迹


看来全国的学校不谋而合呀,我们学校前几天也解散了微信群,以后所有工作都在钉钉群安排。有图为证:

各学校之所以这么做,其实也是为了目前的工作需要。

第一:如果不解散,每次工作安排都要在微信群和钉钉群各布置一遍,确实很麻烦。

因为大家目前还是习惯用微信群,第一时间还是喜欢看微信群,如果不解散,很多人可能压根就不看钉钉群,那么会给学校的工作带来很多麻烦。所以干脆解散。

比如每日健康打卡;

比如显示有哪些人读信息了,哪些人没读;

比如班级群有阅读打卡背古诗打卡等;

比如可以几个人同时电话会议等。

这些功能刚好适应了目前的疫情,对学校工作更有利。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钉钉可以直播课。

实际学校让大家用钉钉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直播课。

钉钉的主要功能之一也是可以直播课。

目前,疫情之下,不直播课怎么办?难道让孩子在家随便玩,每天适当上点对孩子还是有好处的。

不过作为我本人,还是习惯用微信群。我们大部分老师自己的群实际都还在微信,只是学校的工作我们要在钉钉群布置。其他的学校也不管,大家随意。

说白了,用钉钉,真的只是工作的需要,如果不是因为今年的疫情,我相信大部分学校都不会用钉钉的。

钉钉因为疫情,一夜成名!


人生如梦LLH


微信与钉钉,作为家校沟通的工具,都具有各自的优势,至于到底用哪一个,老穆认为,听从学校安排就可以了。

只要不花钱,对于家长而言,用哪个不一样呢?

(一)钉钉办公软件,在学校应用中,有哪些优势呢?

【1】有利于班主任及时了解家长信息阅读情况

班主任以往在微信群发消息,很难知道家长阅读了没有。

而钉钉,家长在阅读后,就会有所显示,班主任心中也就有数了,无须再一 一询问,这极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

【2】钉盘共享的文件,分享的学习资料,永不过期,利于学生反复学习。

而微信中的资料,过一段时间就过期了,严重影响客户体验度。

【3】有利于班主任及时找到家长联系方式

钉钉注册,是需要家长手机号的,所以班主任在查找家长电话时,也就方便多了,这也极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

当然,家长也不必担心电话泄露,钉钉在隐私方面,还是有安全保障的。

老穆忽然想起了之前看到的新闻报道,河南省三门峡市仰韶学校就利用钉钉办公软件,在课堂教学考勤办公会议作业家校互动等方面,都取得了喜人的成果

如此看来,钉钉作为后起之秀,大有取代微信在学校老师心目中地位的趋势。

老穆认为,既然班主任让家长下载钉钉,咱照做就行,反正也不花钱

近来,微信群垃圾信息、打广告、互怼等问题也比较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客户体验度。

反观钉钉软件,在办公方面则略胜一筹,更具有专业性,也更受企业、学校的信赖······

【结束语】

钉钉作为商业化公司,不排除与学校建立合作关系,逐渐突破学校这一庞大市场。

只要家长不花钱,我们又何必操心呢?

朋友们,你们对此有何看法呢?


老穆说语文


这两天,我们这里所有的学生、老师都要求下载安装钉钉。为什么会这么要求呢?因为延迟开学,停课不停学,老师要通过直播给学生上课。而钉钉在这方面具有微信不可比拟的功能。

钉钉在线课堂支持直播,视频录播等链接观看课程。班级群创立之后,老师可以很方便地使用“群直播”开展在线教学,学生只需一步操作就可以适时进行网上学习,还能实现师生互动。

直播结束后,系统会自动统计直播时长和观看人数。

举个例子,刚开始直播,上第一节课的时候,有的学生以为老师不知道自己学习了没有,就钻空子,学习了六分钟就下线了。谁知,一节课结束,老师在群里公布了学习人数及学习时长,逃课的学生一下子明白了原来自己不学习,老师是知道的。于是,再也不敢逃课了,这就是钉钉的好处。

另外,钉钉还有个功能就是直播回放,这节课结束了,如果有地方没有听明白,或者有错过的地方,可以重新观看视频,方便学生查缺补漏,温故知新。

再者,通过钉钉软件,老师可以布置作业、“打卡学习”任务,督促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钉钉还有考试功能。

总而言之,钉钉用于办公非常方便,快捷。而微信主要是社交软件,办公性能比不了钉钉。这也是学校解散微信群,组建钉钉群的原因。因为微信有的功能,钉钉也有,而钉钉有的功能,微信却没有。如此而已!


静静助学


为什么学校突然解散微信班级群,而组建钉钉班级群?

我是语文教育杨柳依依,原谅我有些落伍了,根本不何为“钉钉软件”,为了了解这款软件,我专门下载了一个“钉钉”。一看才知道这软件功能真多。

特别是紧急信息可以快速通知全员,可以定时了解全员健康状况。这对于当班主任的我们来说真的太好了。这段时间疫情严重,班级群里每天都要发很多通知,但是家长根本就不看了老师需要反复强调才回复,这段时间还要求学生打卡汇报,但是我们班每天就有人不打卡回复,每天都要打电话,而且每天都强调要自觉回复,就是不听,想想就让人抓狂。而“钉钉软件”可以定时了解全员健康状况,就不需要为学生及家长打卡的事情焦虑了。

另外现在不是说要网上授课吗?这里就可接三步发起三百人视频会议就应该可以直接给孩子授课。微信群显然就没有这些功能,我们还正在为给孩子授课的事犯愁呢!看来真有必要给领导建议换成“钉钉班级群”。

毫无疑问,钉钉群里功能更多,有对老师的管理,也有对学生的管理,可以给学生考勤,看看哪些孩子正在参与远程学习,这比微信群里的打卡签到简单多了。

老师可以在上面写“教学日志”,把每天的工作情况和心得都记录下来,还可以每天写教育故事和教学反思,这队于写手老师真的太好了。结束语:把“钉钉软件”一初步研究,瞬间就觉得自己有些跟不上时代了,微信群也有些落伍了,一款能跟得上时代的软件才是好的软件,学生要多学习,老师也要多学习,我会给领导建议,让他们通知大家组建“钉钉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