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拥兵百万,为何在北京短短42天就倒台了?

孙见福


在明朝末年的时候,因为朝廷内部就没有治理好,所以百姓们的日子就不好过,再加上那段时间又遇到了大旱,导致百姓们的生活可以说是苦不堪言。在这样的情况下,朝廷还不断的让他们增加税负,甚至还要他们交出粮食,都知道,古时候百姓们将粮食看得很重的,因为这就关乎到他们一家老小的性命。又加上当时遇到旱灾年,朝廷不赈灾,却反而不断收粮,所以无数老百姓们都希望赶紧站出一位英雄帮助他们摆脱这样的困境。



这时候,李自成便出现了,他出现的时机太好了,所以受到了百姓们的拥戴,他也就顺理成章的带领着很多的农民开始了起义之路。最初他答应百姓,说自己一定会做一个好皇帝,因为他就受过这样的苦,所以他就不会犯这样的错了,他一定不会向老百姓们收税。这一番话的确是打动了不少的百姓,因此他有了更多的支持者。


可是当他打下了天下之后,他才仅做了42天的皇帝,就被人赶下了台,那么在这42天当中,他究竟是做了什么事情才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李自成在位的时间,完全忘了当初的承诺,不仅没有为百姓们考虑,还只知道贪图享乐,一边大摆酒席,一边享受后宫的欢乐,再加上他并没有读过多少书,所以政务都不懂,这样的他根本就管理不好朝廷。最初大家是将他看成了救世主,所以拥戴着他,希望他能带领百姓一起过上好生活,但当他坐上龙椅,对于他的所作所为,开始让百姓们感到失望,于是大家又将他赶下了皇位。


合肥历史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一月,李自成在西安创建大顺政权,随即率军北上,仅用了两个多月时间便攻入北京,并迫使崇祯帝殉国。李自成进入北京后,威望达到顶点,但让人没想到的是,仅过了42天时间,他便兵败如山倒,仓皇地逃出北京。那么,李自成为何会迅速败亡?一切,都跟他做的两件蠢事有关,即要求明朝降臣“助饷”和掠夺地方百姓。

李自成从西安出发,仅两个多月便攻入北京

众所周知,在推翻旧王朝后,新生政权要想得到稳固发展,必须要最大限度的优待前朝遗臣,这固然是笼络人心的需要,又是防止大动乱的必要手段。然而李自成却反其道而行之,用一项名为“助饷”的政策,把自己推向前朝遗臣的对立面,并给大顺政权种下骤兴骤亡的诱因。

所谓的“助饷”,本是明末田赋中加派的名目,也即为筹措镇压农民起义的军费而加派的赋银,不过在李自成方面,却成了勒索抢劫勋戚官绅、富商巨贾财产的手段。早在由陕西向北京进军途中,李自成便开始推行“助饷”政策,而等到进京后,更是将其推向顶峰。

为继续推行“助饷”政策,李自成特设中央级别的衙门-“比饷镇抚司”,并由刘宗敏、李过主管此事。依据明朝降臣品级、身份的不同,大顺政权为他们制定数额不等的“助饷”金额,规定“中堂十万,部院京堂锦衣七万或五万三万,道科吏部五万三万,翰林三万二万一万,部属而下则各以千计”(见《甲申核真略》) 。

刘宗敏通过“助饷”,虐杀大量明朝降臣、富商

为保证“助饷”工作能顺利完成,刘宗敏制作了五千具夹棍,对无力“助饷”或交钱不足的官员大肆用刑,这种刑具“木皆生棱,用钉相连,以夹人无不骨碎”(见《甲申纪事》),受刑人会遭受怎样的苦楚惨痛,可想而知。死在夹棍下的官员、富商多达千余人,甚至还包括末任首辅魏藻德。

经过一系列的酷刑操作,大顺政权最终在京官、富商身上劫掠勒索到白银七千万两,但考虑到刘宗敏、李过等人中饱私囊,下级军官和士兵所掠隐瞒不报等因素,实际金额肯定要远远超过此数。但不管如何,“助饷”虽然肥了大顺军,但却让整个明朝降臣集团走上与其为敌的道路,其消极影响不言而喻。

李自成曾允诺百姓“不当差,不纳粮”

李自成之所以能由一介流寇,蜕变为推翻明朝的强大势力,其中很关键的一点,在于他能发动无数的底层民众为其效力,而之所以如此,在于其适时地提出了使百姓“不当差,不纳粮”的政策。不仅如此,李自成还让谋士李岩将这项政策谱成民谣,在中原一带广为传唱。

这首民谣一旦传唱开来,很快便呈“病毒式”扩散的态势,不仅为大顺军赢得了大把民心,也间接瓦解了朝廷军队的斗志,为李自成顺利进京创造了极强的舆论条件。然而,李自成虽然颁布“不当差、不纳粮”的政策,但实际上却根本没有施行过相应的举措。不仅如此,李自成“打江山”时固然可以慨明朝之慷,以后者的积储作为军粮物资的来源,可一旦推翻明朝,就全换了一副面孔。

李自成进京之初深受爱戴,但很快便失去民心

原来,大顺军进入北京后,迅速堕落为扰民害民的匪兵,不仅大肆抢劫勒索官员和富户,而且也对普通百姓下手,其为害之深,甚至超过了当年的赤眉军和黄巢的乱军。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史学家计六奇在其编著的《明季北略》中,曾引述东村老人对大顺军深恶痛绝的评价,其中讲到:“自成入京,大类赤眉、黄巢,盖盗贼之性,本无霸王之略。” (见《明季北略·卷二十》)

正因为大顺军对民间不分差别的劫掠政策,使得百姓对李自成集团恨之入骨,并渐渐地产生希望明朝光复的期望。李自成于三月十九日进京,当年四月十四日便有人在大街上张贴私示,其中写道“明朝天数未尽,人思效忠,于本二十日立东宫为帝,改元义兴”(引文同上)。虽然内容荒诞不经,但由此可见百姓思旧的情绪何其强烈。






香橙味的小伙子


迎闯王,不纳粮,是李自成受到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的根本原因。但进了北京,李自成纵容手下将士烧杀奸淫,荼毒百姓。上至皇室宗亲,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普通官员,都被大顺军追赃协饷,肆意劫掠。偌大一个北京城,被闹的乌烟瘴气,鸡飞狗跳,神鬼不安。李自成的大顺军不是人民的救星,而成了祸害人民的土匪。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大顺军先是与全北京人民为敌,后又强抢吴三桂的爱妾陈园园,致使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联合满清剿灭了李自成的农民军。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自古得人心者得天下。李自成倒行逆施,成为了人民的公敌,焉有不败亡之理?


众福酒老大


李自成攻破北京城也是他自己所料未及的,他自己都没做好准备,没有明确的方向。在攻城的前三天,李自成还想着要崇祯封他一个西北王,要崇祯承认他的封国,替崇祯防御女真,只是不用奉诏。

最终谈判未果,李自成下令攻城。李自成攻破京城之际,崇祯在皇宫大开杀戒,逼死皇后,贵妃,还亲手杀死了6岁的昭仁公主,砍伤了15岁的长平公主。随后崇祯便自缢于煤山,在他的衣服中写道: 朕自继位17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脸孔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割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李自成进入北京城后,很多将领都已经开始索求无度的生活状态。李自成却无力管束,李自成本想招降吴三桂,但是刘宗敏却把陈圆圆抢了过来。又要吴襄索要二十万两助饷银,吴襄东拼西凑好不容易凑了五万两,又遭到刘宗敏的毒打。吴三桂一怒之下,投了后金。

事实上李自成在进入京城的时候,明朝的势力还很大,李自成本该对明朝的官员恩威并施,收为己用。但是大顺军却像一群土匪一样,只有威没有恩。李自成部下私下里把明朝投降的官员自赎金提高了好几倍,未能缴纳自赎金的都被严刑拷打。才几天时间就逼死了一千六百多名官员。



李自成的部下不但抢夺官员,而且还纵掠百姓。哄抢钱财,强拉妇女的士兵比比皆是。李自成责问刘宗敏的时候,刘宗敏还振振有词:“皇帝之权归汝,拷掠之威归我,无烦言也。”

失去了士绅和百姓支持的大顺军,如何能长久下去。李自成攻破京城并非是他的军队有多能打,而是明朝的地方军太差劲。李自成从西安一路打到北京,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基本上没有遇到太大的抵抗,当时他是受到百姓的支持的。但是到了北京之后的所作所为完全失去了民心。



多尔衮也曾误以为李自成的军队很能打,但是洪承畴告诉多尔衮那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罢了。随后多尔衮听从洪承畴的建议:“出其不意,从蓟州、密云近京处,疾行而进。”但是不久之后,多尔衮又得到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吴三桂请求借兵。

多尔衮利用这次出兵的机会,趁李自成的二十万大军和吴三桂的五万关宁铁骑杀的两败俱伤之际,突然出兵。多尔衮和多铎的突然出现,偷袭了李自成军队,大顺军迅速乱了阵脚。在清军铁骑的冲击下,李自成败退回北京。但是失去山海关作为屏障的北京,再加上大顺军早已失去民心,凭什么守住北京城。


渔耕樵读


李自成之所以能成功,应该归功于他的口号“钧田免赋”这样的号召获得了很多贫苦农民的支持,很多老百姓都高喊“开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就这样李自成得以势如破竹,攻陷了北京。

李自成在进入京城的时候,本该对明朝的官员恩威并重,收为己用。但是大顺军进入北京就像乌合之众的土匪一样,采取的是高压政策,对明朝官员施行敲诈勒索,抄家抢夺,严刑拷打,有钱的缴纳自赎金的还可以了事。而有一些清正廉洁的官员,真的没有钱,就被李自成活活打死了,才几天时间就逼死了明朝上千名官员。这让明朝的遗官大为不安,直接將当时的社会名流和上层人士推向了起义军的对立面。更可怕的是李自成杀害吴三桂家眷,后来李自成又带兵攻打吴三桂,逼迫吴三桂反叛投降了皇太极,吴三桂的铁骑在当时是明军的精锐,再加上残暴嗜杀的满清军队,强强联合双方合作必竟能打败了李自成。

另外李自成的部下不但抢夺官员,而且还纵掠百姓。哄抢钱财,强拉侮辱妇女的士兵比比皆是。也是老百姓大失所望,惊恐不安。李自成责问刘宗敏的时候,刘宗敏还振振有词:“皇帝之权归汝,拷掠之威归我,无烦言也。”失去了士绅和百姓支持的大顺军,如何能长久下去。失去了民心也意味着失去了根本。

更可怕与糟糕的是自清兵入关后,李自成面临满清、南明、地方武装、以及投降清朝的前明精锐主力军的多重剿杀和围追堵截,李自成焉能不败。

任何一个人或是一个政权如果没有远大的政治理想,没有高尚的社会责任,没有规范的纪律制度,就会失去理智、失去民心,就会腐化堕落,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失败是迟早的事。正如事在人为,没有远大的政治抱负,没有广大群众的监督,总会逃避不了‘其兴也悖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执政为民,为民请命,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才会得到人民拥护,政权才会长久。


德厚致远


明朝末年苛捐杂税众多,老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国家内忧外患,朝廷在正常赋税外,又增加了“辽饷”、“剿饷”和“练饷”,分别用于后金作战、平定农民起义和训练边军,以致“民穷盗起”,“天下嗷嗷,朝不及夕”。

李自成的起义军恰逢其时地提出了一个口号,“吃他娘穿他娘,早开大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这可是民心所向,所以深得老百姓的拥戴。李自成的军队补给,一来自官府,攻下一座城池,先把官府的钱粮劫掠一空:二来自当地的富豪大户,专搞有钱人。老百姓加入起义军,不仅不用缴纳钱粮,还有饭吃。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起义军,李自成号称拥兵百万,大多都是乌合之众,缺乏战斗力。1644年3月19日,李自成进驻北京,看看他都做了什么:

一:政治上的不成熟:

崇祯用自己的死昭示着,凡妄自称帝着者都是逼死先帝的叛臣贼子。这是崇祯用自己的生命给李自成下的一招暗棋。李自成缺少政治觉悟,政局不稳,急不可待的称帝,简直愚蠢!

二:对降臣百般侮辱残杀:

据记载,李自成颁布了《掠金令》筹饷,利用特制的刑具逼迫明朝的达官贵人交钱。刘宗敏制作了五千具夹棍,“木皆生棱,用钉相连,以夹人无不骨碎”。“城中恐怖气氛逐渐凝重,人心惶惶,凡拷夹百官,大抵家资万金者,过逼二三万,数稍不满,再行严比,夹打炮烙,备极惨毒,不死不休”,降臣人人自危。

三:放纵手下烧杀抢掠:

进京后,李自成沉溺于当皇帝的美梦之中,纵容出生入死的兄弟烧杀掳掠。"杀人无虚日,大抵兵丁掠抢民财者也"。他们还“过河拆桥”,对先前支持自己的百姓下手,抢其粮食牲口充做军资;为防止他们闻风逃跑,还施行连坐之法,“令十家一保,如有一家逃亡者,十家同斩。”天下不稳,先失民心。

四:刘宗敏强占吴三桂宠妾陈圆圆,致使吴三桂降而复叛:

历史上说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其实不过是个借口。吴三桂看到李自成进北京后的所作所为,知道李自成不是雄才大略的明主,必不长久。“良鸟择木而栖”,吴三桂选择了投降满清。

五:鼠疫的爆发:

李自成大军进京后感染了鼠疫,自然战斗力也大减,其死亡率高、传染性强。由于传播鼠疫的跳蚤不喜马身上的味道,所以以骑兵为主的清军感染鼠疫的人数极少。这也是兵败退出北京城的主因。


且听风吟品鉴历史


首先很高兴受邀回答这个问题,大家可以加我关注,一起谈古论今

我是爱吃炸酱面的独爱炸酱面,我来回答

闯王李自成是明末清初的传奇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喝争议。闯王笨又可能成为华夏历史上第三位草根皇帝,但因为种种原因最终功败垂成,客死异乡。


李自成(1606年9月22日—1645年5月17日),原名鸿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建立大顺政权,称大顺王,年号“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

李自成攻克北京后本有希望一统天下,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只是42天就被灰溜溜的赶出北京。


首先,闯王李自成得起义军推翻明朝、进入北京后,起义军开始迅速腐化堕落,四处掳掠,军纪涣散。李自成也开始为胜利所陶醉,自以为打下了北京城就是打下了江山,盲目乐观,骄傲自满,天天准备登基大典。他却忘记了此时他面临的局势才是最危险的,之前明朝还在时,明朝就是各方势力得共同目标,现在明朝灭亡,李自成占领北京占据了先手和正统,同时也成了其他势力得共同目标。由此也能看出李自成及他的农民起义军的局限性,小农意识,缺乏大局观。


其次,失去民心,特别是没有及时笼络士大夫和中上层势力的人心。起义军成立初期是“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但是攻入北京城后军纪涣散,对官员士大夫开始大肆杀戮,严刑逼供,到处搜刮钱财,结果所得金银七千多万两,而很多前朝大臣被李自成的大将们鞭打致死,李自成甚至还严令前朝各级官员,按照品级必须缴纳一定的金银才肯放人。前明的很多官员原本对明朝失去了信心,对李自成则是抱着投靠的心思,准备争个从龙之功,没想到李自成讲他们当牛来宰割,一下就放弃了投靠李自成的打算。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明朝虽然灭亡,但是南方明朝各路藩王拥兵不下百万,地方伤又实力掌握兵权的将领也有不少,李自成本应该极力笼络他们,让他们登上自己这艘大船,迅速平定天下,集中全国力量对抗关外的后金八旗军。但是李自成不但没有没有笼络住地方实力派,特别是山海关总兵吴三桂。还因为手下大将刘宗敏霸占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将本有意归顺的吴三桂彻底逼反,最终吴三桂联合后金多尔衮军队一起将李自成的百万大军打的灰飞烟灭。

李自成的皇帝梦最终成了黄粱一梦,可以说李自成成也农民起义,败也是因其所处的农民阶层,不是每个人都是刘邦和朱元璋的。


独爱炸酱面


顶了崇祯皇帝的班,没有更新,连小老婆都没变。开仓放粮,更是加剧了灾荒岁月的储备。

倒是整了不少银子,金子。可没有经济学家当值,不知道价值,没用处,还得用大车给拉着,政策太毛了,没点技术含量,金银扔江里,到现在都没人要,都知道不是好的东西。

没有吃的,部队和饥民没两样,要么去抢百姓的,不抢拿什么换,老百姓又不傻。要么就解散。


真书门


李自成,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开始的时候是高迎祥手下,高迎祥死后,李自成称闯王,后来占领西安,建立大顺政权,攻下明朝首都后,被清军和吴三桂打败,并且退出明朝首都!

那李自成的大顺政权为什么会这么快就退出明朝首都呢?

第一,李自成为农民出生,所以相对于战略部署和战略眼光不是特别高,同时李自成没有稳固的后方,属于打到哪就是哪,虽然取得城池,一旦丢失,还要从新找稳固的安身之地!

第二,李自成是农民起义领袖,在开始的时候,都是奋勇向前,但是攻下明朝的首都后,觉得成就很高。

农民能有这成就,就开始放松自己,开始贪图享乐,娇纵妄为,并且李自成的军队到处抄家制造酷刑,京城的气氛还是很恐怖的,导致大失民心!


第三,李自成的军队和吴三桂的大军交战虽然打败吴三桂,但是也迫使吴三桂投降多尔衮的清军。

之后吴三桂和清军联手,李自成不是对手,于是就逃出了京城!

第四,李自成后来又杀了吴三桂的一家三十多口人,让吴三桂更加恨李自成,同时李自成的军队有许多都是以前明朝的军官投降的。

如今李自成败退,这些投降李自成的明朝将领又离开了李自成!


第五,李自成的败退,也让他开始疑心身边的人,所以他身边的人很害怕,最后李自成终于杀了李岩等人,就导致李自成的大顺政权人心涣散!

所以李自成虽然能强盛一时,但是败的也快!


中孚鉴


李自成拥兵百万,为何在北京短短42天就倒台了?



作为军队的最高指挥官,却没有长远的目光,对于军队来说是个比较明显的劣势。再加上李自成所谓的百万军队,其实只是些乌合之众。在那里面的很多人都是饥荒灾民,为了能够吃得上饭,只能来从军。只有少部分的士兵确实很能打仗,人数大约是10多万。本来是有几分胜算的,可惜的是在山海关那场战役中,这些善战的士兵死去了大半。后来在潼关那场战役中,由于李自成的兵中有着太多的寻常百姓,他们根本不会打仗,所以吃败仗难以避免。



到了北京后,李自成那方大部分都是些乌合之众,然而对手却是强大的清军,他本人自然不敢应战,短短时间就会有倒台这个下场,也是正常的。毕竟敌方势力太强,要知道清军那些士兵可是经过正规训练的,且那些将领们都是有真才实学的。他一路打到北京也不容易,加上还有他的百万军队。人数这么多,军队的开支会很大的。那怎么办呢?李自成就打起了明朝官员的主意,要知道那些个官员油水可多的很。对于那些不拿出银子的官员,真的是采取比较强制的手段来逼迫。


有些地主会反抗,他倒好直接把人家的家给抄了。人家可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你一个外地来的居然这么嚣张,半点自觉性都没有,也怪不得会失败,情商真是太低了。争夺江山从来都不是容易的事,除了双方实权掌控者智慧的较量以外,还得要有情商。可惜的是李自成是智慧不够,情商又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