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假期也在工作的人,還有多少沒被看到?

2020年的春節假期,恐怕對很多人來說都是最不同尋常的一個。


在疫情的影響之下,我們的情緒被分裂成了兩半:


一半是在家中宅到發黴的百無聊賴,各類宅家笑話層出不窮,網友們發明了數不勝數的消遣方式,把“閒瘋帝”“好響出去丸”等諧音梗玩到飛起。


這個假期也在工作的人,還有多少沒被看到?


而另一半情緒,則牽連著疫情,跟著各類新聞起伏不定,關注著家門之外、那些無法宅家的人群。


這個假期也在工作的人,還有多少沒被看到?


在這個千萬人宅家的春節裡,不少人仍在外工作:


奔赴疫區的醫療隊,緊急復工的口罩廠工人,水電燃氣的值班搶修人員,超市菜市場的運營人員,快遞員,外賣員,公交司乘,城市環衛……“眾志成城”的宏大描述詞背後,分散著無數屬於個體的光點。


由於我們的瞭解始終有限,無法窮盡那些堅持工作、保障人們基礎生活的所有行業,Vista不久前發起了一次徵集——


徵集人們春節時仍在工作的故事,留下這些值得關注、不會忘懷的記錄。




1、“做最低層工作的人,多了去了”


在分工細化的當下,那些需要無休運轉的職業,遠比我們想象的多。


每個職業就像蛛網上的一個節點,在蛛網織結之初,用基礎行業搭建羅網的骨幹。


■ @ashido的信念

石油工人堅守生產一線,臘月二十七至今全天在崗


■ @桃白白

通訊行業在堅守


■ @Gentlewoman

民航一線員工


■ @楊某某

熱電廠員工……凜冬無休


■ @華華

有啊,本人商場員工,因為超市不能關,要提供民生產品,要維護社會穩定,一直堅守在崗位


■ @李QQ

還有物業人!社區防疫,辦公樓防疫都靠物業。


順豐小哥、小區門口的保安、公交司機、環衛工人、物業人員、藥店人員等等,這些基層工作者在宅家的人群之外悄然撐起了生活運轉的流水線,但由於鮮少發聲,他們就像是職業界裡的江西省——存在感極低。


2、“很多人在做啊,可是大家看不到……”

這些職業被大眾自動忽略,還和“習慣成自然”的惰性有關。


由於他們“全年無休”了太久,以至於人們在假期見到這些人時,會覺得毫無違和感。


比如你會注意到最愛的外賣關了店、注意到春節檔電影全部撤檔,卻不會注意到——供水供電的這些服務,和往常一模一樣,沒有間斷。


■ @TUT

警察吧……很多警察現在還要在路口給路過車輛中的人員測量體溫,甚至站在路口上班到凌晨。接觸過確診肺炎患者的需要隔離的人,很多都是警察挨家挨戶去找的。醫生護士,快遞,建築工人,解放軍戰士們,許多人感謝他們的付出,但是

好像真的沒有什麼人看到警察在這中間起到的重要作用


■ @牛肉粉絲

公安局全體民警輔警初二正式上班。有的人三十兒和初一值班,初二正式上班。。。


■ @西月一

我媽媽,華X萬家便利超市的店員而已,從春節到現在一直都在上班。她說 他們店這段時間只有5個人輪班,5個人做了一天十幾萬的營業額,5個人一早上 上了幾百個物流箱的貨,他們5個有4個女性。很少人提起超市店員,我覺得他們也很不容易,看著別人一家子為過年而採購,而自己與家庭只是一頓飯的相處。


有人會說對這些基礎服務是市政理應保障的,這是他們的工作,習以為常沒什麼問題。


可我們總該記住,在這些保障背後是與你我無二的普通人,走出家門、走進疫情的風險裡工作換來的,一份關注與尊重,他們應得。


這個假期也在工作的人,還有多少沒被看到?

火神山醫院的“中國速度”背後,也希望大家記得是這些工人從各地趕來,晝夜開工。 圖via @桂圓hijgb


3、“那些個吃野味的,別讓我逮到你!”


被緊急召回的消毒水廠員工,大年初一的凌晨搭上火車回了廠裡。因為人手不夠,連軸轉了近十天的他疲憊到有些崩潰——


“真的很累啊,單子催的特別緊,但想著還有那麼多人等著,又覺得自己不該休息了。雖然會給我們發兩三倍的加班費,但這些用加班費來衡量的話,就沒意義了。”


■ @瀟

銀行客服,7*24全年不休,電話不斷,疫情特殊時期,好多客戶都打電話過來延期,只要上線,真的是一秒都沒得休息,最近比平時要忙得多,還要戴口罩講話,一天下來人太累了,太難了


■ @南風過境

基層工作人員。一直在排查重點人員,整理資料上報,還有很多在防控一線排查、勸返、宣傳,真的太累了。如果讓我逮到吃野味的,我一定一掌拍過去


這個假期也在工作的人,還有多少沒被看到?

火神山醫院工地上席地休息的工人 via @長江日報


■ @克斯維爾的明天

我爸爸是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大年三十下午才放假,大年初一下午就緊急通知開會,初二開始對負責的各個店排查,一天要接好多充滿怨懟的投訴電話,到店裡解決糾紛,晚上還要去街道看有沒有店偷偷開門,基本上過年來沒一天是在家的


■ @唔想和這個世界談談

鐵路警察一枚,從1月10號春運開始第一天到現在,一天沒休息過。。。從一開始忙春運發送旅客,到現在天天聯合車站和地方防疫部門組織進站口和出站口的旅客排隊測量體溫然後逐一登記。很累,但是心理壓力更大,全小區都封閉了,只有自己天天出入上下班


■ @蘇薄荷

基層衛生院護士,哺乳期寶媽。大年初一開始正常上班,全員無休,以便應對突發狀況。隨著疫情的加重,封路(用很高的土把路口堵起來)也一天比一天嚴格。領導說要克服一切困難,按時上下班。好多同事都住醫院了,我哺乳期,娃不吃奶粉,要回家給寶寶餵奶。我家離醫院比較遠,10公里左右,要經過好幾個村子。之前開車上班,只堵村口,車回不到家,放路邊。現村村之間也堵了,換摩托車“翻山越嶺”。今天下班,土堆得更高了,感覺快不過去了。步行的話要3個小時左右。我不知我還能堅持多久,想起我嗷嗷待哺的娃娃都想哭,好捨不得斷奶


這個假期也在工作的人,還有多少沒被看到?

via @央視新聞


4、“我自己還好,可我看不得我媽這麼累……”


除了常年春節加班的行業,這次疫情還讓另一群人回到了崗位上。


一些家庭史無前例地在春節期間變的空空落落,比如一個三口之家裡,身為警察的父親早早地開始加班,母親和自己同為公務員,也先後外出工作、社區執勤,三個人一出門就是一整天,家裡囤的菜沒人吃,都壞了。


有些人持續工作了許久,還沒來得及心疼自己、覺得沒什麼,卻被同樣辛苦的家人擊垮了心理防線。


這個假期也在工作的人,還有多少沒被看到?


■ @夜菱Elaine

基層,年初二上班,對接村委會,發傳單巡視,到今天還沒休息過,父親是民警,負責24小時主要路口體溫檢測工作,三班倒凌晨1點多去接上一班,因為沒睡著聽到他關門的聲音,心酸得想哭


另一位已加班十七天的記者,看到兩個從檢疫帳篷裡走出的小護士時突然淚崩。記者原本要採訪看望醫護人員,可被防護服、口罩捂得嚴嚴實實的兩個小姑娘,只是遠遠地朝大家揮了揮手,緊靠著帳篷沒上前一步。


當時她想起了自己的妹妹,妹妹臘月二十八回家只吃了頓晚飯,就被醫院連夜叫回,坐凌晨五點的車離開了。


說來很心疼的是,最為堅強的人們總是會忽略自己的辛勞與疲憊,只把身邊人的境遇放在心上。


■ @煥心-endymion

我的母親,最普通的一箇中國女人。母親在一家醫院做保潔員,年後全國戒嚴從醫生到護士一個人都不允許請假,這些最普通的保潔員們,也沒有一個主動請假的。前幾天母親對我說,哪個醫院都離不了保潔員呀,一個小護士懷著孩子肚子那麼大,還在上班,我們怎麼能走。


5、“我想和宅到無聊的人換換了,我想回家”


春節期間還在工作的人,在疫情過後未必想像大家一樣,出門把火鍋奶茶烤肉吃個夠。


如果可以的話,他們最想脫下勒出印子的口罩,和大家換一換生活,回一回封路後就沒回去的家。


■ @AndyWon-Ars

鄉鎮公務員,除夕開始上班到現在,昨天晚上七點下班回家發現已經封道了(家在隔壁縣市),接下來只能住單位了。“你所謂無聊的家,正是我們想回卻回不去的地方。”希望大家堅持住,在家!在家!在家!讓所有人的努力都有回報


這個假期也在工作的人,還有多少沒被看到?

via @深圳小天


可以不擔心病菌傳染,親近地接觸家人,不需要時刻在腦內提醒自己保持距離。


■ @承管UDC

老媽是搞物業的,正月初一依然要去各個小區巡視,初二就正式上班,跑來跑去,各種宣傳,排查,到後面我們這個SARS都沒來過的偏遠小縣城出現病例後安排封鎖各個小區。她說就很羨慕那些在家裡特別無聊的人。


■ @姝

社區醫院工作,年三十到現在沒休假,每天上班,針對外地人群流調、測體溫,單位排了夜班以防突發情況。天曉得我有多想在家裡蹲蘑菇。P.S 有家長不滿預防針停打,事有輕重緩急,醫療機構有交叉感染的風險


一位讀者的父親是連鎖藥店的店長,防護物品售空後還在和同事三班倒,守著沒什麼人的藥店,也許口罩消毒液到貨還要很久很久,但是藥店開著,至少能給人希望。


每天下班後,父親都會離家人遠遠的,給他遞拖鞋的時候,他說以後直接扔過來就好,自己用小噴壺把全身噴一遍消毒。


有些心酸的是,和這樣的堅持相對應的,是並不樂觀的營業額。


這個假期也在工作的人,還有多少沒被看到?


6、“我寫了無數新聞,卻忘了我自己本身就是新聞。”


在近百條來自媒體工作者的留言裡,大多數人都在分享這些天內自己記錄的故事。


或許是因為這份工作的特殊性質,媒體人的視線習慣於向外觀測,總忘了自己也是現象中的一個部分。轉述的文字與畫面,又會讓讀者獲得親歷現場的置身感,忽略掉中間的媒介。


就像童話裡的傳唱故事吟遊詩人,他們一開口,所有人都會沉浸在故事本身,容易忘記講故事的人。


■ @張拆拆

媒體狗 我寫了無數新聞 卻忘了我自己

本身就是新聞


■ @心悅君兮知不知

一個小城市的記者,到昨天一直在採訪,印象最深的就是基層的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們,我們這邊現在白天的最高溫度也就是0度左右,寒風凜冽中他們穿著羽絨服軍大衣戴著口罩站在寒風裡瑟瑟發抖的提醒每一個居民戴口罩,給每一個進出小區的居民量體溫……我印象特別深的是我採訪結束回到自己家的小區的時候,看到小區門口的一位社區工作人員來回踱步,因為冷,她只能用這種方式緩解,因為職責,她寸步不離。


這個假期也在工作的人,還有多少沒被看到?


■ @離。

某火鍋城市某區媒體工作人員,雖然因為工作調整沒有去一線採訪,但始終在後方保障前端記者發稿順利,通報情況。從大年三十開始值班,後面全線恢復上班,跟編輯部的幾個姐妹一天工作至少12小時,昨天上班從早上7點到晚上3點,眼睛酸澀腰疼腿疼,不敢出門也一直在奉勸家人朋友不要出門。雖然並不知道這樣的日子還要多久,但我們的努力總不會被辜負。加油,我們就快勝利了!


7、“每個人都做好自己的事吧”


這個假期回到工作崗位的人,都覺得自己有不得不去的理由。


“被需要”成為了一句最簡單的召喚,喚醒了人們的職業認同感,個體與社會之間猶如臍帶的互哺關係,從未凸顯得如此明顯。


■ @今天也還是很白

我是診斷試劑行業的一名實驗員,大年初三就回到崗位上班了,到今天已經連續上班了8天,每天都生產檢驗這次的肺炎試劑,雖然真的很累很想放假,但是醫護人員,還有建造醫院的那些工人,大家都很累吧,一起加油,一起戰鬥,我們會等到好起來的那天的。


這個假期也在工作的人,還有多少沒被看到?


via 《鬼滅之刃》


■ @李李李廣大

物業客服人員一枚,從初三就回來到現在一直堅持在工作崗位。配合街道辦通知,公司各級的要求做好疫情管控,一個個電話聯繫業戶,推遲復工時間確定復工人數。我們不是求救死扶傷的天使,但我們在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保障社區的安全運行。就是自己一個人也挺怕的,昨晚上成都地震一個人慫的一批,不知道是跑還是坐。哎,希望疫情早日結束,希望早日有人相伴。


■ @Clyu

老爸整個過年就一直沒回家,老媽也得定期去給取款機加鈔,前兩天老爸怕老媽粗心給我發消息讓我提醒我媽做好防護措施。疫情來了誰都沒辦法,誰都不是局外人,誰也不是救世主,每個人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吧


如果從社會分工的角度看來,大家似乎只是在履行自己的職業。


但很多職業,本身就包裹上了不可推卸的沉重責任,比如疫情面前醫護需要前進到,火災面前消防需要前進。每份職業都是支撐著社會大廈的一個部分,但當下,這些仍在工作的人承擔著和我們不一樣的風險。


“每個人都做好自己的事”,絕不是一句輕飄飄的話。


8、“每天去勸別人別出門戴口罩,反而是自己必須天天出門、一天只有一個口罩。”


這個假期,返崗復工的人們受到的阻力來自方方面面:防護物資的不足,後勤保障的不足,人們對防疫工作的不理解等等。


一個社區工作人員說,自己做了十幾天的基層工作,每天都在被罵。


可開門罵你懟你還算好的,那些敲不開門、不肯測體溫的才讓人著急。


這個假期也在工作的人,還有多少沒被看到?


■ @葉師

市場監管系統,從初二開始上班到現在,加班熬夜沒有休息。好多群眾打電話過來,把買不到口罩、酒精、消毒水的氣撒我們身上,,可其實我們每天在外面忙,自己也買不到口罩的。。


■ @如花花醬~

市場監督管理局,初二全局正式上班,有的同志整個春節都沒休息。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工作餐是泡麵,去的都是人多密集的商場超市和生鮮市場之類的,所有的防護就是一個口罩,還是好不容易買到的別人倉庫裡放置的過期口罩,每人一個實名領取,要反覆使用一個多星期。都是血肉之軀,但是沒有一個人退縮的~


■ @蕉太郎

我,鄉鎮基層公務員,陰曆二十九還在迎接環保檢查,大年三十

直接啥都沒有上前線,全國要求放假的前提下鄉鎮一天都不休息,最近才保證了消毒水和口罩的供應。大家都說河南硬核要抄作業,只誇支書,有沒有想過基層公務員路口值班的時候連口熱水都喝不上


這個假期也在工作的人,還有多少沒被看到?

一日三餐,記得要吃


無論是疫情的特殊時期,還是正常生活中,總有人是懷著理想與奉獻精神進行著自己的工作,但我們絕不該把奉獻精神看做理所當然的事物,讓它成為萬千職業的唯一支柱。


■ @舍予

我媽媽(Loyi),一位一線透析室的護士。從小到大,我媽基本都不放假的。今年我媽還是繼續堅持崗位,剛剛才下班,其實我最近看到很多人會歌頌醫務人員的偉大。哎,哪有那麼多無私奉獻,作為醫療人員的女兒,只是希望大家不要讓他們心寒了罷了……


宅在家中的人們,其實可以多一點耐心和理解,別總把自己當做這次疫情的局外人,別總把直到今天現在還在加班的人們當做理所當然的志願者。


■ @小盒小盒小盒子

和爸爸一起支援社區的疫情入戶多輪摸排工作,一層一戶的走,一家一戶的瞭解,一遍又一遍的解釋。最後再整理彙總收集的信息。在入戶的工作中大部分人,對於這樣的工作充滿理解和支持,但很少一部分人心生抗拒,
閉門不應或者關門寥寥幾句搪塞,希望更多人瞭解這個重要,可以更好的開展工作。


■ @韓覺覺兒

證券從業人員 3號開市以前,我們就開始工作了,信息技術部的同事開工更早,建議投資者理性投資,儘量進行線上交易和業務辦理,如果一定要去營業部,一定做好健康保護措施。


或許這次疫情,是大家第一次集中注意到這群人的身影。因為宅在家中與奔波在外的兩種區別分明的生活狀態,讓他們的工作更為清晰地展現開來。


其實,讓千萬宅家群體免於被垃圾淹沒的環衛工人們,在尋常日子裡也一樣工作;萬家燈火的締造者們,在過往的幾十個春節裡也未曾休憩;“藥物辨真偽,方書通古今”的醫者,不只是疫情前,才該被尊重與保護。


希望我們在風波之後,別忘了今時今刻的心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